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组织演化

组织演化

组织演化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01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经济计划与管理、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篇、会议论文62篇、专利文献46016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材料工程、精密成形工程、焊接学报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等;组织演化的相关文献由866位作者贡献,包括田素贵、钱本江、傅恒志等。

组织演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7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62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46016 占比:99.40%

总计:46295篇

组织演化—发文趋势图

组织演化

-研究学者

  • 田素贵
  • 钱本江
  • 傅恒志
  • 苏彦庆
  • 郭景杰
  • 杨慧敏
  • 杨根仓
  • 于慧臣
  • 于莉丽
  • 张麦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强凤鸣; 寇宏超; 贾梦宇; 唐斌; 李金山
    • 摘要: TiAl合金以其低密度、高比强和良好的抗蠕变性等优点,已在航空发动机上获得应用。先进的β型γ-TiAl合金通过引入一定量的β/B2相,显著改善了合金的热加工能力,该类合金更适合热机械加工。对β型γ-TiAl合金热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和变形行为形成完整的认识是制定和优化热加工工艺的前提。综述了β型γ-TiAl合金的不同初始组织在热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其动态再结晶机制,指出当热加工温度低于T_(γ,solv)时,组织演化主要与(α/α_(2)+γ)片层团的破碎有关;当热加工温度高于T_(γ,solv)时,主要与α相的动态再结晶有关,同时分析了β相的存在对(α/α_(2)+γ)片层团以及α相动态再结晶的影响,最后对β型γ-TiAl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基础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罗志敏; 杨浏祎
    • 摘要: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发展阶段即“普及后阶段”后,中国高校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面临不同的生存挑战。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当外生条件发生变化时,高校的生存博弈规则将会发生流变:一是政府以重构财政安排转移财政压力,将会重塑高校财政经费配置格局;二是生源规模状况的转变,将倒逼高校实现市场博弈中的供需角色互换;三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技术革新大潮,将打破传统高校的发展格局。而以上流变又会使高校在此非均衡的外生条件下持续地进行组织演化,具体呈现为高校的不同生存境遇以及由此而来的不同发展态势(发展壮大或衰落、消亡)。为此,无论是主管机构还是高校都应未雨绸缪,针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防范与应对措施。
    • 田宁; 赵国旗; 闫化锦; 张顺科; 王光艳
    • 摘要: 通过蠕变曲线测试和显微组织形貌观察,结合元素扩散迁移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完全热处理后DZ125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在980°C蠕变过程中γ′相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合金完全热处理后并没有消除组织不均匀性,粗大的γ′相位于枝晶间区域,细小γ′相位于枝晶干区域。在980°C/200 MPa蠕变期间,合金枝晶干区域的γ′相经22 h转变成筏状结构,γ′相筏化时间随外加应力的减小而延长。在该条件下随蠕变时间延长,合金中γ′相厚度的尺寸逐渐增大,扭曲程度逐渐增加。蠕变过程中元素Mo、W具有较低的扩散迁移率,Cr、Ti扩散迁移率居中,而元素Co、Al、Ta具有较高的扩散迁移率。
    • 梁恩泉; 代宇; 白静; 周亚雄; 彭东剑; 王清正; 康楠; 林鑫
    • 摘要: AlSi10Mg合金具有高比强度、高耐磨性等优良特点。由于其成分接近共晶点,成形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然而其热处理制度仍然沿用传统铸态合金的热处理规范,影响了其性能的充分发挥。本工作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了AlSi10Mg合金,并研究了沉积态和后续热处理过程中组织演化规律及其对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沉积态组织由沿沉积方向生长的α-Al柱状枝晶及枝晶间网状Al-Si共晶组成,具有强烈的〈100〉方向织构,沉积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细晶区、粗晶区及热影响区,抗拉强度389.5 MPa,伸长率4%。退火过程中,共晶Si破碎、球化,基体中过饱和Si不断析出长大。当退火温度从200°C提高到500°C时,Si颗粒发生Ostwald熟化,平均尺寸增长了23倍。经过300°C和500°C退火处理后,试样抗拉强度分别为287.0 MPa和268.0 MPa,但伸长率分别提高到10.3%和17.2%。
    • 张顺猛; 熊凯; 朱振永; 许思勇; 李传维; 毛勇
    • 摘要: Au-12Ge共晶合金传统生产工艺操作复杂,重复性差,成品率低。本文采用一体式加工工艺,制备出厚度为20μm的箔材钎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Au-12Ge共晶合金铸态、不同轧制变形量的显微组织形貌,采用同步热分析仪(DSC)研究Au-12Ge箔材的共晶转变温度。结果表明,Au-12Ge共晶合金的铸态组织为Au相和Ge相,随着热轧变形量的增大,Au-12Ge共晶合金组织Ge相经历细化分散到粗化过程,粗大的Ge晶粒内部包裹软质的Au相;Au-12Ge共晶合金箔材的熔点为361°C。
