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水利的历史与未来水利史学术研讨会
水利的历史与未来水利史学术研讨会

水利的历史与未来水利史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10-28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会议文集:水利的历史与未来水利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值此水利史研究所成立80周年庆典之际,本文从水文化研究及水利史应用研究方面,简单回顾近30年来的新成果和新理念.举例说明水利史综合研究取得的一些成绩,集中表现为水利与社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划阶段的新进展.水利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既具有基础研究价值,也可以因应现实社会解决水利疑难问题的需要,是社会科学融入自然科学领域,以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一种途径。这类研究既关注社会,也关注自然,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跨界整合,有助于提出解决现实水利问题的创造性成果。这是今后水利史研究需要坚持的方向之一。此外,联系现实水利问题的历史研究,尤其强调要以现实效应作为验证,摒弃一厢情愿,强调以实际作为验证,更加促使研究的深化。实践证明,水利要繁荣,是离不开注入文化血液以提升自己的。此点正是近三十多年来水利史研究的新探索,从史学史角度来看,是水利与社会多学科综合研究划阶段的新进展。
  • 摘要:水利史具有交叉、综合的特点,求真求实和经世致用是水利史研究的两大特色.回顾了20世纪以来水利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总结了水利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具体包括:水利史研究总论;水利史文献研究;水利工程与科技史研究;城市水利史与区域水利史研究;河湖水系变迁与水环境演变研究:历史灾害与减灾方略研究;水文化研究;水利志编纂研究.最后展望了水利史研究的前景,提出了开展水利史学科建设的有关建议.
  • 摘要:本文阐述了钱塘江古海塘保护及申遗,要加强钱塘江古海塘的现状调查,标注古海塘相关文物保护点;建立古海塘数据库,及时更新每一个记录单元的古海塘数据,并与地图数据关联。尽快采取抢救保护措施,建立协调机构,开展广泛的宣传。
  • 摘要: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秦代三大水利工程起码有共同特点:工程构成简洁,建筑物构造简单,需要操作的构件不多。其功能主要靠各建筑物间相互关连自动实现和调整。工程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内在的科学联系整体,任何一个单体建筑物离开整体都会毫无作为。这一特点符合中国传统哲学从整体出发注重治本的思路。工程的建造尽量顺应水陆环境的自然存在和态势,减少相互干扰,趋利避害,充分利用自然所提供的优势资源,从而达到取得效益和保护环境之双重目标。工程整体与其上下游、左右岸从外在表象和内在规律都有机地平顺联接,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融入大自然之中。此所谓“天人合一”,从人类简单地适应自然转变为能动地与自然和谐。四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使工程付出的环境、自然资源和人力代价最小,而获得的效益最大。三大水利工程久运不衰,首要的原因是始建时对工程依存的资源和环境主要情况有正确的了解,从而有一个基本正确的开发方案和工程布局。初建时,未必完善,边使用,边发现问题,边改进,边完善,历经多年,甚至相当长年月,才逐渐完美。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建设者积累认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改善工程布局和结构,充实建设手段和开发建筑材料,改善施工方法。它们的成就非一日之功,是多代人集体的创造。
  • 摘要: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现存"金兀术运粮河"的各种说法进行分析,并从金代社会经济背景以及"运粮河"自然河势的考证,得出结论:"金兀术运粮河"与"金兀术"无关;"运粮河"对金代初期供给首都"上京"的物资起到运输作用,但并非是人工开挖的河道,很可能是利用自然形成的天然河道运送物资;运粮河两岸出土很多铜钱、瓷器等,并不能说明运粮河运输的繁忙或为人工开挖,而运粮河岸边是一条金代陆路运输的驿道;即便是水上运输,利用水上运输货物的高峰年代大约在金初至海陵王南迁中都之前,时间大约30年左右;研究表明,金代初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加之自然因素影响,存在人工开河的可能性极其有限.
