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914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交通运输经济、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2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77篇;相关期刊474种,包括江苏水利、江苏交通、水道港口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运河与区域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徐州科技论坛、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13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等;京杭运河的相关文献由1020位作者贡献,包括廖鹏、许云飞、谭徐明等。

京杭运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2 占比:89.00%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3.23%

专利文献>

论文:77 占比:7.77%

总计:991篇

京杭运河—发文趋势图

京杭运河

-研究学者

  • 廖鹏
  • 许云飞
  • 谭徐明
  • 徐建昌
  • 万金红
  • 姚坤兴
  • 张念强
  • 张秉福
  • 徐恒省
  • 李永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会玲; 才娟
    • 摘要: 水利工程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水利工程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仅承担着发电、灌溉、航运等功能,一些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水利工程,有着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在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水利工程的文化价值逐渐显现,水利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和反映历史文化信息。由于我国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会出现洪涝的自然现象,因此治水成为我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是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为了治水建设了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水利工程,其中一些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京杭大运河以及都江堰等,京杭运河在春秋时期便开始开凿,于元代正式开通,是古代南北交通的主要动脉,而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
    • 赵宽; 邹红芸
    • 摘要: 衡水市阜城县码头镇地处京杭运河西畔,具有得天独厚的运河文化资源,以“运河”为主题,按照美丽乡村“二十字”方针要求,积极打造:运河花韵--谭庄、运河孝道文化--大周、运河农耕文化--回庄、运河工匠精神--谢庄、运河瓜果飘香--后常5个美丽乡村,全力推进“千年古镇、秀美码头”建设。
    • 李纪; 冯斌; 蔡珂珂
    • 摘要: 京杭运河山东段长600多公里,纵贯山东南北。以黄河为界,北段265公里不通航,南段主航道258公里,途径泰安、济宁和枣庄,已经全部建成三级航道,可通行千吨级货船。然而,随着不断增加的运输需求,航道通行能力已经滞后。“北方由于降水少,难以形成像南方一样发达的水网体系,更需要挖掘单条河道的通行能力,还有一部分航道上下游等级匹配性差,成为对京杭运河运输能力严重的制约和瓶颈。”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工程建设部部长张明建介绍。
    • 陈乾阳; 董思远; 朱小磊
    • 摘要: 为了研究内河航运发展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以苏北运河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度计算模型和协整检验方法,对苏北运河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因果分析,进一步探究两者互动关系的影响方向,再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内河航运对沿河区域经济当前和未来的相互影响程度,最后选取沿河某产业园区分析实际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苏北运河与沿河区域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苏北运河沿河区域第二产业对运河航运发展的支撑作用最大。内河航运满足了沿河产业发展货物运输需求,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能够实现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本研究有利于释放沿运河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为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及沿河区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 杨晓松; 范海文; 张楠; 陈灿君
    • 摘要: 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的复航能够带动南北区域经济的联结,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依托此背景,根据区域货运结构特征,以2025—2039年作为预测区间年,利用生产曲线和分摊率模型对复航后聊城—德州段可能产生的诱发运量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在诱增运量上,航道复航后,年均货运增长率为15.9%,而在货运转移上,运河能承担区域18.20%的货运量,并且至2039年,两个城市间的航道货运转移量预估达到78378万吨。
    • 李朝; 吴涛; 王甜甜; 曹恩伟; 杨靖; 曹杨; 徐肖遥
    • 摘要: 目前关于浮萍消减污染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有很多,但实验场所基本局限在小型可控容器内或部分室外局部静止水体,缺乏较大尺度的应用实例。通过Sentinel-2影像对京杭运河徐州主城区段持续监测,观测到夏季水面上有浮萍爆发生长现象,人工干预打捞后,次年冬季水体中N,P营养元素同比显著下降,这证明了人工打捞浮萍确实达到了削减水体中N,P的效果。未来相关研究可以从浮萍育种和综合利用方面开展,发挥浮萍在较大范围流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潜力。
    • 殷猛; 杨国华; 陈信一
    •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定义的“生产要素”,数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价值的数据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内河航运信息化工程中,将网络、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AI等先进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内河航运由单纯的水路运输通道,向自组织、自适应的智慧化航道平台和有价值的行业信息承载平台转型。京杭运河(济宁段)港航管理涉及到航道、海事、船闸、港政、航政、应急等业务数据,本文探讨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规划梳理、有效整合、共享利用,为港航日常管理、过闸调度、安全预警、应急指挥、应急评估提供统一的信息化支撑。
    • 曲贝贝; 邬德宇; 郭扬扬
    • 摘要: 格宾护岸因其良好的耐久性、透水性、绿色性,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差、水流条件复杂的河岸护坡,但存在施工管控难度大等问题。为研究格宾生态护岸在工程中的适用性及施工质量管理,结合实际施工管理经验,依托典型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从技术措施、原材料控制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提出格宾生态护岸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并成功用于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提升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应用成果可为类似格宾生态护岸施工提供借鉴。
    • 宦娟; 张浩; 徐宪根; 杨贝尔; 史兵; 蒋建明
    • 摘要: 快速精准预测河流水质是城市水管理战略的重要任务,而河流水质因子具有时序性、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等特点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会造成时空维度上分布差异。针对现有水质因子预测方法大多是单监测站点的时间序列预测,无法描述河流水质因子的空间分布,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融合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河流水质时空预测模型(STG-LSTM)。以各监测站点地理位置和水质因子历史观测值为依据,构建时空图来表征各监测站点间的时空相关性。将时空图输入到STG-LSTM模型中,采用图卷积(GCN)提取河流水质数据空间依赖关系,并融合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来获取水质因子数据的时空关联性,实现对未来一段时间运河河段不同位置水质状态的时空预测。用京杭运河常州段上8个监测站点4种不同水质因子数据集进行验证,从预测精度和训练时间两方面,将模型和其他6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并对模型进行可靠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STG-LSTM模型能以较短的训练时间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实现了对河流不同位置水质的快速精准预测,为城市水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王源; 赵爽; 程镇燕; 孙金辉; 张莹; 乔秀亭
    • 摘要: 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对自然地理面貌改变最大的人类工程,联络贯穿了亚洲大陆东部几乎所有的天然大河,这是中国人历经近2 500年的时间与自然共同完成的壮丽奇观。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以及浙东运河在内的数千千米广阔空间,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全长近1 800 km,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其长度为苏伊士运河的10倍有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