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益肾化湿颗粒

益肾化湿颗粒

益肾化湿颗粒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专利文献744039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世界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等; 益肾化湿颗粒的相关文献由27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倩、李伟、胡广等。

益肾化湿颗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44039 占比:99.98%

总计:744157篇

益肾化湿颗粒—发文趋势图

益肾化湿颗粒

-研究学者

  • 张倩
  • 李伟
  • 胡广
  • 邹贵勉
  • 刘华
  • 刘圣君
  • 刘孝琴
  • 刘翠兰
  • 周乐
  • 张博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万红波; 郑永丽; 郑栓; 车卫平; 陈昱林; 卢玲
    •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高糖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肾化湿颗粒组(4.8 g/kg),阳性对照组(缬沙坦,10 mg/kg),连续干预8周。观察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以及肾功能变化,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和PDGFRβ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干预后的FBG、TC、TG、HbA1c、FINS、HOMA-IR、肾质量/体质量、Scr、BUN、UAER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足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益肾化湿颗粒组、阳性对照组干预后FBG、TC、TG、HbA1c、FINS、HOMA-IR、肾质量/体质量、Scr、BUN、UAER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足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益肾化湿颗粒组、阳性对照组干预后的FBG、TC、TG、HbA1c、FINS、HOMA-IR、肾质量/体质量、Scr、BUN、UAER、PDGFR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干预后(P<0.05),而足细胞密度、Nephrin与Podocin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干预后(P<0.05)。模型组肾脏组织肾小球增大、系膜增宽、毛细血管扩张,病变程度严重,益肾化湿颗粒组与阳性对照组部分肾小球增大与系膜增生。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损伤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Nephrin、Podocin、PDGFRβ蛋白水平有关。
    • 陈莉; 安海燕; 郭晓媛; 张承承
    •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对自发型2型糖尿病db/db小鼠早期肾小管损伤的作用。[方法]6~7周龄SPF级雄性自发型2型糖尿病db/db小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13.33 mg/(kg·d)]、益肾化湿组[5 g/(kg·d)],每组6只,另设雄性非糖尿病db/m小鼠6只为正常组。正常组及模型组予去离子水[10 mL/(kg·d)]灌胃,连续干预12周。代谢笼收集24 h尿液行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12周后小鼠麻醉取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取肾组织行PAS染色后光镜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IHC)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megalin、cubilin蛋白表达强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化湿颗粒干预后db/db小鼠血液UA、LDL水平下降(P<0.05),24 h-UTP及尿液NGAL水平下降(P<0.05,P<0.01),PAS染色提示系膜基质增生及小管损伤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megalin、cubilin蛋白表达增加,Image Pro Plus 6.0软件统计,益肾化湿组肾小球系膜基质指数下降(P<0.01),megalin、cubilin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可以上调db/db小鼠肾小管上megalin、cubilin蛋白的表达从而减少尿蛋白的形成,起到保护肾小管的作用。
    • 汤富平; 万里伟
    • 摘要: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于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对症治疗,包括适度运动、饮食控制、血糖水平干预等,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胶囊口服,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化湿颗粒口服,10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氧化应激、肾功能及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54.8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内皮素(ET)-1水平、血浆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尿液24 h尿蛋白(PRO)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能有效调节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水平,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较单一依帕司他疗效更佳。
    • 崔涛; 韩聪; 申振; 周乐; 李祥宇; 艾珊珊; 李伟
    •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通过“肠-肾轴”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M)、益肾化湿颗粒组(Y)及缬沙坦组(V),每组8只。以链脲佐菌素(STZ)构造DKD模型,Y组与V组分别予5.54 g·kg^(-1)·d^(-1)、7.38 mg·kg^(-1)·d^(-1)灌胃,N组与M组给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体重、血糖、血脂、肾功能及炎症指标、结肠及肾脏病理,并提取大鼠肠道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DNA V3+V4区测序。结果:(1)与M组相比,Y组大鼠体重增加(P<0.01),血糖降低(P<0.01);(2)Y组大鼠的UACR、NAG、CysC、IL-6、TG及TC均明显低于M组(P<0.01或P<0.05);(3)与M组比较,Y组大鼠结肠组织ZO-1表达增加,肾脏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小管空泡变性等减轻;(4)与N组相比,M组大鼠菌群多样性与丰度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F/B)升高,益肾化湿颗粒干预后均明显回调;(5)在菌群组成方面,N组的优势物种拟杆菌属(Bacteroidia),M组优势菌属为厌氧螺菌属(Anaerobiospirillum)、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Y组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能通过“肠-肾轴”调节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肠道通透性,增加乳杆菌属等益生菌含量,降低厌氧螺菌属等条件致病菌含量,改善DKD大鼠糖脂代谢,减轻炎症水平,保护肾功能。
    • 吴玲玲; 陈勇; 李彩蓉; 刘欣然