  • 摘要:文章内容分两部分,其一是整理早期江南运河之相关历史记载;其次是讨论大运河的南端问题.文章认为,现在诸多学者所持的杭州为大运河南端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南宋以前,尤其是唐代以前,大运河一直以位于浙东区域的绍兴(会稽)为端点.西陵运河的西段早在春秋时期即已修浚。包括山阴故水道、吴塘在内,是后期浙东运河的初始河道。由于早期大运河以会稽为南部端点,因此,浙东运河作为大运河南翼的主干河道,在早期运河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东连郎县(宁波),与历史上的海运通道相对接,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本文提出的了基于多空间尺度的历史水系特征研究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地理学中把地理空间按尺度大小划分为具从高到低等级层次的基本概念,将历史水系在空间上划分为流域大尺度、特定河流中尺度、流域城镇小尺度三个层次,对大流域内复杂的历史水系特征得以层层递进、有序地加以研究。流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流域、河流、湖泊、堤坝、城镇等诸多对象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将这些尺度差悬殊的对象统一起来加以研究,对揭示其系统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多空间尺度研究方法将流域内诸多历史现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除聚焦特定研究目标外还可以“跳出对象看对象”,得以更为清晰准确地掌握研究目标所在系统内在机理。
  •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时期白河鸭河口-新野段的研究,根据各段的变迁特点,将该段河道划分为三段:历史时期鸭河口-南阳段的河道受阶地的限制,主要表现为局部的侧蚀或摆动.南阳-瓦店段河道也受到阶地的限制,但河谷展宽,出现曲流发育.受新构造运动西快东慢影响,河道东摆,西岸有天然堤残留.瓦店-新野段也受东西不平衡新构造运动影响,主河道曾经缓慢东摆,明清时期东摆至极限后改道性西迁,河道西岸残留天然堤.历史时期白河鸭河口-新野段的河道变迁推动了沿河堤防的修建,亦影响了沙堰镇的兴衰.
  • 摘要:1128年黄河改道,经由泗水入淮,改变了12世纪以前黄淮两大流域之间诸水关系.元开会通河以及徐州以下漕行河运,构成了运河与黄河利害并存的关系:黄河既为水源,又为水道,更以频繁决溢给运河以极大干扰.论文研究了黄淮间运河水道的重构过程与区域水环境演变.指出:徐州以上,由黄河北泛泛道形成的耐牢坡河,对会通河济宁以南水道和泗水流域水系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徐州以上黄河决溢直接关系会通河-黄河漕运水道的水源丰枯.明前期引沁入汴入河的努力,维系了近200年黄河水道通航.河行漕运最后以徐州洪、吕梁洪淤塞而终结:会通河济宁以南,徐州以下黄河水道的淤积是区域水环境蜕变,泇河、中运河及微山诸湖形成的主要动因.而微山湖等具有水源调蓄功能运河水柜产生,使运河最终摆脱了对黄河水源和水道的依赖,换来了其后大运河200余年的畅通.论文研究的结论是:黄河南行的700年,在黄河南北泛道泥沙累积淤淀与运河工程体系运用的共同作用下,淮北平原自然环境发生了沧海桑田的改变,这是大运河不可忽略的自然史特性.
  • 摘要:综述古代重力海塘工作与破坏机理,统计分析清代海塘失事类型与诱因,得以验证并阐释古海塘结构特征与工程体系的合理性与薄弱之处.同时指出现代标准塘建设时对古海塘加固与修复技术的科学性和需要加强的环节,建议区分险工段和非险工段,结合现代展示方法,把民生安全同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古代海塘工程遗产对现代社会的促进作用.
  • 摘要:四川的古代水利工程,是四川几千年来治水与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2014年在四川成都温江区红桥村宝墩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一处距今4000年左右的护岸堤.有人认为这是大禹治水时期的产物,在此后的几千年中四川人民与水抗争与水和谐相处创造出了以都江堰为首的一大批杰出水利工程,文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目前绝大部份仍在使用当中,它们代表着不同时代技术传承与文化发展,是研究中国水利史的不可多得的实体博物馆.也是中国水利史的一座群体性丰碑.
  • 摘要:苏轼作为历史上著名文学大师的同时,也是有经世之志、关爱民生的实干家——而且是特别喜好水利、注重防洪治涝的实干家.显然他的造诣不限于文学、艺术领域,他的贡献也不限于精神文化方面.在苏轼全集的诗、文、墓志铭、传略中,都记载着他的防灾、水利思想与相关政绩.他在代皇帝起草《五岳四演祈雨雪祝文》里,认为"天人之交,应若影响.雨旸不顺,咎在貌言.失之户庭,害之寰宇."纵览其诗词文赋,充满对大好自然环境深情、对防洪抗旱与水利建设的偏好,真知灼见、热忱情志,闪烁其间.研讨苏轼水利、防灾活动与理念,对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和水利文化也是很有意义的.
