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缓控释

缓控释

缓控释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945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化学工业、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138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海峡药学、药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七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等;缓控释的相关文献由203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亚青、赵贵哲、向阳等。

缓控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8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138 占比:99.17%

总计:17281篇

缓控释—发文趋势图

缓控释

-研究学者

  • 刘亚青
  • 赵贵哲
  • 向阳
  • 张民
  • 徐祖顺
  • 陈文求
  • 王仁宗
  • 刘之广
  • 张夫道
  • 于淑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元振; 朱忠坤; 樊志磊; 郭景丽; 王立欣; 张梦君
    • 摘要: 为探讨硝硫基复合肥与纳米碳配合施用对作物生长和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上海青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盆栽试验,共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5次。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上海青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前期硝硫基复合肥处理的表现较好,后期添加纳米碳处理的占优势;随生育期推移,不同施肥处理的上海青叶片数逐渐增多,收获时最多,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硝硫基复合肥与纳米碳配合施用可促进作物叶绿素合成,增强光合作用,并提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质量;纳米碳可减缓养分的释放,延长肥效,促进植株体内氮、磷、钾养分的积累。
    • 黄霭珺; 项拓; 梁刚强; 杨婧雯; 吴洁仪; 叶盛英; 司徒文贝
    • 摘要: 为了提高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度,该研究以三聚磷酸钠(TPP)或六偏磷酸钠(SHMP)为交联剂,制备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壳聚糖基水凝胶,探讨其控释性能,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水凝胶结构进行分析。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上的氨基与交联剂磷酸基团之间通过氢键进行交联,提高了壳聚糖水凝胶的热稳定性。同时,与TPP相比,SHMP为壳聚糖链段与阴离子基团间的结合提供更多静电作用位点,使得SHMP交联壳聚糖水凝胶在1530 cm^(-1)附近表现出强的特征峰。此外,TPP交联水凝胶的溶胀性能优于SHMP交联水凝胶,但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中,由于胃肠道的生理环境以及交联壳聚糖水凝胶的微观结构随p H的改变,SHMP交联水凝胶的活性蛋白累积释放率(30.47%~50.27%之间)小于TPP交联水凝胶(59.90%~76.57%之间)。通过控制交联过程中壳聚糖与交联剂的质量比,可改变交联壳聚糖水凝胶分子结构,调控壳聚糖分子链段的溶解/溶胀行为,从而影响水凝胶的控释性能。该研究结果可为壳聚糖载体材料的选用、缓释及改善活性蛋白类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晋天; 张慧学; 马忠华; 刘永红; 蒯婕; 汪波; 周广生
    • 摘要: 随着绿色高效和集约化农业的快速发展,缓/控释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缓/控释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机械化耕作。本文调研了近些年来缓/控释农药的研究与发展、分类,及不同类型缓/控释农药的制备方法、应用和特点,同时指出了缓/控释农药研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旨在为缓/控释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撑,助力我国农业领域“双减”目标的实现。
    • 张翠亚; 高艳蓉; 唐文强; 丁芳芳; 韩小娟
    • 摘要: 随着精油缓控释技术被广泛研究及应用,SiO2无机材料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尤其是在通过可被修饰改造来提高其功能性和适应性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分别从未改性SiO2和改性SiO2两方面出发,对近几年基于SiO2的精油缓控释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 程慧玲; 童麒蓉; 肖尧; 何淑旺; 翟光喜
    • 摘要: 栓剂作为一种传统的半固体制剂,能够在局部腔道或全身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研制了多种新型栓剂,中空栓通过将药物填充于中空部分因而具有快速释药的特点;双层栓可以实现同时荷载两种药物,通过不同层的不同基质实现药物的控释;此外还有微囊型、骨架型、凝胶型、渗透泵型等多种缓控释栓剂。这些新型栓剂均显示出了在个性化给药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新型栓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特点进行了综述。
    • 张欣驰; 董善美; 王粤; 吴石亮; 肖睿
    • 摘要: 通过收集秸秆类生物质热解数据,构建热解产物数据库,从而建立SVM生物质热解产物模型,提出基于农业园区的生物质分级利用一体化方案,同时利用产物模型基于该方案进行个性化种植优化调节.在处理量400 kg/h的情况下,与传统秸秆还田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够处理掉25%~50%的还田秸秆.在秸秆处理和肥料采买项目上,园区可节省相关支出近30%,采取优化方案可在此基础上再减少支出近4%.
    • 程慧玲; 童麒蓉; 肖尧; 何淑旺; 翟光喜
    • 摘要: 栓剂作为一种传统的半固体制剂,能够在局部腔道或全身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研制了多种新型栓剂,中空栓通过将药物填充于中空部分因而具有快速释药的特点;双层栓可以实现同时荷载两种药物,通过不同层的不同基质实现药物的控释;此外还有微囊型、骨架型、凝胶型、渗透泵型等多种缓控释栓剂.这些新型栓剂均显示出了在个性化给药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新型栓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特点进行了综述.
    • 谢美萱; 周宇航; 林志强; 林国友; 杨如增
    • 摘要: 文章以专利信息分析为工具,开展生物炭材料在农药缓控释技术领域的研究.从国内外主要国家专利申请整体趋势、IPC技术分类构成、专利转让情况3个维度进行对比,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差距及各自的优势,进而预测未来研究方向.该领域在未来会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热度,但国内科研需加强自身在肥料、种植、环境修复等优势科研领域的同时延伸到高价值新药剂、原药等方向拓展,实现有效缩短国内外研究差距,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专利技术转化实施的占比.
    • 陈健敏; 刘欣莹; 刘思弯; 何泽敏; 余思锦
    • 摘要: 近年来,可溶性微针因其优势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可溶性高分子材料快速溶解的特性,较难实现药物的缓控释.笔者提出了一种在可溶性微针针体上包覆一层涂层的方法,以实现对药物释放行为的控制.采用自制的旋涂机在微针针体上包覆一层缓释涂层,以透皮扩散试验探究高分子涂层材料的种类和浓度、旋涂机的转速、包覆的次数等参数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规律;采用力学强度测试和皮肤穿刺试验考察微针的穿刺行为和效率,最后通过经皮水分流失测试和皮肤恢复情况来评估微针的安全性.通过上述方法,成功制备了可实现缓控释的微针,优选的高分子涂层材料为聚苯乙烯,优选浓度为3%,旋涂机转速为600 r·m in-1,包覆次数1次为宜;4种不同的药物均可用上述包覆的方法实现药物的缓控释.研究结果表明,包覆涂层的微针每根能承受至少0.21 N·tip-1,能够有效地刺入皮肤,穿刺皮肤效率达到97.20%.经皮水分流失测试结果显示,微针刚处理后经皮水分流失值升高至(54.03±3.85)g·m-2·h-1,6h后便下降到正常水平((13.80±1.37)g·m-2·h-1)(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皮肤已恢复屏障作用.笔者所制备的微针可以实现多种药物的缓控释,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而且相对安全,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新型药物载体.
    • 杜雨涵; 何建丹; 赵海燕; 王少兵
    • 摘要: 目的:对自制白藜芦醇固体脂质纳米粒(resveratrol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Res-SLN)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resveratrol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Res-NLC)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ray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表征纳米粒,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和稳定性进行初步考察。结果:自制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外观形态均符合纳米粒子质量标准,药物Res以无定形态被SLN和NLC包载后稳定性提高,并在体外实现了良好的缓释效果,冻干粉样品在三个月内的稳定性良好。结论:通过对自制白藜芦醇脂质纳米粒的一系列性能评价,初步建立其质量评价体系,为今后开展体内外研究奠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