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整块切除

整块切除

整块切除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专利文献595593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等; 整块切除的相关文献由350位作者贡献,包括严泽军、叶章群、张学水等。

整块切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95593 占比:99.99%

总计:595673篇

整块切除—发文趋势图

整块切除

-研究学者

  • 严泽军
  • 叶章群
  • 张学水
  • 张永杰
  • 徐明
  • 林吓聪
  • 樊俊杰
  • 武兆久
  • 范炜
  • 薛波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志斌; 卞浩; 郭毛毛; 李振迟; 王晨; 洪增旭; 王江平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建立辅助通道,牵引肿瘤后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3月到2019年02月收治的7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标准的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研究组先经正中线耻骨上2指处穿刺建立2~5 mm操作通道,置入长钳至膀胱,尿道镜监视下钳夹膀胱肿瘤基底部周围组织,适当牵拉。在牵拉张力下,黏膜下各层组织结构清晰可辨,沿肿瘤周围2 cm处切开黏膜至深肌层,沿深肌层推进并扩展,直至整块化切除肿瘤,肿瘤组织利用组织篮套取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肿瘤基底部浅肌层完整,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牵牛”法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可以稳定、清晰、灵活地显露肿瘤基底部组织,提高膀胱肿瘤完整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虞随; 姚立锋; 苏翼; 庞彤彤; 严泽军; 刘厚先
    • 摘要: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EBRT)与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对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连续收治的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EBRT(27例)和TURBT(21例)。抽取患者术前和术后72 h外周静脉血3.2 ml并采用Cyttel技术检测和计数CTC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CTCs计量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TCs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5±3.73)个/3.2 ml比(4.24±3.52)个/3.2 ml,P>0.05],术后EBRT组患者外周血CTCs计数低于TURBT组[(5.63±3.40)个/3.2 ml比(8.52±5.46)个/3.2 ml,P0.05],而TURBT组患者术后CTCs计数高于术前[(8.52±5.46)个/3.2 ml比(4.24±3.52)个/3.2 ml,P<0.05]。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1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4%比85.7%,P<0.05)。结论与TURBT比较,对NMIBC患者行EBRT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外周血中因膀胱肿瘤切除播散的CTCs数量。
    • 徐磊; 陶凌松; 程龙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行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Thu-ERBT)者为Thu-ERBT组,3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PKRBT)者为PKRBT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Thu-ERBT组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发生;PKRBT组有9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现象,其中4例导致膀胱穿孔。两组在留置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病理有无肌层组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u-ERBT术具有精确切割、瘤体标本完整、无闭孔神经反射、病理分期准确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有效的方法让患者从中获益。
    • 韩聪祥; 林吓聪; 黄宏伟; 谢智明
    • 摘要: 目的 研究经尿道类腹腔镜技术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月采用经尿道类腹腔镜技术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的2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33枚肿瘤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8±21.8)min,术中出血及闭孔神经反射均不明显;术后病理标本组织层次清晰,90.9%肿瘤标本带膀胱肌层,基底组织及切缘组织均无肿瘤,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随访(24.5±21.5)个月,3例(10.7%)异位复发.结论 经尿道类腹腔镜技术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可靠,术中解剖层次清晰,闭孔神经反射及出血均不明显,标本含肌层组织比率高,可获得精确的病理分期,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石兵; 马寅锋; 王伟
    • 摘要: 目的:探讨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联合吉西他滨即刻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联合吉西他滨即刻灌注治疗的42例NMIBC患者,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导尿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术后病理分期分级、复发及进展情况,并依据病理分级与分期分层统计患者的复发率.结果:4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18.0~45.0 min,平均(32.4±7.8)min,手术创面无明显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发生.术后留置导尿3.0~5.0 d,平均(4.2±0.8)d,住院时间4.0~8.0 d,平均(6.5±0.7)d.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癌8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20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14例;TNM分期Ta期11例,T1期31例.随访18个月发现,复发5例,复发率为11.9%,其中Ta期复发率为9.0%(1/11),T1期复发率为12.9%(4/31).结论: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联合吉西他滨即刻灌注治疗NMIBC安全、有效,能提供相对完整的病理标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海洋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肿瘤切除完整度,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随访期间肿瘤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肿瘤切除至深肌层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观察组肿瘤复发率为4.3%,对照组为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创伤小、肿瘤切除彻底、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患者康复,降低肿瘤复发率.
