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术后肠梗阻

术后肠梗阻

术后肠梗阻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0138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江西中医药、世界中医药、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全国血吸虫病诊治技术与临床研究学术研讨会、第二届长城国际中西医结合心脏病论坛等;术后肠梗阻的相关文献由439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永恒、方剑乔、莫黎等。

术后肠梗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6 占比:0.8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0138 占比:99.14%

总计:20312篇

术后肠梗阻—发文趋势图

术后肠梗阻

-研究学者

  • 何永恒
  • 方剑乔
  • 莫黎
  • 邵晓梅
  • 房军帆
  • 李倩
  • 杜俊英
  • 汪雯
  • 陈苏宁
  • 刁向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永; 张俊榕; 潘杰; 翁宗奇; 陈先强
    • 摘要: 目的探讨孤核受体NR4A1对大鼠术后肠梗阻(POI)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1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OI模型)、激动剂组(POI模型+CytosporoneB),每组各6只。激动剂组术前1 h腹腔注射CytosporoneB(13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前1 h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磷酸盐缓冲液。饲养48 h后用墨汁灌胃,30 min后麻醉处死大鼠,取血液和小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肠组织NR4A1表达,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量小肠推进率,TUNEL法检测肠组织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肠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4和MAPK3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和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R4A1表达明显降低,小肠推进率下降(P<0.0001),肠组织炎症加重,细胞凋亡明显升高(P<0.01),MAPK14和MAPK3显著上调(P<0.0001),血浆和肠组织的IL-6水平升高(P<0.0001)。与模型组比较,激动剂组中NR4A1表达明显升高,小肠推进率升高(P<0.0001),肠组织炎症明显减轻,细胞凋亡明显降低(P<0.01),MAPK14和MAPK3表达显著下调(P<0.0001),血浆和肠组织的IL-6水平降低(P<0.001或P<0.0001)。结论激活NR4A1表达可减轻大鼠POI的炎症反应和梗阻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有关。
    • 李倩; 莫黎; 何永恒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造模方法对SD大鼠术后胃肠动力及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建立操作便捷、能真实模拟临床腹部手术术后肠梗阻、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A、B、C、D组、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模型A组以湿棉签擦拭小肠3次;模型B组切除部分盲肠;模型C组切除部分盲肠+湿棉签擦拭小肠1次;模型D组切除部分盲肠+小肠中部离断后再吻合;假手术组开腹后静置20 min关腹;空白组不予手术处理。术后24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计算胃肠推进率及胃残留物质量;对小肠病理切片进行观察;Pearson相关分析胃肠推进率与血清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术后24 h,空白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小于模型A、B、C、D组(均P<0.01);模型C、D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A、B组、假手术组、空白组(均P<0.01)。术后24 h,空白组胃肠推进率均明显高于模型A、B、C、D组,胃残留物质量均明显低于模型B、C、D组(均P<0.01);模型C、D组胃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模型A组、假手术组、空白组,胃残留物质量均明显高于模型A组、假手术组、空白组(均P<0.01),其中模型C组胃肠推进率明显低于模型A组(P<0.01)。模型A、B组的肠黏膜坏死、脱落;模型C、D可见黏膜坏死、脱落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空白组及假手术组肠黏膜上皮排列有序,绒毛结构清晰,组织结构正常,未见损伤。大鼠胃肠推进率与血清IL-6水平呈极强负相关(r=-0.85,P<0.01),与血清TNF-α水平呈强负相关(r=-0.79,P<0.01)。结论部分盲肠切除术+小肠擦拭法成功模拟了术后肠梗阻,操作简便,适用于SD大鼠术后肠梗阻造模;且术后肠梗阻模型大鼠的胃肠动力与血清IL-6、TNF-α水平呈反相关。
    • 钱嘉惠; 周春宇; 杨成城; 张少辉; 张栋; 张涛; 马亦湘
    •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麻子仁丸治疗术后肠梗阻(POI)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麻子仁丸中药化学成分,经口服生物利用度(OB)、类药性(DL)筛选得到药物的有效成分,并进行有效成分靶点预测;同时从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检索POI相关靶点;取交集靶点后,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互作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对核心靶点和核心成分分子对接;最后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POI相关靶点405个,麻子仁丸活性成分140个,涉及治疗POI靶点75个;GO生物过程分析显示,涉及对无机物的反应、对有害物质的反应、药物细胞应答、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对脂多糖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细菌源分子的反应、激酶活性的正调控、转移酶活性的正调控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TNF通路、HIF-1通路、IL-17通路、ErbB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麻子仁丸可通过潜在的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改善术后肠梗阻炎症反应、调节肠黏膜免疫及肠道微循环等。
    • 汪健; 周云
    • 摘要: 2021年第9期的《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刊登了35篇文章,内容涵盖特色文章、医疗管理、新生儿、胸外、肛肠、泌尿等领域。一、特色文章近年来,早期肠内喂养(EEN)在腹部外科的应用兴趣日益增加,EEN已成为“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核心要素。成人领域临床试验表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还可减少术后肠梗阻的持续时间和胃肠道手术、腹部妇科手术等多种手术后的住院时间,但其在儿童和新生儿中应用的文献报道较少。
