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碑文

碑文

碑文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5篇;相关期刊582种,包括五台山研究、徽州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丝绸之路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等;碑文的相关文献由1102位作者贡献,包括郑运婷、齐敬之、陈琪等。

碑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1 占比:96.1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63%

专利文献>

论文:35 占比:3.17%

总计:1103篇

碑文—发文趋势图

碑文

-研究学者

  • 郑运婷
  • 齐敬之
  • 陈琪
  • 吴大旬
  • 布莉华
  • 王仁富
  • 任崇岳
  • 佚名
  • 刘孔伏
  • 李永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泉涌
    • 摘要: 1941年2月4日,在指挥密云马营的战斗中,一位年仅30岁的指挥员不幸壮烈牺牲,战友痛哭,百姓同悲。1944年,在他牺牲三周年之际,平北丰滦密联合县为他建立了纪念碑。1984年,在他牺牲43周年后,北京密云县政府为他重建了烈士纪念碑,萧克将军手书碑文:"血沃幽燕,名垂千古。"
    • 韩建识
    • 摘要: 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藏有一件隆尧县《唐帝庙碑》拓本。原碑为元代所立,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山口乡山口村西南部的尧山上,1967年被毁,故该拓本成为目前唯一能反映原碑面貌的实物。经与《畿辅通志》所录碑文相比校,该拓本保留了书丹者、篆额者、立碑时间及文后题名等重要信息,同时,册尾有张叔未、周肇祥、邵章三人题跋,具有重要文献价值。该拓本于2020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胡孟然; 许颖; 李茜; 夏振宇; 宋钰
    • 摘要: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的灵岩寺是一处洋溢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迹,因倚傍灵岩山而得名,与泰山相邻,始建于东晋时期,唐代达到鼎盛。历经岁月的风霜和洗礼,灵岩寺的文化价值得到提升。灵岩寺内有着众多的佛像,但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寺内记载了历史的石刻。近年来,随着长清区的开发,灵岩寺作为旅游景点却并未得到大众的关注。在寺内游客不多的情况下,寺内的石刻却依旧磨损严重,许多字迹已经斑驳不清,大量石刻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针对这种情况,以考察记录的方式提出对灵岩寺石刻保护与开发的方法,一方面,能够促进长清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同时唤醒大众保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
    • 高升(文/图)
    • 摘要: 《抗倭摩崖题记》位于普陀山东南岬角一处崖面之上,与洛迦山隔洋相望。碑文主要记录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抗倭名将俞大猷等人率军在普陀山抗击倭寇,并歼敌于普陀山洋面的场景。这次普陀山之捷,彰显了抗倭将士一往无前、英勇抗敌的精神。
    • 赵俊玲
    • 摘要: 东汉时期,诔文与碑文在施用对象、文体功能、语言特征等方面都非常接近,这是两种文体能够发生互渗的重要原因。东汉中后期,碑文创作更为兴盛,诔文向碑文渗透,并逐渐消融在碑文中。表现为碑上所刻明言乃诔文,而实兼有碑、诔两种文体的特征;所刻虽未言是诔文,而实借鉴了诔文的因素;最重要的则是碑文中述哀成分的增加,不仅像东汉一般诔文那样以概括形容的方式写群体之哀,还随着诔文述哀的发展,写哀内容更为丰富,更为真切感人。诔文向碑文渗透,促进了碑文的发展。
    • 宋辉; 卢妍
    • 摘要: 泉州清净寺位于泉州涂门街,自宋元以来就是伊斯兰宗教活动的场所,其建筑制式与我国内地清真寺大相径庭。然其历经动荡、多有变迁,并非始终如一。所以分析泉州清净寺建筑的演变过程足以探明其建筑空间艺术特征产生的历史源流,推导主体建筑中存在的天圆地方、中轴对称的基本构图逻辑,以及其内在的以正方形及等边三角形为设计控制方法的艺术规律,便于理清外域文化影响下的建筑实例与我国传统建筑空间营建思想之间的关系,阐释中外建筑文化融合与交流互鉴的史实,为同类建筑设计提供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
    • 麦淑贤
    • 摘要: 潢涌黎氏为广东东莞望族,是北人南迁的典型代表。黎氏大宗祠,肇建于南宋,为东莞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祠堂。祠堂内保存碑文六篇,记载宋至明两百余年间黎氏迁莞发展的过程以及祠堂义塾的兴废情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章通过释读辨析碑文,推算宗祠的始建年份,揭示黎氏发展壮大的原因,考证方志对始迁祖黎宿生平记载之误,讨论李春叟的撰文时间及其职衔真伪的问题,并发现对明代礼制产生影响的答禄与权的佚文。
    • 摘要: 本刊2022年19期(总第238期)《广东东莞黎氏大宗祠碑文考析——兼谈李春叟、答禄与权相关问题》(作者:麦淑贤,页码:001-008)一文:“2.1宗祠始建年份与立碑时间”中碑文三、碑文六、碑文五更正如下:碑文三:元末祠毁于兵燹,碑已亡去,其文幸存。国朝洪武初,十世孙监察御史曰光字仲辉者,率其族人于故址重建焉,翰林待制浚仪赵公宜讷从而记之。
    • 扎西才让
    • 摘要: 音译法作为最常见的翻译方法之一,历史悠久。早在唐穆宗时期,汉藏民族间的文字翻译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所译文字皆具备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屹立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昭寺前正门前的唐蕃同盟碑之碑文就是一部一千两百多年 前藏汉双语翻译的佳作。文章以唐蕃同盟碑碑文、敦煌吐蕃文献中汉藏音译文献为例;以汉语中古音之相关研究成果试探了唐朝 时期吐蕃藏文的发音特征,发掘出千年之前的藏文发音方式之于当今发音方式之独特之处。
    • 马育敏
    • 摘要: 河北正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一座以中国古建筑遗构丰富而蜚声中外的古城.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美誉.而其中最著名者当首推隆兴寺,它为国内罕见的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宋代建筑群,堪称现存宋代佛教寺院总体布局的重要实例.而在隆兴寺龙腾苑碑廊立着有三十七通碑,其中就有两通有关靈王庙的碑额.分别为《重修靈王庙记》《重修靈王庙碑记》,其中《重修靈王庙记》讲述了灵王庙及安国药王庙的主人邳彤的经历、史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