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浸润

肿瘤浸润

肿瘤浸润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11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3830篇;相关期刊360种,包括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国际外科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二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2010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肿瘤诊疗新进展及新技术学术会议等;肿瘤浸润的相关文献由343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彪如、廖贵清、蒋敬庭等。

肿瘤浸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0 占比:2.30%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3830 占比:97.68%

总计:44870篇

肿瘤浸润—发文趋势图

肿瘤浸润

-研究学者

  • 李彪如
  • 廖贵清
  • 蒋敬庭
  • 吴昌平
  • 毛祖彝
  • 王曙光
  • 邓海峰
  • 顾琴龙
  • M·T·洛策
  • 刘炳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聂阿娜; 王德淼; 胡玮; 尚培中; 李伟; 蒋童新
    • 摘要: 目的探讨COX-2和SLeX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120例PTC手术切除标本,应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COX-2和SLeX在癌组织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0.05),不同TNM分期及是否有癌浸润、淋巴结转移中COX-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I-RADS分类、TNM分期及是否有癌浸润、淋巴结转移中SLeX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COX-2和SLeX共阳性率为61.7%,共阴性率为21.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COX-2和SLeX表达均与PTC患者年龄无关,SLeX表达与TI-RADS分类有关,两者表达上调均预示癌组织TNM分期晚,浸润性强,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 田学涛; 聂君
    • 摘要: 本文探究能谱CT征象、能量衰减曲线对肺腺癌浸润程度的评估价值及对手术方案的指导意义。选取110例肺腺癌患者,根据手术病理诊断肿瘤侵袭程度不同分为A组(n=62)和B组(n=48),两组术前均行能谱CT检查。研究结果显示,B组结节类型中混合GGN比例、能量衰减曲线斜率(K值)、结节最大径、水基值均高于A组(P<0.05);BAP1阳性患者K值、结节最大径、水基值均小于BAP1阴性患者,Ki-67阳性患者K值、结节最大径、水基值均大于Ki-67阴性患者(P<0.05);K值、结节最大径、水基值与肺腺癌组织中BAP1表达呈负相关,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混合GGN、K值、结节最大径、水基值联合评估肺腺癌浸润程度为IA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可见能谱CT征象、能量衰减曲线在肺腺癌浸润程度评估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对术前临床选择合适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樊玲; 赵景杰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薏苡仁提取物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OSCC CAL27细胞,按照实验设计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高、低剂量组分别予20、10μmol/L薏苡仁提取物干预,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MTT法、细胞划痕法、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率、迁移能力、体外侵袭能力,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磷酸化PDGFRβ(p-PDGFRβ)、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低剂量组细胞增殖率、迁移能力、细胞侵袭数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薏苡仁提取物可抑制人OSCC CAL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DGFB/PDGFRβ/PI3K/Akt轴活性有关,且干预浓度越高抗肿瘤效果越佳,为薏苡仁提取物对OSCC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何颖; 周显军; 陈鑫; 朱呈瞻; 董蒨
    • 摘要: 目的探索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271例,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203例)和验证组(68例)。从患者的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选择特征,计算影像组学特征评分并构建影像学模型。基于临床危险因素构建临床模型以及构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评分和临床危险因素的联合模型,并绘制联合模型的列线图。通过ROC曲线评价各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是否侵犯的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联合模型与临床模型和影像学模型预测效能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采用校正曲线评估联合模型的拟合度,最后再通过决策曲线评价联合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效能的净获益。结果影像组学特征评分是预测肝癌是否发生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因素。联合模型列线图对肝细胞癌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能,训练组AUC为0.80(95%CI=0.75~0.85),验证组AUC为0.75(95%CI=0.65~0.85)。联合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的效能明显高于影像学模型、临床模型(P<0.05),决策曲线表明联合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的效能较临床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结论基于肝细胞癌患者CT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有一定效能。
