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6年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
2006年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

2006年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6-08-1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消化外科编辑部

会议文集:2006年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影像以及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一系列肿瘤原位消融治疗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包括经皮穿刺酒精注射(PEI),冷冻治疗(CA),激光(LA),微波(MWA),体外聚焦超声波(FUS)以及射频组织消融(RFA)。这一类技术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肿瘤组织在体内发生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射频组织原位消融为近年来发展的肿瘤微创治疗新技术,现在国内外已广泛运用于肝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肯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目前射频肿瘤消融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对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评估。
  • 摘要:毋庸置疑,外科手术仍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适合手术治疗患者的比例并不很高,大约有超过70%肝细胞肝癌患者不得不进行非手术治疗。随着现代影像学而发展起来的微创肿瘤原位灭活技术正得到临床应用并迅速被推广,这种在影像学技术引导下,应用化学的或热的方法直接作用于局灶性肿瘤,使之达到根除或毁坏的微创技术称为肿瘤消融治疗。本文介绍了肝癌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探讨了I期以上肝癌热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
  • 摘要:本文讨论了肝内近大血管(直径≥5mm)部位的肝肿瘤、肝内大胆管旁肝肿瘤、近胆囊的肝肿瘤、肝脏周边部位肝肿瘤、近膈肌部位肝肿瘤及位于肝表面的肝肿瘤等特殊部位肝脏肿瘤的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以及梗阻性黄疸和胆肠吻合术后等特殊情况下的肝肿瘤RFA治疗相关问题。强调:1.在邻近大血管旁开展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但治疗区域受周围血流影响明显。只要RFA电极不直接刺入血管,治疗是安全的,但近大血管部位受血流流速怏带走热量所敛的Heat sinking作用影响,易发生病灶残留;为防止此现象,可以在近大血管病灶治疗时,针张开的小一些,功率开的大一些,多方向多角度治疗,也可结合酒精或醋酸注射治疗。2.推荐距离肝门部胆管0.5-1cm以内的肿瘤要慎重进行RFA冶疗,对初学者或经验不丰富的单位还是选择其它方法为好,对于距离肝门部胆管0.5cm以内的病灶是RFA的禁忌。3.射频消融对胆囊旁肝肿瘤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当病灶在距胆囊0.5cm范围内时,属RFA的禁忌;可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行RFA治疗,必要时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再行RFA治疗。4.对位于肝脏ⅡⅢⅣⅤⅥ段边缘的肝肿瘤,如果距胃、十二指肠、结肠肝曲较近时(<1cm),要慎重选择RFA治疗。如果要行RFA治疗,应在腹腔镜下进行。5.近膈肌部位肝肿瘤的RFA要小心进行,尤其是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再行RFA治疗时。6.位于肝表面的肝癌行RFA治疗时要小心,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直接从表面进针。
  • 摘要:目的:探讨103pd(103钯)放射性支架通过诱导犬脾管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与防治犬胆管损伤后胆管狭窄关系。方法:将103pd放射性支架和普通支架分别植入犬肝外胆管内,取出胆管标本,用凝胶电泳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凋亡细胞检测,并用计算机图象检测系统检侧两组胆管腔面积。结果:103pd支架组犬胆管组织中出现明显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而且犬肝外胆管无明显狭窄,普通支架组犬胆管未出现增殖平滑肌细胞明显凋亡,而且犬肝外胆管有明显狭窄。结论:103pd放射性支架通过促进犬胆管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犬肝外胆管损伤后胆管狭窄。
  • 摘要:目的:针对肝门区胆管癌易累及肝门周围结构,手术困难,切除率低.预后差.探索合理疗法。rn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的96例肝门区胆管癌的临床治疗经验,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生存时间、生存率、并发症及死亡率,评价各术式的疗效。rn 结果:手术组中位生存期为9.5月,术后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6%、30.2%、19.0%、4.8%。5例非手术治疗,无生存超过1年的病例,中位生存期仅2.3月。切除术组病例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0%、48.8%、39.0%、14.6%;而非切除术组1、2、3、5年生存率为36.0%、18.0%、8.0%、0.0%。rn 结论: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切除术优于非切除术,手术切除为肝门区胆管癌首选疗法。
