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铜硫分离

铜硫分离

铜硫分离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冶金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87516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金属矿山、现代矿业、中国矿业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1中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9年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选冶加工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等;铜硫分离的相关文献由46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立刚、叶岳华、周源等。

铜硫分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7516 占比:99.93%

总计:287707篇

铜硫分离—发文趋势图

铜硫分离

-研究学者

  • 王立刚
  • 叶岳华
  • 周源
  • 艾光华
  • 田祎兰
  • 胡真
  • 严华山
  • 于传兵
  • 吴熙群
  • 孙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立凤; 田树国
    • 摘要: 某钨锡选矿尾矿含铜0.18%,银30.39g/t,为避免资源浪费,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对从尾矿中回收铜银工艺进行试验。经过浮选工艺实验,采用铜硫混浮-粗精矿再磨-低碱铜硫分离的原则流程,能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最终获得铜品位23.68%、银品位2596.82g/t,铜回收率88.44%、银回收率55.25%的铜精矿;硫品位32.82%、银品位436.76g/t,硫回收率34.42%、银回收率20.63%的硫精矿。
    • 杨伟卫; 蔡恒安; 尚世超; 毛益林
    • 摘要: 湖北某铜尾矿中有价组分为WO_(3)、Cu、S、Fe,为实现该铜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详细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混合精矿再磨后铜硫分离浮选工艺流程处理试样,闭路试验可获得产率0.10%、Cu品位13.80%、Cu回收率21.71%的铜精矿以及产率1.22%、S品位44.50%、S回收率50.89%的硫精矿。②采用2粗2扫1精常温浮选处理铜硫混浮尾矿,常温精矿浓缩至60%,再加温至90°C,搅拌、解吸80 min后采用1粗2扫5精加温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产率0.93%、WO_(3)品位15.31%、WO_(3)回收率55.07%的钨精矿产品;该钨精矿进行酸浸提质,最终获得产率0.40%、WO_(3)品位34.19%、WO_(3)回收率53.04%的酸浸钨精矿。③针对钨粗选尾矿,采用弱磁选工艺可获得产率3.73%、TFe品位60.45%、回收率15.66%的铁精矿。
    • 丁开振; 何晓文; 董亚宁; 徐磊; 董国庆; 程俊
    • 摘要: 为确定某选厂铜硫混合精矿铜硫分离的高效、环保抑制剂,进行了石灰、多种常用抑制剂、组合新抑制剂CF+CN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以石灰为抑制剂,用量为8000 g/t时,粗精矿铜品位为1.370%、铜回收率为75.79%;以石灰为抑制剂,1粗1精石灰用量分别为6000、2000 g/t时,精矿铜品位为2.449%、铜回收率为71.53%;以CF+CN为抑制剂,用量为1000+800 g/t时,粗精矿铜品位为2.532%、铜回收率为73.46%。因此,CF+CN的抑制效果优于石灰。
    • 李冬; 代献仁; 李世男
    • 摘要: 米拉多铜矿选矿工艺流程为铜硫混浮-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其中精选作业采用柱+机联合工艺。浮选柱采用的是天津ERIEZ公司生产的EFD气水混合型浮选柱,规格型号为∅5 m×12 m,其中精选Ⅰ作业配置3台,精选Ⅱ作业配置1台。自2019年7月投产以来,该类型浮选柱自动化程度高,分选效果好,对矿石适应性强,能够满足米拉多铜矿的精选作业要求。
    • 张晶; 唐鑫; 刘遍洲; 陈桃; 简胜
    • 摘要: 为查明矿石性质对选矿指标的影响,对国外某高铁型铜硫矿采用光学显微镜、物相分析和化学多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和主要元素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Cu和S为矿石中主要目的元素,品位分别为0.78%和11.12%,伴生元素银品位为7.5 g/t,铜主要赋存于黄铜矿、辉铜矿和铜蓝中;硫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和黄铜矿中。部分含铜和含硫矿物粒度较细,嵌布于脉石矿物孔隙处或包裹于脉石矿物中,影响铜硫的分离与回收。根据工艺矿物学特征,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的选矿工艺流程,最终获得铜精矿Cu品位为20.61%、Cu回收率为72.63%,Ag在铜精矿中富集,含量143.90 g/t,回收率76.51%,硫精矿S品位为32.19%、S回收率为91.41%。
