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膜片钳

膜片钳

膜片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052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4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43937篇;相关期刊358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2012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第八次中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等;膜片钳的相关文献由2703位作者贡献,包括蒋文平、何振山、齐书英等。

膜片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4 占比:2.06%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43937 占比:97.88%

总计:44889篇

膜片钳—发文趋势图

膜片钳

-研究学者

  • 蒋文平
  • 何振山
  • 齐书英
  • 崔俊玉
  • 李泱
  • 曾晓荣
  • 王如兴
  • 王腾
  • 杨丽
  • 杨宝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文思怡; 杨念; 罗芬兰; 乔啟城
    • 摘要: 膜片钳记录技术是神经电生理研究中的核心技术,是基础科研领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可兴奋细胞(神经元和心肌细胞等)放电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此外,由于膜片钳技术在研究细胞水平生理功能中的权威性和精确性,医学本科生对这一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将极大地促进对“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章节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并为后续的理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受限于较高的技术硬件要求及实验操作门槛,基于该技术的实验教学在本科学生中普遍开展仍具有较大难度。陆军军医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生理教研室在长期成熟应用该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在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学生中尝试开展了膜片钳技术实验教学,并于近年将其广泛应用到医学本科生生理创新实验班的教学中。实践教学中,我校生理教研室力求在传统“验证性”生理教学实验中突出对学生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引导。本文将近年来的教学方式、内容及经验进行总结探讨,力求为下一步推广该实验教学提供借鉴和基础。
    • 尹新璐; 陈博婕; 刘汉玮; 徐雅男; 王家东
    • 摘要: 目的探讨胆红素引起耳蜗核(cochlear nuclear,CN)神经元超兴奋性的机制。方法选用出生后1~9天(P1~9)C57Bl/6J小鼠60只,制备含有CN的脑片。利用膜片钳技术,用细胞贴附式或者全细胞式记录神经元自发性动作电位、超极化激活环磷腺苷依赖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an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s,HCN)电流、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IPSC)和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神经元在人工脑脊液中自发性放电或者阻断突触的内源性放电记为对照组,随后在脑脊液中灌流加6μm胆红素作用9 min记为胆红素组,最后回归至人工脑肾液中记为洗脱组。加药过程由一个多阀门控制,依靠重力单向输出的灌流装置完成,平均流速在2 ml/min。结果胆红素可以提高CN神经元自发性放电频率(胆红素组较对照组升高了250%±31.2%;洗脱组降为对照组的162%±21.4%);胆红素可以促进sEPSC(胆红素组增加至对照组的193.2%±26.4%)和sIPSC(胆红素组增加至对照组的135.3%±16.4%)频率增大,说明胆红素可以促进谷氨酸和GABA/甘氨酸能突触传递。CN神经元存在不依赖于突触传递的自发性内源性放电,并且这种放电是由HCN离子通道起搏介导的。HCN通道的抑制剂CsCl和ID7288可以明显降低自发性内源性放电的频率(CsCl:降至对照组的48.75%±9.23%,ZD7288:降至对照组的68.45%±10.39%)。胆红素作用后,HCN通道电流的激活曲线右移(V 0.5:对照组-104.9±1.5 mV,胆红素组:-95.4±2.2 mV)。抑制HCN通道电流后,高胆红素不再发挥超兴奋作用。结论胆红素通过促进神经突触和HCN通道介导的内源性放电发挥超兴奋作用。
    • 王玉龙; 薛婷婷; 陈永权
