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种群遗传结构

种群遗传结构

种群遗传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水产、渔业、遗传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767832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海洋与湖沼、动物学报(英文版)、动物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宁夏农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种群遗传结构的相关文献由36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敏、陈作志、朱江峰等。

种群遗传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67832 占比:99.99%

总计:1767936篇

种群遗传结构—发文趋势图

种群遗传结构

-研究学者

  • 李敏
  • 陈作志
  • 朱江峰
  • 许强华
  • 孔啸兰
  • 张魁
  • 张鹏
  • 戴小杰
  • 李明
  • 任慧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奉源; 范译心; 邓文卓; 杜晓阳; 李铀
    • 摘要: 麻蜥属(Eremias)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以及亚洲的温带和暖温带,其生存演化情况可作为考察生态环境的重要参数,遗传多样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基因动力之体现。本文介绍了麻蜥属蜥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结合研究方法、分子标记的种类,从时间维度与功能特点阐述了核型分析、线粒体基因组DNA、微卫星DNA、单核苷酸多态性等研究手段的应用。讨论认为,核型分析能够直观反映染色体层面的性状差异,几种分子标记能够从基因层面深入分析遗传差异产生的程度与原因,对于各种研究手段应用领域的交叉综合运用应当成为现代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新思路。
    • 张帅; 李敏; 闫帅; 朱江峰; 徐姗楠; 陈作志
    • 摘要: 为了探明中国东海和南海多鳞四指马鲅和四指马鲅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特征。采用线粒体COI序列和D-loop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福州、泉州和珠海的多鳞四指马鲅及徐闻的四指马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徐闻的四指马鲅与NCBI数据库下载的马来西亚群体的亲缘关系近。多鳞四指马鲅COI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94和0.002,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94和0.041。四指马鲅COI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01和0.002,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98和0.012。AMOVA结果显示多鳞四指马鲅的遗传差异主要来自群体内而不是群体间。两两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显示中国沿海的多鳞四指马鲅群体无显著遗传分化,为单一随机交配种群,但与四指马鲅有显著遗传差异。基于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发现四指马鲅和多鳞四指马鲅的可被本研究的2种分子标记(COI序列和D-loop序列)区分。基于COI序列的中性检验和核苷酸错配分布发现,多鳞四指马鲅在更新世经历过种群快速扩张,群体扩张时间可能在(2.4~7.2)万年前。综上,中国东海和南海的多鳞四指马鲅为单一种群,渔业资源管理时需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管理。
    • 姬华伟; 任蕊; 彭明俊; 惠楠; 刘春江
    • 摘要: 亚热带地质富磷土壤生境会影响植物种群遗传结构,但是否影响植食性昆虫种群遗传结构还未见报道.在滇中高原地质性富磷土壤立地和周边典型亚热带贫磷土壤立地,选择寄生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种子的栗实象甲(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为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基因组双酶切RAD-seq测序分析,探讨土壤磷获得性-植食性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1)富磷立地象甲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贫磷立地象甲种群;2)分子方差分析表明,6个栗实象甲种群在贫富磷立地间、种群间以及个体间分化都不显著,但是贫富磷两种立地两个象甲群体间分化显著;3)贫磷立地象甲种群与富磷立地种群间遗传距离较远,群体遗传来源组成差异较大.研究首次采用群体遗传学探讨了生长在基于地质化学的差异磷供给条件下的寄生昆虫自然群体遗传结构特征,为深入了解生物响应人为富磷化的特点、可能的生态后果以及生物进化过程提供科学数据.
    • 徐豪; 梁绪虹; 王丛丛; 李纲
