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44977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医药前沿、医学信息、动物医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等;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相关文献由29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景瑶、周珣、赵冬梅等。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4977 占比:99.96%

总计:245064篇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发文趋势图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研究学者

  • 刘景瑶
  • 周珣
  • 赵冬梅
  • 何君
  • 何晶晶
  • 刘中书
  • 刘云霞
  • 刘坤洋
  • 吕彩霞
  • 周玉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华根
    • 摘要: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布病)血清学检测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23例疑似布鲁氏菌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荧光偏振检测、试管凝集试验、半胱氨酸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的检出率,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效能(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123例疑似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最终确诊105例(85.37%)。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荧光偏振检测、试管凝集试验、半胱氨酸检测对布鲁氏菌病的检出率分别为83.74%、82.93%、83.74%、82.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布鲁氏菌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4.17%(97/103)、60.00%(12/20)、92.38%(97/105)、66.67%(12/18)、88.62%(109/123)、0.5905、33.33%(6/18)、7.62%(8/105)。荧光偏振检测对布鲁氏菌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7.06%(99/102)、71.43%(15/21)、94.29%(99/105)、83.33%(15/18)、92.68%(114/123)、0.7762、16.67%(3/18)、5.71%(6/105)。试管凝集试验对布鲁氏菌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2.23%(95/103)、50.00%(10/20)、90.48%(95/105)、55.56%(10/18)、85.37%(105/123)、0.4604、44.44%(8/18)、9.52%(10/105)。半胱氨酸检测对布鲁氏菌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8.02%(99/101)、72.73%(16/22)、94.29%(99/105)、88.89%(16/18)、93.50%(115/123)、0.8318、11.11%(2/18)、5.71%(6/105)。结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在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存在各自的诊断特点,可联合多方法综合性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对提高布鲁氏杆菌的确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 魏娜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在人布鲁菌病抗体中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及试管凝集试验检测效果。方法选择我疾控中心于2014年至2019年内收到的80例人布鲁菌病患者血清样品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样品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和观察组(40例,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对两组样品在检测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对两组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率、阴性率以及布鲁菌检出率。结果对照组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后敏感度80%,准确度为82.50%,观察组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后敏感度为100%,准确度为97.50%。观察组进行虎红平板凝聚试验检测后敏感性以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后准确性以及敏感性(P<0.05);对照组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后阳性36(90.00%)例,阴性4(10.00%)例,观察组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后阳性40(100.00%)例,阴性0例,观察组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后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后检测效果(P<0.05)。在布鲁菌结果方面上,观察组布鲁菌检出率为95.00%;对照组布鲁菌检出率为77.50%;观察组数据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在人布鲁菌病抗体中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能够提高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明显检测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为保证精确度,往往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相结合检测。
    • 孔嘉名
    • 摘要: 目的 探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在布鲁菌病(布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本中心366例待检的疑似布病阳性标本,全部标本均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结果,评价两种试验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布病抗体的阳性率(6.01%)与试管凝集试验(4.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培养结果显示:366例疑似布病感染者中布病抗体检测阳性患者15例,阳性率为4.1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布病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93.33%、97.72%、97.54%、6.67%、2.28%,试管凝集试验分别为86.67%、98.86%、98.36%、13.33%、1.14%,其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病抗体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在布病抗体检测中的准确度均较高,均可有效筛查布病患者,其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敏感度较高,试管凝集试验的特异性较高,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邵卫星; 盖文燕; 左媛媛; 孙明军; 焉鑫; 孙世雄; 刘蒙达; 张研博
