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毒拯救

病毒拯救

病毒拯救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4361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微生物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等;病毒拯救的相关文献由51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在新、刘湘涛、刘秀梵等。

病毒拯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4361 占比:99.82%

总计:54458篇

病毒拯救—发文趋势图

病毒拯救

-研究学者

  • 刘在新
  • 刘湘涛
  • 刘秀梵
  • 卢曾军
  • 孙普
  • 李平花
  • 王笑梅
  • 白兴文
  • 高玉龙
  • 殷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雪阳; 王后坤; 朱丽霖; 方春; 梁雄燕; 杨玉莹
    • 摘要: 为了获得背景明确清晰的禽白血病病毒K亚群(ALV-K)毒株,对地方性ALV-K毒株HB2018003采用酶切和同源重组两种方法进行感染性克隆构建及病毒拯救。使用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经酶切、连接和同源重组后成功构建重组质粒Topo-003-ABC和Topo-003-K12,测序结果表明无任何突变,进而将重组质粒转染进鸡胚成纤维细胞(DF-1)中,经群特异性抗原P27 ELISA、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结果均表明成功拯救出病毒,将其命名为R-rHB2018003(同源重组法)和E-rHB2018003(酶切法)。本研究为深入探讨ALV-K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陈俊成; 袁栩; 马子月; 李晓齐; 曹红; 王永强; 郑世军; 高丽
    • 摘要: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鸡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严重危害养禽业。为了构建CIAV Cux-1株的感染性克隆,本试验通过PCR扩增CIAV全基因组序列,与pcDNA3.1载体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Cux-1。进一步通过对pcDNA3.1-Cux-1酶切、环化得到CIAV Cux-1环状DNA。将环状DNA电转染导入MSB1细胞并连续传代,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进行重组病毒的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拯救出CIAV重组病毒rCux-1(recombinant Cux-1),重组病毒rCux-1携带有特定的遗传标记,并且与亲本株复制能力和蛋白表达水平基本一致。本试验成功构建的CIAV Cux-1株感染性克隆为进一步研究CIAV的致病机理和研制新型疫苗提供了试验基础。
    • 于尹; 冯飞; 马艳龙; 朱云凯; 叶荣; 张荣
    • 摘要: 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是研究冠状病毒的模式病毒,但传统的病原学研究方法局限于自然界分离的病毒,不利于研究的开展。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可快速获得研究所需的重组病毒,为研究MHV及其他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功能开辟了新途径。本研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将MHV的原始毒株A59全长基因组分成6个片段进行扩增,分别克隆到质粒载体,经酶切、体外连接和转录获得全长基因组RNA,然后电转细胞并进行病毒扩增。结果显示,重组病毒rA59与原始毒株的复制特性相似,其为研究MHV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实验工具。为方便检测病毒的复制水平,在病毒基因组开放阅读框4(open reading frame 4,ORF4)内分别插入绿色荧光蛋白ZsGreen(Zoanthus s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和荧光素酶Nluc(NanoLuc luciferase)报告基因,获得rA59-ZsGreen和rA59-Nluc重组报告病毒。结果显示,报告病毒所携带的报告基因并不影响病毒复制,可很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特性。使用这两种病毒验证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抗病毒活性,分别检测药物处理后病毒的荧光亮度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rA59-ZsGreen和rA59-Nluc重组报告病毒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MHV A59毒株六质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研究MHV的生物学特性和测试抗病毒药物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程倩; 孔子荣; 李三木; 李献; Muhammad Junaid; 张书祥; 何奇松; 熊毅; 孙文博; 颜健华
    • 摘要: 目的利用定点突变技术突变Pdm/09 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119位点并拯救,研究其生物特性。方法利用重叠PCR的方法进行定点突变,再应用反向遗传学体系中的pBD-NA质粒后在293T细胞中转染拯救流感病毒,通过血凝试验和RT-PCR方法鉴定病毒拯救结果,通过细胞学和攻毒试验研究该位点变异的生物学意义。结果定点突变测序结果显示,突变的pBD-NA质粒核苷酸第336位由A突变为G,使氨基酸位点发生E(核苷酸:GAA)到G(核苷酸:GGA)的变化,而其他位置的氨基酸均未发生改变。拯救的病毒转染后的细胞悬液接种MDCK细胞连续传代3代后突变毒株(rMT)血凝效价为27,亲本毒株(rWT)为26。神经氨酸酶的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rMT与rWT相比,Alpha Helix分值明显下降,均值同比下降约为10.62%,经突变后的rMT Alpha Helix结构分值表现为下降趋势。用rWT和rMT病毒攻毒BABL/c小鼠后第3天的小鼠肺组织、鼻甲骨、脾和肾的病毒滴度,rMT攻毒组均比rWT攻毒组高,鼻甲组织与肺脏中的病毒滴度相比差异不显著,脾和肾的差异显著。结论NA119位点的定点突变对病毒的复制能力没有明显影响,突变株对BABL/c小鼠的致病力有一定增强,临床症状明显,神经氨酸酶活性下降。
