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53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16770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技术通讯、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六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相关文献由153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家宁、郭凌郧、黄永章等。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16770 占比:99.97%

总计:1217103篇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发文趋势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研究学者

  • 王家宁
  • 郭凌郧
  • 黄永章
  • 孔霞
  • 唐金宝
  • 姜勇
  • 杨军
  • 董晓
  • 司履生
  • 梁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明珠; 陈晓春; 张媛; 王秀丽; 李俊平
    • 摘要: 为探寻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基因缺失株rPRV-bc-8基因组UL4-UL3基因间区域是否可作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在实验室已构建的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转移质粒pMD-US6+7-EGFP-US2的基础上,通过DNA体外分子克隆技术将UL4序列替换左同源臂US6+7序列,UL3序列替换右同源臂US2序列,并将PolyA引入转移质粒,得到转移质粒pMD-UL4-EGFP-UL3。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转移质粒pMD-UL4-EGFP-UL3与亲本毒rPRV-bc-8共转染PK-15细胞,经蚀斑纯化成功得到一株能够稳定表达EGFP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UL4-EGFP-UL3。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PCR鉴定确定EGFP基因已成功插入到伪狂犬基因组的UL4-UL3之间,并通过细胞传代试验分析得到重组毒的遗传稳定性良好。通过体外增殖试验分析得到重组病毒rPRV-UL4-EGFP-UL3在细胞内的增殖速度较快,接种后12 h内滴度始终高于亲本毒rPRV-bc-8,接种后40 h达到最高滴度108.3 TCID50/mL,与亲本毒的最高滴度接近,但是最高滴度的出现时间晚于亲本毒,并且在达到平台期后病毒滴度下降的比亲本毒快。通过对病毒培养液中荧光蛋白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接种后56 h时荧光蛋白浓度达到最高值4793.9 ng/mL,之后进入平台期。综上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及体外复制能力,并且外源基因EGFP在此位点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为进一步相关重组病毒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 陈辉; 侯爱华; 王培培; 梅晓峰
    • 摘要: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CD63-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蛋白的膀胱癌细胞株,得到EGFP标记的膀胱癌外泌体,进行外泌体的体外示踪。方法 将CD63基因通过分子克隆插入pLVXEGFP-puro质粒中,构建CD63-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通过慢病毒转染得到稳定表达CD63-EGFP融合蛋白的膀胱癌细胞株,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通过共培养的方式检测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对膀胱癌外泌体的摄取情况。结果 构建了稳定表达CD63-EGFP融合蛋白的膀胱癌细胞株,其分泌的外泌体符合外泌体经典特征,并发现SV-HUC-1细胞和PBMC中的单核细胞可在体外摄取膀胱癌外泌体。结论 表达CD63-EGFP融合蛋白的膀胱癌细胞能分泌出荧光外泌体,可用于外泌体的体外示踪。
    • 王蓝晨; 杨阳; 尚小丽; 王兵; 袁林; 朱贵明
    • 摘要: 旨在利用显微注射法对早期家蝇(Musca domestica L.)卵注射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转座子载体,实现活体基因稳定表达并对其进行验证,为开展家蝇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文中自制适用于显微注射家蝇卵的硼硅酸盐玻璃微量注射针,摸索出家蝇卵壳的软化处理条件,以NanojectIII高精度微量注射器为主体构建适用于家蝇的显微注射技术平台;将含有眼部特异表达的3×P3启动子、EGFP的重组质粒PiggyBac-[3xP3]-EGFP与稳定遗传表达辅助质粒pHA3pig helper显微注射到处理过的家蝇卵中,待羽化观察眼部发光情况,检测EGFP的表达及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将家蝇卵在漂白水中漂洗35s时卵的正常孵化率为55%,处理35 s的卵壳其硬度适宜注射且注射针头不易破碎;羽化后的家蝇眼部带有绿色荧光的占比约为3%,通过分子检测,家蝇的DNA和RNA中均扩增出EGFP特异片段,大小为750 bp.通过该技术平台,能够便捷、有效地实现报告基因在家蝇中的稳定表达,建立以家蝇为主体的生物反应器,为后续家蝇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鲍庆东; 刘太祥; 罗鑫; 田祥
    • 摘要: 目的 比较四种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转染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guinea pig scleral fibroblast,GSF)的转染效率及安全性,筛选合适的基因转染载体.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GSF并鉴定,利用AAV2、AAV5、AAV8、AAV9介导EGFP基因并按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0、100、1000、10000转染GSF,空白对照组加入空白培养基,转染后2 d、3 d、4 d、5 d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强度及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率及凋亡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AAV感染GSF后2 d各组均可见弱荧光,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及MOI值增大而增强,而AAV9-EGFP组全程弱荧光,空白对照组全程无荧光.转染后5 d,MOI=10000时各组荧光最强,基因转染率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450 nm波长处光密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AV8能有效地转染GSF,且对细胞凋亡、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 韩玉莹; 谢利豹; 李永锋; 仇华吉
    • 摘要: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预防猪瘟(CSF)的最好弱毒活疫苗.然而,现阶段的C株不具备标记功能,无法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本研究旨在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基因插入猪瘟病毒(CSFV)C株将其构建为报告病毒,为C株的基础研究提供病毒示踪工具,同时提供构建标记C株疫苗的方法.本研究中,笔者在CSFV C株中引入EGFP基因,分别构建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报告CSFV rHCLV-EGFP,以及用CSFV强毒Shimen(SM)株Npro基因替换C株Npro基因后再引入EG FP基因的嵌合报告病毒rHCLV-Npro(SM)-EGFP.通过猪瘟抗原ELISA检测,直接观察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EGFP的蛋白表达等方法对拯救的病毒进行鉴定,并在细胞和家兔上评价这两株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两株报告病毒的抗原ELISA结果均为阳性;在感染rHCLV-EGFP的细胞中并未观察到绿色荧光也未检测到EGFP蛋白,但在感染rHCLV-Npro(SM)-EGFP的细胞中观察到EGFP的绿色荧光并检测到EGFP蛋白;细胞试验结果表明,两株报告病毒与亲本病毒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且遗传稳定;家兔试验发现,rHCLV-Npro(SM)-EGFP保留了C株的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学特性,但rHCLV-EGFP失去了C株诱导家兔定型热反应的能力.构建的嵌合报告病毒rHCLV-Npro(SM)-EGFP可以作为C株的报告病毒进行应用:可以对病毒示踪,用于研究C株的复制过程、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同时,该嵌合报告病毒也具备发展为标记C株疫苗的潜力.