    • 摘要: 益肾化湿颗粒是一剂中药制剂,出自李杲《脾胃论》中的“升阳益胃汤”,包含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和泽泻等十几种中药成分,整方具有升阳补脾、益肾化湿和利水消肿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益肾化湿颗粒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凋亡、调节免疫以及抗氧化应激等药理作用。益肾化湿颗粒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也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DN)、肾病综合征(NS)、膜性肾病(MN)、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狼疮性肾炎(LN)、尿毒症和胡桃夹综合征(NCS)等肾脏疾病,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对益肾化湿颗粒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的梳理及阐述,以期为益肾化湿颗粒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肖云; 董倩景; 孙艳霞
    •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近期随访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本院IMN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予以益肾化湿颗粒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ALB较对照组高,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配合环磷酰胺治疗IMN,可明显调节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
    • 王莹
    •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效果及对血清尿酸(UA)、胱抑素C(Cys C)和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佳木斯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06例CG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化湿颗粒+氯沙坦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UA、Cys C、TAFI、白介素-1(IL-1)、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氯沙坦钾治疗CGN能提高效果,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UA、Cys C和TAFI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张莹
    • 摘要: 目的:分析用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氯沙坦钾组和氯沙-益肾组(37例/组)。为氯沙坦钾组患者和氯沙-益肾组患者分别采用氯沙坦钾、氯沙坦钾联合益肾化湿颗粒进行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1)治疗后,氯沙-益肾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0%;氯沙坦钾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78%。氯沙-益肾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氯沙坦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沙-益肾组患者WBC、血清IL-6、TNF-α、CRP的水平均低于氯沙坦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沙-益肾组患者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的水平均低于氯沙坦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氯沙坦钾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加用益肾化湿颗粒可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的水平,改善其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陈艳霞; 涂卫平; 房向东; 柯本; 龙脉; 黄金菁
    •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通过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的蛋白激酶(ROCK)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炎症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干预组,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干预时间为4周。留取血清、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糖、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留取肾组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RhoA、ROCK1、NF-κB、IL-6、TNF-α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动物模型建立前,3组大鼠体重、血糖、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NF-κB、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药物干预后,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干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NF-κB、IL-6、TNF-α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肾组织的肾小球结构完整,糖尿病肾病组肾小球、肾小管提示中晚期改变,干预组较糖尿病肾病组有减轻。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肾组织RhoA、ROCK1、NF-κB、IL-6、TNF-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干预组肾组织ROCK1、NF-κB、IL-6、TNF-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通过RhoA/ROCK1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炎性因子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 董王钰; 杨锐; 张春江; 许晓刚; 陶林; 杨晓萍
    •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抗Thy-1型肾炎模型探究益肾化湿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缬沙坦组(8.5 mg/kg)及益肾化湿颗粒低、高剂量组(3.125、6.25 g/kg),均行左肾切除术,7 d后,经尾静脉单次注射Thy-1抗体,建立不可逆性抗Thy-1型MsPGN大鼠模型,空白组尾静脉单次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6周。记录大鼠生理状况,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Akt、p-Akt、PCNA蛋白表达,RT-qPCR检测肾组织Akt、PCNA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化湿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肾组织病理评分、PCNA mRNA表达均降低(P<0.05);益肾化湿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PCNA、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能改善MsPGN大鼠蛋白尿、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损伤,从而延缓肾脏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p-Akt表达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