  • 摘要:目的:探讨125I组织间放射治疗肝癌的疗效。rn 方法:选择肝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治疗组(B组).A组42例行手术治疗(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和化疗;B组42例。除施行A组的治疗方案外,另行术中永久植入125I粒子。rn 结果:术前、术后1w及3个月内血象虽有显著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免疫指标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组: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1.7%、50.0%和59.5%: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局部生存率分别为81.3%、63.4%和47.6%。B组: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6.7%和11.9%:生存率分别为94.7%、87.5%和78.4%.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125I组织间放射治疗肝癌方法简单、安全,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癌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世界卜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外科手术是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肿瘤术后复发严重影响着肝癌的预后。肝癌切除术后,残肝内肿瘤可能受到多种生长因子的刺激而加速生长。由于肝癌多为多血管肿瘤,再发肿瘤的过程中,血管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肿瘤增殖抗原,Ki67抗原(Ki67 antigen),简称为Ki67,是应用最广泛的增殖细胞标记之一。干扰素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引起广泛的重视。干扰素必需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它不但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而且可以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调节机体免疫和抗病毒等多方面作用而影响肿瘤的生长。本实验于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应用β-干扰素,以观察β-干扰素对肝癌复发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机制,明确其与VEGF, INOS, Ki67等表达的关系,以及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MAT2A小干扰RNA对荷瘤鼠肝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rn 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AT2A小干扰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建立持续转录小干扰RNA的细胞系,并将该细胞系皮下接种裸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为进一步观察裸鼠体内抑瘤性,将皮下接种稳定表达小干扰RNA的Bel一7402细胞系的裸鼠分为三组:A、盐水对照组,B、空质粒对照组,C、siRNA治疗组;于接种后第12天,每组动物行纯化质粒DNA瘤内注射,观察肿瘤大小;治疗后两周,处死所有动物,取肿瘤,测量大小;部分石腊色埋切片、H&E染色,部分进行凋亡检测。rn 结果:得到稳定转染siRNA载体、并能持续表达siRNA的Bel一7402细胞系,将稳定建系的细胞传代,持续表达siRNA细胞系肿瘤细胞生长明显缓慢。皮下接种建系的Bel-7402细胞建立荷瘤鼠模型,可以观察到siRNA组肿瘤牛长缓慢,平均第13天才长出皮下可及、但肉眼看不到的肿瘤,而接种control siRNA组,平均第9天可长出肉眼可见的肿瘤;用裸鼠肿瘤模型观察siRNA的体内抑瘤效果,质粒DNA注射后,对照组瘤体10.93mm3,空质粒对照组为11.13mm3,而siRNA质粒转染组为4.26mm3(P<0,01);HE染色显示,对照组和空质粒组质粒DNA注射后,病灶充满肿瘤细胞;而siRNA组质粒DNA注射后,病灶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明显,仅见少量肿瘤细胞;且siRNA明显诱导荷瘤鼠肝癌细胞凋亡,其凋亡指数为(28.79±2.13)%,较盐水对照组(9.54±1.89)%和空质粒治疗组(10.24±2.06)%明显升高(t=15.41,P<0.01)。rn 结论:靶向MAT2A基因的siRNA诱导荷瘤鼠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 摘要:目的:探讨家兔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肌电活动的基本方式及其生物学意义。rn 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n=8)为空腹组;第二组(n=8)为进食组,空腹18小时后经胃造瘘管注入50ml牛奶;第三组(n=8)为Natdi test激发实验组,静脉注射1mg吗啡和2mg新斯的明;第四组(n=8)为神经阻断组,观察记录空腹家兔肌电活动30分钟后静脉给予山莨菪硷1mg;两对钩状双极金属电极分别置于乳头及十二指肠浆膜下,使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同时记录每一组家兔SO及十二指肠肌电活动,连续记录SO肌电活动120~150min。rn 结果:空腹状态下家兔SO肌电表现为规律的、单发性的SPSO;进食后家兔SO肌电活动表现为规律的、间断的MASO;Nardi test激发实验后SO肌电活动表现为数个长时间、不间断的SPSO组成的肌电串;阻断神经节后胆碱能神经元后SO肌电活动规律随即消失,120分钟后SPSO逐渐恢复到空腹状态。rn 结论:家兔SO肌电活动存在四种基本形式,即空腹状态下SO保持一定基础紧张性的基本张力波;进食后SO开始蠕动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蠕动波;Nardi test激发实验后SO处于持续关闭状态的痉挛波;阻断神经节后胆碱能神经元后SO处于松弛状态的舒张波。提示SO并非仅仅存在“非开即闭”两种形式。这对今后有关SO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研究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PS2蛋白的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病理类型、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rn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ER、PR及PS2蛋白的表达水平。rn 结果:在肝门部胆管癌中ER、PR及PS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64.3%和59.5%。