    • 张兴; 樊俊杰; 陈宇航; 王起; 吴开杰; 贺大林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ERBT)标本中肌层组织存在率、二次电切时肿瘤残留率及分期升高率,以期为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所有关于ERBT术后行二次电切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7月20日.由2位研究员独立对每一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进行交叉核查.运用Stata 12.0软件及双反正弦法进行数据转换、发生率合并计算及单组率Meta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321例膀胱癌患者.结果 显示ERBT术标本肌层组织存在率高达99.65%(95%C I:98.95% ~99.98%),二次电切时肿瘤残留率为4.53%(95%C I 2.54% ~7.04%),肿瘤分期升高率为1.57%(95%CI 0.51% ~3.19%).结论 ERBT术标本肌层组织存在率较高、肿瘤残余率及分期升高率较低,但仍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ERBT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二次电切.
    • 芦山; 孟宇; 李弘帅; 王楠; 陈聚伍
    • 摘要: 目的 研究胸腰椎恶性肿瘤使用一期后路分块与整块全脊椎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胸腰椎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其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分块组和整块组,每组46例,其中分块组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分块全脊椎切除术,整块组患者采用一期后路整块全脊椎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6个月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统计末次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局部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整块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分块组,分块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高于整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两组患者SF-MPQ量表中各指标评分、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SF-MPQ量表中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均明显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块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局部复发率低于分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后路分块与整块全脊椎切除术对胸腰椎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均较好,其中整块切除方案虽耗时较长,但其能有效降低患者术中输血量,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且在预防局部复发方面优势明显.
    • 黄晓东; 王晨青; 罗晓辉; 门群利; 樊俊杰; 王波; 索杰
    • 摘要: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ATUNER)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术后随访结果 .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MIBC患者随机分为ATUNER组和TURBT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规律膀胱灌注化疗,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160例患者完成研究,ATUNER组和TURBT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一般资料及肿瘤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和TURBT组手术时间[(23.96±14.04)min vs.(24.03±12.84)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和TURBT组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3.23±4.64)h vs.(16.79±6.51)h]、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2.56±1.18)d vs.(3.14±1.44)d]、术后住院时间[(3.55±1.15)d vs.(4.13±1.42)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术中有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2例出现膀胱穿孔,而TURBT组分别为15例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术后病理标本中逼尿肌检出率(97.5%)显著高于TURBT组(67.5%)(P<0.05).ATUNER组术后24个月复发率(8.75%)低于TURBT组(28.75%)(P<0.05).结论 ATUNER治疗NMIBC的临床有效性较TURBT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电切率降低,标本质量较高,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 陶伟; 徐明; 朱进; 刘晓龙; 臧亚晨; 孙传洋; 阳东荣; 薛波新
    • 摘要: 目的 比较980 nm红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e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9月我院144例NMIBC的临床资料,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行980 nm红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980 nm红激光组,n=68),其余行TUR-Bt(TUR-Bt组,n=76),术后均接受规范性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保留导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980 nm红激光组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TUR-Bt组2例中转开放手术.980 nm红激光组手术时间(21.6±3.8)min,与TUR-Bt组(22.3±3.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0,P=0.195).980 nm红激光组膀胱冲洗例数及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短于TUR-Bt组(P<0.05).TUR-Bt组分别有8、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980 nm红激光组无一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38).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980 nm红激光组复发2例,TUR-Bt组复发4例,2组肿瘤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78,P=0.081).结论 980 nm红激光整块切除法治疗NMIBC安全、有效.与TUR-Bt相比,980 nm红激光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可获得精确病理分期,肿瘤复发率相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