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野生大豆

野生大豆

野生大豆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63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学、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8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8377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中国种业、种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等;野生大豆的相关文献由139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炜、来永才、朱延明等。

野生大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8 占比:2.84%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8377 占比:97.08%

总计:18930篇

野生大豆—发文趋势图

野生大豆

-研究学者

  • 李炜
  • 来永才
  • 朱延明
  • 乔亚科
  • 毕影东
  • 李桂兰
  • 王克晶
  • 刘淼
  • 才华
  • 柏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才晓溪; 胡冰霜; 沈阳; 王研; 陈悦; 孙明哲; 贾博为; 孙晓丽
    • 摘要: 乙烯响应因子(ERF)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发现,野生大豆耐盐碱ERF转录因子GsERF6与水稻ERF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高,均包含1个高度保守的AP2结构域。为探究GsERF6基因在水稻耐盐碱应答中的作用,通过遗传转化、PCR和半定量RT-PCR鉴定,获得了2个纯合的GsERF6过表达转基因水稻株系。表型鉴定表明,200 mmol L^(-1) NaHCO3处理下GsERF6转基因水稻的存活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活性氧积累则反之。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40 mmol L^(-1) NaHCO3处理6 h后渗透调节基因OsP5CS2和OsLEA14在GsERF6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本研究表明,水稻中GsERF6的过表达可通过提高ROS清除水平、渗透调节能力及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来提高其耐盐碱性。
    • 才晓溪; 沈阳; 胡冰霜; 王研; 陈悦; 孙明哲; 贾博为; 孙晓丽
    • 摘要: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是生化反应中合成甲基供体的关键酶,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鉴定野生大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GsSAMS基因对水稻盐碱胁迫耐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USER克隆技术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水稻愈伤组织,经过PCR、半定量PCR(RT-PCR)等分子检测获得GsSAMS转基因水稻株系;通过对比野生型和转基因水稻盐碱胁迫处理后的表型、存活率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发现GsSAMS转基因株系耐盐碱性显著优于野生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发现盐碱胁迫处理后,OsM6PR1、OsNAC5、OsPOX1基因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GsSAMS可通过提高抗氧化物酶POD和CAT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转基因水稻盐碱胁迫耐受性。本研究获得的耐盐碱水稻新株系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 大豆群体的种皮吸水性差异很大,几乎所有野生大豆的种皮都是硬的、不吸水的,而栽培大豆群体的种皮相对容易吸水。硬的吸水性差的种皮可以保护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免受病菌、旱涝、腌渍的侵害,以顺利度过休眠期而适时萌发,同时收获的种子容易储存。相反,栽培大豆种皮相对容易吸水,在播种后可以保障大豆的适时整齐发芽,但收获的种子不易保存。栽培大豆群体的种皮硬度/吸水性仍有较大变异,很难通过表型辨别,鉴定关键控制基因对分子设计育种变得尤为重要。已有研究鉴定出大豆种皮硬度由qHS1和qHS2两个主要位点来控制。其中,对qHS1位点的解析增加了对大豆种皮性状分子基础的理解,qHS2基因功能则依然未知。
    • 李炜; 毕影东; 刘建新; 王玲; 刘淼; 邸树峰; 樊超; 杨光; 谢婷婷; 来永才
    • 摘要: 评价和筛选优异野生大豆农艺性状可为大豆育种提供种质资源。本研究对204份寒地野生大豆资源9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4.0%~71.4%,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1.46~2.06;筛选出27份特异材料,有8份材料聚集了2个以上特异性状;单株粒重与其它的性状(无效荚数除外)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百粒重和其它的性状(节间距除外)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有效荚数和其它的性状(分枝数除外)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单株粒数和其它的性状(分枝数和无效荚数除外)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发现,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73%,能有效地解释野生大豆农艺性状的总变异。
    • 刘成; 张雅轩; 陈先连; 韩伟; 邢光南; 贺建波; 张焦平; 张逢凯; 孙磊; 李宁; 王吴彬; 盖钧镒
