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病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553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循证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等;无病生存期的相关文献由683位作者贡献,包括万华、冯佳梅、吴雪卿等。

无病生存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10.0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1553 占比:89.51%

总计:1735篇

无病生存期—发文趋势图

无病生存期

-研究学者

  • 万华
  • 冯佳梅
  • 吴雪卿
  • 高晴倩
  • 滕月娥
  • 张岩
  • 李欣荣
  • 杨俊兰
  • 王涛
  • 瞿文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绍迪; 王文华; 冯志军; 尚艳; 魏静祎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影像学征象对浸润性黏液腺癌(IMA)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2011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发表的涉及浸润性黏液腺癌预后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包括451例结节型IMA,87例肺型IMA。Meta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型IMA的DFS较肺型IMA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1.80,95%CI:1.19~2.72,P=0.005);结节型IMA与肺型IMA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77,95%CI:1.11~2.84,P=0.02)。结论相较于结节型IMA,肺型IMA是IMA患者DFS减少的重要危险因素。
    • 孙露; 梁若飞
    • 摘要: 目的探讨TRIM47(tripartite motif 47)在多形性胶质瘤(GBM)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ONCOMINE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中检索关于TRIM47的信息,并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TRIM47在GBM与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TRIM47在GBM中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GBM中TRIM47的m 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47基因水平低表达者总生存期较高表达者更长(HR=1.8,P=0.0014),而对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无影响(HR=1.1,P=0.64)。结论 TRIM47基因在GBM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对GBM患者预后的预测具重要意义。
    • 李婧; 梁何俊; 隋鑫; 秦艳茹
    • 摘要: 目的:建立预测Ⅱ/Ⅲ期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535名Ⅱ/Ⅲ期胃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训练集(n=428)和验证集(n=107)。胃癌诊断由组织病理学确定,并由第8版AJCC-TNM分期系统确定临床分期。研究终点为OS和DFS。在训练集中,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确定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这些因素,绘制Ⅱ/Ⅲ期胃癌术后OS和DFS的列线图。采用校准曲线和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估模型性能。结果: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分化程度、人血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和癌胚抗原为OS的预测因素。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分化程度、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癌胚抗原为DFS的预测因素。由此构建的OS列线图和DFS列线图表现出良好一致性和区分度,C指数HR(95%CI)分别为0.726(0.688~0.763)和0.720(0.682~0.758),优于传统第8版TNM分期系统[HR(95%CI)分别为0.650(0.616~0.683)和0.649(0.615~0.683)](P<0.001)。并通过验证集进行了内部验证,OS列线图和DFS列线图具有良好的临床预测性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预测Ⅱ/Ⅲ期胃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OS和DFS。
    • 梁丽红; 王维; 杨芳
    • 摘要: 目的 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变化对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选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NAC和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截至2020年12月。主要研究终点为无病生存期。采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计算NAC前PNI(pre-PNI)、NAC后PNI(post-PNI)以及NAC前后PNI(ΔPNI)的截断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PNI与无病生存期的关联性。结果 共131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研究。NAC后PNI较NAC前降低(46.4±4.5 vs 52.5±4.2,P<0.001)。ΔPNI的截断值为5.26。高ΔPNI组的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ΔPNI组(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ΔPNI、NAC前的临床分期、HER-2均是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NAC期间PNI降低提示预后不良。在NAC期间保持良好营养状态可能会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
    • 吴昊明; 傅广波
    •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ChLAP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前列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LncRNA SChLAP1的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SChLAP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前列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Lnc RNA SChLAP1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SChLAP1高表达患者的FDS和OS低于LncRNA SChLAP1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Gleason评分和LncRNA SChLAP1表达水平均为前列腺癌患者DFS和O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ncRNA SChLA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前列腺癌临床预后的评价指标。
