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数字中国

数字中国

数字中国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889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6548篇;相关期刊486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中国青年、中国经济景气月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08年全国采矿技术高峰论坛、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等;数字中国的相关文献由594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本刊编辑部1、吴江波等。

数字中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0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6548 占比:99.24%

总计:117436篇

数字中国—发文趋势图

数字中国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编辑部1
  • 吴江波
  • 岑朝阳
  • 张鹏
  • 马化腾
  • 喻贵银
  • 李京伟
  • 李朋德
  • 梁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科成
    • 摘要: “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各类应用服务体系的数据基础,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本文探讨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景三维仅是“一张图”的组成部分,但依然有着复杂的数据构成。实景三维是三维空间构架和底座,国土空间规划是用地管控和实施监督的基础,二者的融合需从数据库最底层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入手,逐步解决数据生产、归集、入库、应用各阶段的诸多难题。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时空维度的“两级升维”,结合无人机逆向建模技术获取地理实体实景三维数据,通过数据归集,初步建立“协调共享、上下联动、时点追溯”的空间大数据;其次,按照“统筹设计、逻辑集成、物理分散”的原则,结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技术横向联动城市信息模型搭建“一张图”主数据库,构建“全域时空模型”,开展仿真模拟、态势预测、推演验证等工作;最后,以场景应用为开发导向形成前端管理平台,最终实现城市高质量和精细化治理的目标。
    • 岑朝阳
    • 摘要: 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要手段,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我国共同富裕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我国学术界的已有成果,从内涵、途径及其意义3方面对数字乡村建设研究进行梳理与阐释、纵览与界说、分析与展望,以期对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与水平、建设高水平数字中国发挥积极作用。在数字乡村的内涵方面,主要存在着“数字”与“乡村”的结合说、改造说与应用说;在数字乡村建设的途径方面,主要存在着宏观推进论、数字服务论、数字治理论与数字传播论;此外,学术界主要从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与治理提升等方面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意义研究。
    • 王世伟
    • 摘要: 数字中国背景下,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正在成为重塑图书馆整体格局的驱动力量,成为图书馆资源结构和服务形态蝶变升级的关键要素。文章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围绕数字中国战略下图书馆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坐标与方位,指出数字中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图书馆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四轮前期积淀,智慧化转型构画了图书馆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二是图书馆在智慧化转型中应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应统筹兼顾总体、群体和个体,要赋能满足人民文化新需要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图书馆在智慧化转型中应着力于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必须将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加以擘画和推进,精神生活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是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和方法。最后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智慧图书馆发展之路,努力成为全球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的东方增长极。
    • 温芳芳; 王齐羽; 应珊姗; 冯婕
    • 摘要: 文章通过网站调查,对澳大利亚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中小学校等主体推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修订国家课程计划,制定中小学各阶段无缝衔接的信息技术国家课程标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充当各级政府与图书馆员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策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注重教师与馆员协作以促进信息素养融入各学科教学;构建家校共育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
    • 张超
    • 摘要: 数字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谋求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正在赋予数字中国丰富的时代意蕴。在经济层面,建设数字中国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信息化新动能;在政治层面,建设数字中国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在社会层面,建设数字中国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了有效路径。
    • 黄莼
    • 摘要: 福建国企顺应数字化发展时代趋势,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机遇,不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努力探索一条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高效发展的融合之路,促使福建的数字国企建设成为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数字国企建设经验对于数字中国建设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启发是:国有企业要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者、数字驱动发展模式的开拓者、数字生态建设的引领者、数据安全的守护者。
    • 段秀芳; 徐传昂
    • 摘要: 文章运用PVAR、耦合协调和莫兰指数模型对我国2015年—2019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耦合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两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式上升态势,但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性较明显;在互动关系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我国整体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态势,且从东部到西部梯度递减;在耦合协调空间关联关系上,东部地区呈“高—高”聚集特征,西部地区呈“低—低”聚集特征,中部地区则不显著。今后应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提高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
    • 岑朝阳
    • 摘要: 为更深入地了解赛博朋克与资本主义,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透视资本主义与赛博朋克世界的过程论关联,勾勒赛博朋克—数字资本主义的内生问题域。从数字资本主义发展与个人解放的二律背反境域阐明与赛博朋克—数字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三重内嵌悖论,以回答赛博朋克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并于现实向度上获得有助于建构超越赛博朋克—数字资本主义的数字中国战略发展。
    • 雒亮; 祝智庭
    • 摘要: 疫情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国家强调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恰逢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公布,数字中国的提出为逐渐走入困境的“互联网经济”提供涅槃重生的机会,也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生态作为社会生态复杂巨系统的一部分,与社会生态系统不断产生能量交换。研究分析数字中国的诞生背景,及其对互联网经济、教育的影响,从技术、理论、行动、目标、实践场景与数字公民六个维度,论述数字中国愿景下的教育新生态发展及其与社会生态的循环共生关系,并从实践出发结合案例阐述将数字中国尖端技术发展引入教育领域引发教育生态变革的可行方案,期望可以为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均衡等领域的研究者、管理者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思路,最终促成两个生态循环共生。
    • 于江
    • 摘要: 数字化革命已然开始,于政府而言,在数字政府建设中采取技术治理是一个具有时代价值的问题。我国的数字政府建设应坚持技术治理的基本立场,注意规避“数字鸿沟”“数字内卷”“数字偏差”“数字悬浮”导致的治理风险,从而找寻出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路径,实现从“用数据治理”到“对数据治理”的扩展,以此构建“服务高效、治理精准、决策科学和数字适宜”的现代政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