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鸢乌贼

鸢乌贼

鸢乌贼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轻工业、手工业、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专利文献640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热带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等; 鸢乌贼的相关文献由31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新军、张鹏、陈作志等。

鸢乌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18.16%

专利文献>

论文:640 占比:81.84%

总计:782篇

鸢乌贼—发文趋势图

鸢乌贼

-研究学者

  • 陈新军
  • 张鹏
  • 陈作志
  • 陆化杰
  • 杨贤庆
  • 邱永松
  • 张俊
  • 黄卉
  • 刘凯
  • 李来好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懋林; 陆化杰; 杨思哲; 何静茹; 王洪浩; 陈子越; 陈新军
    • 摘要: 为探究春季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摄食及繁殖生物学特性,采用2019年3—5月采集于西北印度洋的557尾鸢乌贼样本,研究了其摄食习性和性腺发育特征,并用残差指标分析法对其生殖投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摄食等级的分布存在雌雄差异,且同一性别在不同月份的摄食等级差异很大。在性腺发育方面,雌性性腺指数与缠卵腺指数显著相关,雄性性腺指数与精荚复合体指数显著相关。残差分析结果表明:雌性体征指标与生殖投入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随着性腺发育等级的提高,雌性体征指标呈下降趋势,生殖投入指标则呈上升趋势;随着摄食等级的提高,雌性体征指标呈下降趋势,生殖投入指标则呈上升趋势。雄性体征指标与生殖投入指标呈正相关关系,体征指标和生殖投入指标均随性腺发育呈上升趋势,体征指标和生殖投入指标均随摄食等级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在性腺发育过程中持续摄食,其生殖能量投入倾向于外源性投入。
    • 唐鹏杰; 吴雪; 董婷婷; 杨升平; 郭锐华; 马明; 包春玲; 包斌
    • 摘要: 以印度洋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胴体分离蛋白为原料,基于分子量分布和营养价值分析,优化制备抗氧化肽的酶解工艺参数。碱溶酸沉法从鸢乌贼胴体提取分离蛋白;以底物浓度、酶底比、酶解时间等3个因素为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中心法则设计响应面实验;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合水解度为响应指标。鸢乌贼胴体分离蛋白相对分子量分布在30~240 kDa;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42.56%;最佳酶解工艺参数是底物浓度4%、酶底比9 U·mg^(-1)、酶解时间4 h。5 mg·mL^(-1)的鸢乌贼胴体分离蛋白酶解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5.60%,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3.21%,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40.12%。鸢乌贼胴体分离蛋白符合FAO/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理想蛋白营养价值模式,鸢乌贼胴体能制备出营养价值高和抗氧化活性强的海洋功能蛋白肽。
    • 范江涛; 余为; 马胜伟; 陈作志
    • 摘要: 根据2014—2017年春季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渔业数据以及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和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3个关键环境因子,构建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le index,HSI)模型以厘清春季南海鸢乌贼栖息地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各年栖息地时空分布差异及其成因。结果发现,春季南海鸢乌贼渔场环境呈现SST和SSH北低南高、Chl-a沿岸高而远海低的分布特征;鸢乌贼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110°E—119°E,栖息地的分布与3个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显著相关;2014—2017年HSI空间距平值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在空间上具有显著年际差异,同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经、纬度差异;适宜环境范围逐年缩小,导致鸢乌贼适宜栖息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表明,春季南海鸢乌贼栖息地的时空分布与渔场环境因子显著相关,其年际差异可由各年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来解释。
    • 陆化杰; 刘凯; 陈子越; 宁欣; 王洪浩; 何静茹; 陈炫妤
    • 摘要: 随着微塑料在全球海洋环境和鱼类中被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越来越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然而头足类微塑料的研究甚少,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对微塑料的摄取特性的研究更是未见报道。根据2020年3~5月中国生产调查船于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36尾鸢乌贼样本,对其胃组织微塑料沉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6尾鸢乌贼样本中有33尾胃组织中发现微塑料,共计88个,单个样本微塑料含量介于0~6个,平均为2.44个。微塑料长度范围为0.121~2.748 mm,平均为0.878mm,且75.0%的微塑料长度小于1mm;颜色包括黑色(39.8%)、蓝色(31.8%)、透明(10.2%)、白色(6.8%)、红色(6.8%)和黄色(4.6%)6种,材质主要由棉(cotton)(50.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21.6%)、人造丝(Rayon)(10.2%)、聚酯纤维(Polyester)(9.1%)、聚苯乙烯泡沫塑料(Styrofoam)(4.5%)、聚乙烯(PE)(2.3%)和丙烯酸塑料(acrylic)(2.3%)7种组成。相关性分析表明,南海鸢乌贼胃组织微塑料的含量与胃重、摄食强度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平均胴长、体重、年龄呈显著线性相关。研究结果认为,南海鸢乌贼胃组织微塑料的沉积随着个体的生长而逐渐积聚,这种积聚与自身生长可能呈对数函数关系(a>1)。
    • 肖戈; 徐博; 张衡; 唐峰华; 陈峰; 朱文斌
