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氧化钨

三氧化钨

三氧化钨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5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662498篇;相关期刊238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湖南有色金属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第二十届SO2、NOX、PM2.5、Hg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2015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等;三氧化钨的相关文献由227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晓艳、班书昊、苏少航等。

三氧化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5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62498 占比:99.92%

总计:663006篇

三氧化钨—发文趋势图

三氧化钨

-研究学者

  • 李晓艳
  • 班书昊
  • 苏少航
  • 蒋学东
  • 华同曙
  • 胡爱萍
  • 李国华
  • 张勇
  • 吴世照
  • 李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杰; 方奇; 曾微微; 齐宁
    • 摘要: 比表面积是三氧化钨的关键质量指标。本文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不同物料对三氧化钨比表面积的影响,从而获得控制三氧化钨比表面积的工艺方法。
    • 李东; 李瑞; 吴发超; 孙文周; 高彩云
    • 摘要: 三氧化钨(WO_(3))是典型的半导体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PEC)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经电解后,WO_(3)光阳极会的PEC催化活性将出现急剧地衰减,导致其无法循环使用,造成了浪费。为了解决这一科学问题,实验以钨酸钠(Na_(2)WO_(4)·2H_(2)O)为钨源,HCl为酸源,通过沉淀法制备了WO_(3)粉体。然后,采用刮刀涂布工艺制备了涂层厚度约为15μm的WO_(3)/FTO电极。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及组成进行表征。XRD和Raman结果表明,制备的WO_(3)具有单斜结构。通过FE-SEM观察发现,WO_(3)的表面形貌是由10~30 nm的纳米颗粒组成。PEC测试结果表明,电解前的WO_(3)/FTO电极在1.5 V vs.Ag/AgCl偏压作用下,可以产生7.7 mA/cm^(2)的饱和光电流,是同等条件下电解后WO_(3)/FTO电极的3.7倍(2.1 mA/cm^(2))。但经过阴极扫描后,可以使WO_(3)/FTO电极的饱和光电流恢复至8.1 mA/cm^(2),这与电解前相比,恢复率达105%。在对WO_(3)/FTO电极PEC性能恢复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WO_(3)表面O原子的结合状态是决定其PEC性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 孙宁波; 郎少庭; 司江菊
    • 摘要: 采用旋转法对用于电沉积制备钨涂层的Na_(2)WO_(4)-WO_(3)熔盐体系的高温黏度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熔盐体系温度对沉积物的形貌与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73~1223 K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熔盐黏度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当温度低于1113 K时,无法在石墨表面获得钨涂层。该熔盐体系电沉积制备表面致密均匀的纯钨涂层的适宜温度为1173~1198 K。
    • 王振廷; 谭婧; 尹吉勇; 魏冰
    • 摘要: 采用微弧氧化法,以钛箔作为基体,钨酸盐为电解液,成功制备出WO_(3)/TiO_(2)复合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膜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复合膜主要由WO_(3)和TiO_(2)组成。当电解液中钨酸钠质量为70 g时,测得电池电化学性能最稳定,比容量为605.684 mAh/g,循环200圈后比容量保持在141.466 mAh/g。涂覆石墨烯后,初始比容量提升至662.3 mAh/g,循环200圈后比容量保持在614.1 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2.7%,电化学性能更好。
    • 刘欣; 李杰; 李建强
    • 摘要: 为达到将煤中硫氢测定后的三氧化钨进行回收利用,节约钨金属资源的目的,通过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回收的三氧化钨,依据《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GB/T 476-2008)和《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4-2007)对煤中硫氢进行测定,与正常三氧化钨测定煤中硫氢元素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可使用化学方法回收的三氧化钨代替正常三氧化钨作为催化剂使用。对使用后废料中三氧化钨的回收方法和回收后三氧化钨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
    • 卢召娣; 任龙霞; 何静
    • 摘要: 以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WO_(3)/TiO_(2)-SiO_(2)纳米结构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光源及不同WO_(3)/TiO_(2)摩尔比对光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和UV-VIS等测试方法对WO_(3)/TiO_(2)-SiO_(2)纳米粉体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O_(3)掺杂阻碍了TiO_(2)由无定型向锐钛矿的晶型转变,降低了其晶粒尺寸,提高了TiO_(2)-SiO_(2)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且WO_(3)掺杂量越多,这种现象越显著;可见光照射下的WO_(3)/TiO_(2)-SiO_(2)粉体的光催化活性稍高于紫外光下。
    • 李东; 吴发超; 李瑞; 高彩云
    • 摘要: 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通过钨粉过氧化钨酸、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了有序介孔三氧化钨(m-WO_(3)),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Brunauer-emmett-teller(BET)、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方法对其结构、孔隙率、形貌、光谱性质及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WO_(3)具有二维六方P6mm对称结构;与无孔WO_(3)(5 m^(2)/g)相比,m-WO_(3)的比表面积增加了20倍(105 m^(2)/g)且孔径分布更均一(6.7 nm)。XRD结果表明,m-WO_(3)的结晶度均高于同条件下的WO_(3)。光电化学(PEC)测试结果表明,400°C下的m-WO_(3)电极在1.0 V vs.Ag/AgCl偏压作用下,产生了0.88 mA/cm^(2)的饱和光电流,约是同条件下WO_(3)电极(0.27 mA/cm^(2))的3.3倍。这主要是因为m-WO_(3)的比表面积较大,有效地提高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进而显著地增强了m-WO_(3)的PEC活性。此外,m-WO_(3)具有比无孔WO_(3)更稳定的光电催化活性。虽然高温煅烧导致m-WO_(3)的介孔孔道部分坍塌,但是其仍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很好地保持了优越的PEC催化活性,解决了介孔材料结晶度和比表面积之间存在的对立矛盾。
    • 孙海明; 王宇; 刘孟合
    • 摘要: 初步查明黄石市某尾矿库中三氧化钨平均品位0.26%,三氧化钨金属量8574.17吨,次要矿产TFe平均品位13.85%,铁金属量458595.16吨。为实现尾矿资源化利用,详细开展尾矿矿物特征性研究及综合回收实验,提出钨、铜、磁性铁、硫铁矿等矿物的选矿回收工艺技术方案,及尾矿的综合利用技术方案,为合理开发利用尾矿资源提供技术依据。
    • 胡振伟
    • 摘要: 从WO_(3)的晶体结构出发,简要阐述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过程中的储能机理,详细综述了各种用于纳米结构WO_(3)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案,包括水热法、电化学阳极氧化法、模板法等;并综述了改性WO_(3)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与碳基材料、高分子基材料和金属氧化物基材料的复合,基本解决了单一材料的低导电率、低表面积及化学稳定性较低的缺陷。最后,展望了WO_(3)电极材料未来在克服缺陷提高能量密度后,应用于储能装置的良好前景。
    • 杜意恩; 牛宪军; 霍震; 苗玉茹
    • 摘要: 以Na_(2)WO_(4)·2H_(2)O为钨源,分别以乙酸、过氧化氢、氢氟酸和氟化铵为形貌控制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020}/{002}晶面(HF−WO_(3))、{110}/{002}晶面(HAc−WO_(3)、H_(2)O_(2)−WO_(3))、{200}/{002}/{020}晶面(NH_(4)F−WO_(3))暴露的4种WO_(3)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光谱(PL)、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光学性质及载流子的迁移和重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从Na_(2)WO_(4)到产物WO_(3)的转变生成机理,并通过对硝基苯酚溶液在紫外线光照下的降解实验,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02}/{020}晶面共暴露的NH_(4)F−WO_(3)样品在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溶液中显示了最好的光催化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