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之间及乳头型与硬化型之间ER、PR及PS2蛋白表达具有明显差异。rn 结论:PS2蛋白与ER及PR的表达具有关联性。ER、PR及PS2蛋白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并可能成为反映其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 摘要:目的: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疗效分析。rn 方法:回顾性总结诊断为原发性大肝癌(直径>5cm)并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共68例。其中术后行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者24例,术后单纯行对症、支持治疗者44例,为对照组。rn 结果:TACE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7%、34.3%、49.5%,对照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6.4%、58.0%、68.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ACE组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70.2%、53.7%,对照组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6%、48.3%、25.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n 结论:1、通过在大肝癌切除术后给予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肝癌的复发率。2、大肝癌切除术后给予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 摘要:目的:分析断流术中自由门静脉压(FPP)的变化和术后再出血的关系,探讨断流术中以FPP做为是否加做分流术指标的可行性。rn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外科行断流手术的90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按术后FPP是否低于30cmH2O分成低压组(N=34)和高压组(N=56),比较两组术前肝功能情况,术中不同时点FPP变化和术后再出血情况。rn 结果:两组术前肝功能和FPP无差异,术后FPP(28.3±2.4cmH2O vs.34.0±3.3cmH2O.P<0.01)和再出血率(5.9%vs.17.9%,P<0.01)有显著性差异,断流术中脾动脉结扎后降压效果最明显,断流完成后FPP有所上升。rn 结论:FPP是能够反映断流术减压效果和术后再出血风险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脾切除术后FPP高于30cmH2O是断流术加行分流手术的依据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肝静脉阻断技术在肝血管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元月-2005年9月,手术切除的30例紧贴IVC的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利用第三肝门解剖法、肝静脉结扎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等三种方法的灵活掌握,来解决紧贴IVC的肿瘤。rn 结果:30例肝血管瘤均安全切除,IVC修补2例,术中出血量100-5000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短期随访:一例多发外,余均健在。rn 结论:把主瘤的流入、流出道处理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危险性。力争肿瘤的完整切除,注意流出道问题。注意肿瘤的显露,迫不得以时压纱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 摘要:目的:对肝细胞癌手术预后因素的临床分析研究。rn 资料与方法: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444例,统计包括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包膜、卫星结节、脉管浸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切缘、根治分类、分化程度、肝功能及临床分期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 method),结果进行时序检验(Log-Rank test)、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rn 结果:一期切除420例,二期切除24例;二次手术49例,三次手术2例,四次手术1例,随访率89.6%(308/444),失访率10.4%(46/444)。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51%、49.60%、43.30%。rn 结论:1.影响肝癌术后预后的因素有肿瘤大小、肿瘤包膜、脉管浸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切缘、手术残留等。2.手术切除应尽可能达到病理根治程度。3.二期切除及复发再切除是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报道国内目前年龄最小亲体肝移植,探讨亲体肝移植治疗小儿终末期肝病的方法和经验。rn 方法:于2005年7月为1例6月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进行了亲体肝移植术,供体取自患儿的母亲。术前行MRA+MRC检查了解供受体血管及胆道情况,术中切取供体的左外侧叶,受体行保留下腔静脉的全肝切除术。供肝进行体外血管整形后原位移植。rn 结果:患儿移植肝重145g,术后患儿恢复顺利.随访1年.供受体均无并发症健康生活.复查患儿肝功正常.MRA+MRC示肝脏血管及胆道形态正常。rn 结论:肝移植是治疗小儿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术前准确的血管影像学检查,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特别是精确的手术技术是小儿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 摘要:目的:总结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铸型综合症(BCS)的经验。