    • 摘要: 为了解西北印度洋公海中阿拉伯海外海的渔业资源开发状况、探究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的渔场分布及其渔场环境要素对资源的影响,对阿拉伯海外海开展了2个航次的海上调查,获取每个调查站点的渔获量、水温等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了多种海洋环境与时空要素对该海域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的影响。研究发现:1)鸢乌贼CPUE高值的集中区域主要有3个(60°E—61°E,16°N;62°E,16°N—18°N;61.50°E—63°E,17°N—17.75°N);2)最佳GAM模型的影响因素为经纬度、农历日、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Chl a)浓度和海表温度距平(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其中方差解释率最高的前3位分别为经纬度、农历日和SSTA;3)农历日要素统计得到月黑夜总作业次数是月亮夜总作业次数的1.38倍,月黑夜的总渔获量比月亮夜的增加108.21%;4)GAM模型表明最适SST介于26.5~27.5°C,Chl a浓度介于0.30~0.50 mg·m^(−3),SSTA介于0~0.4°C。
    • 赵炎; 王丛丛; 刘必林; 林龙山; 李渊
    • 摘要: 为了解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种群遗传结构,更好地对鸢乌贼渔业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测定了东印度洋赤道北部和南部、南海北部和南部4个鸢乌贼群体共120尾个体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基因,分别对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展开研究。结果显示,4个群体总的核苷酸多样性与单倍型多样性为0.27332和0.981,其中南海北部海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为0.989,南海南部海域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最高为0.30660。构建的单倍型网状图和系统发育树显示,东印度洋和南海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54.90%来自于组群间;群体间的F_(st)(F-statistics)分析表明,东印度洋赤道北部和南部群体F_(st)值为0.08588,南海北部和南部群体F_(st)值为0.02536,表明南海两个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东印度洋两个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东印度洋赤道两侧频繁的洋流活动可能是导致赤道南北群体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而东印度洋与南海之间的地理隔离则导致两个地理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综上所述,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群体是两个独立的群体,在渔业管理上也应视为两个独立的管理单元。
    • 方伟; 赵旺; 邓正华; 陈明强; 黄星美; 温为庚
    •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减菌处理效果及其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摄食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H_(2)O_(2)溶液处理、酒精处理、臭氧处理及紫外线处理等4种灭菌方法对鸢乌贼进行减菌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鸢乌贼作为食物投喂体质量为(0.53±0.14)g的方斑东风螺稚螺5 d。结果显示,不同灭菌方法处理后的样品,其异养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数量显著减少(P0.05)。综上,在实际生产作业中,使用臭氧处理方法对鸢乌贼进行20 min减菌化处理为最优方案,不仅可以除去鸢乌贼中大量有害细菌,而且不会影响方斑东风螺的摄食率。
    • 陈静; 陆化杰; 王芮; 欧玉哲; 陈新军
    • 摘要: 内壳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器官之一,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内壳的生长具有不可逆性,是记录鸢乌贼整个生活史信息的良好载体。根据2019年3~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生产调查期间采集的鸢乌贼样本,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个体间的营养生态位关系、摄食习性等。结果表明,雌、雄鸢乌贼个体的内壳δ^(13)C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δ^(15)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雌、雄个体的内壳生长对δ^(15)N均有显著影响(P<0.05),δ^(13)C(1.28‰)和δ^(15)N(3.46‰)值的变化表明鸢乌贼在生长过程中存在洄游现象,营养等级发生改变,且同时期的雌性个体较雄性个体捕食营养层级更高的食物。
    • 周艳波; 谢恩阁; 吴洽儿; 冯菲
    • 摘要: 为研究南海外海鸢乌贼渔场范围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联系,本文根据2013-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灯光罩网渔船在南海外海的鸢乌贼生产数据和海洋环境遥感数据,对鸢乌贼渔场范围的时空分布与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和海表面叶绿素a(Chl a)浓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20°N,108°~118°E海域内,SST、SSH、Chl a浓度3个环境因子对鸢乌贼渔场范围的时空分布影响较大.其适宜的SST、SSH、Chl a浓度分别为:25~31°C、46~80 cm、0.05~0.27 mg/m3,其渔场重心由南向北转移.此外,通过对2013-2018年1-12月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K-S检验,结果显示CPUE和海洋环境因子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即SST、SSH、Chl a浓度3个环境指标可以有效地表征鸢乌贼资源密度和中心渔场分布状况.
    • 周茜涵; 吴洽儿; 周艳波; 谢恩阁; 马胜伟
    • 摘要: 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是南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巨大的开发潜力与经济价值使其在我国南海海洋渔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深入了解南海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变化情况并作出科学预测,文章选择构建灰色预测模型GM(1,N),结合海洋环境因子,对2013—2019年春夏季南海鸢乌贼生产数据进行拟合预测,使用Simpson公式和Fourier级数改造原模型背景值并对拟合值残差做修正。结果显示,在鸢乌贼CPUE预测上,普通GM(1,N)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78%,优化灰色GM(1,N)模型为2.54%;在2019年鸢乌贼CPUE预测上,优化灰色GM(1,N)模型将相对误差从普通GM(1,N)模型的4.79%降至1.87%。结果表明,优化的灰色模型较普通多因素GM(1,N)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为准确预测鸢乌贼资源相对丰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