  • 摘要:铁壁筒是中国历史上稀有的水利工程分水量水设施.古代通济堰支渠口多以"堰"或"筒"两种形式分水灌溉.千年古堰运行至清代中叶,"眉彭之人,不知斯堰水利者百余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川总督黄廷桂主持入清以来通济堰的首次修复,乾隆十八年(1753年)黄廷桂又"檄下所司,复图兴举".乃由眉州知州张兑、彭山知县张凤翥、新津知县徐守斋开始续修、扩建通济堰,乾隆二十年(1755年)彭山知县张凤翥提出"仿照都江堰则例,每田千亩,分简口三寸五分,用石凿孔为筒,以垂永久.""奸民凿石泻水,古渠尽废.渠民醵铁补漏,俾可垂久."并作主铸造了重约7000斤、长宽约2米见方的通济堰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铁壁筒.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眉州学正张灼将通济堰的主要分水筒堰尺寸刻石,立碑于新津二王庙内,公诸于众,意为不得轻易改制.其中记录了铁壁筒筒口尺寸,证明了它已存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铁壁简"失而复得",虽其铭文锈蚀,不能通顺,但可见残余文字与乾隆年间大修通济堰的记载相得益彰.通济堰铁壁筒以"全铁"制成水利工程控水计量设施,实现了灌区分水量水设施"永垂万古"的愿望,它见证了清代乾隆年间大修通济堰的历史,从侧面反映了乾隆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该铁壁筒现存放在通济堰陈列室,它留下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所见证的大修通济堰历史功绩值得世人追溯.
  • 摘要:嘉庆二十年(1815)年以来,史学界一直将李逢亨的《永定河志》当作永定河的第一部专志,这个错误延续了几乎200年.经过挖掘新的史料,深入分析对比,作者得出新的结论:李逢亨并非是第一个编纂《永定河志》的人.陈琮是编纂《永定河志》的第一人,而另一位无名氏则以《永定河水利事宜》成为第一位编纂永定河系统专著的先行者.无论原因如何,李逢亨的《永定河志》对后世200年的影响还是最大的.
  • 摘要:基于水利建筑历史遗传学理论来挖掘清代重力石塘的自然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认知与技术提升过程中的塘工技术变革和重力石塘定型后的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价值分析的结论具有历史和科学双重特性,可以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 摘要:连江在先秦和秦汉之交,在联结沟通岭南与北方中原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太为人所知。通过梳理,可以看到,连江在秦汉时期最早成为岭南与中原交通主要通道,当时以军事利用为主,而且有多条通道。秦汉之交,连江还成为中原与岭南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南越北归后的西汉至东汉后期,随着政治平稳和生活安定,连江水运达到繁盛。东汉后期,周憬整治武水六拢险滩,连江作用终至降低并渐被武水取代。通过对秦汉时期连江作用的探讨,对进一步研究历史时期岭南开发和中原对岭南的影响应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出境江河多,出境水源丰富,每年拥有7000多亿M3的淡水资源流出境外,而中国却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甚至出现水荒、水危机的尴尬局面.提出了大格局调引、集约开发出境江河水资源,全面解决中国西北东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京津冀地区约600万km2国土干旱缺水缺水.综合利用调引水资源所建拦水大坝的贯通作用,新建滇藏铁路公路,并与青藏铁路公路对接,连贯大西北、大西南铁路公路大动脉,大幅度提高青藏铁路、青藏公路运能,推进引水区域水资源大调剂、交通大连贯、电网大配套、经济大发展、国防大建设、农牧民大转型、边民全面小康的滇藏地区大开发战略.
  • 摘要:历代农政,无不以兴水利为第一义.然古者有农政而无农学,作为农政之要的水利,历代以来,多经由朝廷当局权勉兴修,竭人力以尽地利.至清代,当局于农务依旧沿袭督课以奖其劳的做法,强调官之导,通过官员劝勖农田水利.水利之法则散见于古农书,书中所记多为劳作经验所得.然十九世纪中期,形势变换.随着中西海通局面的打开,传教士带来了西法水利的描述和介绍.晚清成丰、同治两朝士大夫尚皆以农事为富国最要之政.在西法农务巨大农利的宣传介绍下,晚近士绅渐从不问农事走向士农合一,并提出水利富国说.随着西式学堂的引介,国之盛衰,系乎人才的观念逐渐被时人接受.水利学被纳入工科大学的建制科目之中.
  • 摘要:本文全面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山西省水利发展状况,重点梳理了1980年代以后的水利建设成就,并简要提出山西水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山西省水利建设的成就和效益,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抗御水早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作用。但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随着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的建成投产水库等蓄水工程安全运行的压力不断加大;大水网及工程建设中管理的诸多技术难题仍需攻坚突破;水利市场和质量安全监管需进一步规范,采煤沉陷区和山老区群众饮水安全还存在不稳定问题;提高经济新常态下水利市场化程度、深化水利改革力度、依法管水治水等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全力做好。
  • 摘要:根据现场岩土工程试验数据,分析了古海塘塘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形成机理.同时,用现代岩土工程学理论阐释了历史上古海塘施工遇到的铁板老沙、砂土液化和揉桩技术等现象或技术.分析表明,不同塘段由于地理位置、水动力条件以及历史成因不同,造成了差异化的塘基土工程特性,由此引起了古代施工中的困境,也激发了施工技术的演进.