    • 张海陆; 宋绍霞; 王锴; 王欣; 李书晗; 赵丽; 王志玉; 温红玲
    • 摘要: 目的 构建并拯救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EGFP-EV-A71重组病毒.方法 利用重叠PCR技术,以pMD19T-SDLY107全长质粒为模板,将2A蛋白酶识别序列加入到结构蛋白VP4的5'端;以pEGFP-N1质粒作为模板,扩增获得EGFP目的片段,将其插入到上述重组质粒中,得到重组质粒pMD19T-107-EGFP.经酶切和体外转录后,转染横纹肌细胞肉瘤(RD),拯救获得重组病毒EGFP-EV-A71.采用Karber法计算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CCID50)以测定病毒滴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病毒复制水平,并绘制病毒复制曲线,比较重组病毒与母本病毒的复制力有无差异.乳酸脱氢酶(LDH)和细胞增殖(CCK-8)实验分别测定被感染细胞的细胞损伤率和存活率.结果 包含EGFP的重组EV-A71感染性cDNA克隆被成功构建;转染RD细胞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并且表达出较强的绿色荧光;重组病毒与母本病毒具有相似的复制动力学特征和致细胞病变效应.结论 成功拯救了EGFP标记的重组病毒EGFP-EV-A71.
    • 周怀彬; 王娟娟; 赵建国; 洪旭芬; 庞一林; 李江辉; 谭国强
    •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能够检测生活饮用水和污水中生物有效性铜离子的微生物报告菌株.方法:首先采用交叉PCR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铜离子"外排泵"基因copA的启动子融合构建响应铜离子的CopAp::gfpmut2-pET28a感应元件.然后利用Red重组系统分别敲除野生型大肠杆菌(E.coli)MC4100体内负责外排转运铜离子的基因,并将感应元件转化至突变菌中完成菌株的构建.最后优化出最佳检测条件,并将其初步应用于检测水环境中铜离子.结果:相对野生型菌株,E.coliΔcusA-ΔcopA-ΔcueO突变菌对铜离子的敏感性提高了64倍,从而使报告菌株的荧光信号显著增强,且荧光信号强度与铜离子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报告菌株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2.5μmol/L(0.0032~0.16 mg/L)Cu2+;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其对生活饮用水中0.05 mg/L和1 mg/L铜离子的回收率分别为87.90%和104.37%.结论:本研究构建报告菌株的灵敏度能够有效覆盖国标中针对生活饮用水和污水中铜离子的限制,从而为报告菌株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 周怀彬; 王娟娟; 赵建国; 洪旭芬; 庞一林; 李江辉; 谭国强
    •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能够检测生活饮用水和污水中生物有效性铜离子的微生物报告菌株。方法:首先采用交叉PCR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铜离子“外排泵”基因copA的启动子融合构建响应铜离子的CopAp::gfpmut2-pET28a感应元件。然后利用Red重组系统分别敲除野生型大肠杆菌(E.coli)MC4100体内负责外排转运铜离子的基因,并将感应元件转化至突变菌中完成菌株的构建。最后优化出最佳检测条件,并将其初步应用于检测水环境中铜离子。结果:相对野生型菌株,E.coliΔcusA-ΔcopA-ΔcueO突变菌对铜离子的敏感性提高了64倍,从而使报告菌株的荧光信号显著增强,且荧光信号强度与铜离子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报告菌株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2.5μmol/L(0.0032~0.16 mg/L)Cu2+;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其对生活饮用水中0.05 mg/L和1 mg/L铜离子的回收率分别为87.90%和104.37%。结论:本研究构建报告菌株的灵敏度能够有效覆盖国标中针对生活饮用水和污水中铜离子的限制,从而为报告菌株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