    • 摘要: 目的:探索依托咪酯对丘脑腹侧连接核神经元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4~5周龄的C57BL/6J小鼠急性脑片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检测依托咪酯对丘脑腹侧连接核神经元活性的影响.在电流钳模式下记录丘脑腹侧连接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然后观察0.5、2.0、8.0μmol/L依托咪酯(分别设为0.5、2.0、8.0μmol/L依托咪酯组)和脂肪乳(脂肪乳组)对丘脑腹侧连接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和膜电位的影响,记录每个浓度组给药前、给药后和洗脱后的丘脑腹侧连接核神经元放电频率(FB、FD、Fw)及给药前、给药后膜电位(MPB、MPD).利用木防己苦毒素(picrotoxin,PTX)阻断γ-氨基丁酸A型(gamma-aminobutyric acid Type A,GABAA)受体氯通道,记录给药前、给予亚麻醉浓度(0.5μmol/L)依托咪酯后、继续灌流依托咪酯同时又加入100μmol/L PTX后的丘脑腹侧连接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分别为FB.S、FETO和FETO+PTX).结果:在脂肪乳组中,FB、FD和Fw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0.5、2.0和8.0μmol/L依托咪酯组中,FD均低于FB,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呈浓度依赖性和可逆性地抑制丘脑腹侧连接核神经元的活性;亚麻醉浓度的依托咪酯主要通过作用于GABAA受体来抑制丘脑腹侧连接核神经元的活性.
    • 李雪蕊; 冯子奕; 陈龙; 徐少然; 邓双; 马克涛; 司军强; 李丽
    • 摘要: 目的 原代培养豚鼠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周细胞(PCs),探讨TMEM16A在耳蜗血管纹PCs上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衰老耳蜗血管纹P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耳蜗血管纹PCs并鉴定;运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确定细胞衰老模型;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PCs上CaCCs的电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耳蜗血管纹PCs上TMEM16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MEM16A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原代培养的耳蜗血管纹PCs阳性率在95%以上,确定第13代耳蜗血管纹PCs为衰老组.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到衰老组较年轻组PCs上CaCCs电流密度增大.与年轻组PCs相比,衰老组周细胞上TMEM16A、Cas-pase-3、Bax表达升高,Bcl-2表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衰老组给予30μmol/L T16Ainh-A01干预24 h后,Caspase-3、Bax表达下降,Bcl-2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衰老的耳蜗血管纹PCs凋亡增多且TMEM16A表达增加,TMEM16A特异性阻断剂T16Ainh-A01可以减少衰老耳蜗血管纹PCs的凋亡.提示TMEM16A可能参与衰老耳蜗血管纹PCs的凋亡.
    • 申小年; 彭俊宇; 戴俭华
    • 摘要: 目的 分别用NaV1.7离子通道测试的常用中药的抑制率,比较这些常用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处方治疗疼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三七、天麻、全蝎、蕲蛇各20 g,根据2015版中药药典通则2201的40 g对应1 000 mL水的方法,冷凝水煎提取。然后过0.22 μm滤膜,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这些药物分别对NaV1.7离子通道抑制作用。结果 抑制率的比较的结果:三七的抑制率最高,临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临床骨科常用药物止痛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力敏; 陈亚辉; 杨庆山; 曲日涛; 姜姜; 张金池; 张洪霞; 宋志忠
    • 摘要: [目的]植物SKOR是典型的外向整流型Shaker类钾离子(K+)通道蛋白,介导根部K+向地上部的长距离运输.本研究克隆并鉴定杨树K+通道基因PdbSKOR,在转录水平探讨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及对缺钾、高钾、干旱和低温胁迫的响应情况,并明确其电生理学功能.[方法]通过同源克隆法,在山新杨中鉴定并克隆1个K+通道基因PdbSKOR;运用MEGA 7.0软件构建山新杨等14种不同科属木本植物SKOR通道成员的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PdbSKOR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及在转录水平根部PdbSKOR对缺钾、高钾(60 mmol·L-1 KCl)、干旱(15%PEG6000)和低温(4°C)处理的响应情况;借助膜片钳系统研究PdbSKOR的电生理功能.