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活性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695357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竹藤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活性有机碳的相关文献由1095位作者贡献,包括井大炜、张仁陟、杨殿林等。

活性有机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95357 占比:99.99%

总计:2695606篇

活性有机碳—发文趋势图

活性有机碳

-研究学者

  • 井大炜
  • 张仁陟
  • 杨殿林
  • 蔡立群
  • 刘方春
  • 姜培坤
  • 张文锋
  • 李鹏
  • 杜振宇
  • 欧阳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邹炎; 廖超林; 杨振宇; 程鹏; 尹力初
    • 摘要: 利用自1981年开始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对耕层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孔隙状况及团聚体进行分析,以探究不同地下水位(20、80 cm)和施肥(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管理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并分析孔隙状况和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降低地下水位导致高量有机肥和化肥处理的轻组有机碳(LFOC)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显著降低,各处理的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则显著升高;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LFOC、EOC和POC的含量;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施肥对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大于地下水位。红壤性水稻土粗大团聚体可促进毛管孔隙的形成,从而保护或稳定LFOC和POC;EOC受土壤孔隙状况及团聚体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南方稻田土壤有机碳管理及肥力调控需关注地下水位变化和合理施用有机肥。
    • 马宁; 赵允格; 马昕昕; 李雯; 乔羽; 孙会; 许明祥
    • 摘要: 为研究放牧强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有机碳库质量的影响,本试验以神木、定边、安塞和固原典型退耕草地为研究对象,同区20年以上封禁草地和坡耕地为对照,研究轻、中、重度(记为G1,G2和G3)放牧强度下0~20 cm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活性有机碳(Labile organic carbon,LOC)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除固原外,其余三个地区不同放牧强度下SOC含量较各区封禁地和坡耕地未显著降低,G1和G2强度下LOC含量较各区封禁地和坡耕地未显著降低。定边和安塞CPMI在G1和G2放牧强度下与各区封禁地和坡耕地无显著差异;神木CPMI在G1放牧强度下与该区封禁地和坡耕地无显著差异,G2和G3强度显著低于封禁地;固原不同放牧强度下CPMI显著低于该区封禁地(P<0.05),但高于坡耕地。表明轻度放牧不会引起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库质量降低,重度放牧显著降低碳库质量。
    • 王雨晴; 和江鹏; 乔赵崇; 赵海超; 黄智鸿; 卢海博
    • 摘要: 为了研究碳水耦合作用对土壤活性有机碳(LOC)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通过有机碳含量高(H,4.0%)、中(M,2.0%)、低(L,0.5%)3个水平和含水量高(70%~80%)、中(50%~60%)、低(30%~40%)3个水平,进行室内裂区设计模拟培养试验,分析其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碳水耦合条件下总活性有机碳(TLOC)含量在16.79~20.36 mg/kg之间,在高碳条件下占比最低,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高活性有机碳(H-LOC)含量在0.21~1.44 g/kg之间,在高碳低水条件下占比最高,随土壤水分和SOC含量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中活性有机碳(M-LOC)含量在2.71~5.18 g/kg之间,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上升,随SOC含量增加而下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TLOC含量和低活性有机碳(L-LOC)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土壤M-LOC含量在低碳高水处理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其他处理均呈波动式下降趋势,H-LOC含量在高碳条件下呈下降趋势,其他处理呈上升趋势。H-LOC的碳库管理指数(CPMI)在18.02~264.28之间,中水低碳条件下最高,低水中碳条件下最低;M-LOC的CPMI在25.43~206.35之间,中水低碳条件下最高,低水中碳条件下最低。
    • 刘江伟; 徐海东; 林同岳; 曹国华; 成向荣
    • 摘要: [目的]探索海涂围垦区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为围垦区林分土壤碳库稳定性评价和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海涂围垦区3种主要林分(美洲黑杨、水杉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分析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3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其中,0~20 cm土层水杉和美洲黑杨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银杏林分,2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0~60 cm土层水杉林分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美洲黑杨林分,银杏林分最低,6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除银杏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各土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外),20~60 cm土层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较高,总体上,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剖面分布差异较小。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林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有效氮和蔗糖酶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树种显著影响沿海围垦区土壤剖面活性有机碳分布,但对剖面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影响较小。试验区美洲黑杨和水杉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优于银杏人工林。
    • 王威威; 薛会英; 袁敏
    • 摘要: 为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对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增温的响应,比较了OTC增温试验和对照试验条件下不同深度、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藏北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分析OTC增温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OTC增温试验在短期(2 a内)对土壤有机碳影响不显著;OTC增温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在夏季变化显著,在秋季含量最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均与土壤全氮、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相关;土壤温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与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
    • 魏早强; 罗珠珠; 牛伊宁; 蔡立群