    • 谭欣; 刘书杰; 肖巧斌
    • 摘要: 对秘鲁某铁多金属矿含Cu 0.127%、Au 0.08 g/t、S 2.08%、Fe 40.56%的深部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该矿原设计选矿工艺流程为铜硫混选—铜硫分离—混选尾矿磁选回收铁,存在铜硫分离难度大、石灰用量高和分选指标不理想等问题。针对原流程存在的问题,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铜硫等可浮—硫浮选—磁选和铜硫等可浮—磁选—铁精矿浮选脱硫两种原则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研究,铜硫等可浮分选时,采用选择性的铜捕收剂BK306在无碱条件下将铜和部分易浮硫化物浮出,然后进行铜硫分离回收铜、金;最后通过磁选从浮选尾矿中回收铁。通过铜硫等可浮(粗精矿再磨精选分离)—硫强化浮选—磁选和铜硫等可浮(粗精矿再磨精选分离)—磁选—铁精矿强化浮选脱硫两种试验方案的工艺流程和闭路试验指标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铜硫等可浮(粗精矿再磨精选分离)—磁选—铁精矿强化浮选脱硫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含铜19.68%、含金8.26 g/t、铜回收率73.19%、金回收率41.83%的铜精矿,含硫35.58%、硫回收率26.02%的硫精矿,以及含铁69.23%、含硫0.16%、铁回收率91.40%的铁精矿。该工艺既可实现矿石中伴生有价金属铜、金的高效回收,又能显著降低铜硫分离所需的石灰用量,并保证后续磁选作业获得含硫低、铁品质较好的铁精矿。
    • 周涛; 黄国贤; 李飞; 黄建芬
    • 摘要: 西藏某细粒嵌布难选硫化铜矿含铜0.45%,含硫3.1%,铜氧化率9.91%,矿石中铜矿物以黄铜矿为主,黄铜矿分布极不均匀,部分呈微细粒状,与脉石不易单体解离,是影响铜矿物回收的重要因素。实验采用铜硫混浮、粗精矿再磨后铜硫分离、铜硫混浮尾矿脱硫的工艺流程,药剂制度以石灰为调整剂,A4和丁铵黑药为铜矿物捕收剂,戊基黄药为黄铁矿捕收剂,MIBC为起泡剂,闭路实验取得了良好的选矿技术指标:铜精矿铜品位25.32%,铜回收率85.56%;金品位21.02 g/t,金回收率63.37%;银品位119.25 g/t,银回收率80.53%。同时,获得一个含硫19.82%、回收率78.20%的硫精矿,矿石中的黄铁矿得到综合回收。
    • 杨会兵; 王俊浩; 马妮娅
    • 摘要: 某矿山为含铜高硫磁铁矿,采用先磁后浮工艺,磁选尾矿进入浮选回收铜、硫,浮选采用先铜硫混浮、精矿再磨,最后铜硫分离的选别工艺。石灰作为铜硫分离中硫的抑制剂,因原矿铜品位低,石灰耗量一直较大,导致生产回水pH值偏高、水阀结垢卡死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新型黄铁矿有效抑制剂BK506,在保证生产指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石灰用量。经试验室及工业试验,应用BK506+石灰组合药剂后,石灰用量得到了显著降低,改善了前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 尚衍波; 凌石生; 王中明; 刘方; 贺壮志
    • 摘要: 某铜硫混合精矿含铜2.58%、硫40.22%,一直以来都使用大量石灰进行铜硫分离,存在石灰结垢堵塞管道、泡沫发黏等问题。采用新型抑制剂BK506替代石灰,具有用量小,效果好等特点,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和两次扫选流程,获得的闭路试验指标为:铜精矿含Cu22.83%,Cu回收率89.53%;硫精矿含S40.82%,S回收率91.23%。该方案在低碱度条件下很好地实现了铜硫分离
    • 高希宇; 王立刚; 叶岳华
    • 摘要: 某复杂铜硫矿含铜0.710%、含硫8.110%、含钼0.021%,具有硫铜比高、含次生铜、伴生钼含量低、铜硫嵌布特征复杂等特点。为高效开发利用该资源,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矿物特性,开展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进行了“异步浮选-合并精选”与“异步浮选-分别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对比研究。“异步浮选-合并精选”工艺可获得铜精矿含铜23.82%,含钼0.31%,铜回收率为91.50%,钼回收率为38.25%;“异步浮选-分别精选”工艺可获得总铜精矿含铜23.98%、含钼0.52%,铜回收率为91.74%、钼回收率63.19%。推荐采用“异步浮选-分别精选”工艺处理该矿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