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表柔比星

表柔比星

表柔比星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0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92613篇;相关期刊327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癌症进展、临床肿瘤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四次乳腺病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年外科学术年会暨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等;表柔比星的相关文献由261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贵民、刁玉林、时江华等。

表柔比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8 占比:0.89%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2613 占比:99.10%

总计:93450篇

表柔比星—发文趋势图

表柔比星

-研究学者

  • 张贵民
  • 刁玉林
  • 时江华
  • 赵志全
  • A·扎布金
  • 丁强
  • 刘军
  • 孟凡波
  • 季香
  • 张元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晓亮
    • 摘要: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或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缓解率、1年内复发率、生存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差异经统计学软件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软件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或紫杉醇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相近,但联合多西他赛的不良反应风险更低,还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张栋华; 周晓鲁; 魏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2例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和观察组(n=43,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1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AF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EA、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90%(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治国; 王玉
    • 摘要: 目的比较表柔比星、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诊的106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接受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的复发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NK细胞均较治疗前降低,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身体状态、情绪状态、家庭作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柔比星、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在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均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相当,但吉西他滨的安全性更高,复发率更低。
    • 黎犇犇; 王俊潇; 许娅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进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时,选择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以及环磷酰胺进行化疗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去除多西他赛,给予白蛋白紫杉醇进行化疗,治疗后,对比两组对患者的ORR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ORR为79.41%,对照组患者治疗ORR为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P=0.038)。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3,P=0.801)。结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 王子红
    • 摘要: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或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11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使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观察组使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卡氏(KP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66%,高于对照组的6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分别为(7.21±1.05)ng/ml、(10.32±3.19)U/ml、(21.27±5.63)U/ml,均低于对照组的(8.19±1.96)ng/ml、(24.51±6.17)U/ml、(43.18±9.86)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81.65±5.73)分高于对照组的(74.32±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更好,对肿瘤的抑制力更强,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提高生存质量。
    • 张哲元; 吕琼芳; 冉洪玲; 胡佳; 曾曦; 袁新春
    • 摘要: 目的采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LV PSL)对比观察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及表柔比星(EPI)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首次接受化学治疗(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将其分为PLD组(n=40)和EPI组(n=38);另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于化疗开始前及化疗4个周期后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常规、应变及心肌做功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化疗前,PLD组及EPI组常规、应变及心肌做功参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4个周期后,PLD组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及整体有用功(GCW)均低于而整体无用功(GWW)高于对照组(P均<0.05),EPI组整体纵向应变(GLS)、GWI、GWE及GCW均低于而GWW高于对照组(P均<0.05);PLD组GLS、GWI、GWE及GCW均高于EPI组(P均<0.05)。结论PLD心脏毒性小于EPI;以LV PSL所获心肌做功参数可用于评价化疗过程中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
    • 姚红民; 张高宽; 张盼盼; 耿国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与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与表柔比星治疗)和对照组(环磷酰胺与表柔比星治疗),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与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小叶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ORTC QLQ-C30、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EORTC QLQ-C30、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脱发、白细胞下降、药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与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与体力状况,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赵宁; 李伟泽; 付丽娜; 王小宁; 马秀; 任菲菲
    • 摘要: 制备表柔比星固体脂质纳米粒(EPI-SLNs),并考察其体外释放、透黏膜行为。采用复乳法制备EPI-SLNs,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其处方及工艺;采用平衡透析法研究EPI-SLNs的体外释药行为;立式扩散池法考察其透黏膜行为。结果表明,在m(表柔比星)=1 mg、m(单硬脂酸甘油酯)=5 mg、m(大豆磷脂)=3.5 mg,V(油相)∶V(内水相)=5,初乳涡旋为30 s、初乳超声为40 s、复乳超声为60 s的条件下,所得EPI-SLNs呈橘红色、有光泽,平均粒径为148.6 nm,电位为-30.8 mV,包封率为72.4%;体外释药过程中,t=8 h累积释放度达65.02%;透黏膜实验中,t=8、12、36 h,EPI-SLNs的黏膜累计透过百分率分别为48.4%、55.12%、62.08%,为水溶液的2、1.96、1.79倍;t>36 h,EPI-SLNs的黏膜滞留百分量为13.84%,是EPI水溶液的0.504倍。表明EPI-SLNs不仅具有显著的缓释行为,且具有更好的黏膜透过性。
    • 吴雄; 王增燕; 郭毓娟; 陈建辉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患者Ki-67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治疗的84例LAB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新辅助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新辅助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Ki-67表达、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RR)、CD4^(+)均高于对照组,CD8^(+)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53(CA153)、Ki-67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BC患者采用新辅助TAC化疗方案治疗,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Ki-67表达及CYFRA21-1、CA153水平,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LABC安全有效方法。
    • 冯霞; 肖建; 刘志勇; 王燕
    • 摘要: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BRCA1及FOXA1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白蛋白紫杉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叉头框蛋白(FOX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BRCA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FOXA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A、VEGFB、VEGF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表柔比星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BRCA1的表达率,提高FOXA1的表达水平,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并对炎症反应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相对可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