rn 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肝移植术后BCS患者的治疗方法及转归。术后<3m患者出现较重梗阻症状或合并有胆道感染时,以PTBD外引流管置换T管。术后≥3m患者,行纤维胆道镜治疗。BC取出后,对有吻合口以上胆道上皮坏死者,以支撑管支撑3~6m。患者按照病变程度分成单纯BC组、中度坏死(累及肝门部及以下胆道上皮)BC组、重度坏死(累及肝内外各级胆管)BC组,统计各组在治疗前后1周的肝功酶指标(GPT、GGT、ALP、TB、DB),用SPSS11.5软件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经过治疗后,单纯BC组32例,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再有BC出现,各项肝功酶均在正常范围。中度坏死BC组53例。经支撑管支撑3~6m后,治疗前后各项肝功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坏死BC组18例, 9例因经济原因未能再次移植死于多脏器衰竭.1例死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8例接受了再次肝移植。其中4例围手术期死于多脏器衰竭,3例行再次肝移植后恢复正常未再有BCS存在,1例出现再次肝移植后BCS,行二次肝移植未再发现BCS存在。rn 结论:BCS大多可通过纤维胆道镜取BC和后续的支撑管支撑治疗而解除梗阻症状,明显改善BCS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BCS的再次移植率。BC合并肝内外胆管弥漫坏死者应尽早再次移植。
  • 摘要:目的:讨论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方案.rn 方法:用肝移植治疗技术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15例。本组15例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男13例,女2例;15例病人中13例为乙型肝炎肝硬化,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洒精性肝硬化。15例均为ChildC级。15例患者胃镜检查:2例为食道下段静脉轻度曲张。3例中度曲张,l0例为重度曲张;其中6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史,3例曾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和1例曾行经颈内静脉门腔静脉置管分流术(TIPS)术治疗。有1例胆囊切除术史;2例合并肝癌曾行肝癌切除术。15病例中,9例行经典原佗肝移植,6例行背驮式肝移植。平均手术时间12±4小时。平均输血量7000±4000ml。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弥漫性结节型肝硬化。所有患者术后均用FK506和激素二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rn 结果:无术中死亡,手术成功率100%,1月内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分别为曾行TIPS术和曾行断流各1例;另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其余12例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11例次:3例胆漏.其中2例伴腹腔感染,1例术后先后3次行腹腔引流术治愈,另2例保守治愈。2例因术中腹腔渗血不止,纱布压迫止血下台,2例分别于术后第5天再次进腹取出纱布.2例均成功治愈。2例右侧胸腔大量积液,2例均胸腔置管治愈。1例因切口感染致小肠痿,经TPN保守治疗后,于术后3月切除空肠瘘治愈。有3例患者术后肝穿证实急性排斥反应,3例患者均通过提高FK506浓度至9-11ng/ml控制排斥反应。rn 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的最终治疗方法,选择好恰当的肝移植手术时机以及在决定行肝移植之前结合病情和医院掌握的技术条件合理选择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止血方案对今后肝移植手术愈后的影响至关重要。
  •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和非肝硬化肝组织肝缺血不同时限基因差异表达.为临床肝外科科学合理掌握肝缺血安全时限完成复杂手术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以正常肝组织为对照,将观测标本分为A组(非肝硬化组)、B组(肝硬化组),每组按不同缺血时限(15、30、45min)分为A1、A2、A3,B1、B2、B3三个亚组。标本取材后立即置入液氮冻存备测,应用4000点基因芯片分析不同缺血时限各组基因差异表达。rn 结果:肝缺血15min,非肝硬化组基因表达谱变化以调控内环境稳定的编码基因表达上调为主,无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而肝硬化组则出现了PDCD10等多个凋亡相关基因的高表达。肝缺血30min,两组肝组织基因表达均高峰阶段,决定细胞死亡的相关基因、氧化应激反应相关基因、核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均表达上调。两组不同点在于:肝硬化组促凋亡基因表达的数量多于非肝硬化组.Ratio值高于非肝硬化组,并出现细胞空泡化编码基因高表达;非肝硬化组同期有多个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编码基因和抗氧化蛋白编码基因高表达,而肝硬化组热休克蛋白和抗氧化蛋白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肝缺血45分钟,肝硬化组与非肝硬化组比较.肝硬化组具有表达能力的编码基因数量较少,热休克蛋白和抗氧化蛋白编码基因均处于低表达水平。rn 结论:肝脏遭受缺血性损伤后决定细胞生存状态的关键时限点在30min左右,对非肝硬化者,如采取有效措施维系和促进热休克蛋白和抗氧化蛋白编码基因的高表达.有可能耐受超过30min甚至更长的肝缺血时限完成复杂肝手术。而对肝硬化者,一般情况下实施肝切除术持续性或间断性肝门阻断时一次性阻断时限应掌握在30min为好。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以及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rn 方法:对4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68例患者分为A(症状发作48h内手术)、B(48-72h内手术)、C(72h后手术)、D(保守治疗后再择期手术)4组。