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氧化铁皮

氧化铁皮

氧化铁皮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5篇、会议论文112篇、专利文献277794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鞍钢技术、河北冶金、宽厚板等; 相关会议64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热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2014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等;氧化铁皮的相关文献由339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振宇、曹光明、孙彬等。

氧化铁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5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11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77794 占比:99.72%

总计:278561篇

氧化铁皮—发文趋势图

氧化铁皮

-研究学者

  • 刘振宇
  • 曹光明
  • 孙彬
  • 王皓
  • 刘洋
  • 李志峰
  • 曹建平
  • 杨奕
  • 杨建炜
  • 钱学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瑞章; 郭云侠; 江雁; 王萍; 杨凯; 郭爱民; 黄贞益
    • 摘要: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对Q355B钢在不同氧气含量(5%,10%和21%,体积分数)的干燥气氛中进行不同温度(1 100,1 150,1 200°C)和时间(180,240,300 min)的高温氧化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纳米压痕仪对Q355B钢表面形成的氧化铁皮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温氧化工艺下,Q355B钢表面生成的氧化铁皮均由FeO,Fe3O4和Fe2O3等物相构成,温度、时间和氧气含量对各相含量的影响复杂;可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征氧化增重和氧化铁皮厚度与温度、时间和氧气含量之间的关系,温度、时间和氧气含量对平均氧化增重和平均氧化铁皮厚度影响的强弱顺序为温度>时间>氧气含量,温度和时间对氧化增重和氧化铁皮厚度的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氧气含量对氧化增重和氧化铁皮厚度的影响不如温度和时间显著;氧化铁皮具有疏松、致密和分层等特征,在纳米压痕试验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并在加载和卸载曲线上分别出现突进和突退现象,预设压入深度越大,突进和突退现象越明显。
    • 袁静; 徐乐钱
    • 摘要: 针对国内某钢厂首次生产40CrNiMoA时采用高温加热工艺,除鳞效果差,导致棒材表面凹坑缺陷严重,需要滚磨及报废处理,影响精整周期增加成本。通过金相及电镜分析,40CrNiMoA氧化皮中富集的Ni金属丝粘连氧化皮与基体,为除鳞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通过降低加热温度,成功改善除鳞效果,提升棒材表面质量。
    • 蒋晨; 张韵; 江海涛; 米振莉; 王彬; 刘立辉; 李磊
    • 摘要: SPHC钢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以及建筑等行业,对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某钢厂在生产SPHC钢过程中,经常出现麻点、红锈以及酸洗黑边缺陷。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缺陷部位的检测结果,研究和分析了SPHC表面和酸洗黑边缺陷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麻点缺陷的形成是由于粗轧后除鳞不彻底,残留的氧化铁皮在精轧时被压入钢板表面形成的;红锈缺陷的产生与Si元素的富集和初次除鳞温度低于Si的氧化物熔点相关;酸洗黑边缺陷是缺陷处氧化铁皮过厚,产生色差所致。
    • 张博睿; 李志伟; 张丽强; 余伟
    • 摘要: 热轧带钢生产中除鳞后残留的初生氧化铁皮,将严重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含Si 0.25%的低合金钢进行高温拉伸氧化铁皮剥离实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试样表面微观形貌,金相法统计试样氧化铁皮剥离区面积,EDS对试样表面的残留氧化铁皮与基体的截面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剥离温度越高,氧化铁皮的剥落方式由穿晶断裂转变为晶界断裂。氧化铁皮产生一定的变形量,会促进氧化铁皮的剥离。剥离区域的Si元素含量很少,而未剥离区的氧化铁皮与基体界面的截面处Si元素含量较高,说明Si元素反应生成的Fe_(2)SiO_(4),在凝固状态下会对氧化铁皮起到强烈的钉扎作用,使剥离困难。含Si0.25%的低合金钢,当氧化铁皮的剥离温度在1200°C左右时,高于FeSiO_(4)的熔点温度,将有利于氧化铁皮的剥离。
    • 丛洁; 古晓磊; 吴鹏
    • 摘要: 某用户对55SiCr卷簧做疲劳性能检测时未达标准寿命要求便疲劳断裂,通过对疲劳断裂弹簧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弹簧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料表面存在氧化铁皮压入缺陷。
    • 邹虎; 赵文渊; 赵满堂; 林作津
    • 摘要: 1215MS易切削钢盘条出现了厚氧化铁皮和结疤等表面缺陷。为确定其形成原因,检验了缺陷的宏观形貌和截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厚氧化铁皮和结疤分别是热轧工艺不当和结晶器保护渣不匹配所致。通过降低始轧温度和吐丝温度、改进风冷线冷却工艺等措施,盘条氧化铁皮已被减薄至15μm以下;通过采用高黏度高碱度还原性保护渣,改善了铸坯表面质量,从而消除了热轧盘条表面结疤。
    • 魏海霞; 陈兴润; 纪显斌; 刘天增; 魏涛基
    • 摘要: 针对精密压延用SUS301奥氏体不锈钢热轧钢带难酸洗问题,使用SEM、XRD对易酸洗、难酸洗热轧钢带氧化铁皮厚度、结构进行了试验室分析及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US301不锈钢经炉卷轧机轧制的高温钢卷下线后,因为冷却方式及冷却时间不同,造成难酸洗程度的不同。冷却速度慢,氧化皮以Fe_(2)O_(3)为主,易酸洗且酸洗后表面较好;冷却速度快,氧化皮以Fe_(3)O_(4)为主,较难酸洗,表面氧残、边部黑带等酸洗不良缺陷严重。控制热轧黑卷下线后冷却速率和冷却方式,可有效避免表面酸洗不良缺陷发生,提高酸洗效率。
    • 张玉海
    • 摘要: 主要介绍耐候焊丝钢坯除鳞效果与加热炉加热工艺,研究了不同的加热炉工艺参数下钢坯表面氧化铁皮的变化及高压水装置对除鳞效果的影响。结合生产实践,通过调整加热炉工艺,当均热段温度由1100°C调整到1180°C时,改变Fe_(2)SiO_(4)化合物的形态;盘条氧化铁皮结构中FeO的比例提高约4%,厚度由3.89~4.88μm增加到5.34~6.11μm;同时增加辅助除鳞设施,有效控制炉生氧化铁皮的残留,消除钢坯加热后不易去除的氧化铁皮缺陷,满足后续轧制要求,盘条产品表面质量得到保障。研究结果对钢坯除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赵贤平
    • 摘要: 探讨钢铁材料表面氧化铁皮致密度的定量评价方法,用于判定热轧或热处理后的钢铁材料不经防腐处理的耐氧化腐蚀性能或氧化层去除的难易程度。测量钢铁材料表面氧化层中的缝隙长度,根据氧化铁皮所占的面积,计算出单位面积缝隙长度的倒数,作为致密度的定义,即可以定量地描述氧化铁皮的致密度。分别给出对钢材基体起良好保护作用及易去除的氧化铁皮致密度的推荐值。
    • 张玉海
    • 摘要: 调整高强度电梯钢丝绳用盘条SWRH82A轧制工艺,研究不同的工艺参数下FeO被氧化成Fe_(3)O_(4)、Fe_(2)O_(3)的变化规律和不同氧化铁皮结构对机械去除的影响;将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确定均热温度控制在(1 030±5)°C、进精轧温度控制在(910±5)°C、吐丝温度控制在(880±5)°C时为最佳工艺参数,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易于机械去除氧化铁皮的盘条,满足客户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