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段骨缺损

大段骨缺损

大段骨缺损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3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8292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基层医学论坛、解剖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研讨会、第七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议暨山东省首届急诊创伤修复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研讨会、第六届全军手外科学术会议等;大段骨缺损的相关文献由320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坤龙、栾富钧、栾和旭等。

大段骨缺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8292 占比:99.73%

总计:28368篇

大段骨缺损—发文趋势图

大段骨缺损

-研究学者

  • 马坤龙
  • 栾富钧
  • 栾和旭
  • 唐佩福
  • 张里程
  • 李明
  • 杨帆
  • 孙国飞
  • 尹鹏滨
  • 崔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温星花; 丁焕文; 成凯; 闫晓楠; 彭元昊; 王宇宁; 刘康; 张挥武
    • 摘要: 背景:大段骨缺损现象时有发生,但目前假体如何设计尚由医生主观经验判断,有限元分析的出现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可以为临床医师实施手术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手术治愈率。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研究植入体及髓内钉设计方案对比格犬大段骨缺损修复手术的影响。方法:基于比格犬CT图像数据建立其正常左侧股骨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段骨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从锁钉粗细、锁钉数量、植入体长度及锁钉距截面中心的距离等方面,建立4组12个不同的实验模型(每组3个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探讨术后髓内钉的力学结构特性,对比分析各模型的生物力学效果,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结果与结论:(1)第一组实验,锁钉直径为2.7 mm时,髓内钉应力最大值较其他2种模型小;(2)第二组实验,锁钉数量为4根时,髓内钉应力最大值较其他2种模型小;(3)第三组实验,植入体长度为20 mm时,髓内钉应力最大值较其他2种模型小;(4)第四组实验,锁钉距截面中心距离为30 mm时,髓内钉应力最大值较其他2种模型小;(5)提示髓内钉大小确定后,锁钉直径应选取髓内钉直径的一半左右为最佳,锁钉数量为4根、上下均2根为最佳,植入体长度应越短越好,锁钉距截面中心的距离尽可能远一点。
    • 丹尼尔·赛德尔丁; 黄晓夏; 陈江涛; 田征; 艾克拜尔·尤努斯
    • 摘要: 背景:瘤段切除是治疗骨肿瘤的标准方法之一,然而,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面临诸多挑战,3D打印假体在重建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中逐渐得到重视。目的:探讨3D打印假体在骨肿瘤术后大段骨缺损重建中的可行性,并评估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肿瘤外科完成骨肿瘤切除+3D打印假体植入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23.8(6-61)岁;股骨远端7例,骨盆5例,胫骨近端4例,股骨中段3例,胫骨远端1例,肱骨近端1例,肱骨中段1例,肩胛骨1例,尺骨1例;其中原发性肿瘤22例(包括骨肉瘤13例、尤文肉瘤4例、骨巨细胞瘤2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软骨肉瘤1例、骨母细胞瘤1例),转移癌2例。术前及术后详细记录各项影像学资料,17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协会评分系统对肢体功能进行评估,以目测类比评分对疼痛进行评估,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行瘤段切除+3D打印假体置入重建骨缺损,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9个月,截骨长度为(18.2±7.3)cm,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40(100-3000)mL;②2例患者全身转移死亡,其余22例在随访期间无肺转移、复发,1例患者术后25个月出现无菌性松动;③术后6个月,肌肉骨骼肿瘤协会评分高于术前,目测类比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22例患者肌肉骨骼肿瘤协会评分均评为优;⑤提示3D打印假体在重建骨肿瘤切除导致的大段骨缺损中是可行的,术后功能良好,并发症少,但是需要长期的随访来证明其远期结果。
    • 高扬; 程建岗; 程朋真; 沈括; 成千亮; 孟国林
    • 摘要: 患者,男,13岁,主因“右侧尺骨干大段骨缺损、骨水泥填充术后5个月”入院。患者于2017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肿痛,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前臂穿刺、脓液引流、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治疗,4个月后出现右前臂皮肤窦道形成,遂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以“右尺骨骨髓炎”收住院治疗,入院后行“右尺骨干骨髓炎病灶探查清除、滴注引流、外固定架固定术”。
    • 谭琪; 张保燕; 张永强; 王谦; 杨磊; 李振; 刘光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移植修复上肢软组织及大段骨骼、肌腱等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5年4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上肢大段骨缺损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4~52岁,平均31.5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缺损.根据软组织缺损种类、部位和大小(长短)情况做好术前设计,修复骨、软组织缺损的同时,自小腿供区取材修复血管、神经、肌腱组织缺损.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7例患者腓骨(皮)瓣均成活良好,经平均15(8~36)个月随访,患者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供区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按Enneking系统进行评分,平均为25.9分:优4例,良3例.结论 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游离移植特别适合上肢的大段骨(皮)缺损修复,并且可一个供区同时解决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缺损问题,修复效果好.
    • 牛峰; 滕云升; 刘重; 石宇; 焦健; 高方; 马宁