    • 摘要: 为了解东南太平洋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大、中、小3种表型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结构,利用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2(ND2)基因,对东南太平洋大、中、小3种表型群,共90尾性成熟茎柔鱼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ND2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显示3个表型群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_(d))为0.81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_(i))为0.00240,表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来源于群体内的变异达到了100.45%,两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均小于0.05(P>0.05),且基因流(N_(m))远大于1,说明3种表型的茎柔鱼未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中性检验呈极显著负值(F_(st)=-8.61773,P<0.01),核苷酸错配分布曲线均出现明显单峰,推测东南太平洋茎柔鱼在历史上可能经历过快速的群体扩张事件。该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东南太平洋不同海域茎柔鱼大、中、小3个表型群之间因生殖行为可能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应属于同一个种群,在渔业管理上应予以充分考虑。
    • 杨朝杰; 高强; 刘丹; 聂苗苗; 王发艳; 李柯懋; 赵宏; 张存芳; 祁得林
    • 摘要: 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是青藏高原特有鱼类。本研究测定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3个软刺裸裂尻鱼野生群体(隆宝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巴塘河上游、巴塘河下游)共72尾的mtDNA D-loop的部分序列(610 bp),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旨在为玉树软刺裸裂尻鱼野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共发现29个多态位点,定义了16个单倍型。3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438±0.121~0.676±0.076,核苷酸多样性为0.003 4±0.000 5~0.008 6±0.001 3。群体遗传分化指数统计检验表明,两两群体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巴塘河上、下游种群之间的基因流水平较高,个体交流频繁。AMOVA分析结果显示,79.49%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间,20.5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内,群体间遗传分化极显著。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进化网络结果显示,3个种群的单倍型按照隆宝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巴塘河水系形成2大类群。中性检验结果表明,软刺裸裂尻鱼近期未出现显著的种群扩张事件。建议将分布在隆宝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巴塘河水系的软刺裸裂尻鱼作为2个进化单元分开管理。
    • 赵炎; 王丛丛; 刘必林; 林龙山; 李渊
    • 摘要: 为了解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种群遗传结构,更好地对鸢乌贼渔业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测定了东印度洋赤道北部和南部、南海北部和南部4个鸢乌贼群体共120尾个体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基因,分别对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展开研究。结果显示,4个群体总的核苷酸多样性与单倍型多样性为0.27332和0.981,其中南海北部海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为0.989,南海南部海域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最高为0.30660。构建的单倍型网状图和系统发育树显示,东印度洋和南海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54.90%来自于组群间;群体间的F_(st)(F-statistics)分析表明,东印度洋赤道北部和南部群体F_(st)值为0.08588,南海北部和南部群体F_(st)值为0.02536,表明南海两个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东印度洋两个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东印度洋赤道两侧频繁的洋流活动可能是导致赤道南北群体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而东印度洋与南海之间的地理隔离则导致两个地理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综上所述,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群体是两个独立的群体,在渔业管理上也应视为两个独立的管理单元。
    • 孙靖轩; 李迁; 谭晓玲; 范佳; 张勇; FRANCIS Frédéric; 陈巨莲