rn 结果:A、B、C、D 4组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8%(5/146)、3.69%(5/137)、5.88%(6/102)和3.17%(2/63),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组的手术时间较其他3组明显延长(P<0.05,且手术中转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较其他组短,开腹中转率也较其他组低(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温、右上腹肌紧张、胆囊肿大、白细胞计数、胆囊擘厚度、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手术时机7个因素与中转开腹率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和手术时机是影响腹腔镜中转开腹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n 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发作后48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时机,白细胞计数和手术时机是影响腹腔镜中转开腹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摘要: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6年2月份共收治胆囊结石病、慢性胆囊炎病人3870例,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胆囊结石12例,占0.31%。rn 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年龄最大17岁,年龄最小3.5岁,均经B超、CT检查确诊为胆囊多发性结石或泥沙样结石;本组均行胆囊切除术治疗。除1例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同时向右延长切口行胆囊切除术外,其余11例患儿均行LC治疗。rn 2.结果:1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脾切除术患儿术后恢复顺利,8天拆线后出院。本组实行LC者全部成功,未有中转手术者,手术时间30~102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术后3~5d出院,平均出院时间3.5d。rn 3.讨论:小儿胆囊结石症与成人不完全相同,多与胆道畸形、溶血性疾病、胆道蜊虫、激素平衡失调有关。未成年人胆囊结石一经发现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即应考虑择期手术(LC)治疗。在实施LC过程中应注意:术前要置胃管、尿管;气腹压力设置要低;手术操作要细致;对于术前检查胆总管扩张或黄疸患儿术中应行胆道造影;LC可采用三孔或四孔法。
  • 摘要:目的:总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胃肠肿瘤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rn 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17例胃肿瘤及6例结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手术的胃肠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rn 结果:本组23例患者,治愈17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26.1%。发生肝肾功能衰竭,MODS5例,急性肺栓塞1例。死亡病例与肝功能分级有明显关系,肝功能A级死亡1例(12.5%),B级死亡2例(22.2%),C级死亡3例(50%)。发生吻合口漏1例,胰尾血管出血1例,未发生残胃缺血。rn 结论:对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胃肠肿瘤病人,正确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和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以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件阻断入肝和出肝血流(SHVE)在规则性肝切除术中的意义。rn 方法:105例肝月日疾病患者分为Pringle组(35例)、半肝血流阻断组(HVC组,30例)、SHVE组(30例)。比较三组病人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rn 结果:三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46.7ml、579.8ml、453.5ml,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HVC组和SHVE组术后3天和6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Pringle组,血清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Pringle组病人术后并发腹水率显著高于HVC组和SHVE组。rn 结论:选择性入肝和出肝血流阻断可对病侧肝脏与体循环的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健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外控制肝静脉,不阻断下腔静脉,保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显著减少了肝切除术中的出血,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肝脏血流阻断技术。
  • 摘要:目的:探讨将家兔用于研究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对不同条件下的家兔采用双极金属钩状电极采集其肌电活动信号,经放大、滤波及计算机处理后记录其大小及波形。结果:不同条件下的家兔oddi括约肌的肌电活动在波形、频率、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重复实验可得到相同的结论。结论:家兔是研究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较为理想的动物,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信号稳定等优点。
  • 摘要: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首选方案,在治疗良性肝脏疾病方面已经取得了公认的良好疗效,然而在治疗肝细胞癌方面却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肿瘤的复发,本文将就影响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治疗复发手段的近期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指导临床调整肝细胞癌肝移植标准及有效地预防、治疗肿瘤复发。
