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中国

文化中国

文化中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39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文学、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576篇;相关期刊313种,包括今日中国:中文版、华人世界、文化月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六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冬季世界史论坛、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等;文化中国的相关文献由327位作者贡献,包括曾铁、沈庆利、金元浦等。

文化中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4 占比:6.1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6576 占比:93.74%

总计:7015篇

文化中国—发文趋势图

文化中国

-研究学者

  • 曾铁
  • 沈庆利
  • 金元浦
  • 古大勇
  • 周绍纲
  • 张发钦
  • 杜维明
  • 谭继和
  • 冯惠玲
  • 单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立友
    • 摘要: 当代文化寻根小说书写了新时期以来中国人的情感体悟,进行着深刻的文化反思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魅力探寻、多彩地域文化风情体悟、传统与现代交织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态洞察、文学性的艺术审美,是海外读者接受当代文化寻根小说的价值取向。因此,此种文化特质的作品获得持续而广泛的译介和产生良好传播力。这表明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与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信息的文学故事能够获得海外读者的认可,对于推动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有一定的启示。
    • 花家涛
    • 摘要: 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建构有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武术国际传播研究,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关照下,挖掘全球文化交流中受众对意义世界的探索与体验,从而在生命意义建构中服务于受众实现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研究,借助于人类学对当前文化“多元化维护”与“化多元为一体”的辩证理解,需从“中国中心观”转向人类学视野下“中西互证”的思路,并在语境互动、学理互构、他者互鉴的立体模式中,以武术负载的“文化中国”价值观念上承“国之大事”的时代使命,下启“德性生活”的意义世界探索;促使武术传播研究在“独特性辩护”中转向“文化差异性共存与会通性生产”,提升其国际话语能力。
    • 李阳; 胡琪
    • 摘要: “文化中国”是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维度,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聚焦中国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基于“我者”和“他者”视角,选取《过年》和《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两部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基调与风格、叙事内容与方式、叙事视角与语言三方面进行文本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民俗类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提出三点建议:风格多变增趣味、内容更新多知识、中观视角显意义。
    • 张立友; 李思齐
    • 摘要: 当代寻根小说有丰富的中华文化精神蕴含,对展现文化中国形象有独特价值。这一类型作品在海外传播中获得良好接受,海外读者的译本解读与深度阐释呈现了复兴的民族文化传统、崇德守信的道德伦理、魅力无穷的乡土风情以及瑰丽神奇的民风民俗,建构起了饱满的文化中国形象。这表明当代寻根小说承担起了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建构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任务。其海外传播向世界传递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内涵,展示了积极正面的当代中国形象,对当下完善海外中国形象有重要价值。
    • 李双芬
    • 摘要: 各类研究资料表明,公元前2000年前后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此时期,大范围的降温与洪水灾害改变了中国早期文明演进的多元化进程,中原周边诸早期文明因无力应对灾害而发生文化衰变与更迭。伴随着周边众多族群向中原地区的迁徙,早期诸文明的衰落、消亡与中原文明的勃兴同步发生,中原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的优势发展起以二里头为中心的广土定居文明。中原文明吸收并借鉴了周边早期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治水的过程中形成世俗务实的文明演进模式。而“居中而治”和“天下”观念也基于中原定居文明而产生。在文化交流和族群融合的过程中,中原地区形成了新的文化共同体。祖先崇拜的发展、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国家制度与权威观念的成熟以及礼乐文化的成长等,使中原成为最初的“文化中国”。
    • 王强
    • 摘要: 在“观看中国”的文化生产中,《典籍里的中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叙事传播路径,以大众文化的情节编码方式激活传统经典,通过对流行文化的“穿越叙事”策略进行重构和风格校正,彰显了叙述形式变革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典籍里的中国》讲好了“文化中国”的故事,将中华古籍转化为叙事认同的有效文化资源,为中华文化“叙事共同体”的建构做出了有益探索,为大众传媒更好地发挥知识传播与文化教化功能提供了启示。作为“国家叙事”的典型文本,《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叙事竞争”的文化政治实践中,有效推进了国家文化领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建构。
    • 古大勇; 朱丹丹
    • 摘要: 以鹭江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大系》菲律宾卷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乡土中国、文化中国与美学中国3个层次分析菲律宾华文文学的"中国性".乡土中国表现为家山故土的记忆、故乡风物的怀念;文化中国表现为安土重迁与崇祖追根的文化心态、自强不息与爱拼才会赢的积极人生观;美学中国表现为古典诗词的美学风格、佛教的美学境界.
  • 8. 文化中国的阆中范本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任剑涛
    • 摘要: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面中,阆中以其春节文化的创制、传承和再造,成为文化中国的一个地方范本.阆中的文化发展具有国家层次的意义,不仅因为春节,还因为它体现了科举考试、文人墨客的古代主流文化精神;在古今中国的多元文化结构中呈现出古典与现代两种结构形式;在中国现代转型的进程中,阆中以自己的文化自觉,承接历史传统,创新现代文化,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化局面.阆中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以三城的比较呈现出来;阆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共性与特性,也在中外文化的比较中逐渐展示出来.这对人们理解“何以中国”具有明显的助益.
    • 古大勇
    • 摘要: 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中国元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华夏历史名人的致敬、中华时令习俗的牵念、故乡风物器具的眷注、山川江河的深情呼唤、神话传说的南洋移植、武侠文化的古典招魂.这六点"中国元素"体现了"文化中国"的内涵."文化中国"可以解释为由某些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所传达出来的中国象征.对于东南亚华人来说,只要中国的文化还在,只要屈原李白在,只要清明端午在,只要筷子粽子在,"中国"就依然在,依然深刻而持久地存留在东南亚华人的心中,得到他们的衷心认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