  • 摘要:民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共不到38年,但它在中国水利史上,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是中国由传统水利向近现代水利转型的开始.期间,对传统治水经验的总结,近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促进了近代中国水利科学体系的形成.通过探讨民国时期水利及其特点,可以从中汲取其益,为今所用.
  • 摘要:黄河决堤的建议从提出到决策,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酝酿和权衡:从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德国总顾问法肯豪森,至台儿庄大捷时的陈果夫,再到兰封会战时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幕僚室主任何遂、参谋长晏勋甫等,众多的前、后方军政人员提出了决堤的建议;从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出,这些建议人事先是想到了决堤后果的,也知道可能落下骂名,但依然在纠结、无奈中提出了决堤建议;事件发生后,除参与决堤决策与实施者外,国共双方高层中是知道决堤是中国军队所为的,并曾有过评价.而何遂及两个儿子何世庸、何康与决堤事件前后都有着特殊的渊源.
  •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兴起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是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受经济建设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工业等各条战线"大跃进",对未来电力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需求.其次,修建大中型水电站兼有防洪、灌溉、航运的综合效用,成为新中国治水的主要策略.再次,新中国初期的水电建设逐步锻造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水电建设大军,有了技术和人才力量的支撑,国家已具备建造大型水电站的能力.再其次,1958年1月国家提出"水主火辅"的水电开发策略,并自上而下推动,成为大规模水电站兴建的催化剂.最后,1957年之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和中国国家军事力量的增强,缓解了建高坝在国防方面的担忧.
  • 摘要:文章以1955年冬到1956年春河南省打井运动的相关政策文本和基层史料为中心,探讨农业合作化高潮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群众动员如何开展.打井运动在旱灾和农业合作化高潮的背景下兴起,开展群众动员面临着历史、观念、物资、技术多方面的制约,在政府与干部的努力下,政策、组织与目标等基础性因素与干部行为的能动性力量相结合,打井运动中的群众动员取得了成功.同时,打井运动本身并不完全成功的结果却值得反思.
  • 摘要: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河漕运停止以后,它依然在区域物质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大运河其他河段依然可以通航,南运河却因水源不足而断航.南运河衰落的因素很多,表面上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导致的河道干涸,其实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过度开发南运河流域地区水资源,打破了流域内水环境的平衡,水环境的变迁直接导致南运河的衰败.所以,南运河的衰落是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共同演变的结果,而社会机制的演变是推动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动力.从这一变化过程中可以管窥当时国家开发水资源的运行机制与人民对待生态环境的思维方式.
  • 摘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十分重视兴修水利,颁布了很多兴修水利等政策法规,促进了水利建设的规范化、法制化.例如1943年1月5日,晋冀鲁豫边区颁布的《太行区兴办水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太行》)。该办法没有分章,共计10条。内容涵盖了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的管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的保护和水事纠纷处理。1943年颁布的《豫豫边区一九四三年度春耕生产紧急动员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内容涵盖了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工程的保护、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水事纠纷处理等,内容较上列条例更为完善。它分为四章:总则、水利、种子肥料耕牛与农具和春耕之管理,计44条;水利一章专门规范水利行为,其他章均涉及水利。
  • 摘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33年,前身为中国最早的水利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几经变迁,于1958年经国务院规划委员会批准,将国内多家水利水电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的首任所长是胡步川.胡步川(1893-1981),字竹铭,号步川,以号行.浙江省临海市西乡石鼓村人.1916年考入南京河海水利工程专科学校.1920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并兼任校刊编辑工作.1923年冬天,胡步川受李仪扯派遣,率队赴汉中测量,设计实施汉惠渠工程。从1935年春天开始,胡步川陆续接到三份工作的邀请,一是江西省水利局,请他赴赣任总工程师。二是自己的同乡好友和同学、杭州览桥中央航空学校校长周至柔请他担任航校的工程师,三是李仪扯从西安来信,嘱他入陕参与渭惠渠和洛惠渠工程。胡步川曾主编《李仪社全集》、《李仪社年谱》。在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期间,继续组织编纂《再续行水金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水利史研究所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还搜集完成了故宫档案的水利史料、开展了部分历史早涝研究工作、着手编写《中国灌溉史》,并参与了《辞海》水利史条目的撰写和审订。上述工作在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除《辞海》正常完成外,其他都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中止。胡步川在书法、绘画方面也颇有造诣,特别是晚年,多寄情于书画,以托遐思。他还拍摄了大量的工程图片和山水照片,用相机真实地反映了1950年以前中国西北水利发展的状况,还用镜头记录下了二三十年代浙江老家的美丽山水和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胡步川曾留有大量的文字、书稿、字画和图片,无奈文革浩劫中多数殆失。他去世前,把自己珍藏的大批珍贵图书和字画、日记一同捐献给了临海博物馆。这部分馆藏对水利史研究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 摘要:作为地方社会运行的重要一环,水利事业不仅是公益关怀展示的空间,同时也是地方权势进行利益争夺的重要平台.民国前期太湖流域水利争论纷繁复杂,苏浙太湖水利工程局无疑是各种争端中的焦点所在,对其成立背景及相关事件进行分析,可以讨论在政权更替背景下的江南地方精英如何通过水利事业参与地方政治.研究表明,民国前期江南地区极为复杂的水利纷争不仅体现了传统以来太湖流域的区域利益之争,更折射出在中枢政权未稳之时江南地方精英对权势格局的争夺.
