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307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6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25897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中成药、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等;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文献由1199位作者贡献,包括崔子伦、张芳林、徐兆发等。

线粒体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6 占比:0.98%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25897 占比:98.91%

总计:26183篇

线粒体损伤—发文趋势图

线粒体损伤

-研究学者

  • 崔子伦
  • 张芳林
  • 徐兆发
  • 徐斌
  • 林琳
  • 温鑫
  • 贾克
  • 邓宇
  • 魏瑾
  • 余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唐余敬; 蓝奉军; 李光第; 汪建; 刘日光
    • 摘要: 背景:钙代谢紊乱介导了慢性氟中毒的发生及发展,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也鲜有关于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系统论述。目的:对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慢性氟中毒分子机制的探索及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方法:以“钙离子、氟中毒、发病机制、钙超载、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线粒体损伤、凋亡”为中文检索词,以“Ca^(2+),fluorosis,pathogenesis,calcium overload,oxidative stress,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mitochondria damage,apoptosi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排除陈旧、重复以及可信度低的文献,最终纳入110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致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骨钙代谢紊乱所致的细胞外低钙及细胞内钙代谢紊乱所致的细胞内高钙的“钙矛盾”形式共同诱导了氟对骨相及非骨相组织的损害。②而细胞内钙代谢紊乱以钙超载为核心环节介导了慢性氟中毒的发生及发展,其具体作用过程为:氟通过对质膜及内质网上钙转运蛋白/酶的抑制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干扰促发胞质钙超载,从而激活下游钙信号转导通路,并与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损伤等多机制形成统一的负性调控网络,共同诱导骨组织细胞及软组织细胞的凋亡。③相反,钙剂以及作用于细胞内钙相关靶点(LTCC Cav1.2,NMDARs及CaM-CAMKⅡ)的抑制剂通过逆转氟诱导的钙矛盾发挥治疗效用,对钙代谢紊乱的恢复是治疗慢性氟中毒的有效途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不仅为当前钙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即时的理论依据,也为今后作用于钙相关靶点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信心。
    • 胡乃华(编译)
    • 摘要: 粒体作为一个信号平台,在决定细胞命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知许多经典抗癌药物通过诱导线粒体损伤触发细胞死亡。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能够有效清除受损线粒体。然而,线粒体自噬在肿瘤发生和抗癌药物治疗中的确切作用仍不清楚。
    • 张愉宁; 张幻; 周颖; 董曦文; 易静; 陈肖华; 胡舜英; 王华
    • 摘要: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方式及其线粒体损伤效应。方法用;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照射后时间分为照射后24,48和72 h组,按照射剂量分为细胞对照组及5,10和20 Gy组。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PC-AnnexinⅤ/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标志物——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和胱天蛋白酶原3及坏死性凋亡标志物——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RIPK3、磷酸化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p-MLKL)和线粒体酪氨酸磷酸化酶1(PTPMT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荧光探针H2DCF-DA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产生活性氧(ROS)水平;通过JC-1探针标记,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通过钙黄绿素-AM探针标记,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定性和定量检测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开放状态。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20 Gy照射各时间组及5和10 Gy照射48和72 h组H9C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20 Gy照射各时间组H9C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水平升高(P<0.05);10 Gy照射48和72 h组H9C2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48 h组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水平升高(P<0.05)。20 Gy照射各时间组RIPK1,RIPK3和P-MLKL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ROS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mPTP开放增加(P<0.01);10 Gy照射48 h组RIPK1,RIPK3和p-MLKL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各时间组ROS产生增加(P<0.05,P<0.01)且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P<0.01),48 h组mPTP开放增加(P<0.01)。5 Gy照射各时间组RIPK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4 h组ROS产生增加(P<0.05),48 h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且mPTP开放增加(P<0.05)。各照射剂量各时间组PTPMT1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γ射线照射可导致大鼠心肌细胞H9C2发生坏死性凋亡,并导致线粒体损伤及氧化应激水平升高,PTPMT1表达降低可能与该过程有关。
    • 王伟伊; 马慧珍; 李曼
    • 摘要: 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以血糖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肌少症则是以骨骼肌质量及力量减少为特征的症候群。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着共同点,临床也常合并出现。T2DM合并肌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骨骼肌代谢平衡紊乱、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T2DM合并肌少症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刺激人体肌肉蛋白合成;二甲双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在T2DM合并肌少症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在T2DM合并肌少症的健康管理方面,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首要目标,合理的饮食及运动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肌少症的疾病进展。
    • 周树兰; 王成