    • 摘要: 北京时间2022年3月2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王青青教授、来利华副教授与浙大医学院附属二院丁克峰教授团队合作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在线发表论文——“Lactylation-driven METTL3-mediated RNA m6A modification promotes immunosuppression of tumor-infiltrating myeloid cells”。该研究揭示,肿瘤微环境中积累的乳酸,以蛋白乳酸化修饰(lactylation)的形式调控RNA甲基转移酶METTL3介导的肿瘤浸润髓系细胞(tumor-infiltrating myeloid cells,TIMs)的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促进TIMs的免疫抑制功能,介导肿瘤的免疫逃逸。作者首先利用结肠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分析发现,METTL3在TIMs中的表达上调,与不良预后相关。与Mettl3fl/fl (WT)小鼠比较,髓系缺失METTL3 (LysM-cre;M ettl3fl/fl,KO)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受抑,用METTL3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STM2457处理髓系细胞,会削弱其促进肿瘤的能力。RNA-seq分析提示JAK-STAT可能是METLL3调控的下游通路,TIMs的JAK-STAT通路活化在其促肿瘤活性中具有枢纽性作用。随后利用m6A甲基化免疫共沉淀测序分析,证实TIMs中Jak1的mRNA上m6A修饰增加,以m6A-YTHDF1依赖形式提高其在多聚核糖体的翻译效率。JAK1促进转录因子STAT3的磷酸化,启动STAT3下游免疫抑制效应分子IL-6,IL-10,iNOS等表达。
    • 张伟; 乔树平; 尚培中; 刘冰; 李伟; 南润玲
    • 摘要: 目的探讨SLeX和Maspin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IDC)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80例BIDC手术切除标本及30例距癌灶3 cm的癌旁乳腺组织,应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SLeX和Maspin在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LeX和Maspin与病人年龄、TNM分期、分化等级、淋巴结宏转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SLeX和Maspin阳性率分别为86.3%(69/80)和47.5%(38/80),癌旁乳腺组织分别为20.0%(6/30)和9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NM(T3+T4)期、低分化、有淋巴结宏转移和5年内复发转移病人中SLeX高表达,Maspin低表达,呈负相关(r=-0.33)。结论SLeX和Maspin与BIDC发生发展显著相关,SLeX表达上调或(和)Maspin表达下调均预示癌组织分化差、进展快、预后不良。
    • 盛倩; 章国东; 温敏雅
    • 摘要: 背景胃癌筛查是早期诊断胃癌的一种有效手段,国内外研究发现胃癌与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泌素-17(gastrin 17,G-17)、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Ⅱ、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Hp-IgG)抗体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推测其能应用于胃癌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目的探究G-17、PGⅠ、PGⅡ、Hp-IgG水平对胃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及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08/2021-03我院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9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对照A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B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Hp-IgG阳性率,并比较Hp-IgG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分析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与Hp-IgG阳性的关系,分析各指标诊断胃癌的价值及与胃癌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G-17、PGⅡ水平、Hp-IgG阳性率均>对照A组>对照B组,血清PGⅠ水平<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研究组Hp-IgG阳性患者血清G-17、PGⅡ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血清PGⅠ水平低于阴性患者(P<0.05);血清G-17、PGⅡ水平与Hp-IgG阳性呈正相关,血清PGⅠ与Hp-IgG阳性呈负相关(P<0.05);血清G-17、PGⅠ、PGⅡ、Hp-IgG阳性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28、0.845、0.821、0.650,各指标联合诊断的AUC最大,为0.887,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3%、84.46%;血清G-17、PGⅡ水平、Hp-IgG阳性率均随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增加逐渐升高,血清PGⅠ水平随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增加逐渐降低(P<0.05);胃癌肿瘤浸润深度与血清G-17、PGⅡ、Hp-IgG阳性呈正相关,与血清PGⅠ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Hp-IgG检测在胃癌与癌前病变筛查方面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与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 徐夕冶; 柳迪; 唐丽
