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烈度区

高烈度区

高烈度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7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0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39095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地震工程学报、低温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4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第四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交流会等;高烈度区的相关文献由684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强、冯康、吴红刚等。

高烈度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0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39095 占比:99.40%

总计:39332篇

高烈度区—发文趋势图

高烈度区

-研究学者

  • 韩强
  • 冯康
  • 吴红刚
  • 周垣
  • 孙浩
  • 孟庆友
  • 庚佳
  • 张俊德
  • 张博
  • 张延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明雨; 王志军
    • 摘要: 对于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而言,和传统的有梁楼盖相比,外框与核心筒之间采用不设明梁的平板楼盖体系在降低建筑层高、改善建筑布置及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平板楼盖体系节点抗震性能相对较弱,目前在高烈度区超高层结构中的应用还很少。以北京通州某公寓主楼为例,针对框架-核心筒平板楼盖体系结构特点,重点探讨了从结构体系认定、结构选型、结构布置、设计难点、构造措施及整体计算等方面对塔楼所采取的加强措施。在小震反应谱分析基础上,补充进行了中震下构件承载力分析及大震下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均比较理想,整体设计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 孙任武; 杨晓东; 余石斌; 张世凯
    • 摘要: 以某高烈度区的医院住院楼结构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使用软钢阻尼器的结构进行了消能减震的设计分析。从阻尼器提供的附加阻尼比、阻尼器出力与楼层剪力之比和层间位移角这3个指标对软钢阻尼器的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安装阻尼器楼层的阻尼器出力与楼层剪力之比均高于19%,软钢阻尼器可以分别为结构的X向和Y向提供7.38%和7.23%的附加阻尼比;大震作用下,消能减震系统仍能正常发挥其耗能能力,对比无控结构,减震结构的X向和Y向的最不利层间位移角降幅分别为27.2%和32.9%,同时也保证了结构大震下的抗倒塌能力。
    • 张琨; 杨蔚彪; 彭明祥; 许立山; 于清; 陈才华; 王辉; 王开强; 蒋凯; 常为华; 刘鹏; 周宏磊; 陈华周; 贺小军; 卢松;
    • 摘要: 中信大厦是目前高烈度区的世界第一高楼,其结构形式新、构造节点复杂。同时面临施工工期短、近乎零施工场地、安全管理难度高及专业协调管理难度大等挑战。为实现高质、高效、绿色的建造的目标,项目团队以高烈度区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建筑工业化和全过程智慧建造四方面为出发点,形成高烈度区超高层巨型结构设计、超深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多腔钢管混凝土巨型柱、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超高层跃层电梯等多项技术。同时,按照设计阶段全面介入、施工阶段深度应用、运维阶段增值创效的理念,推行全生命周期BIM应用。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及施工技术、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超高层建筑的建造目标,同时提升建筑的品质,实现管理价值。
    • 于琦; 刘明国; 芮明倬
    • 摘要: 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由一个173m×173m的“森林屋盖”和覆盖在下方的两座“山体”组成,屋盖和山体由144根不规则布置的异形截面钢柱支承。主体结构体系可分为屋盖系统、山体结构和地下结构三部分。介绍了本项目的地基基础设计及各部分结构体系与布置。建筑外围的通高玻璃幕墙设计为自承重体系,主体结构仅为其提供平面外支承。针对屋盖系统整体抗侧刚度偏弱的问题,在部分钢柱和核心筒间设置屈曲约束支撑(BRB),阐述了BRB的设计原则,分析了设置BRB支撑的钢柱在小震和中震作用下的内力。结果表明,BRB在提高屋盖系统抗侧刚度的同时,也可降低钢柱在中、大震作用下的内力。结构整体扭转效应显著,设计中通过控制竖向构件的轴压比和剪应力水平,并在平面中部扭矩较大的柱下采用了一种三向转动铰支座,确保了结构不发生扭转破坏。为确保屋面结构的整体性,从构件性能目标、屋面板和构件设计方法等方面对屋面结构进行了加强。给出了异形钢柱与屋面结构和楼面结构的连接节点构造,该节点构造既保证了结构的可靠连接,也满足了建筑造型和机电功能的要求。
    • 李宇
    •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高烈度区高层建筑抗震问题一直是工程设计人员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结合高烈度区某框架剪力墙高层办公楼建筑,基于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和消能减震设计方案,通过计算软件建立结构模型,进行了消能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效应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建筑中引入黏滞阻尼器与屈曲约束支撑的组合进行消能减震,可使结构具备较好的消能减震效果,改善结构抗震性能。
    • 李朝兵; 仇峰; 邹晓军; 陈洋
    • 摘要: 主要介绍了在高烈度地区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创新点及施工技术。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性、可靠性、施工便捷性等需求,设计采用钢框架-钢板墙核心筒全钢结构形式,即核心筒和外框结构全部采用钢结构,从而实现了现场搭积木式的快速施工。针对高烈度区特点,塔楼应用了大量的黏滞阻尼墙,并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应力进行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 庄鑫
    • 摘要: 为了研究独塔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在高烈度区的适用性,采用IDA方法对桥梁结构进行了不同烈度地震响应分析,然后采用能力需求比法对关键截面进行了损伤状态分析,结果表明:独塔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在高烈度区有一定的适用性,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区域采用适当增加配筋等方式可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不会过多增加投资,但在地震烈度为8.5度及以上区域,独塔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的适用性较差。
    • 李文华; 张小福; 陆宜倩; 陈才华; 夏昊; 陈灏恺; 王洋
    • 摘要: 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多、平面布置与造型较为复杂,其结构一般具有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等不利因素。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塑性发展导致其内力重分布,高烈度区结构尤甚,弹性分析无法反映其结构性能,需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来进一步判断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旨在通过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判定结构薄弱部位,采取有效加强措施,供高烈度区商业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参考。
    • 摘要: 长期以来,行业普遍认为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因而相关抗震设计理论一直止步不前。在日本阪神地震、台湾集集地震、汶川地震的震后调查中发现,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理论先进的隧道抗震设计方法尤为关键。而我国交通隧道抗震设防的分类、目标、设计方法还非常落后,没有专门的隧道抗震设计标准。随着高速公路向山区、特别是高烈度区延伸,软土地区城市隧道工程和穿江越海的水下隧道工程日益增多,隧道工程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
    • 蒋晓园; 曹宇婷
    • 摘要: 由于地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及不可预测性,加之隧道围岩压力也具有不确定性,并且隧道支护结构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导致隧道震害防御措施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在隧道抗震设计过程中,需对隧址区内抗震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研究。选择合理的隧道设计参数及施工工法,建立隧道震害防御技术体系,尤其是洞身段震害防御措施,保证隧道支护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以避免高烈度地震对隧道造成的地质灾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