    • 摘要: 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Takahashi)(在中国长时间学名误用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我国小麦的主要害虫,为小麦蚜虫优势种。该蚜虫因繁殖速度快、发育历期短、适应能力强且能随着气流远距离迁飞等特性,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关于蚜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主要基于线粒体基因开展。然而,初级共生菌布赫纳氏菌Buchnera aphidicola几乎存在于所有蚜虫中,其在研究蚜虫种群遗传结构多样性方面的潜在作用报道很少。本研究基于前期收集的荻草谷网蚜6个不同地理种群(苏州、武汉、昆明、廊坊、泰安、银川),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与初级共生菌B.aphidicola的两个单拷贝基因gnd与trpA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根据对3个遗传标记基因聚类分析,荻草谷网蚜6个不同地理种群分为3组,分别为银川种群、苏州种群和其他种群(COⅠ:F_(CT)=0.3642,P<0.05;gnd:F_(CT)=0.4033,P<0.05;trpA:F_(CT)=0.2229,P<0.05),3组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银川种群和泰安种群间有相同的稀有单倍型H8(trpA),苏州种群和武汉种群也有相同的稀有单倍型H2与H23(COⅠ),3组之间仍存在基因交流。因此我们推测在4、5月份东南季风盛行的情况下,银川种群迁入了外来虫源。蚜虫线粒体基因和初级共生菌基因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共生菌基因在研究蚜虫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具有潜在应用意义。综上所述,基于线粒体和共生菌基因序列的荻草谷网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解析可为蚜虫的迁飞提供分子证据。
    • 冯增贝; 张翠萍; 李红娟; 杜振勇; 李虎; 周文兵
    • 摘要: 选取了云南省11州市主要烟区的6个烟田种群、13个工厂繁育种群以及1个野生种群,基于线粒体atp6、cox1、cob和nad2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开展了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解析云南省主要烟区烟田烟蚜茧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特点,为烟蚜茧蜂的科学释放和蜂种复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在105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58个多态性位点和4种单倍型;20个种群中只有8个,具有遗传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在0.00046~0.00808之间;除了保山的工厂繁育种群和普洱的野生种群与其他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大外,各地烟田和工厂繁育种群之间无明显分化.可见,云南省主要烟区烟田的烟蚜茧蜂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且与工厂繁育种群的遗传背景高度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工释放的烟蚜茧蜂能够在烟田有效定殖,但目前大规模繁育和释放的烟蚜茧蜂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可能存在种群衰退的风险,导致烟蚜茧蜂田间控害能力下降,应及时引入野生种群对工厂繁育种群进行合理复壮.
    • 何利军; 任慧敏; 许莎莎; 张经
    • 摘要: 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拥有大量浅海大陆架、边缘海和岛屿,孕育了全球最丰富的初级生产力和渔业资源,尤其是作为该区域陆源物质输入、两大洋能量汇聚中心和生物多样性中心的东印度三角,在全球海洋生物分布和进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结合物理海洋和化学海洋环境,通过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等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归纳分析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区域海洋动物谱系生物地理演化格局及其可能的成因.具体结果如下:(1)雷州半岛-海南岛、冰期暴露的台湾海峡和长江冲淡水等沿岸海区,阻碍了海洋动物在海区间的扩散,南海、东海和黄、渤海广布类群,多由一个星状辐射谱系组成,种群经历最近的数量扩张和区域扩散,而仅分布于南海的物种,一般具有多个深度分歧的遗传谱系,种群呈现出数量平衡状态,同一广布物种的南海和东海种群,因区域海洋环境差异,种群数量动态演化历史不同;(2)黑潮影响区的沿岸广布类群,黑潮海流促进了顺流扩散、限制了跨海流基因交流;(3)东印度三角区,存在"华莱士线"、"赫胥黎线"和"印度洋-太平洋线"等生物地理边界,该区域海洋或咸淡水溯河洄游动物多呈现为分布在生物地理边界两侧的2个遗传谱系;(4)西太平洋,存在与目前东西向大洋环流垂直的南北向跨赤道扩散和基因流现象,可能受到目前南北向随季节反转的沿岸流和深层海流影响;(5)印度洋东西海岸共享物种,受印度洋西向赤道流影响,海洋动物多由东印度洋向西印度洋跨洋扩散;(6)西印度洋广布物种/类群,呈现了两种不同种群分化格局——遗传同质均一种群和深度分化的遗传谱系;(7)东、北印度洋和南海区域共享大量物种,可能是海盆间双向扩散的结果;(8)海洋生物谱系生物地理进化史信息,可以用于地质事件、海洋环流和古气候重建.
    • 张帅; 李敏; 闫帅; 孔啸兰; 朱江峰; 徐姗楠; 陈作志
    • 摘要: 选取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Cyt b)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分析了中国沿海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种群遗传结构.2019年9-11月在中国沿海9个采样点共采集棘头梅童鱼342尾,共检测到174个单倍型.通过构建单倍型网络连接图和单倍型进化树发现,棘头梅童鱼可分为北方支系和南方支系.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棘头梅童鱼的南北群体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核苷酸错配分布分析和中性检验结果显示,棘头梅童鱼在更新世经历过种群快速扩张,且估算北方群体和南方群体的种群扩张时间分别在0.799万~1.999万和2.631万~6.577万年前.根据净遗传距离推算出北方群体和南方群体的分化时间在34.5万~86.25万年前.综上得出,中国沿海棘头梅童鱼可分为南北两个种群,在渔业资源开发和管理上需要区别对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