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肌纤维类型

肌纤维类型

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35篇,主要集中在体育、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39731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湖北体育科技、体育科研、中国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第四届中国睡眠大会、第十一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清真牛羊肉产业发展科技研讨会、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等;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文献由668位作者贡献,包括单艳菊、束婧婷、章明等。

肌纤维类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39731 占比:99.91%

总计:239950篇

肌纤维类型—发文趋势图

肌纤维类型

-研究学者

  • 单艳菊
  • 束婧婷
  • 章明
  • 于亮
  • 姬改革
  • 孙宝忠
  • 王瑞元
  • 赵茹茜
  • 周越
  • 屠云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束婧婷; 单艳菊; 姬改革; 章明; 屠云洁; 刘一帆; 巨晓军; 盛中伟; 唐燕飞; 李华; 邹剑敏
    • 摘要: 【目的】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调节是改善肉质的重要途径,最新研究表明,m6A RNA甲基化修饰在肌肉的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优良的地方品种--广西麻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成熟日龄不同部位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差异,探究m6A甲基化转移酶相关基因甲基化转移酶样蛋白3/14(methyltransferase like 3/14,METTL3/14)、Wilm肿瘤1-相关蛋白(Wilms’tumor 1-associating protein,WTAP)和病毒样m6A甲基转化酶(vir like m6A methyltransferase associated,VIRMA,也称KIAA1429)在不同部位肌肉组织和成肌细胞分化前后的表达差异,为阐明肌纤维类型组成及转换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TPase染色法比较广西麻鸡胸部、腿部和背部肌肉群7个部位肌纤维类型、直径和密度等肌纤维性状差异,采用比色法检测成肌细胞分化前后不同时间点内源性m6A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4个基因在广西麻鸡7个部位肌肉以及成肌细胞分化前后的表达差异,并将其与肌纤维性状和m6A甲基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广西麻鸡性成熟日龄胸部肌肉群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全部由白肌纤维组成,腿部肌肉群的耻坐骨肌内侧头、腓肠肌内侧头和缝匠肌均以红肌纤维为主,而髂胫外侧肌以白肌纤维为主,背部肌肉群的背阔肌则以红肌纤维为主;总体上,红肌纤维比例多的肌肉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白肌纤维比例多的肌肉。METTL3、METTL14、WTAP和KIAA1429基因表达存在显著的组织和时间特异性,总体上,在红肌纤维为主的肌肉中的表达量高于白肌纤维为主的肌肉,在分化期成肌细胞中的表达量要显著高于增殖期成肌细胞。肌肉中METTL3、METTL14和WTAP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均在背阔肌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肌肉组织;在耻坐骨肌内侧头和腓肠肌内侧头的表达量次之,显著高于缝匠肌、胸大肌、胸小肌和髂胫外侧肌。KIAA1429基因在腓肠肌内侧头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背阔肌中的表达量次之,显著高于耻坐骨肌内侧头、缝匠肌、胸大肌、胸小肌和髂胫外侧肌;在胸大肌中表达量最低,但与在胸小肌和髂胫外侧肌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在鸡成肌细胞中,METTL3和METTL14基因表达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表现出先持续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刚分离0 h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在诱导分化后2 d(D2)细胞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的高于增殖期和诱导分化当天(D0)细胞中的表达量。WTAP和KIAA1429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也较为一致,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刚分离细胞中的表达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至19 h显著上升,D0天略有增加,接着显著上升至D5天达到高峰。同时发现,随着成肌细胞的分化,内源性RNA m6A甲基化水平逐步上升,分化期的水平显著高于增殖期,在D2天甲基化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随后在D5天显著下降,但略高于D0天。