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唐宋诗词

唐宋诗词

唐宋诗词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5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16篇;相关期刊391种,包括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唐宋诗词的相关文献由489位作者贡献,包括莫砺锋、马国强、梁中效等。

唐宋诗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6 占比:69.2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56%

专利文献>

论文:216 占比:30.17%

总计:716篇

唐宋诗词—发文趋势图

唐宋诗词

-研究学者

  • 莫砺锋
  • 马国强
  • 梁中效
  • 李园
  • 胡晓虹
  • 陈才智
  • 马济萍
  • 刘冰泉
  • 刘永良
  • 周珊珊

唐宋诗词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子涵
    • 摘要: 唐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瑰宝,作品中大量运用“声”来描绘情景,抒发情感,这与当时唐朝统治者提倡的爱国、爱家的含蓄思想有着很大关系。诗人在创作时会传达出一种意境美,而这种美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声”字表现出来,通过对“声”加以分析、研究和总结,从而达到了解其内涵、理解作者情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这也是唐代诗词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从唐宋时期诗人在“声”通感方面对诗歌所带来的影响力入手,通过解读作品内容、人物形象及人文情怀,来了解唐宋诗词中常见的“声”通感现象及其特点,从而为后人深入研究此类诗词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 张佳欣
    • 摘要: 柳树是典型的南方植物,其大多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转移,文人将文学创作的目光渐渐转移到我国南方,于是在唐宋诗词当中,对南方的景物就多了许多描绘。而“柳树”作为我国南方独有的一种植物,常出现在唐宋诗词当中,并成为唐宋诗词当中经典的南方意象。因此本文将从柳树作为意象的产生到经典化的历程,以及柳树作为意象的功能等方面对“柳树”这一意象进行分析。
    • 梁晓静
    • 摘要: 在初中诗词教学中融入整合教学的理念,以唐宋诗词名家为整合教学的立足点,构建诗词名家脸谱体系,会起到一线穿珠的教学效果.笔者对统编初中教材中的85首古诗词进行归类整理并分析,找到了内在逻辑关系--重复出现的诗词作者有15人,包括曹操、李白、杜甫、岑参、刘禹锡、李商隐、王维、韩愈、杜牧、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以及张养浩。其中又以李白(6首)、杜甫(6首)、苏轼(4首)、辛弃疾(4首)四位作品选录最多.
    • 黎炜
    • 摘要: 我的家乡岭南盛产一种带有龟裂纹皮的红果,只需轻轻择开薄皮,指尖便能触到一层细细的水珠,剔透的白肉绽开,莹莹润润的模样使人口舌生津。它便是荔枝,其各个品种的名称诗意盎然:黑叶、桂味、怀枝、妃子笑、三月红……“荔枝”的身影常存古诗文里,它第一次被使用是在西汉时司马相如所作《上林赋》里。具有强烈地域性象征的荔枝,总能引发文人骚客的人生感悟、政治情绪、对荔枝形象与价值的阐发等。唐宋是中国文学创作的高峰,人们对“荔枝”有着诸多的描写,导致此意象的内里及延伸含义异彩纷呈。从荔枝的文化意蕴入手,文章探讨了荔枝这个南方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的演变,分析唐宋文学的发展。
    • 李冬君
    • 摘要: 古代器物是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光。万物有灵,物周为器,方寸之间,洋溢动人之美。每一件古物,都是时间的沉淀,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匠心、气度和灵性。史前时代的玉器,点燃了中国人“君子比德如玉”的审美信仰,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玉根核;蚕桑丝绸让中国“冠带衣履天下”,赢得“丝国”的世界美誉;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以其深邃美感和文明底色,象征礼乐制度,记录中国的古朴时代;画帘垂,金凤舞,唐宋诗词中卷帘、绣帘轻拂,寄寓古典中国的诗意缝继;罗衣璀璨、衣袂飘飘,华美的汉服彰显中国的衣冠礼仪气度。
    • 摘要: 本期含“名家特稿”“现象学研究”“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企业并购重组”等专栏,专栏导语之外,刊文凡17篇。壬寅中秋前偶读辛弃疾“天问”体《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数句,深为其极符科学的神奇想象而惊讶,王观堂因其与科学家“密合”而称其“神悟”,王评也堪称神评。但煞拍“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一句则常被隐没在此词的科学精神之外,而细思其词,恐此前种种情感之落脚点正在此处。大宋王朝虽曾一度强盛如满月,但何以今日南北分裂“渐渐如钩”?就好像陈亮唱和辛弃疾词“算世间哪有平分月”云云,这才是词人心中真正的“天问”。辛弃疾词的象征意象和灵境往往蕴含在这些地方。陶文鹏精研唐宋诗词数十年,尤其致力于诗词艺术之探究,乃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之典范。本期推出其《论辛弃疾词的象征意象和灵境》一文,乃是对辛弃疾比兴象征词所作的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文章涉及艺术方法、象征灵境等,而终究落在抗金救国之壮志以及壮志未酬之悲愤上,兼有细腻与深刻二者。
    • 一凡
    • 摘要: 思想初建赵无极虽画油画,一开始却是受传统文化浸润的。1921年,他出生于北平的书香门第,父亲虽是银行家,却热爱绘画,喜欢收集古书画。两位叔父一位是文学教师,一位留学法国,赵无极的袓父还会监督赵无极背诵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及唐宋诗词,家中长辈的有意无意皆培养起赵无极对绘画和艺术的兴趣,这便是他艺术生涯的启蒙。
    • 蒋绍愚
    • 摘要: 在阅读唐宋诗词时,会看到一些不同的解释.这些不同的解释,有的是可以并存的歧解,有的是无法说通的误解.唐宋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唐宋诗词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我们必须对唐宋诗词的词语及其用法和色彩、一些特殊的句式有正确的理解,对诗词的言外之意有正确的领会,才能识别那些错误的解释,真正读懂唐宋诗词.
    • 杨赛
    • 摘要: 上古歌诗是《诗经》、汉魏乐府、唐宋诗词的源头,是中国音乐文学的发轫。从乐舞到乐歌,人声和器声不断丰富,社会性情感和表意的比重逐渐增加,诗歌与礼乐日趋融合。"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上古时期,人们在日益社会化的进程中,产生了越来越丰富的情感。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有喜、怒、哀、乐以及好、恶,后来还有惧。这七种情感,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来表达。《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感上来了,非得拉长音值、拉高音调唱起来。
    • 黄靖; 林宏伟
    • 摘要: 温州雁荡山史称"东南第一山",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诗之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美誉。千百年来,前人为雁荡山留下的诗词曲赋不下万(篇)首。雁荡开山"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最早描绘雁荡山水的诗篇,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我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写的《从斤竹涧越岭溪行》,但在今天可以查阅的文献中,唐宋时期有关雁荡山的诗词约有200来首,其中不乏苏轼、陆游、范成大、梅尧臣、戴复古这些开宗立派的大家诗作,也囊括了王十朋、赵师秀、翁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