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综合介入治疗模式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四种常用介入方法治疗兔VX-2肝癌的效果及副作用的观察,探讨理想的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模式。rn 方法:50只荷瘤兔随机分5组,表柔比星+超液化碘油乳化剂注入组(EPI+LP);无水酒精组(PEI);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射频消融组(RFA);生理盐水治疗组(NS)。术前、术后2周行MRI扫描,比较肿瘤平均增长率;检测术前、术后肝肾功能指标;2周后取出肿瘤,比较坏死率,并行病理检查。rn 结果:除EPI+LP组与TACE组外,各组两两间肿瘤平均增长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FA组肿瘤平均增长率最小。5组实验兔肿瘤坏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FA组坏死率最大,达98.43±2.76%。除NS组外,各组肝肾功能指标术前、术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RFA组及TACE组变化最明显。病理上,RFA组肿瘤呈重度坏死,有多核巨细胞反应,肉芽肿形成;其它各组呈轻—中度坏死,PEI组出现空泡变性(脂肪变性),部分血管有癌栓;各组胆管未受破坏。rn 结论:RFA的疗效最佳,PEI最差,EPI+LP及TACE居中。临床上,应在兼顾肝肾功能情况下,选择适当的介入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