    • 孙萌; 许凌云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激素受体(HR)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在绝经前接受卵巢功能抑制(OFS)后的性激素变化及预后。方法将使用戈舍瑞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44例分为≤40岁组(n=61)和>40岁组(n=83)。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血清性激素水平、生存事件、月经恢复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组患者雌二醇(E_(2))、促卵泡生成素(F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无病生存期(DFS)、月经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乏力、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0)。结论在绝经前H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龄通过影响E_(2)及FSH的变化而影响OFS的效果,而OFS的激素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莫笑开; 林少帆; 伍光恒; 陈焯枝; 郑旭峰; 胡泽桓; 肖健宁; 林黛英; 张水兴
    • 摘要: 目的:构建及验证基于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的无病生存期(DFS)模型,并进一步其评估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射科医师手工勾画患者治疗前CT图像上的肿瘤感兴趣区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Cox回归筛选关键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同时,通过临床特征筛选及建立临床模型,结合以上模型后得到影像组学-临床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影像组学模型由10个影像组学特征构成。病理淋巴结分期为DFS独立的临床风险因素。影像组学-临床模型表现出对肿瘤进展高低风险人群的良好区分度,训练集C指数为0.744,95%置信区间(CI)为0.689~0.799,验证集C指数为0.774,95%CI为0.676~0.872。高风险组中位DFS明显小于低风险组其中训练集(16个月vs 39个月,P<0.001);验证集(11个月vs 24个月,P<0.001)。同时,在训练集的低风险患者中,手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与单纯手术患者的DFS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DFS分别为34.4个月,32.5个月,P=0.816)。结论: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基于治疗前CT图像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DFS的影像组学-临床模型,该模型具有评估术后肿瘤进展低风险人群的辅助治疗的价值。
    • 徐康; 胡磊; 朱志强; 徐皓
    • 摘要: 目的探讨阴性切缘(R0)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kit(C-kit)的基因突变特征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行R0切除术的GIST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一代Sanger测序法对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原发部位、肿瘤最大径、核分裂像数目、瘤体破裂、簇分化抗原117(CD117)、胃肠道间质瘤1的标记物(DOG1)、簇分化抗原34(CD34)、增殖标记蛋白Ki-67(Ki-67)、危险度分级、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kit突变类型、手术方式及术后靶向治疗情况];取手术后GIST患者的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常规术后病理检测、C-kit突变类型及其突变位点检测;采用改良美国国立研究院(NIH)标准评估GIST患者的危险度,对低危患者每6个月随访1次、中高危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收集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复发,并计算3年无病生存期(DFS);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别构建和分析GIST患者术后3年DFS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GIST患者术后3年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Sanger测序显示,GIST患者C-kit突变主要发生在11号外显子,其次为9号外显子;肿瘤最大径、核分裂像计数、肿瘤是否破裂、Ki-67增值指数、NIH分级、TNM分期、C-kit突变类型与GIST患者术后3年DFS有相关性(P<0.05);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核分裂像计数≥5个/50高倍视野、肿瘤破裂、Ki-67增值指数≥5、中高危NIH分级、TNM分期Ⅱ和Ⅲ期、C-kit 9及11号外显子突变是R0切除GIST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结果表明,3年DFS由低到高依次为外显子9、11、13、17。结论C-kit基因突变与R0切除GIST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其中9、11号外显子突变是3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林智; 叶倩文; 颜兵
    • 摘要: 目的探索肿瘤出芽(TB)对术前癌胚抗原(CEA)正常的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经手术完整切除后病理确诊且术前CEA在正常范围内的Ⅰ~Ⅲ期结直肠癌病例87例,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判读TB后将患者分为TB低组和TB高组,分析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不同及无病生存(DFS)期、总生存(OS)期的差异。结果TB高组患者更多表现为存在淋巴结转移(N_(1+2))、Ⅲ期(均P<0.01);TB低组患者不论是DFS(Log rank=4.48,P=0.03)还是OS(Log rank=5.74,P=0.02)均优于TB高组;单因素分析显示TB是DFS和OS的预测因子,但多因素分析仅显示TB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HR=3.25,95%CI:1.07~9.83,P=0.04)。结论在CEA正常的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TB对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TB较低的患者预后优于较高的患者。
    • 钱可扬; 茆勇; 陆庭勋; 孙俊杰; 高翔; 蔡东焱
    • 摘要: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改良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在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并行根治术后HIPEC的48例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HIPEC组;将同期80例根治术后仅接受静脉化疗的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无病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HIPEC组3年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7.5%vs.72.5%,P0.05)。结论:根治术后行改良HIPEC可以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其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更低,且该置管方法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控,能满足治疗需要。而使用白蛋白紫杉醇作为HIPEC的药物似乎更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