    • 摘要: 增加土壤有机碳累积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研究了林地、果园、天然草地、栽培草地、农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 cm土壤剖面总有机碳(TOC)及其活性组分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农田(对照)相比,林地和栽培草地均能显著增加0–100 cm土层TOC含量(P0.05);天然草地和栽培草地近乎在0–100 cm整个剖面对EOC含量均有显著增加作用(P<0.05);果园和天然草地的DOC含量在0–80 cm土层显著增加(P<0.05),林地和栽培草地则在0–60 cm土层DOC含量显著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OC与EOC、POC、MB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DOC无明显相关关系。综上,与农田相比,林地和栽培草地具有较强的土壤固碳功能。该研究可为土壤有机碳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 周仕轩; 夏彬; 郝旺林; 张佐源; 许明祥; 梁银丽
    • 摘要: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重要的碳储库,其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坝地土壤储碳能力和碳排放。以黄土丘陵区不同利用年限的坝地为对象,从坝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入手,研究不同利用年限、不同沉积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低于该区坡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并未呈现明显的有机碳富集现象。随利用年限增加,坝地SOC含量呈增加趋势。(2)不同利用年限坝地的SOC、易氧化碳(E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碳(DOC)含量呈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MBC、DOC和EOC含量在土壤0—60 cm内较高。(3)相较于坝地浅层土壤而言,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长期耕作会降低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4)坝地浅层和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浅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主要受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和黏粒含量的影响,分别能解释其变异的50.4%,19.6%和11.8%;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主要受有机碳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利用年限的影响,分别能解释其变异的38.9%,33.9%和11.8%。
    • 王艳丹; 余建琳; 张梦寅; 杨淏舟; 方海东; 史亮涛; 岳学文; 何光熊
    • 摘要: 干热河谷农业土壤环境长期承受“大水大肥”生产方式的胁迫,开展高温、干旱农田环境中氮肥施用与土壤有机碳固持间关系研究是维持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基础。以干热河谷优势作物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量处理(0、125、225、325 kg/hm^(2))开展田间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施氮量对番茄农田0~50 cm不同土层总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AOC)、非活性有机碳(NOC)、微生物量有机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量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低氮施肥处理10~50 cm土层的SOC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氮施肥处理耕作层0~30 cm的SOC含量显著增加(P<0.05),高氮施肥处理在各个土层SOC含量均有小幅增加;(2)高氮施肥处理0~30 cm土层的AOC含量显著增加(P<0.05),0~50 cm土层的MBC含量及其分配比例也显著增加(P<0.05);中氮施肥处理0~30 cm土层的DOC含量显著增加(P<0.05);低氮施肥处理10~50 cm土层NOC含量及其分配比例显著增加(P<0.05);(3)不同氮肥处理的SOC含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呈现逐层减少的趋势;(4)中高氮施肥处理下土壤AOC与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无氮处理的NOC与S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MBC和DOC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影响SOC含量(P<0.05);(5)番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耕层0~30 cm的MBC含量与番茄产量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在干热河谷冬春季番茄生产中,建议适量减少氮肥施用量至225 kg/hm^(2),不仅有利于作物对有机碳的吸收利用,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而且能提高番茄产量,减少农业投入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
    • 张蛟; 崔士友; 陈澎军; 韩继军
    • 摘要: 为探明沿海滩涂种植水稻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的影响,并探讨滩涂稻田土壤MBC、WSOC含量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在江苏沿海如东县方凌垦区,设置种稻0年(CK)、种稻2年(2Y)和种稻5年(5Y)田块处理,2017年水稻收获后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MBC含量、WSOC含量及土壤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1)CK田块0~10、10~20、20~30 cm土层中MBC含量分别为126.60、113.05、98.03 mg/kg,WSOC含量分别为71.46、48.19、53.98 mg/kg;与CK田块相比,2Y和5Y田块各土层MB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5.61%和42.59%、34.23%和43.68%、31.72%和44.64%(P<0.05),2Y和5Y各土层WSO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0.75%和46.81%、69.14%和73.02%、30.34%和35.31%(P<0.05)。(2)2Y田块0~10 cm土层有机碳(SOC)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各土层SOC分别提高了28.16%、2.97%、8.95%;5Y田块0~30 cm土层SOC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各土层分别提高了82.44%、46.81%、40.71%;且MBC/SOC在滩涂土壤中均在2.05%~3.18%之间变化,WSOC/SOC均在1.04%~1.73%之间变化。(3)土壤MBC、WSOC、MBC+WSOC及SOC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且WSOC、MBC、WSOC+MBC含量与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速效钾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MBC、WSOC+MBC含量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见,滩涂土壤MBC、WSOC含量与土壤肥力变化密切相关,且滩涂种植水稻有利于提高土壤MBC和WSOC含量,这将为沿海滩涂发展水稻种植改善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 李金垚; 潘雯; 王佳; 薛亮; 张显松; 李生
    • 摘要: 土地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重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治理引发土壤碳转变并对陆地碳循环产生影响。然而,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还不明确。选取典型石漠化区梯田嵌套鱼鳞坑(NL)、鱼鳞坑(FSP)、梯田(TR) 3种水土保持措施作为研究对象,以无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退耕还林地(CK)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鱼鳞坑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是梯田嵌套鱼鳞坑和梯田的1.4,6.2倍,有机碳储量分别比梯田嵌套鱼鳞坑和梯田提高30.78%和444.44%,活性有机碳含量也显著大于其他2种水土保持措施,因此固碳效果最好。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活性有机碳组分易氧化碳、可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相关(p<0.01),易氧化碳与可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相关(p<0.01),可溶性碳与微生物量碳呈显著相关(p<0.05),因此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质量变化情况。鱼鳞坑和梯田措施土壤全氮含量和碳氮比的增加会促进土壤有机碳固存。鱼鳞坑可作为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中优先考虑的治理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