  • 摘要:目前国际上对水历史的研究关注及特点主要是对水和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水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的关注,注重探讨水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的水事件、水工程对后来社会的影响等,这一点在最近几年来表现得特别突出。注重探讨人类历史上在使用水和管理水中的历史智慧,经验、教训对于当代水管理的启示作用。注重水历史研究成果的应用,较为前卫的研究包括了利用水历史研究成果去探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解决当代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的水争端等的问题。水工程、水技术史的研究,这是水历史研究较早的发端领域,但是目前仍然有较多科学家在研究,产生很多研究成果,除了重大的水利工程研究,例如大江大河治理的历史,大坝史等,也包括水相关的卫生设施的演化历史,例如厕所,沐浴设施,自来水和其他生活设施的演化历史,历史上的污水,暴雨排洪管理,城市下水道史等。显著的特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切入领域较广,人们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角度去开展水历史的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运用,将研究与解决当代面临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 摘要:水文化建设具有战略性、阶段性、长期性特点,所以下一步淮安水文化建设继续从顶层设计出发,立足水文化“十二五”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十三五”期间,通过政府主导、主管部门主抓、相关部门主动介入协同创新,真正将淮安水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淮安市水利局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理念,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下,以水文化为引领,进一步创新治水新路,探索率先实现水利现代之路;以水文化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充分挖掘淮安运河文化和生态水城的丰富内涵,彰显淮安水城的独特魅力;以水文化为纽带,进一步弘扬新时期淮安水利精神,着力加强行业文明建设,让水文化更加绽放水利光彩。
  • 摘要:良渚文化遗址的探寻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目前发现的现存中国上古时期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水利围垦灌溉工程遗址之一.文物部门确认良渚古坝为水利工程是对中国古代水利史研究的重大贡献.经实地考证和阅读有关文献资料,运用考古、地质、测绘的成果,以钱塘江两岸上古水利史发展的角度,结合历史地理、气象、农业、人类等学科对良渚遗址塘坝工程的规模、功能、测绘的成果,以钱塘江两岸上古水利史发展的角度,结合历史地理、气象、农业、人类等学科对良渚遗址塘坝工程的规模、功能、性质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遗址中的山地(上坝)-山麓(下坝)-平原(城墙与城河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遵循了自然演变和人类适应与改造自然的规律,坝充分显示了良渚古代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说明水利工程在社会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 摘要:本文对《淮南子·人间训》载:"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的工程性质从工程所在地的地形,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代文献记载以及原文文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历来关于《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的关于孙叔敖修建的是一个灌区工程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它实际应当是一场以水代兵的水攻战.孙叔敖在避难期间领导民众在期思之水上修坝筑堤,以回水淹灌雩娄一带的敌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展现了其军事上和水利上的才能,被楚王任命为令尹.而历代记载的期思陂则有可能是孙叔敖为相以后或者后代的当地民众利用此次战争遗留的工程加以改造后形成的灌溉工程.
  • 摘要:将中国新疆坎儿井的年出水量,根据农业季节性需水量分为灌溉期水量和非灌溉期水量,提出了坎儿井非灌溉期水量对干旱地区绿洲生态系统的贡献.论证坎儿井为农业生产供水的同时为绿洲生态环境系统供水的功能.通过对比分析坎儿井的供水性质,揭示坎儿井与生态环境系统和谐共处的特性.阐述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对坎儿井为生态供水的认可态度和深厚感情,列举与此截然相反的一些观点,进一步阐明入水和谐,现代水利工程与坎儿井和谐相处,解释坎儿井对干旱地区人类赖以生存的绿洲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性.