  • 摘要:目的:探讨原位肝脏移植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根治复杂肝外胆管癌的方法及疗效。rn 方法:结合国外临床经验和肝外胆管癌的生物学特点,对1例Bismuth-corlette Ⅳ型肝外胆管癌侵犯肝内二级胆管及胆总管下段的患者,实施原位肝脏移情联合胰头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切除的病理标本采用链霉素-卵白素-生物素显色(LSAB法)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胆管上皮细胞角蛋白CK9、CKl7、癌胚抗原和肝细胞蛋白,确认肿瘤组织学来源。术后给予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片抗排斥治疗。同时,拉米夫定联合大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预防乙型肝炎复发,术后定期随访。rn 结果:术后移植肝功能恢复顺利,血清胃肠道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A19-9、CA125均降至正常范围。随访14个月至今,移植肝及消化功能良好,患者健康并恢复术前工作。rn 结论:对无远处转移和腹腔播散,且常规手术无法根治的浸润性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Corlette Ⅳ型,可考虑实施全肝、肝十二指肠韧带联合胰头十二指肠整块切除术根治肿瘤。然后,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并重建消化道。该方法可能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患者长期生存率。
  •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梗阻性黄疸病人广泛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今连续21例重度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病人平均血清胆红素为341.05umoI/I(191.3-641.6umol/L)。21例均为肝门胆管癌.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术前均不减黄。切肝方式包括左半肝切除14例,其中2人切除受累肝同有动脉未做动脉重建,1人切除部分门静脉并重建,左半肝加左尾状叶切除4例,右半肝切除1例,扩大右半肝切除1例,右三叶加全尾状叶并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例。rn 结果:手术治愈率95.2%,术后30天内死亡率4.8%(1/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5%(19/21),术后肝功衰发生率4.8%(1/21)但逆转,其余并发症有胆瘘(28.6%)、腹腔感染(19.0%)、腹水(38.1%)、切口并发症(9.5%)、心衰(9.5%)、胸腔积液(4.8%)等。28.6%(6/21)需带腹腔引流管出院。rn 结论:重度梗阻性黄疸病人如一般情况较好、无严重合并症,不作术前减黄仍能耐受较大量肝切除。术后死亡率在可接受范围,但并发症发生率高。
  • 摘要:肝移植手术过程中移植肝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阶段。S-腺苷蛋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的前体。参与体内许多再嘤的氧化还原反应。本研究利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以线粒体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SAM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FLK-1mRNA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中的作用。rn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4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PHG动态变化过程中病变部位VEGF、FLT-1及FLK-1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rn 结果:轻度PHG组VEGF、FLT-1、FLK-1 mRNA(2.28±0.33,0.59±0.17,0.56±0.14)与无PHG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重度PHG组VEGF、FIT-1、FLK-1 mRNA(3.48±1.02,0.68±0.20,0.71±(0.18)与轻度PHG组、无PHG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rn 结论:VEGF及其受体FLT-1、FLK-1过度表达是PHG胃粘膜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管残株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7例胆囊管残株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均再次手术治愈,其中残株胆囊切除6例,均作再手术切除,胆总管切开或取石。T管引流11例。结论:引起胆囊管残株结石是再次胆道手术的常见原因之一。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及B超综合分析。
  •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本组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8例,手术死亡率为16%。本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3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腹腔内出血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胆漏2例;无肝脏流出道梗阻。2例存活超过3年,8例存活超过2年,18例存活超过1年,2例存活不足一年(死于肿瘤复发),余存活至今但不足一年。结论: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部分肝叶切除、胆囊肝胆管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rn 方法:对48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施行部分肝切除、胆囊肝胆管吻合术。术中首先游离胆囊,仔细保护其血供,再切除充满结石和胆管狭窄且病理改变较重之肝叶,行肝胆管狭窄充分切开,并通过肝断面会师,取净结石,探明胆总管下端通畅无狭窄后,将切开之胆管对合整形,再行胆囊肝月日管吻合术,T形管两横臂放入左右肝胆管内,长臂通过胆囊引出,在出胆囊前剪一侧孔,以利于胆汁内引流。rn 结果:本组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一16年,平均4年5个月。经多次B超复查未见胆囊及肝胆管内结石,疗效优(已无临床症状,能恢复正常工作)31例,良(有轻微的胆管炎症状,仍能进行正常生活工作)17例。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7例。胆瘘4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rn 结论:本术式可较彻底取净结石、清除病灶、解除狭窄、消除症状,同时可保留oddi氏括约肌的功能。避免胆肠吻合之肠胆返流、逆行性感染等并发症,且有操作方便,发生胆瘘机会少的优点。