    • 李江; 詹英杰; 李季; 唐丽英; 周荣灿; 王庆武; 徐安
    • 摘要: 利用模拟试验台对Incoloy 800H合金传热管在温度675°C、管内7 MPa高压蒸汽、管外微正压氦气保护环境下进行了20000 h的试验,研究了微观组织演化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后Incoloy 800H合金具有良好拉伸性能,室温拉伸性能均满足《蒸汽发生器用Incoloy 800H管材技术要求》对新管的要求;且随试验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和维氏硬度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老化20000 h后,3项指标较供货态分别上升了13.6%、7.9%和17.7%;析出相为晶界、晶内的M_(23)C_(6)型碳化物和晶内的二次Ti(C,N)相,且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晶界不连续颗粒状M_(23)C_(6)碳化物尺寸增大;晶内弥散分布的M_(23)C_(6)和二次Ti(C,N),在5000 h之前其尺寸随服役时间延长而增大,5000 h时M_(23)C_(6)和二次Ti(C,N)的尺寸分别为230~320 nm和350 nm,之后两者尺寸基本稳定,未发现σ相和G相等有害相。Incoloy 800H合金的抗蒸汽氧化性能较好,氧化皮剥落风险较小。
    • 李萍; 王亚军; 代记仁; 田文春; 薛克敏
    • 摘要: 为改善低活化马氏体钢的高温蠕变性能,本文采用挤扭工艺对其进行了大塑性变形,对变形前后的试样进行了长期蠕变性能测试,并通过综合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变形前后及蠕变后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挤扭变形对低活化马氏体钢的马氏体板条和析出相有细化作用,平均宽度约为340 nm的马氏体板条变形后被分割成约250 nm的亚晶/位错胞,M_(23) C_(6)相和MX相平均尺寸分别从约137 nm和约35 nm减小到约112 nm和约18 nm,沿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分布的长棒状M_(23) C_(6)相变形后变为短棒状弥散分布于基体中。在相同高温应力比蠕变时,变形试样的稳态蠕变速率(1.56×10^(-4) h^(-1))低于未变形试样(6.24×10^(-4) h^(-1)),变形试样的蠕变应力指数为28.3,蠕变断口呈现韧窝细小均匀且深度较浅的特征。综合分析发现,变形试样中析出相的细化和位错密度的增大有利于降低蠕变速率,起到强化作用。
    • 李博帅; 朱明; 鲁金涛; 徐雅欣; 党莹樱; 张慧慧
    • 摘要: 在主轴转速为1500r/min、摩擦压力为300MPa的焊接参数下实现了HT700合金的惯性摩擦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热处理和长时高温暴露实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和长时高温暴露对镍铁基高温合金摩擦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并测试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关于焊缝中心区两侧呈对称分布,热处理态和高温暴露后焊接接头可分为焊缝中心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3个部分,当热处理工艺为1140°C×20min+1020°C×1h(水冷)+650°C×16h+820°C×4h时焊接接头的平均显微硬度最高;750°C长时高温暴露会导致M23C6粗化和γ′相合并长大,从而使焊接接头显微硬度降低,但焊接接头在高温暴露过程中未析出有害相,表明HT700合金摩擦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王娜; 张亚欣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企业网络化已然成为当前发展态势.为进一步推动网络组织发展与网络平台治理理论研究,文章对第3届"网络平台治理"论坛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平台企业网络化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商业模式创新、社会责任、平台与生态复杂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还对平台发展与运营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消费者隐私保护以及内容与生态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推进网络平台治理理论的研究.
    • 李博帅; 朱明; 鲁金涛; 徐雅欣; 党莹樱; 张慧慧
    • 摘要: 在主轴转速为1 500 r/min、摩擦压力为300 MPa的焊接参数下实现了 HT700合金的惯性摩擦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热处理和长时高温暴露实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和长时高温暴露对镍铁基高温合金摩擦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并测试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关于焊缝中心区两侧呈对称分布,热处理态和高温暴露后焊接接头可分为焊缝中心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3个部分,当热处理工艺为1 140°C×20 min+1 020°C×1 h(水冷)+650°C×16 h+820°C×4 h时焊接接头的平均显微硬度最高;750°C长时高温暴露会导致M23C6粗化和γ'相合并长大,从而使焊接接头显微硬度降低,但焊接接头在高温暴露过程中未析出有害相,表明HT700合金摩擦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