  • 摘要:学术界对于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一直存在分歧,洞庭湖的扩张始于何时更是争论的焦点所在,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是历史文献记载语焉不详且相互矛盾.《永乐大典》中保存的南宋方志《岳州志》与《岳阳志》为认识当时洞庭湖周边的自然地理面貌提供了新的材料.本文在前人对于洞庭湖研究的基础上,依靠两种古方志的记载,复原了南宋时期洞庭湖的历史面貌,提出洞庭湖的扩张开始于南宋中后期的观点,并主张洞庭湖的全盛时期始于南宋并延续至清代中叶.
  • 摘要:元明清三代建都今北京,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骨干运河的布局相应改观,京杭运河成为联接北京至杭州,乃至延伸至宁波,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的水运大动脉,长达1700km,自元至清通行六百年,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贡献重大,其科技成就彪炳史册.京杭运河最困难的是元代修建的纵跨山东地垒的一段,重点在于开辟分水岭上的补给水源,因此,山东运河的勘测工作成为京杭运河成功与否的关键.郭守敬所布设的六条测线,覆盖了对山东运河行经路线和水源地的勘察,以及山东运河与北边的御河和南边的泗水运道的衔接,是个全面综合的规划,不可谓不细密,不可谓不周全。它结合了本区的地形特点、水系分布、和历史水运情况,即使放到现代水利勘测视野下来进行评判,也是科学的和合理的。
  • 摘要:本文主体源于姚汉源教授生前指导作者完成的《洪泽湖水库的修建——17世纪及其以前的洪泽湖水利》一书[1]的结论.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考察,证明洪泽湖的属性不是天然湖泊而是人工水库:洪泽湖最初建成是在1579年秋天,距今已有400多年.发展到现在,残留的总库容为135亿立方米,是中国古代建成、唯一保存至今的大江大河干流上的巨型水库工程.江苏省三河闸建成后,洪泽湖发挥了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曾正式列入大型水库序列,后来因故改称"大规模蓄水工程",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至今仍然作为淮河干流水库使用调度.洪泽湖的未来面临着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和"河湖分家"的战略选择,同时也存在生态与环境保护、采砂管理、水政统一等现实问题.文章呼吁全面认识、严格保护洪泽湖这座伟大的、已经持续利用几百年的古代水利工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河湖分家",并主张及早把洪泽湖重新纳入水库序列进行管理.
  • 摘要:遵循水利建筑历史遗传学原理,分析比较三类典型塘段重力型石塘工程体系的工作机理,建立基于库仑土压力原理的力学计算模型,在宏观上验算石塘的各类稳定性和安全系数,揭示相应的工程应用价值.分析表明,古海塘的稳定性具有不同的安全储备,地基承载力和塘身底部截面强度有较多富余,显示了古人非凡的建筑智慧.
  • 摘要:本文梳理了西汉到东汉初期黄河下游决口及侵淮情况,探讨了建始四年黄河决口对淮河地区的影响,从西汉至东汉王景治河,黄河总共有四次侵淮。前两次都是由泗水入淮。第三次侵淮发生在成帝建始四年,王延世堵口成功后,黄河流域还有水灾记载,水灾到底是黄水泛滥所致还是淮河地区河患主要集中在馆陶下游,黄水向东、向北泛滥,近二十年间未再发现南泛侵淮记载。黄河第四次侵淮,始于平帝年间,黄水由汁入淮长达七十余年,直到王景治河成功。
  • 摘要:都江堰市有一座名闻遐迩的"离堆园",其所在地,宋代称"花洲",清代称"桑园",民国时期改建为花园.2000年,都江堰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时,离堆园经精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于园内建堰功道,长150米,宽14米,两旁排列12尊治水先贤铜像,像间置树龄数百年至千年以上的银杏桩景.12位治水先贤自古至今,依次为文翁(西汉)、诸葛亮(蜀汉)、高俭(唐)、章仇兼琼(唐)、刘熙古(宋)、赵不(宋)、吉当普(元)、卢翊(明)、施千祥(明)、阿尔泰(清)、强望泰(清)、丁宝桢(清).12尊铜像底座都有铭文,简介其生平事迹,铭记其所建堰功,昭示后人,遗教子孙.离堆公园堰功道东侧,立有《堰功道碑记》。碑文云:“东流之水,滚滚而去,稻叔芬芳,茵蕴四季。饮水之时,怎能忘掘井之人;凉荫之下,岂可忘植树前辈”。“古堰长流逝者如斯,惟治水之功不朽。大道初成,景美情深。历代先贤,彰明于此。百千堰功,永垂青史。
  • 摘要:本文是以历史时期巴蜀地区的水利建设及纠纷情况为视角,探讨该地域的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巴蜀地区历史上重视水利建设,既有享誉世界的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也有众多由群众自发组织修建的中小型渠堰.由于封建政府的统治能力有限,巴蜀农村地区的水利建设及管理处于自治状态,乡绅阶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既是水利设施的投资者和组织建设者,也担任堰长负责水利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并且在水利纠纷中发挥调解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黄河区域水利工程经过从古至今几个时期的阶段发展,从堤防起源,到晚清、民国、即清朝叫长堤、遥堤,民堰称缕堤;民国期间称官堤、民堰;人民治黄称大堤(公坝)、民坝等,到现代人民治黄时的演变,并对下游堤防工程进行了三次加高加陪到近年来通过对黄河深入了解来全面研究黄河,深刻认识和掌握黄河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新时期黄河治理面临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成果等,使黄河下游治理开发与管理取得显著成效,来更加全面推动治黄事业的科学发展。