    • 丁佳蓉; 朱逸琪; 王良梅; 江波; 谢尚训; 张士伟; 杨荣; 郭宏骞
    • 摘要: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患者术后30 d内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因膀胱癌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2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肠梗阻分为梗阻组和未梗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行RARC术后患者发生早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258例患者中43例术后发生了早期肠梗阻,发生率为16.7%。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方式、尿流改道方式、术中估计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分的患者,改善围术期基础状况、加强术后管理,将有利于减少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
    • 叶子; 魏绪强; 冯寿全; 顾群浩; 李璟; 冯晨晨; 裴丽娟; 王珂; 周嘉
    • 摘要: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相关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AMSTAR 2量表评价方法学质量,并应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等级。结果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PRISMA得分均在15.5-26分之间,方案与注册、研究偏倚、其他分析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不足;AMSTAR 2评价提示所有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显示,纳入的32个结局指标中共有7个为中等质量,15个为低质量,10个为极低质量。结论现有证据提示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疗效肯定,相关系统评价的报告质量良好,方法学与证据质量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实际中应用证据时需谨慎,相关临床试验及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黎海芳; 刘蓝笛; 郭莉华
    •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火龙罐在剖宫产术后肠梗阻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清远市中医院妇产科收取的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火龙罐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疼痛感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负面情绪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负面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患者予以康复治疗时,通过中医火龙罐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缓解患者负面心理状态,并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 吴春薇; 谢瑛; 蔡军
    • 摘要: cqvip:胃癌是我国男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1],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常见恶心、呕吐、腹胀等一系列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所致症候群,其中胃排空延迟、Roux滞留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2.7%~56%、10%~30%[2-3]。胃肠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经口进食延迟、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增加。恢复胃管和十二指肠的胃肠动力可以改善体质量减轻[4],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李敏; 林思思; 刘胜远; 徐晓娟; 李琨; 李永渝; 刘晓红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大承气汤改良方(Da-Cheng-Qi-Tang,DCQT)对实验性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设24 h和48 h两个观测时点,用成年C57BL/6小鼠各24只,雌雄不拘,随机均分成4组:对照(control)组(n=6)、假手术(sham)组(n=6)、POI组(n=6)和POI+DCQT组(n=6).通过经典小肠干扰术诱导POI模型.术后以饮用水(control、sham和POI组)或DCQT(POI+DCQT组)灌胃,每天2次.术后24 h和48 h观测小鼠胃肠运动功能、肠道组织结构、局部神经递质及血清胃肠肽水平;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黏膜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用高通量液体芯片检测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或sham组比较,POI组小鼠胃肠排推运动减慢,肠黏膜充血水肿,肠道细菌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在DCQT处理后有不同程度减轻.在POI组,无论术后24 h或48 h,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control组或sham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IL-17水平在24 h显著升高(P<0.05);同时,POI组小鼠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estinal peptide,VIP)水平显著升高,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显著降低,回肠和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显著降低,组胺(histamine,HIS)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用DCQT处理后上述变化均有不同程度逆转(P<0.05或P<0.01).结论:DCQT可有效改善POI小鼠的胃肠道运动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肠道黏膜细菌的变化和胃肠肽的失衡.
    • 黎丽旋; 梁芬芬; 郭婉薇; 蔡少薇; 许鸣
    • 摘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术、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1月~2020.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8例,其中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42例,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6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28.61%,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术治疗结直肠癌创伤小,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