肌肉和成肌细胞中,METTL3、METTL14、WTAP和KIAA1429基因的表达两两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肌肉中4个基因的表达与红肌纤维比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白肌纤维比例则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成肌细胞中4个基因的表达与m6A甲基化水平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广西麻鸡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存在差异,所研究的m6A甲基化转移酶4个基因之间协同表达,并可能对鸡肌纤维类型组成、维持及成肌细胞分化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 张燕伟; 蔡春波; 孙迪; 安家岐; 黄晓宇; 牛瑾; 崔子旭; 高鹏飞; 郭晓红; 李步高; 曹果清
    • 摘要: 【目的】研究马身猪、晋汾白猪和杜长大猪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方法】选取6月龄马身猪、晋汾白猪和杜长大猪,屠宰后采集背最长肌和趾长伸肌,采用HE染色检测肌纤维的直径、密度和横截面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Ⅰ型、Ⅱa型、Ⅱb型和Ⅱx型肌纤维的标记基因(MYH7、MYH2、MYH4和MYH1),线粒体活性相关基因(ATP5A1、PGC1-α和PPARβ),电子传递链活性相关基因(UQCRC2、SDHA、NDUFA9),以及糖酵解活性相关基因(LDHA、LDHB和GK)的表达量。【结果】马身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低于晋汾白猪和杜长大猪,而密度显著高于晋汾白猪和杜长大猪(P<0.05);马身猪和晋汾白猪趾长伸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而密度显著高于杜长大猪(P<0.05)。马身猪背最长肌MYH7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晋汾白猪最低;马身猪和晋汾白猪趾长伸肌MYH7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杜长大猪(P<0.05)。马身猪背最长肌和趾长伸肌MYH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晋汾白猪和杜长大猪,晋汾白猪趾长伸肌MYH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杜长大猪(P<0.05)。马身猪背最长肌MYH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晋汾白猪和杜长大猪,马身猪和晋汾白猪趾长伸肌MYH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杜长大猪(P<0.05)。马身猪背最长肌中ATP5A1和PGC1-α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晋汾白猪和杜长大猪,晋汾白猪PGC1-α和PPARβ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P<0.05);马身猪和晋汾白猪趾长伸肌中ATP5A1、PGC1-α和PPARβ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P<0.05)。晋汾白猪背最长肌中UQCRC2、SDHA和NDUFA9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和马身猪(P<0.05);晋汾白猪和马身猪趾长伸肌中UQCRC2、SDHA和NDUFA9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马身猪UQCRC2和SDHA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晋汾白猪(P<0.05)。晋汾白猪和马身猪背最长肌和趾长伸肌中LDHA、LDHB和GK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P<0.05)。【结论】马身猪骨骼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都较小,Ⅰ型和Ⅱa型肌纤维标记基因的表达量较高;杜长大猪骨骼肌Ⅱb型肌纤维标记基因的表达量较高,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较高。
    • 周文婷
    • 摘要: 骨骼肌可塑性强,可根据内源或外源刺激调整其代谢与收缩特性,改变肌纤维类型。低氧是导致骨骼肌代谢适应性变化及骨骼肌萎缩的一大诱因,也是影响肌纤维类型组成的重要因素。在高原低氧与病理性低氧条件下,人类与动物的骨骼肌纤维组成均可发生类型转换及调节因子的表达变化,从而提高骨骼肌的低氧适应能力。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骨骼肌纤维类型的低氧适应性及相关机制领域的主要研究结果,旨在为更好理解骨骼肌的低氧适应性机制及各心肺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参考。
    • 周力; 高占红; 侯生珍; 杨葆春; 王志有; 桂林生