    • 摘要: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全球常见细菌性人兽共患病。在开展布鲁氏菌病诊断、监测、防控等相关工作时,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test,RBT)是最常用的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对布鲁氏菌抗体特点及RBT特性等缺乏充分理解,导致RBT检测结果被“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从动物感染布鲁氏菌后产生抗体的种类和特点,抗体凝集反应中存在的“前带现象”和非特异性反应,RBT抗原酸化和标准化对其检测性能的改善,RBT阳性结果需“确证”的起因及“误用”,在不同临床条件下如何使用RBT和解释检测结果等方面作一综述。充分认识和理解RBT的特性,以及在不同临床情形下正确使用RBT及其检测结果,不但可以降低布鲁氏菌病诊断成本,而且还能极大发挥RBT在布鲁氏菌病防控中的作用。
    • 方来杉; 李莎莎; 黄文华; 王宝珍
    • 摘要: 为了解南平市延平区猪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状态,分别从该地区12个乡镇随机选择1个规模化猪场,每个猪场采集30份血清样品,共采集360份样本。先用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筛选,再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复核。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共检出阳性血清样本54份,阳性率为15%,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均无阳性血清样本,表明延平区的猪场未存在布病感染的风险,在3种检测方法中,RBPT操作简单、灵敏性高,但假阳性率高,而ELISA特异性最好。
    • 徐媛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在布鲁氏菌病中采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发现的布鲁氏菌病患者中抽选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试管凝集试验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其中试管凝集试验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两种不同试验方式的检测诊断结果。结果:接受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验的患者检测阳性例数为72例,诊断准确率为97.30%,与金标准试管凝集试验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布鲁氏菌病中采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准确率高,能够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从而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
    • 白鸽; 王国超; 陈茹; 庄安宁; 王靖; 韦唯; 秦鸽鸽; 吴奇强
    • 摘要: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危害畜牧业的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为了选择适合基层奶山羊布病监测净化实际的快捷准确血清学检测方法,以便基层做好布病监测和净化工作。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免疫胶体金层析试验(GIC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对479份奶山羊血清样品进行布病检测,分析、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Kappa值等指标。以SAT作为判定标准,c-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Kappa检验一致性均为最好;GICA的特异性、假阳性率和符合率最差,敏感性较高;i-ELISA敏感性最差,但符合率均在95%以上,Kappa值均≥0.75,一致性较为理想。5种检测方法在奶山羊布病诊断中均有重要价值,各检测方法在敏感性、特异性、操作便捷程度、成本及检测条件要求等各方面都有优缺点。因此,基层奶山羊布病监测净化过程中对于诊断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工作实际,推荐RBT或GICA初筛,c-ELISA复核确诊,通过2种及以上方法联合诊断较为理想。
    • 高玉芬; 李淑慧; 杜晓敏
    • 摘要: 目的 研究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清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布鲁氏杆菌病筛查的120例疑似布鲁氏杆菌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血液标本进行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比较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中,参照布鲁氏杆菌病综合检测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试管凝集试验,而试管凝集试验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P0.05).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诊断结果与布鲁氏杆菌病综合检测结果之间均呈高度一致(Kappa=0.807、0.823).结论 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在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中具有各自优势,临床诊断时可结合两种凝集试验方法进行综合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陈秀青; 邹国华; 吴亦琴
    • 摘要: 目的 以试管凝集试验(SAT)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检测布鲁氏菌病的效果,探讨在基层检测中用RBT检测布鲁氏菌病取代SAT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了宜兴市2020年布鲁氏菌病监测点289份监测人员血清,用RBT和SAT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以SAT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价RBT检测效果.结果 与金标准(SAT)检验结果比较,RBT检测的灵敏度为100%,无假阴性;特异度为91.48%,假阳性率为8.52%.Kappa=0.585,表明RBT与金标准(SAT)检测结果具有中高度一致性,但二者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试验方法相关性较差,临床上RBT不能取代SAT.结论 RBT影响因素多,假阳性率高,需结合SAT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进行检测判断.
    • 常李军; 李婷; 王秀丽; 孔凡坤; 郭志勇; 马亚丽; 吴世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 对运城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确诊为神经型布鲁菌病的患者,收集并分析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2例患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1例患者合并睾丸炎,1例患者伴脑血管病变相关影像学异常;3例患者脑脊液培养出马耳他布鲁菌,1例患者血培养出马耳他布鲁菌;2例患者脑脊液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为布鲁菌属核酸序列;予抗生素治疗后6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布鲁菌凝集试验、脑脊液二代测序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神经型布鲁菌病的诊断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