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41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61968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应用预防医学、疾病监测、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等;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文献由103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振、徐丽、方晓红等。

丙型病毒性肝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1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1968 占比:99.37%

总计:62361篇

丙型病毒性肝炎—发文趋势图

丙型病毒性肝炎

-研究学者

  • 张振
  • 徐丽
  • 方晓红
  • 董再再
  • 赵子龙
  • 赵立波
  • 刘源
  • 周晓军
  • 宋志军
  • 成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津生
    • 摘要: 1、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肝病是肝癌(HCC)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病因主要包括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一些环境致癌毒素。HCC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和不良转归。各种慢性肝病进展所致肝硬化是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肝硬化患者中HCC的5年累积发生率为3%〜5%。约80%〜90%的HCC发生在慢性炎症和肝纤维化/硬化背景下,HCC的治疗和预后也因肿瘤分期和肝功能异常程度的不同而复杂化。
    • 于蔷; 李薇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住院号:001724852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四肢反复红斑、水疱2+年就诊,患者2+年前因上述皮损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大疱表皮松解症”,予以治疗(具体不详)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1年多前,患者健康体检时发现疑似“丙肝”,未治疗。此后患者皮损反复发作,日晒后皮损稍加重,冬轻夏重,触及硬物后皮肤极易出现绿豆至蚕豆大小的水疱或擦伤,皮损反复发作,不易愈合,愈后遗留部分色素沉着。
    • 张倩; 付建军
    •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导致急、慢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绝大多数丙型病毒性肝炎是可以治愈的,治疗有效措施包括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和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但既往研究发现,患者在干扰素治疗期间可发生抑郁症,相关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活性异常、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假说、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紊乱、炎症学说、特定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及细胞因子学说有关;此外,抑郁症在DAAs治疗中也可能发生。现对干扰素和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郑玲玲; 孟银梅; 刘南南; 叶小欣; 马珺珺; 李铭; 李卫
    • 摘要: 目的探讨2019—2020年阜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进展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丙肝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进展情况分为慢性肝炎组(n=158)、代偿期肝硬化组(n=41)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n=81)。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丙肝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患者疾病进展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280例丙肝患者中,男161例,女119例,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62.50%患者分布在农村;61.79%患者具有血液接触史;患者职业主要为农民。基因分型1b型和2a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病毒定量、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合并症是丙肝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9—2020年阜阳市丙肝患者中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农村居民占比高于城市。阜阳市丙肝患者疾病进展影响因素较多,应结合本市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干预,以降低肝失代偿和肝硬化发生率。
    • 张霞
    • 摘要: 目的了解郑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男男性行为人群丙肝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市三合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组织)2017年6-12月前来咨询检测的郑州市男男性行为者400例,采用匿名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丙肝抗体检测及丙肝防治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将检测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检测和调查有效样本量400例。检测结果发现1例丙肝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2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丙肝相关知识总知晓率68.05%,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之间有关,其中学生、商业或服务业者、大专及本科学历者及月收入较高者等人群的丙肝知晓率较高。知道丙肝相关检测项目(肝功能、抗体、核酸)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7.25%;曾做过丙肝相关检测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2.75%,其中做过肝功能检测的人数为119,占调查总人数的29.75%,做过丙肝抗体检测的人数为103,占调查总人数的25.75%,做过丙肝核酸检测的人数为12,占调查总人数的3.00%。结论郑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农民、工人、受教育程度及月收入较低的男男性行为人群是加大丙肝相关知识宣教重点人群,在宣传推广丙肝预防知识时,同时要注重科普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使男男性行为人群能全面深入了解丙肝防治知识。
    • 贺亚萍; 周超; 吴国辉; 张维; 蒋和宏
    • 摘要: 目的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重庆市病例报告数较多的7个区县中报告数较多的9家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对以上9家医院诊断的18岁及以上全部丙肝抗体阳性病例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特征、流行病学史、检测发现途径等情况,抽血检测其丙肝核酸情况。结果共调查符合条件的丙肝患者315例,以初中及以下(68.5%)、40~60岁年龄段(68.9%)人群为主。患者过去主要有医源性暴露史(69.5%)及高危行为史(33.1%)。通过各类医疗服务筛查发现的病例有174例(55.2%),就诊者主动要求检测仅有44例(14.0%)。297例(94.3%)丙肝核酸检测阳性。结论重庆市丙肝患者以40~60岁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为主,且患者主动检测意识较差,应加强动员检测工作,积极发现并动员患者“应治尽治”。
    • 周欣
    • 摘要: 说到病毒性肝炎,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甲肝或者乙肝,很少人会注意到丙肝。很多丙肝感染者人认为“我可能最近吃了什么东西,然后得了丙肝,所以现在肝功能不好了”,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广泛存在的。那么,什么是丙肝呢?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主要健康问题,丙肝病毒是RNA病毒,根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7100万丙肝患者,目前认为,丙肝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40万人因为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而死亡。
    • 王云凤
    • 摘要: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属于常见的传染病,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病因。国内现在有近千万丙肝感染者,还有大量潜在感染者没有确诊,因此,丙肝被称为“沉默杀手”。
    • 李生浩; 张黎; 张瑞仙
    • 摘要: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与流行现状,为推动消除丙型病毒性肝炎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分析中国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患病、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及寿命损失年(YLL)的30年变化趋势与现状,应用GraphPad Prism 8.0作图。结果2019年,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总负担之标化DALY率约101/10万人年;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化发病率约47/10万;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慢性肝病的发病率高峰在40~44岁,标化患病率约1247/10万。1990—2019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总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均于2015年降到波谷,之后4年急转上升;标化DALY率30年持续下降。结论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以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慢性肝病为主;因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周期短、疗效好,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赵桂苹; 贾佑雨; 裴倩云; 孔燕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下干扰素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1b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6例1b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32例疗程24周,B组44例疗程48周,C组50例疗程72周,分别给予聚乙二醇(Peg-IFNα-2a)联合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4、12、24周及随访的RVR分别为59.38%、68.75%、87.50%、46.88%;B组患者4、12、24、48周及随访的RVR率值分别为75.00%、81.82%、84.09%、88.64%、70.45%,C组患者4、12、24、48、72周及随访的RVR率值分别为87.76%、89.80%、93.88%、95.92%、97.96%、95.92%,C组患者随访的RVR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持续病毒应答率(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分别为68.42%(13/19)、84.85%(28/33)、95.74%(45/4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发热、疲倦、胸闷、脱发、头晕及白细胞减少。C组头痛、发热、疲倦、胸闷、脱发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且头痛、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eg-IFNα-2a联合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治疗1b型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疗程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其中疗程为72周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