    • 摘要: 旨在比较放牧条件下不同年龄间黑藏羊肉品质与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差异。本研究选择青海自然放牧条件下体况良好的初生黑藏羊(平均体重(2.31±0.49)kg)和12月龄黑藏羊(平均体重(36.58±1.26)kg)各5只,依据年龄分为2组,即羔羊组(lamb)和成年羊组(adult)。通过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技术分析羔羊和成年羊背最长肌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肌纤维类型及其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2组间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等营养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2)羔羊Ⅰ型、ⅡA型、ⅡB型肌纤维直径与横截面积均显著小于成年羊(P<0.05),而肌纤维密度则相反(P<0.05);羔羊Ⅰ型肌纤维数量比例和Ⅰ型、ⅡA型肌纤维面积比例均显著高于成年羊(P<0.05)。3)羔羊MyHCⅠ和MyHCⅡA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成年羊(P<0.05),而MyHCⅡB型mRNA表达量则相反(P<0.05)。结果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黑藏羊背最长肌营养成分与抗氧化能力没发生显著变化,但肌纤维类型由氧化型向酵解型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 丁文淇; 图格琴; 任秀娟; 陶克涛; 拉希玛; 贾紫洁; 安塔娜; 铁木齐尔·阿尔滕齐米克; 韩海格; 陶娜拉; 芒来; 白东义
    • 摘要: 为探索影响蒙古马胎儿期和成年期肌纤维类型差异机理。本研究选取3匹4月龄胎儿(两母一公)与3匹5岁健康成年母马身体4块分布全身、具有代表性的肌肉组织(长臂三头肌、夹肌、背最长肌、臀中肌)作为一个整体。胎儿期蒙古马肌纤维和成年期蒙古马肌纤维因存在差异各做为一组,试验进行3个生物学重复。首先对蒙古马骨骼肌肌肉样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接下来对骨骼肌样品进行RNA-seq,构建胎儿期和成年期蒙古马不同时期肌纤维mRNA的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组织学结果显示,胎儿期快肌纤维占比显著高于成年期,RNA-seq筛选可能影响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候选基因,比较胎儿期和成年期蒙古马影响肌纤维类型的基因表达谱。共筛出250个差异表达基因,在成年期上调的基因有27个,包括TNNT1、MYOZ2、ATP2A2等,在胎儿期上调的基因17个,包括MYL1、TNNT3、ENO3等。其中ATP2A2和TNNT1主要与快、慢肌纤维类型转化有关,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还与骨骼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结果表明,胎儿期蒙古马快肌纤维比例显著高于成年期蒙古马。ATP2A2、MYOZ2等基因主要表达在成年期蒙古马肌纤维,ENO3、TNNI2等基因主要表达在胎儿期蒙古马肌纤维。钙信号和AMPK信号通路与肌纤维类型转化有关。本试验结果对于研究蒙古马肌纤维类型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 任颖; 赵嘉楠; 余镇东; 代志凯; 张昭; 吴敏; 彭莉莉; 孙海辉; 马立保
    • 摘要: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α-生育酚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肉质及肌纤维类型的影响,试验选取120日龄、体重相近(60 kg)的生长肥育猪(长白×大约克二元阉公猪)72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75 mg/kg α-生育酚(α-生育酚组)。经7 d预试期后,进入正式试验45 d。试验期间记录猪的采食量,试验结束后称重;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挑选1头(共12头)进行屠宰采样,采集血清测定抗氧化能力、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检测,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肌肉组织中肌球蛋白重链MyHC亚基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α-生育酚组猪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背最长肌中胶原蛋白含量显著上升(P<0.05)、MyHCⅠ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MyHCⅡb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α-生育酚能提高猪血清抗氧化能力,改变背最长肌中肌纤维的类型,改善肉品质。
    • 王琳琳; 陈炼红; 张岩
    • 摘要: 为探究不同部位牦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肉色变化及肉色指标之间相互关系,该试验以川西北麦洼牦牛背阔肌、背最长肌和半腱肌3个部位肉为研究对象,置于4°C自然成熟并在相应时间点测定分析肌肉色泽、肉色稳定性指标总肌红蛋白(total myoglobin,TMb)含量、氧合肌红蛋白(oxymyoglobin,OMb)相对含量、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Mb)相对含量、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metmyoglobin reductase,MetMbR)活性及pH值。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3个部位肉L^(*)值和a^(*)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背最长肌和半腱肌b^(*)值和H^(*)值均呈逐渐上升变化,背阔肌b^(*)值、H^(*)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TMb含量、OMb相对含量及MetMbR活性呈下降趋势,MMb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5);pH值呈先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变化的趋势;相同时间点下,三者的L^(*)值和b^(*)值总体上无明显差异,背阔肌和背最长肌a^(*)值、TMb含量、OMb相对含量以及MetMbR活性均高于半腱肌,而半腱肌的MMb相对含量和H^(*)值高于背阔肌和背最长肌。研究结果表明,部位和肌纤维类型对牦牛肉成熟过程中肌肉色泽及肉色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背阔肌和背最长肌的肉色稳定性优于半腱肌,而背最长肌与背阔肌肉色的稳定性差异不明显。