    • 摘要: 目的探讨深低温保存中不同浓度附子多糖(Fuzi polysaccharide,FPS)对腹主动脉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显微镜下取48只SD大鼠腹主动脉,随机分为新鲜组、保存对照组(灭菌注射用水)、多糖保存组(FPS 0.1,1,10,20 mg/ml)。新鲜组取材后立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内部超微结构变化,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活性,酶标仪检测ATP酶(Na^(+)-K^(+)-ATP酶、Ca ^(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对腹主动脉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保存对照组和多糖保存组取腹主动脉后于-196°C液氮内保存1周后进行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新鲜组比较,保存对照组线粒体结构完整性显著降低,复合体活性、ATP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均大幅度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保存对照组比较,多糖保存组线粒体损伤减轻,复合体活性、ATP酶、抗氧化物酶活力增强和MDA含量降低,并从浓度1 mg/ml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浓度达10 mg/ml时达峰值。结论深低温保存造成了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害;附子多糖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腹主动脉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 周平; 姚登福; 姚敏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1]或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2]发病率逐年增长,并呈低龄化趋势。真实世界NAFLD发病率可能较高,应引起重视。脂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鉴定、脂质功能与代谢调控(关键基因/蛋白/酶)、脂质代谢途径及网络调控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成为代谢组学重要的分支之一。NAFLD与HCC发生的问题也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NAFLD是非酒精性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肝细胞脂肪堆积、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诱发炎症而引起的最常见的慢性肝病[3]。长期肝细胞脂质堆积,脂质毒性的影响将启动肝细胞恶性转化相关信号通路,引起致癌基因激活和免疫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的改变,但其中确切的发生机制仍在探究之中。新发现线粒体功能[4]、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尤其是T淋巴细胞(T细胞)及其亚群等参与了NAFLD相关的肝细胞恶性转化[5]。
    • 姚晓霖; 朱翮嘉
    • 摘要: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DM ED)的影响。方法:建立DM ED大鼠模型,分别用二甲双胍和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处理8周,并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体征。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胰岛素水平,用相关试剂盒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SOD、MDA和Ca^(2+)-Mg ^(2+)-ATPase的活性。HE染色观察大鼠阴茎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myc蛋白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 C)蛋白在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DM ED大鼠经高浓度灵芝多糖治疗后体质量和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阴茎海绵体组织SOD和Ca^(2+)-Mg ^(2+)-ATPase的活性增加,MDA的含量降低。同时,高剂量的灵芝多糖可以改善大鼠阴茎病理学改变并降低p53、caspase-3、C-myc与Cyto C蛋白在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表达。结论:灵芝多糖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抑制大鼠海绵体组织细胞凋亡,从而改善DM ED大鼠的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 王姗; 肖莹; 张弋; 肖星雨; 于英莉
    •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补骨脂中与线粒体损伤有关的作用靶点。方法:补骨脂的活性成分从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获取。药物动力学(ADME)筛选标准为:口服生物学吸收性(OB)≥30%,类药性(DL)≥0.14。利用Drug Bank数据库查找线粒体损伤疾病(MD)相关的靶点和活性化学成分的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的通路(KEGG)和功能(GO)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补骨脂活性物质的预测靶点与线粒体损伤疾病的靶点有重合,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可知,靶基因涉及缺氧反应、氧化还原过程、对细胞因子的反应、线粒体膜通透性的调控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等生物过程。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可知补骨脂潜在毒性成分相关靶点涉及参与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癌症途径、催乳素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HepaRG/HepG2表明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具有显著的肝毒性。结论:补骨脂活性成分通过诱导肝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变产生肝毒性。
    • 郭艳红; 吴琴宁; 邓权; 周强
    • 摘要: 目的探究细胞骨架调控蛋白Twinfilin-1过表达对镉诱导肾细胞重金属中毒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猪肾细胞LLC-PK1,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pc DNA空载体组、模型+Twinfilin-1过表达组,以8μmol/L镉处理细胞24 h建立重金属中毒模型。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Twinfilin-1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蛋白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winfilin-1 mRNA及蛋白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Bax/Bcl-2、cleaved cas9/cas9及cleaved cas3/cas3水平增加(P0.05)。结论Twinfilin-1过表达可能通过下调凋亡关键因子Bax/Bcl-2水平,抑制Caspase3、9的活化,减少细胞凋亡,维持正常线粒体膜电位,从而保护镉诱导肾细胞重金属中毒。
    • 赵高远; 苗玉芳; 侯润苏; 李康沉; 田燕歌
    • 摘要: 骨骼肌功能障碍(skeletal muscle dysfunction,SM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线粒体损伤是COPD合并SMD的主要机制之一,线粒体的氧化应激、能量代谢障碍、自噬异常等是引起线粒体损伤的重要原因:线粒体ROS的生成增多导致氧化应激,引起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体密度降低和线粒体呼吸功能(RCR评估)下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ATP合成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过度开放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严重氧化应激和全身炎症均能触发线粒体自噬异常,加快其降解和清除。中医药在改善COPD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近年来中医药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对改善线粒体损伤治疗COPD合并SMD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线粒体损伤与COPD合并SMD关系及其中医药治疗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