    • 摘要: 一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在长期驯化改良过程中,百粒重逐渐增大,阐明该变化的遗传基础,对大豆的进化研究与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析大豆百粒重驯化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177份全基因组重测序的野生大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SojaCSSLP5)为材料,通过3个不同环境的表型评价,检测到13个与大豆百粒重相关的野生染色体片段,均具有减小大豆百粒重的加性效应,变幅为-0.49~-1.19 g,这与野生大豆具有较小百粒重相符。检测到的这些野生染色体片段分布在大豆11条染色体上,可以解释76.70%的表型变异,单个片段表型贡献率变幅为2.45%~15.14%。其中片段Gm03_LDB_15和Gm12_LDB_46的贡献率超过10%,为大豆百粒重由野生向栽培进化的大效应片段。结合双亲栽培大豆南农1138-2和野生大豆N24852的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组数据,在这些区段内共预测到13个百粒重候选基因,涉及以下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途径:泛素蛋白激酶调控途径、G蛋白信号途径、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植物激素途径、转录调控因子途径和HAIKU途径。与前人利用栽培大豆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检测到13个大豆百粒重相关野生染色体片段中有4个片段是新检测到的,表明有9个野生染色体片段可能为野生大豆传递给栽培大豆的共享片段,而这4个新检测到的野生染色体片段相对应栽培片段可能为栽培大豆特有的进化片段。
    • 卢永星
    • 摘要: 1.基本信息野大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如耐盐碱、抗寒、抗病等。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及粮食作物,在农业育种上可利用野大豆进一步培育优良的大豆品种。野生大豆资源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大豆育种研究工作。
    • 晏益民; 肖路; 刘艳杰
    • 摘要: 前茬作物影响后茬大豆的产量,尤其是大豆重茬会导致土传病害和自毒作用的发生,抑制大豆生长,造成大豆的减产,生产上亟待寻找耐重茬的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传统育种方法已进入瓶颈期,而野生近缘种资源在为作物改良提供有益等位基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作为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近缘种,对拓宽大豆育种遗传基础、培育耐重茬大豆品种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温室控制试验,探究不同前茬作物(玉米和大豆)土壤遗留效应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生长的影响,对比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在抗重茬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重茬土壤能够显著抑制后茬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生长,这主要由土壤病原微生物所导致。与灭菌土壤对比,非灭菌土壤能够显著降低了栽培大豆的生物量,而对野生大豆生物量影响不大,说明土壤病原菌微生物在大豆重茬危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土壤病原微生物会增加根质量分数,使植物生物量倾向于地下分配,降低植株光合作用和干物质量积累速率。而与栽培大豆相比,野生大豆能迅速调整生物量分配以及叶片性状响应前茬作物引起的胁迫。本研究为将来从野生大豆获得耐重茬优良性状和培育栽培大豆耐重茬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陈林楠; 岳琳
    • 摘要: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祖先种,拥有栽培大豆因驯化丢失的许多优良性状。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大豆资源最多的国家,有效利用野生大豆资源优势将为以后的育种工作带来新突破,在食品加工、保健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对野生大豆的优异品质及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保护野生大豆资源提出建议。
    • 张秀玲; 孙颖; 孟岩; 牟文玉; 祝岩岩; 赵若铭; 戴忠民; 崔培培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10%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下野生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野生大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解物质及膜质过氧化变化规律。结果:1.5 mmol/L水杨酸明显提高了PEG胁迫下野生大豆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减轻了膜脂过氧化。随着水杨酸浓度升高,可溶性糖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和可溶性蛋白呈上升趋势,结论:外源水杨酸可通过POD、SOD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提高幼苗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在本试验中以1.5 mmol/L水杨酸缓解效果最好。
    • 李祥祥; 王艳丽; 章红运; 史凤玉; 杨杰; 张锴
    • 摘要: 为确定野生大豆幼苗期耐盐碱特性,选择了24份冀东地区的野生大豆,于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设对照处理组(在原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和盐碱处理组(在Hoagland营养液中添加50 mmol/L盐碱液),处理7 d后测定株高、胚轴长、主根长、地下部干质量、单株复叶、茎干质量和茎鲜质量等相关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方法,综合评价其幼苗期耐盐碱特性,并确定与盐碱耐性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遗传变异丰富,盐碱胁迫下供试材料之间各性状指标相对值的变异系数分布在14.8%~38.5%之间。大豆材料2011-224经盐碱处理的6个性状高于经对照处理的,综合得分0.747。而2011-273,2011-243和2011-242,属于不耐盐碱材料。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地下部干质量、茎干质量和单株复叶可作为野生大豆耐盐碱特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