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杂交种

杂交种

杂交种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459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72篇、会议论文105篇、专利文献22982190篇;相关期刊567种,包括中国种业、种子、种子世界等; 相关会议62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向日葵研讨会、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等;杂交种的相关文献由8701位作者贡献,包括等、高士杰、李继洪等。

杂交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72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0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982190 占比:99.98%

总计:22986067篇

杂交种—发文趋势图

杂交种

-研究学者

  • 高士杰
  • 李继洪
  • 景希强
  • 林勇
  • 赵久然
  • 王元东
  • 王德生
  • 王亮
  • 李方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唐启源
    • 摘要: 一、育秧前准备1.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丰产性与稳产性好、品质优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品种。2.用种量与种子要求每667平方米早稻用种量为常规种4〜5千克、杂交种2.5千克左右;晚稻用种量为常规种3〜4千克、杂交种2千克左右;一季稻用种量为常规种3千克左右。
    • 李周帅; 董远; 李婷; 冯志前; 段迎新; 杨明羡; 徐淑兔; 张兴华; 薛吉全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陕A群和陕B群选育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产量,评估自交系的配合力,并开展以产量和配合力为目标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产量及其配合力的关联位点,为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改良及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NCⅡ遗传设计,以陕A群和陕B群选育的85份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构建包含246份F1的杂交种群体,在3个环境下进行产量测试,并评估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利用6H90K芯片进行亲本基因型检测,获得63 879个高质量SNP标记,并进行群体遗传特征分析,在杂交种群体推测出高质量SNP标记55 951个,采用加性模型和非加性模型对杂交种产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基于B73参考基因组对显著关联SNPs内的基因进行挖掘和功能注释。【结果】3个环境下的产量表现符合正态分布且变异广泛,产量广义遗传力为59.04%,环境效应显著;杂交种产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三者之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性,杂交种产量与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r=0.95)大于与一般配合力的相关性(r=0.62);陕A群与陕B群遗传特征具有一定差异,陕A群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7、5和9个SNP与杂交种产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显著相关(-log10(P)>3.86),其中4个SNP为杂交种产量和特殊配合力共定位,最终锚定了17个关联SNP。对不同性状关联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发现,4个GCA关联SNP受加性效应控制,F1产量BLUE关联位点可分为4种表现形式,以显性效应为主,其杂合基因型为最优等位基因型或次优等位基因型。通过功能注释发现,候选基因在玉米生长发育和籽粒建成中特异表达,例如GRMZM2G165828、GRMZM2G057557均与玉米籽粒发育相关。【结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共同影响杂交种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影响更大;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可通过有利等位基因聚集提高一般配合力。在F1杂交种群体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可开展配合力相关遗传解析,挖掘产量及其配合力相关遗传位点,可加速关联位点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 黄骏东; 柯伟倩; 陈广欣; 古晓倩; 张启雷; 彭长连
    • 摘要: 为了解植物对镉的吸收和迁移特性,用200μmol/L镉处理蟛蜞菊(Sphagneticola calendulacea)、南美蟛蜞菊(S.trilobata)及其杂交种,研究了其对镉的吸收、迁移与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茎和叶中的镉含量逐渐上升,叶片的镉含量逐渐与茎相当,而根部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整株水平上,杂交种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恢复生长后,3种植物根中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杂交种(50.4%)>蟛蜞菊(35.8%)>南美蟛蜞菊(33.7%)。镉在3种植物的叶位分布模式在去镉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杂交种更偏向将重金属镉积累于幼叶和成熟叶中。3种植物从叶脉、叶脉间隙到叶片边缘的镉含量逐渐下降,南美蟛蜞菊叶脉的镉含量(2766.3μg/kg)最高。可见,杂交种对镉的吸收和转运转移能力高于双亲,预示其在未来应用于植物修复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 粟建光; 杜广旭; 唐蜻; 李林; 程超华; 李刚; 戴志刚; 邓灿辉; 陈小军; 张小雨
    • 摘要: 中大麻资4号是吉林四环澳康药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低毒、高CBD工业大麻杂交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四氢大麻酚(THC)平均含量为0.20%,大麻二酚(CBD)平均含量为5.04%,花叶平均产量2666.7 kg/hm^(2)。该品种生长期内未见明显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发生,抗旱性中等。该品种于2021年11月12日通过了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的新品种鉴定登记。
    • 李立鑫
    • 摘要: 青贮玉米品质好,含水量高,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为了进一步提高青贮玉米产量,保证其种植效果,本文分析了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完善了栽培方案,以期为青贮玉米的有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1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1.1选种目前,中国青贮玉米品种主要有2种。首先是普通的青贮玉米,在选种时,要选用生物产量好的杂交种。其次是特种玉米,属于比较优质的青贮玉米类型,籽粒含油量较高,主要在7%以上,营养全面、能量高,应用此类青贮玉米,不仅能够提高种植效率,还能够改善肉奶品质。在选种时,一定要选择抗病性及保绿性好的种子,为青贮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保障。
    • 李世昌; 邓洪庚; 李培
    • 摘要: LSC107是仁寿县陵州作物研究所以杂交组合(87-1×86-1)经5年8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利用该自交系及其衍生系已选育出9个高产、绿色、优质玉米杂交种在我国西南地区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 徐婷; 樊景胜; 连永利; 曲忠诚; 王振
    • 摘要: 齐禾401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自育自交系Q428为母本、自育自交系F1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抗病性强,收获时含水量低等特点,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 徐艳霞; 黄新育; 刘学峰; 蓝岚; 杨曌; 王凤国; 宋敏超; 李红
    • 摘要: 青贮玉米新品种龙牧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于2020年选育的青贮玉米杂交种。该品种组合为LM422×LM425,2018~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这两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5847.1kg/hm^(2)和68464.2kg/hm^(2),比对照品种龙福玉5号分别增产11.4%和11.1%。在适应区出苗至收获期(蜡熟初期)123天,需≥10°C活动积温2650°C,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2020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适应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 谭晓伟; 李浩川; 刘宗华
    • 摘要: 豫单1878是河南农业大学以自育自交系L217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L119A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抗南方锈病、小斑病、穗腐病等主要玉米病害;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于202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200023,适宜河南全省种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