    • 朱明婧; 徐志文; 徐诚
    • 摘要: 目的探讨肌电相同的喉内肌与喉外肌的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受体(nAChR)、Na^(+)-K^(+)-ATP酶的浓度,运动终板(MEP)分布,以及肌纤维类型的相似性,为精准选择相应喉外肌支配的神经进行神经或神经肌蒂移植治疗声带麻痹提供参考。方法10只健康成年犬,取环杓侧肌及与其肌电相同的下颌舌骨肌、甲状舌骨肌,环杓后肌及与其肌电相同的颏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应用ELISA法测量各肌肉中Ach、AChR、Na^(+)-K^(+)-ATP酶浓度;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观察各肌肉中运动终板的数量;用ATP酶染色比较各肌纤维中慢肌纤维(MHC-Ⅰ)和快肌纤维(MHC-Ⅱ)个数及横截面积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nAChR、MHC-Ⅰ、MHC-ⅡmRNA的表达。结果①下颌舌骨肌Ach浓度低于环杓侧肌(P0.05);下颌舌骨肌Na^(+)-K^(+)-ATP酶浓度高于环杓侧肌(P0.05);胸骨甲状肌Ach浓度低于环杓后肌(P0.05)。胸骨甲状肌Na^(+)-K^(+)-ATP酶浓度高于环杓后肌(P0.05)。下颌舌骨肌、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之间及胸骨甲状肌、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nAChR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下颌舌骨肌和甲状舌骨肌的运动终板数量与环杓侧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甲状肌和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下颌舌骨肌和甲状舌骨肌的MHC-Ⅱ/MHC-Ⅰ个数比与环杓侧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下颌舌骨肌和甲状舌骨肌的MHC-Ⅱ/MHC-Ⅰ横截面积比与环杓侧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横截面积比与环杓后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C-Ⅰ的mRNA表达量:下颌舌骨肌低于环杓侧肌(P0.05),颏舌骨肌高于环杓后肌(P0.05)。MHC-Ⅱ的mRNA表达量:下颌舌骨肌与环杓侧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舌骨肌高于环杓侧肌(P0.05),胸骨甲状肌高于环杓后肌(P<0.05)。结论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在乙酰胆碱及组织结构方面有可替代性;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肌纤维类型有一定差异,但MHC-Ⅰ与MHC-Ⅱ可相互转化,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也有可替代性。
    • 李忠秋; 刘春龙; 吴赛辉; 张冬杰; 王文涛; 何鑫淼; 田明; 亓美玉; 何海娟; 刘娣
    • 摘要: 为了揭示肌纤维类型组成对猪骨骼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了民猪和大白猪肌纤维类型组成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比色法测定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能量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民猪氧化型纤维MyHCI型和IIa型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酵解型纤维MyHCII b型含量显著低于大白猪,民猪有氧代谢酶SDH和MDH活性显著高于大白猪,无氧酵解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大白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猪与大白猪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
    • 徐子伟; 门小明
    • 摘要: 猪肉风味品质的提升已日益受到消费者期盼,探究猪肉风味形成的原因与规律,尤其是摸清品种与营养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从猪肉风味呈现、常规肉质性状、肌纤维类型及其控制基因和分子通路等层次追溯分析了猪肉风味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品种与营养因素对猪肌纤维类型、常规肉质性状和风味品质的影响,展望了通过育种与营养调控措施提升猪肉风味品质的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