    • 摘要: 目的探究同一来源不同恶性程度的Hepa1-6肿瘤细胞恶性相关基因表达、增殖能力及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将原始Hepa1-6肿瘤细胞经一次建模获得Hepa1-6-A细胞系,Hepa1-6-A经二次建模获得Hepa1-6-B细胞系。采用qPCR法检测3种细胞系肿瘤恶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3种细胞系体外增殖能力。构建小鼠皮下肿瘤模型,观察3种细胞系体内成瘤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epa1-6-A和Hepa1-6-B肿瘤组织免疫细胞亚群组成与功能表型差异以评价免疫抑制性。结果qPCR结果显示,与Hepa1-6细胞相比,Hepa1-6-A、Hepa1-6-B细胞中己糖激酶2、B淋巴细胞瘤-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F=22.557、34.604,q=6.658~12.327,P<0.05);此外,与Hepa1-6和Hepa1-6-A细胞相比,Hepa1-6-B细胞中波形蛋白、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细胞周期蛋白B1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F=10.897~195.234,q=4.692~22.190,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Hepa1-6和Hepa1-6-A细胞相比,Hepa1-6-B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更强(F=645.459,q=37.585、40.357,P<0.05)。小鼠肿瘤模型显示,Hepa1-6-B细胞体内成瘤速度显著高于Hepa1-6-A细胞(F_(时间)=26.977,F_(组别)=127.599,F_(交互)=4.613,P<0.05),Hepa1-6-B组肿瘤第16天肿瘤质量明显高于Hepa1-6和Hepa1-6-A组肿瘤(F=18.898,q=6.379、8.099,P<0.05)。与Hepa1-6-A组肿瘤组织相比,Hepa1-6-B组肿瘤组织中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降低(t=4.032,P<0.05),但巨噬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2.929,P<0.05),特别是促肿瘤型CD163+巨噬细胞与CD206+巨噬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2.619、2.870,P<0.05),且CD163+巨噬细胞与CD206+巨噬细胞比例和肿瘤体积呈正相关(r=0.669、0.736,P<0.05)。同时,与Hepa1-6-A组肿瘤组织相比,Hepa1-6-B组肿瘤组织Ⅱ型干扰素(IFNγ)、颗粒酶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t=2.358、3.076,P<0.05),IFNγ+CD8+T/Treg明显降低(t=2.430,P<0.05),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3.693,P<0.05)。无论是Hepa1-6-A组肿瘤还是Hepa1-6-B组肿瘤,PD-1+CD8+T细胞比例与肿瘤体积均无明确相关性。结论经二次体内成瘤后,Hepa1-6-B肿瘤细胞恶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体外增殖能力与体内成瘤速度明显提升,同时增强了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性,从多角度提升了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 摘要: 2022年3月22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良渚实验室王青青教授团队、来利华副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丁克峰教授团队合作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发表研究论文“Lactylation-driven METTL3-mediated RNA m^(6)A modification promotes immunosuppression of tumor-infiltrating myeloid cells”(DOI:10.1016/j.molcel.2022.02.033),揭示肿瘤微环境积累的乳酸以蛋白乳酸化修饰的形式,调控RNA甲基转移酶METTL3介导的肿瘤浸润髓系细胞(TIM)的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促进TIM的免疫抑制功能,介导肿瘤免疫逃逸。
    • 孙永红; 别俊; 何群育; 郭奇遇
    •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MEM9B-AS1介导TCF7L2-SATB1途径调控食管癌细胞环氧化酶-2(COX-2)和β连环蛋白1(CTNNB1)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人食管癌细胞KYSE510分为对照组、TMEM9B-AS1组和siTMEM9B-AS1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NC)质粒、TMEM9B-AS1质粒和siTMEM9B-AS1质粒。通过细胞计数(CCK-8)法和转移小室(Transwell)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和侵袭能力。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检测转录因子7样蛋白2(TCF7L2)、特殊富含AT的序列结合蛋白1(SATB1)、COX-2、CTNN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TMEM9B-AS1组细胞的TMEM9B-AS1水平、侵袭能力以及TCF7L2、SATB1、COX-2、CTNNB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F=30.268~56.084,P<0.05),siTMEM9B-AS1组细胞则显著降低(P<0.05)。各组细胞中增殖活力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8.681,P<0.00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上调(F时间=4.347,P<0.001)。结论过表达TMEM9B-AS1可促进TCF7L2-SATB1途径,提高COX-2和CTNNB1的表达,并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