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氰化

氰化

氰化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3032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462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现代矿业、国外金属矿选矿、黄金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08年西部电镀涂装高层论坛、第三次全国精细化工中间体、橡塑助剂、生物化工技术经济学术交流会、第三次全国精细化工青年科技学术交流会等;氰化的相关文献由568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强、J·霍夫曼、李哲浩等。

氰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3 占比:18.5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2462 占比:81.20%

总计:3032篇

氰化—发文趋势图

氰化

-研究学者

  • 刘强
  • J·霍夫曼
  • 李哲浩
  • P·奥姆斯
  • 郭建东
  • 刘子程
  • 宁平
  • P·古普塔
  • 迟崇哲
  • 张灵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秦春彬; 刘丹丹; 郭建东; 刘永胜
    • 摘要: 某含铜砷金精矿采用硫酸化焙烧生产工艺进行处理,酸浸铜浸出率仅为86.03%,金、银氰化浸出率分别为92.00%、53.00%,有价金属金、银、铜回收效果均不理想。针对该含铜砷金精矿性质,采用三级工艺,即一级还原焙烧+硫酸化焙烧、二级酸浸浸铜、三级氰化浸出工艺进行处理,并优化了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该含铜砷金精矿添加氢氧化钠10.0 kg/t,经过600°C、1.0 h的还原焙烧,焙砂再添加8.0%硫铁矿进行650°C、2.0 h的硫酸化焙烧,焙砂经酸浸浸铜,铜浸出率达到95.35%;酸浸渣经氰化浸出,金、银浸出率分别为96.13%、75.39%,指标较好,实现了含铜砷金精矿的有效回收利用。
    • 岳涛; 吴维新; 赵汝全; 邓莉莉; 梁治安
    • 摘要: 福建某低品位金铜混合矿石含Au 0.36 g/t、Cu 0.29%、Ag 7.4 g/t、S 4.02%,若直接氰化,铜进入金氰化浸出系统,不但得不到回收,还会恶化选金指标,增加生产成本。针对该低品位金铜混合矿,采用浮选+氰化联合工艺进行选别。浮选作业考察了磨矿细度、石灰用量、捕收剂种类、分散剂种类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mm 60%、石灰用量为1500 g/t、Z-200作捕收剂、水玻璃作分散剂时,浮选效果最佳,闭路实验获得铜精矿含Au 16.74 g/t、Cu 20.21%,金、铜回收率分别为61.90%和87.09%。将浮选尾矿进行氰化浸出,考察了氰化钠浓度和氰化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氰化钠初始浓度300mg/L浸出24 h,金浸出率为71.26%。全流程Au回收率达到89.05%,Cu回收率达到87.09%,最终达到综合高效回收矿石中金铜的目的,为此类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 杨炤锋; 庄世明; 代生权; 殷燕林
    • 摘要: 云南某矿山浮选尾矿磁选后的磁铁精矿中金品位大约在1 g/t、银品位大约在(3~5) g/t,为有效回收磁铁精矿中贵金属,前期采用添加氰化物直接浸出方法,金、银浸出率较低,大约在50%~60%左右,此次试验研究系统性的开展氰化条件试验,在磨矿细度-0.038 mm占90.11%,氰化钠用量3 kg/t,液固比3∶1,石灰pH值11,浸出时间36 h,搅拌转速1 000 r/min,硝酸铅用量300 g/t条件下,金平均浸出率为75.76%,银平均浸出率为50.74%,试验指标较为理想,为该磁铁精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 汪勇; 姜亚雄; 郑仁军; 刘志斌; 高起方; 庄世明; 王德毛
    • 摘要: 某金矿石含砷、含碳,且金嵌布粒度细,部分包裹于黄铁矿、毒砂、脉石矿物中,属于典型的难处理金矿石。针对该矿石性质,开展了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金精矿焙烧—焙砂氰化浸出选冶试验研究,并详细考察了磨矿细度、pH调整剂、捕收剂等对选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采用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金精矿焙烧—焙砂氰化浸出工艺,金总回收率为73.03%。研究结果可为含砷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 秦春彬; 刘丹丹; 郭建东; 刘永胜