[结果]在山新杨中克隆1个K+通道基因PdbSKOR(GenBank No.MT335814),其编码蛋白含有6个离子通道跨膜域(S1—S6)、环核苷酸结合域、Ankyrin锚蛋白域和KHA二聚体功能结构域,属于典型的Shaker类K+通道;14种木本植物SKOR蛋白的氨基酸一致性高达81.09%,S6跨膜区的氨基酸一致性最高(96%);不同科属植物的SKOR同源蛋白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差异较大,而同一科属植物的遗传距离较近,山新杨PbdSKOR与同属杨柳科的红皮柳的同源蛋白SpuSKOR的遗传距离最近;在PdbSKOR启动子区域预测到18种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包括发育调控、激素响应和胁迫响应等相关的调控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PdbSKOR在3年生山新杨根部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盛开期花和花序,在茎部、叶片和果絮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PdbSKOR在组培幼苗根部的表达水平也是最高的,且在转录水平对高钾处理没有响应,但对缺钾、干旱和低温胁迫处理较为敏感,其中,PdbSKOR在幼苗根部的表达水平受缺钾或干旱处理的抑制均显著降低,受低温胁迫诱导而显著增强;膜片钳研究表明当细胞膜电位为+20 mV时,PdbSKOR离子通道即被激活,并记录到典型的外向整流电流,并随胞外K+浓度的降低而增大,且正向电压越大,内向整流的电流越强,表明PdbSKOR是一个电压依赖的外向整流型K+通道.[结论]从山新杨中克隆并鉴定了1个K+通道基因PdbSKOR;山新杨PdbSKOR与红皮柳SpuSKOR在系统进化关系上最近;PdbSKOR主要在山新杨根部(成年树和幼苗)表达,幼苗根部PdbSKOR在转录水平受缺钾、干旱和低温胁迫的调控;PdbSKOR是山新杨根部主导K+外排的通道.
    • 付强; 王晓雨; 莫陶然
    • 摘要: 目的:基于膜片钳技术探讨尖叶假龙胆含药血清对心肌细胞ICa-L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各组ICa-L电流密度的峰值的变化、不同去极化水平电流密度的改变,I-V曲线、激活曲线以及失活曲线的变化等证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尖叶假龙胆含药血清干预后能够改变离子通道的变化.制备尖叶假龙胆含药血清.选取大鼠H9 c2心肌细胞株,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尖叶假龙胆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尖叶假龙胆含药血清对心肌细胞ICa-L离子通道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尖叶假龙胆含药血清各剂量组能够升高损伤后不同去极化水平电流密度(P<0.05),下移I-V曲线,降低激活与失活半电压值,使激活曲线发生左移,失活曲线发生右移.结论:尖叶假龙胆可能通过影响L型钙离子通道稳定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 徐延; 邹桂昌; 左欣; 熊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维生素C(vitamin C,VC)对甘氨酸受体(glycine receptor,GlyR)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表达GlyR不同亚型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并孵育不同浓度的VC,通过膜片钳技术记录孵育VC前后GlyR在EC2浓度的甘氨酸(glycine,Gly)作用下所介导的氯电流.检测2型钠离子依赖性维生素C转运体(sodium-dependent vitamin C transporter-type 2,SVCT2)的抑制剂磺吡酮(sulfinpyrazone,SE)对VC与GlyR关系的影响.通过氨基酸点突变探究VC作用于GlyR的可能位点.结果 VC剂量依赖的增强GlyRα1和GlyRα3介导的电流,并且GlyRα3对VC的作用更加敏感.对于GlyRα2,VC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增强作用.SE不影响VC对GlyR介导的电流的增强作用.GlyR第3跨膜片段的第296位丝氨酸的突变显著降低了VC对GlyR功能的增强效果.结论 VC显著增强GlyRα1和GlyRα3的功能,但不影响GlyRα2的功能.VC对GlyR的作用不是通过进入细胞内起作用的.GlyR第296位的丝氨酸在VC对GlyR功能的增强作用中起关键作用.
    • 吴静
    • 摘要: 本文对运用电压钳和膜片钳检测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基本步骤、技术发展和运用进行了介绍.
    • 申小年; 彭俊宇; 戴俭华
    • 摘要: 目的 分别用NaV1.7离子通道测试的常用中药的抑制率,比较这些常用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处方治疗疼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三七、天麻、全蝎、蕲蛇各20 g,根据2015版中药药典通则2201的40 g对应1000 mL水的方法,冷凝水煎提取.然后过0.22μm滤膜,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这些药物分别对NaV1.7离子通道抑制作用.结果 抑制率的比较的结果:三七的抑制率最高,临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临床骨科常用药物止痛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