  • 摘要:自史前至民国初年,史料中可见本省境内水事记录近百项,以引泉、引河灌溉为主,且以民间兴办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占据主导地位,城市防洪、城市水利、凿井取水兼而有之。古代水利最先起源于汾河中下游地区与谏水河流域,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移,渐次向中部腹地转移,尔后向北部溥沱河、桑干河盆地推进,建设兴盛于两汉、隋唐、明清,衰落于三国两晋和五代十国,先秦与宋金元时期平稳发展,时兴时衰,不断进步。山西古代水利工程遗存非常丰富,现仍在用工程即有12项.本文简述了山西古代防洪、灌溉、凿井3方面成就,并对仍然在用的12项古代水利工程作了详实记述.
  • 摘要:在古代,中国的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是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的,其中就包括水文科学技术.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献史料,在这些古代文献史籍中分散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十分广泛的有关水文科技和水文现象的记载.本文就目前己看到的部分文献中有关水文科技方面的记载,对古代水文科学及水文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进一步的研究探索,论述中国古代水文科学在水文循环、水位观测、雨量观测、水情预报、河流泥沙和水沙关系等方面做出的独特的成就和贡献.
  • 摘要:自明初天津设卫以来,天津城市发展不仅与水利建设密切相关,而且水利建设也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发展.为了分析和验证两者的关系,收集整理了1404-1949年天津城市大量的水利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采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对上述历史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科学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天津城市和水利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天津水利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呈明显的正相关.
  • 摘要:黄河文化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浩瀚、历史久远,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有着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在漫长的治理过程中,治黄思想经历了由堵到疏、筑堤束洪等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现今的"拦、排、放、调、挖"的综合治理方略;历代统治者围绕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建立了一定的组织机构;在治黄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工程相应修建,在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在黄河两岸生产、生活、并与黄河洪水抗争的过程中,又形成了地域特色浓厚的传统农耕、民俗和饮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弘扬、展示和保护黄河文化摆在了面前,成为研究的课题.
  • 摘要: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在用古代灌溉工程,这些工程存续动辄百年、千年,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的管理经验体现在工程的管理、用水的管理和经费的管理。灌溉工程的管理包括国家经营、官督民办和民间自建自管三类,大多数工程属于官督民办的类型,政府负责渠首和主干渠,其他渠系由农户民间自发组织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灌溉用水管理能够节约水资源、提高作物产量、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并能有效地降低用水方面的纠纷。水资源T赋不同的地区,管理方式不一,北方大多采用集约式的管理方式,南方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良好的经费管理是工程及其管理机构取信于民并存续下去的基本保证,可以有效地杜绝贪污和公款挪用等贪腐行为的出现,并将账目明细定期公之于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2014年入选第一批世界灌溉的浙江丽水通济堰和福建莆田木兰阪都是官督民办的工程管理典范,而2016年正在申报的江西吉安搓滩阪是民间自营自管的典型,他们在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和经费管理方面都拥有比较成功的经验。
  • 摘要:历史模型方法,是中国水利学者周魁一先生以水利学与历史学交叉研究为例提出的新概念,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助于深入理解、预见当今事物的发展前景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属于现代科研方法的新进展.经分析,该方法可作为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城乡建设研究的基本方法,文化与自然遗产以及人类遗产保护学科群的方法论,发挥重大实在的作用.