    • 摘要: 某含砷金精矿含金52.80 g/t、砷6.31%、硫21.50%,是典型的难处理复杂金精矿,采用直接氰化,以及氧化焙烧、两段焙烧预处理后氰化,金回收效果不理想。试验采用三级工艺,即一级还原焙烧、二级酸浸、三级氧化焙烧进行处理,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经还原焙烧—酸浸—氧化焙烧—氰化工艺处理,金浸出率达93.60%,较两段焙烧—氰化工艺提高6.80百分点,实现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为含砷金精矿中金的高效回收提供技术依据。
    • 钱虎; 徐忠敏; 熊宗彪; 李俊杰
    • 摘要: 针对招金矿业某金矿存在氰化细磨成本高、钢球消耗大等问题,进行了艾砂磨机替代球磨机中试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艾砂磨机在氰化细磨工艺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与传统球磨机相比,在处理量相当的前提下,磨矿产品细度可提高5.16百分点,磨矿成本下降20.15%,节能降耗明显,且提高了金浸出率;磨矿介质为纳米陶瓷球,杜绝了钢球介质的铁屑污染对金回收的影响,间接地降低了药剂消耗,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
    • 陶彬彬; 何江伟; 蒋泽权; 章文刚; 邬伟国; 陈清
    • 摘要: 以2,6-二溴-4-硝基苯胺和2-(N-乙基-N-甲氧碳酰甲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偶合反应和氰化反应合成夏利灵蓝SWF。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氰化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纯度产品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在DMF质量为中间染料的3.6倍、n(中间染料)∶n(氰化锌)∶n(氰化亚铜)=1.0∶1.0∶0.2、反应温度为110°C、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产品收率达85%,色谱纯度达96%;产品对涤纶和涤/氨面料具有优异的染色性能。
    • 孙志勇; 孙颜波
    • 摘要: 西北地区某氧化金矿为泥硅质板岩型难选氧化金矿石,试验采用光谱半定量、化验、显微镜、探针等多种技术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性质并通过多种矿物选别技术进行试验论证。结果表明:矿石主要回收元素Au的含量仅为1.41 g/t,Ag含量达到伴生回收标准,矿石中Au以裸露-半裸露赋存的占有率仅为44.69%,Au在矿物中分布较为分散,且赋存金的矿物粒级不均,矿石工艺类型及自然类型为泥硅质板岩型的氧化金矿石。选矿试验结果显示该矿石需要采用较复杂的选别工艺才能提高提Au效果。
    • 王卫亭; 张晓军
    • 摘要: 针对某氰化银泥转炉冶炼烟尘含硒、银、铅、金高的特点,为了避免火法冶炼操作环境恶劣、渣率高、金银回收率低、硒对后续工序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了稀硫酸优先分离硒、火法熔炼回收绝大部分金银、冶炼渣再氰化浸出金银的工艺。得出稀硫酸优先分离硒的最佳工艺条件:稀硫酸浓度为25%、固液质量比为1∶6、反应温度为85°C;硒浸出液还原的最佳工艺条件:亚硫酸钠用量为110 g/L、硫脲用量为10 g/L、陈化时间为12 h;硒浸出渣火法熔炼的最佳工艺条件:浸出渣、铁粉、碳酸钠、煤的质量比为50∶1∶15∶5;火法熔炼渣氰化浸出金银的最佳工艺条件:矿浆浓度为33%、氧化钙浓度为0.12%、氰化钠浓度为1.2%、氰化浸出时间为96 h;试生产采用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共处理金品位为150 g/t、银品位为7%、硒品位为6%的高硒银烟尘40 t,获得了金5.98 kg、金回收率为99.7%,银2.77 t、银回收率为99.1%,硒2.12 t、硒回收率为88.35%,经济效益达113.19万元,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显著。
    • 孙志勇; 林栋
    • 摘要: 为提升西部地区某较高氧化率金矿的开发利用,采用氰化、重选、磁选和浮选工艺研究氧化金钴矿的选矿方法,通过多元素化验、显微镜和MLA能谱分析其矿物学组成,探明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对比分析选矿工艺对提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可回收贵金属元素为金,含量为3.50 g/t,银元素含量2.90 g/t,达到伴生综合回收标准;Fe和Co元素具有综合回收可能。采用全泥氰化工艺的提金效果较为理想,可得Au、Ag浸出率分别为91.71%和32.07%;氰化尾矿回收铁和钴较难获得理想的合格精矿产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