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508篇,主要集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09篇;相关期刊361种,包括中国天主教、台声、今日民族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甘肃秦文化研究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宝卷生态化保护与传承交流研讨会等;祭祀仪式的相关文献由52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子伟、曹琳、华发生等。

祭祀仪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5 占比:53.98%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1.42%

专利文献>

论文:409 占比:44.60%

总计:917篇

祭祀仪式—发文趋势图

祭祀仪式

-研究学者

  • 张子伟
  • 曹琳
  • 华发生
  • 拉先
  • 旺楚格
  • 傅兰媚
  • 刘志斌
  • 卢兵
  • 卢泰宏
  • 吕树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哂吸
    • 摘要: 自1980年石远鳌的《湘西苗族鼓舞》一文发表至今,学者们对苗族巴岱仪式音乐的研究已历经四十余年,但这些研究成果多止于对苗族巴岱仪式音乐的介绍、描述、解释以及"碎片式"汇总层面,缺乏对其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地系统描述。再者,很少有作者以跨媒介性的视角,充分解决苗族巴岱仪式音乐研究中"自下而上"[1]与"自上而下"[2]的矛盾现状。
    • 郑学富
    • 摘要: 在万山红遍、霜叶似火的时节,冬天踏着飘零遍地的黄叶悄然而至。代表冬天开始的节气便是立冬。立冬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是个重要的节日,古人在此日有迎冬之礼、贺冬之俗。举行这些祭祀仪式,自然离不开美酒。尤其是一些文人骚客们温上一壶新酿的美酒,约上至交好友,围炉而坐,把酒叙谈,迎接冬天的到来。
    • 摘要: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为感恩华夏农耕文明始祖后稷发现并培育出五谷,遥念为洋河、双沟两大名酒的传承做出杰出贡献的酿酒宗师,洋河人饮醴思源,每年谷雨,遵循古礼,隆重祭祀,顺天时、应地利、纳祥瑞,共祈五谷穰丰盈仓,酒都兴旺绵长。
    • 徐成
    • 摘要: 1986年,广汉三星堆、2号器物坑震惊天下,2019年来3-8号器物坑的发现又再次激起千层浪。学者大多认为这些器物坑实质上是埋葬祭祀用品的“祭祀坑”,是三星堆古国面对外来危机时举行的一场盛大空前祭祀仪式的残迹,那么在3000多年前,古蜀人的祭祀对象又是谁?在前文中,笔者曾详细对三星堆的青铜神面进行了考证。
    • 刘海军
    • 摘要: 端午至,龙舟起。龙,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图腾,一直在我们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舟,作为古代劳动人民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水上交通工具,对推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两个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却因中国人的创造、信仰和对运动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并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而深厚的龙舟文化。龙舟,曾经因为有了“龙”,被赋予了信仰的意义。所以,从古至今,仍能看到各种龙舟祭祀仪式,如请龙头、开眼、采青、献烧猪、定龙骨仪式、游龙、撒纸钱、下水仪式、吃龙舟饭等。
    • 王莹莹
    • 摘要: 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伴随爆竹声摆上餐桌的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晚宴。年夜饭源自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在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开始团圆聚餐。在这一天,即便远隔干里无法到场,家人也总会给未归的游子留一个位置,摆上一副碗筷,寓意“合家之欢”。
    • 依然; 王羽西(图)
    • 摘要: 当你第一次吃旋转小火锅或回转寿司,看到各种食物从自己面前滑过时,有没有觉得新奇不已?其实这种充满巧思和意趣的用餐形式,古人早在千年前就玩过了,还给它取了一个文雅的名字--曲水流觞。从祭祀仪式到喝酒作诗曲水流觞这一习俗,要从传统节日上巳节说起。上巳节最早是举行祭礼、消灾祈福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祓禊”的仪式,结伴前往水边,通过沐浴驱除邪气,祓除不详。
    • 李艳
    • 摘要: 一、幼儿舞蹈创编的基础(一)幼儿舞蹈编创的内涵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语言艺术形式。在原始时代,舞蹈在祭祀仪式、礼仪交流、庆典和娱乐等方面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舞蹈,而且发展到秦汉时期更是有其特点。舞蹈是人类靠肢体语言来完成高难度或者优雅的动作的艺术形式,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舞蹈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舞蹈通常需要借助音乐或者借助道具来辅助。舞蹈编导在编创作品、排练和演出的过程是在扮演着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 张涛
    • 摘要: 池琛是个幸运的年轻水手,刚上“中兴”号就赶上船横跨赤道。从古至今,船横跨赤道,在航海界一直保留着举行祭祀仪式和庆祝活动的习俗。古时候,航海不发达,穿越赤道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丰功伟绩”。即便侥幸过了赤道,横跨时,也要大摆酒席,感谢海神保佑和赐福。祭祀和庆祝活动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以下几项却不能少;由船上或附近岛上的老者扮成“赤道龙王”,逐个给首次横跨赤道的船员进行“脱胎换骨”“改头换面”和“冲洗灵魂”的洗礼仪式。最后,船上准备一顿“赤道龙王”餐款待大家。
    • 摘要: 傣族剪纸是一种传统美术,发端云南傣族地区,最早见于1500年前的傣籍与文化遗址记录,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瑞丽、盈江等傣族聚居地区。其最早形式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形成完善的剪纸并被广泛应用于祭祀、贱佛、丧葬、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