  • 摘要:水资源、经济、环境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使水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关注水源涵养是京直水务政策调整的重要政策之一,是京直地方政府水政政策由以防灾为主转向防灾与治理并重的开始.在这一政策推行过程中,民间舆论的呼吁、中央政府重视、京直地方政府的推动相辅而成.1918年直隶地方政府颁布了《直隶劝业森林简明章程》。除各河官堤由各河务局督伤官弃等照章种植保护外,直隶地方公署规定,各河民堤均由各县知事督伤民夫购备树秧,分段栽种,不得敷衍塞责。为使造林工作制度化,1925年9月,直隶颁布了《直隶全省造林分年进行章程》,以促进全省林业为宗旨。
  • 摘要:1903年,淮河爆发特大水灾,张謇上书清廷,提出"复淮浚河,标本兼治"的治淮主张.在之后的几年中,张謇成立了江淮水利测量局,开始对淮河沿线进行实地测量,于1913年更改为"江海分疏"的治淮思想,并提出"三分入江,七分入海"的治水方案.不过直到1919年张謇才最终确定他的治淮方案,将"三分入江,七分入海"改为"七分入江,三分入海".十几年间,张謇的治淮思想多次发生改变,究其缘由,本时期研究方法的进步、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以及张謇本人的性格等都是导致他治淮思想发生改变的因素.
  • 摘要:永济渠是河套十大干渠之冠.河套十大干渠之一杨家河的开挖者杨茂林为永济渠灌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清代永济渠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全盛时代和中落时代,民国初年河套各大干渠改归商办,杨茂林是第一任承包者.杨茂林在其父杨满仓和王同春的影响下,清末民初成为河套地区的新生代水利专家.杨茂林承包永济渠三年,以培养花户为第一要务,因势利导,开创了永济渠发展史上的中兴时代.杨茂林开创"永济中兴"的意义在于:一、杨茂林对永济渠的重新修浚奠定了民国乃至后世永济渠的规模.杨茂林修浚后的永济渠长度、宽度、进水量、灌溉面积都比之前显著增加,后世的永济渠基本上是这一规模而稍有发展.永济渠从民国之后始终居河套各大干渠规模之冠,和杨茂林的贡献密不可分.二、永济渠灌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民国临河县的基础.杨茂林承包永济渠时永济渠灌域隶属五原县.五原县的开发以西部地区为早,但因为永济渠的中落和王同春在东部的开发,使五原西部落后于五原东部.杨茂林承包永济渠,再次使五原西部掀起了开发浪潮,三年时间永济渠两岸土地开辟,人口增多,河渠交织,村庄错落.正是永济干渠及其他干渠灌域的开发和人口增加,使政府不得不考虑在五原西部新设立临河县.五原在清末的开发以东部为快,西部以"永济中兴"为起点而赶上东部,临河县的设置是河套发展变迁的必然要求与真实反映.
  •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根治海河"是为了防灾减灾而进行的流域治理工程.该工程在续建新建上游水库的同时,重点进行了中下游河道的疏通和入海尾闾的开辟.虽然时人心中还没有多少环保理念,但施工规划和一些措施对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六成"标准的执行及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变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好的规划尚未落实,甚至某些地区治理不当.水利工程投资多、影响大,应在充分考虑生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摘要:官厅水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工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是中国海河水系永定河根本治理和流域开发的重点水利工程.为修建官厅水库,国家政府投入了大量财粮物资,动员了数万名民众参与劳动,苏联专家也积极给予帮助,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官厅水库顺利建成,有效治理了永定河水患,保障了京津地区安全.官厅水库的建设凸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政权的优越性,其建设经验对当今的治水工作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 摘要:京津冀地区内河航运历史悠久.19世纪6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以天津码头为集散中心,并向华北腹地辐射的内河运输新格局,影响长达百年.至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期间,日伪华北政府围绕掠夺华北煤炭和物产这一"以战养战"的根本策略,倚仗先进的近代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积极推进京津冀内河航运的规划建设,拟定和实施了所谓的"大陆运河计划".总结这其中所蕴含的技术帝国主义问题和环境变迁问题,不仅有助于回望八年抗战这中华民族痛史的若干细部,而且也有助于反思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在人与技术、人与自然关系上所面临的挑战.
  • 摘要: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得以将新疆纳入中央直接管控范围内,宣传多年的边疆开发得到实践机会.开发新疆,"交通第一"、"水利第一"是共识,兼具交通和水利属性的塔里木河航运工程,被水利技术专家提出.在新疆特殊的政局环境催化下,国民政府新疆省当局将其纳入当务之急,加以实施.然而,该工程并未能成为经济和民生、交通兼具的综合性水利开发工程,而更多地服务于国民政府新疆省政权的巩固上,实际成为解决南粮北运的交通工程,呈现出应急性和政治性特征,且最终未能完成通航目标.由此例可窥见,在复杂的政局背景下,国民政府开发边疆的效能极低.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