    • 摘要: 背景:伴有大段骨缺损的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棘手,常导致截肢或遗留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伴有大段骨缺损的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12例伴有大段骨缺损的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26~57岁,平均(40.0±7.7)岁.一期手术,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并修复主要血管重建肢体血运;二期手术,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骨缺损.一期手术与二期手术间隔2~4个月.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有无感染,有无钢针松动,骨滑移及矿化情况,对接端愈合情况等.结果:1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0~60个月,平均(42.9±10.3)个月.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9.0 cm×13.0 cm~19.0 cm×23.0 cm,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4例,愈合时间14~36 d,平均(20.0±8.5)d.修复骨缺损长度6.0~11.0 cm,骨搬运时间9~16个月,平均(13.8±2.2)个月.6例出现对接端愈合不良,经断端清理、植骨后愈合.3例出现足踝部畸形,再经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调整后矫正.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伴有大段骨缺损的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有效降低截肢率,骨缺损区成骨质量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牛峰; 滕云升; 刘重; 石宇; 焦健; 高方; 马宁
    • 摘要: 背景:伴有大段骨缺损的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棘手,常导致截肢或遗留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伴有大段骨缺损的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12例伴有大段骨缺损的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26~57岁,平均(40.0±7.7)岁。一期手术,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并修复主要血管重建肢体血运;二期手术,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骨缺损。一期手术与二期手术间隔2~4个月。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有无感染,有无钢针松动,骨滑移及矿化情况,对接端愈合情况等。结果:1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0~60个月,平均(42.9±10.3)个月。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9.0 cm×13.0 cm~19.0 cm×23.0 cm,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8例,二期愈合4例,愈合时间14~36 d,平均(20.0±8.5)d。修复骨缺损长度6.0~11.0 cm,骨搬运时间9~16个月,平均(13.8±2.2)个月。6例出现对接端愈合不良,经断端清理、植骨后愈合。3例出现足踝部畸形,再经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调整后矫正。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结合Ilizarov技术分期治疗伴有大段骨缺损的GustiloⅢC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有效降低截肢率,骨缺损区成骨质量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尚旭亚; 童良勇; 张志凌; 潘魏巍; 严惠强; 李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搬运技术结合胫骨髓内腓骨段植入治疗下肢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3年9月-2018年9月住院的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1例,一组采用单边重建外固定延长架结合胫骨髓内腓骨植入治疗,另一组采用常规单边重建外固定延长架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病程、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次数、HHS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胫骨髓内腓骨段植入组病程短、手术次数少,与不植骨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的HHS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佳,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其中骨搬运技术结合胫骨髓内腓骨段植入能缩短病程、减少手术次数,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吕玉强; 张焕超; 王茜; 李琪佳; 王志强
    • 摘要: Clinical treatment of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medical community,which is due to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pathogenic factors of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In recent years,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and the main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e vascularized or non-vascularized autologous bone grafts,allograft bone transplantation,masquelet technology,llizarov technology an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Therefore,understand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large bone defects in long bones,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clinical treatment.%目的 长骨大段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这是因为长骨大段性骨缺损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近年来,长骨大段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主要治疗方案包括:血管化或非血管化的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Masquelet技术,Ilizarov技术及骨组织工程等.因此,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对长骨大段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为临床有效的治疗奠定基础.
    • 吴岳; 仇继任; 陆茂德; 李福萍
    • 摘要: 目的 观察Masquelet诱导膜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择26例外伤性大段骨缺损患者,第一阶段手术给予彻底清创,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区,以刺激形成诱导膜,并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第二阶段手术取出骨水泥并行内固定后植骨.观察其疗效.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骨缺损临床愈合时间为2~14个月.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植入骨吸收,再次植骨后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结论 Masquelet诱导膜技术治疗外伤性大段骨缺损临床疗效确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