    • 王淼; 陈雪阳; 王兴明; 梁雄燕; 杨玉莹
    • 摘要: 【目的】为探明引起禽白血病病毒K亚型(ALV-K)两不同毒株之间致瘤性差异的原因,进一步探索ALV-K的致病机理,实现两株ALV-K重组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拯救。【方法】以前期构建的ALV-K毒株HB2018003和HB2015032的感染性克隆为模板,PCR扩增分别获取两毒株单独的5′-端长末端重复序列(5′-LTR)基因片段和剩余目的基因片段。切胶回收目的片段后将两毒株的5′-LTR互换,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连接产物。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后涂布Amp抗性平板过夜培养,挑取PCR鉴定为阳性的菌落提取重组质粒TOPO-003-032和TOPO-032-003并送检测序。将PCR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至易感细胞DF-1中盲传3代,使用群特异性抗原P27 ELISA、多重PCR和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对拯救的病毒进行检测。【结果】测序和重组感染性克隆PCR鉴定的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5′-LTR互换的重组质粒,多重PCR结果显示在目的片段大小处出现ALV-K预期条带,未出现ALV-A和ALV-J条带,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接种拯救病毒的DF-1细胞出现明显的亮绿荧光,阴性对照则没有出现荧光。综合以上结果,说明两株重组病毒拯救成功,并将其分别命名为rHB2022050(TOPO-032-003)和rHB2022051(TOPO-003-032)。【结论】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5′-LTR互换的感染性克隆TOPO-003-032和TOPO-032-003,并成功拯救出病毒rHB2022050(TOPO-032-003)和rHB2022051(TOPO-003-032)。
    • 朱颖; 翁育伟
    • 摘要: 目的 研究3D聚合酶(3D polymerase,3Dpol)突变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复制的影响.方法 扩增EV-A71病毒基因组并克隆至TOPO-XL2-PCR载体;应用体外点突变方法在病毒3Dpol 区引入N16S和I256V突变;采用T7聚合酶转录病毒基因组RNA并转染RD细胞,获得N16S和I256V病毒突变株.观察亲本病毒与突变病毒株的增殖特征以及病毒RNA含量.结果 RNA转染RD细胞后可获得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外增殖试验显示,正常培养条件下(36.5°C)3株病毒增殖趋势一致,感染细胞72 h后病毒滴度和RNA拷贝数均达到峰值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度敏感性试验显示,与正常培养条件比较,病毒在高温(39.5°C)的滴度和RNA拷贝数均大幅下降,并且高温对N16S和I256V突变株的增殖抑制较亲本株更为显著.结论 成功构建EV-A71感染性克隆并获得病毒突变株,3Dpol的N16S和I256V突变在高温条件下可能进一步降低病毒复制能力.
    • 陈鑫鑫; 王林建; 乔松林; 李睿; 邓瑞广; 张改平
    • 摘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世界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主要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本研究旨在构建PRRSV高致病性毒株HN07-1反向操作系统.通过将基因组进行分段克隆和测序的方法获得HN07-1毒株全长基因组序列.运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将全基因组分段克隆至载体上,构建含有全长HN07-1毒株cDNA的感染性克隆pcDNA3.2-rHN07-1,并以此为骨架,构建在PRRSV基因组ORF1b和ORF2a间插入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重组克隆pcDNA3.2-rHN07-1-EGFP;将构建的质粒转染Marc-145细胞拯救病毒.采用免疫荧光实验(immune fluorescence assay,IFA)和Western blot进行表达鉴定并对重组病毒进行滴度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PRRSV毒株HN07-1基因组全长15345 nt,转染Marc-145细胞盲传一代后培养48 h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IF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拯救病毒与亲本毒株HN07-1一致,都能检测到PRRSV N蛋白表达.并且拯救病毒与亲本毒株具有相似的生长动力特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N07-1感染性克隆,可用于反向遗传操作,为PRRSV致病机制研究及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
    • 张海陆; 宋绍霞; 王锴; 王欣; 李书晗; 赵丽; 王志玉; 温红玲
    • 摘要: 目的 构建并拯救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EGFP-EV-A71重组病毒.方法 利用重叠PCR技术,以pMD19T-SDLY107全长质粒为模板,将2A蛋白酶识别序列加入到结构蛋白VP4的5'端;以pEGFP-N1质粒作为模板,扩增获得EGFP目的片段,将其插入到上述重组质粒中,得到重组质粒pMD19T-107-EGFP.经酶切和体外转录后,转染横纹肌细胞肉瘤(RD),拯救获得重组病毒EGFP-EV-A71.采用Karber法计算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CCID50)以测定病毒滴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病毒复制水平,并绘制病毒复制曲线,比较重组病毒与母本病毒的复制力有无差异.乳酸脱氢酶(LDH)和细胞增殖(CCK-8)实验分别测定被感染细胞的细胞损伤率和存活率.结果 包含EGFP的重组EV-A71感染性cDNA克隆被成功构建;转染RD细胞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并且表达出较强的绿色荧光;重组病毒与母本病毒具有相似的复制动力学特征和致细胞病变效应.结论 成功拯救了EGFP标记的重组病毒EGFP-EV-A7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