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口头传统

口头传统

口头传统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风俗习惯、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200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社会科学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民俗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口头传统的相关文献由207位作者贡献,包括屈永仙、巴莫曲布嫫、杨杰宏等。

口头传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7 占比:7.1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200 占比:92.78%

总计:3449篇

口头传统—发文趋势图

口头传统

-研究学者

  • 屈永仙
  • 巴莫曲布嫫
  • 杨杰宏
  • 尹虎彬
  • 朝戈金
  • 包媛媛
  • 王杰文
  • 吴正彪
  • 徐新建
  • 柳倩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新建
    • 摘要: 作为民众生活的口头诵唱,“格萨尔”长期存在于甘、青、川和西藏等地的藏族社区,后又随文化传播逐渐流布到蒙古、裕固等族群之中。在这样的时期里,“格萨尔”属于自在文化,拥有自身的分类归属及文体特征。随着现代多民族的创建及其内部多元一体的跨文化交流,《格萨尔》逐步融进了中国文学整体之中,扩展了多民族国家的文学构成。
    • 屈永仙
    • 摘要: 我国南方民族中信仰南传佛教的有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和阿昌族,他们聚居的区域以西双版纳、德宏、孟连为轴向周边辐射连成一个云南境内狭长的南传佛教文化带。他们使用傣文书写的佛经,具有与傣族相似的南传佛教习俗传统。傣族的贝叶经流入到周边民族地区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同时傣族也吸收了这些民族文化中的养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域性贝叶文学现象。通过比较傣族史诗《创世纪》与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布朗族叙事诗《朗三飘》与傣族的《三尾螺》《三时香》等篇目,可以发现这些史诗、叙事诗有着内容重合的地方,具有相似的“佛经叙事+本土叙事”结构,共享着许多相同的故事范型。这种区域性的文学现象反映了傣族与周边民族长期的族际交往和文化交融的历史和现状。
    • 摘要: 2021年12月24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互鉴融通研究团队“蒙古族口头传统与蒙汉文化交融研究”(项目批准号:20VJXT008)开题论证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知行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专家参加了论证会。开题报告会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刘正发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石亚洲、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黄锐出席会议并致辞。
    • 屈永仙
    • 摘要: 傣族史诗、叙事长诗的演述者有两类,即完全脱稿的口头演述者和手持抄本的吟诵者,其中前者是真正口头诗学意义上的“史诗歌手”。章哈正是傣族名副其实的史诗歌手,是傣泐支系专有的口头艺人。章哈有传统的师承模式,男女章哈因接受教育的机会不等,所以他们的习得过程有所不同。章哈一生可以拜多个师傅,其师承模式呈现出一种网状结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演述中即兴创作,以及和受众互动是章哈的基本技能,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创作者。当前,章哈迎来了良好的复兴机遇。
    • 梁文艳; 郭兴
    • 摘要: 山歌是一种民间口头传统文学,具有显著的口头文学的特征。本研究旨在借鉴口头程式理论的方法和观点,从词语、句式、数字、主题等方面探究广西传统礼仪山歌的口头程式特征。
    • 张玫; 杨甫旺; 姚霁珊
    • 摘要: “同源共祖”神话母题在云南地区广泛流传,是云南各民族口头传统最主要的母题之一,承载了云南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集体记忆。这些口头传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并表现出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吸收的特点,展现了云南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 屈永仙
    • 摘要: 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是傣族诗歌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兼有口头传承与书面传承两种模式,至今在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流传着许多手抄本。《巴塔麻嘎捧尚罗》继承了古歌谣的特点,诗行简洁精炼,用词经典优雅。史诗中的夸张数字描写是傣族人的浪漫表述,生动贴切的比喻是先民生产生活情境的映射,人物之间的情歌对唱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反映了傣族传统的诗歌艺术。《巴塔麻嘎捧尚罗》是在稻作生态系统中孕育出来的史诗,自带一种独特的天然美,其描述了一个充满瓜果芬芳、鸟语花香和鱼虾螃螺的世界,映射了傣族的生存环境。史诗系统地描述了傣族先民从野蛮步入文明的历程,勾勒出社会发展的轮廓,展示了傣族先民的三元宇宙观和循环时间观,体现了傣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人与诸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观等。
    • 王淼
    • 摘要: 神话传说与历史在早期发生与传播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混合的整体,在其传播过程中依赖于“口头传统”和“图文结合传统”,但二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常会发生神话传说与历史内容的断裂和重构,而基于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这一过程既有继承又有异变。基于此,追溯《山海经·海外南经》中的“贯匈国”的原型,可以认定“贯匈国”并非纯粹的虚构,而应是商代甲骨卜辞中记录的活动在西部地区的“(毌)方”,也即是西周文献中的“串夷”。由于“口头传统”和“图文结合传统”的断裂和重构,历史上“毌方”(串夷)失去了其原始含义,至战国后,“贯匈”被时人依据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阐释,遂成为了“为人匈有窍”的神话“异国”。而现代部分神话研究者往往忽略这一过程,直接将“匈有窍”与民俗学材料结合,在“形而象之”的基础上加以阐释,这类研究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反思这类研究对于今日神话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周兴泰
    • 摘要: 以往学界对荷马史诗等作品的研究,多立足于书面文学的立场,相对忽视对它本身“口头性”的分析.帕里、洛德师徒长期致力于研究口头文学传统,并创造性地提出“口头程式理论”来理解口头诗歌的构造法则.以此观照中国古典诗歌,发现它与口头传统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中国早期诗歌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重著”现象,正如西方史诗中的“程式”,是诗歌口头传统向书面创作过渡的鲜明遗痕;其次,主题作为一种固定的套语创作方式与观念群,需要从听众那里得到本能的反应与期待,所以起到了导引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关于人物服饰装扮的主题,程式化铺衍的特征异常鲜明,但在中国文学强大的抒情传统中,它却往往被视为一种描绘技巧.若以西方文学为参照,我们毋宁将其当作一种叙述方式,是对主叙事的补充或辅助.这些重复性、稳定性的程式和主题,大大帮助歌手在现场表演的压力下快速流畅地叙事,这为中国文学存在抒情叙事两大传统的共生景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 李甡
    • 摘要: 大江健三郎以童年时期接受的峡谷村庄的神话传说为基础,在《同时代的游戏》中全面展现了"村庄""国家""小宇宙"的神话和历史,这是一部情节完整的史诗。运用口头程式理论,从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故事型式或故事类型三个层面对小说中的神话和历史情节进行分析,探明小说复杂结构之下的口述色彩,揭示小说背后的口头传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