  • 摘要:目的:制定有效的预防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措施。方法:对术前发生肺部感染3人及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1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治疗。结果:术前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除1例自动放弃治疗出院,余10例全部治愈。
  •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和总结供肝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及整形重建经验。rn 方法:回顾性分析430例原位肝移植中供肝肝动脉的解剖类型和变异肝动脉的重建方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变异肝动脉进行整形然后再吻合。总结肝动脉变异情况及肝动脉的重建方法。rn 结果:430例供肝中,肝动脉解剖正常的为338例(78.6%,338/430),肝动脉解剖变异者92例(21.4%,92/430),其中48例(52.2%,48/92)需血管重建。此48例中异常的肝右或肝左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吻合32例(67%,32/48),异常肝右动脉与脾动脉吻合16例(33%,16/48)。变异肝动脉合理整形后再行肝移植,其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升高。rn 结论:供肝肝动脉变异较为常见,为获得单一的备吻合血管,修肝时对变异肝动脉重建进行显微重建是非常重要的
  •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硬化合并结核患者的可行性及相关注意事项。rn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结核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前、术后抗结核治疗的策略,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rn 结果:6例患者中,3例因抗结核药物导致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接受急诊肝移植,2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15天死于混合感染;3例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行择期肝移植,2例存活,1例术后103天死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存活的4例未见结核、肝炎复发。rn 结论:肝硬化合并结核患者行肝移植是可行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有助于提高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OLT)的胆管重建方式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26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O L T胆管重建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情况。269例患者中,260例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9例采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胆道重建过程中有24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28例行胆肠吻合。胆管端端吻合的患者中全部不带T管,胆肠吻合患者放置小儿胃管作内支架。术后胆管并发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B型超声波、MRI、ERC P及PTCD。所有患者均随防半年以上。rn 结果:269例OLT患者术后胆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1%(11/269)。其中胆漏6例,1例由于肝动脉栓塞引起,经再次肝移植后存活。2例再次手术行胆肠吻合治愈。3例经原引流管冲洗引流胆漏自愈。5例胆道狭窄均采用球囊扩张治愈。患者中无胆管并发症而引起的死亡。rn 结论:胆管吻合口的胆漏与狭窄是OLT术后最常见的胆管并发症。良好的胆管血供与胆管吻合技术是防止胆管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及时的内镜检查与放射学技术是诊断和治疗胆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肿瘤根治的前提条件下,实施肝移植治疗肝转移癌的可行性。rn 方法:对2例直肠癌合并多发性肝转移患者分别同期、分期实行结直肠癌Dixon’s术联合原位肝移植.对1例胃癌患者实施D4根治术联合原位肝移植术。rn 结果:原发胃癌与结肠癌男性患者分别于术后4月,10月癌症复发;1例女性结直肠癌患者至今无瘤存活12月,并恢复术前工作。rn 结论:对部分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的消化道肿瘤合并多发肝转移癌的患者,联合肝移植和原发肿瘤根治术可作为获得延长存活期的一种治疗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经多种途径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脏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rn 方法:在开腹直视下、腹腔镜引导下及B超或CT引导下对82例肝脏占位患者行175例次RFA,治疗前后行AFP、B超或CT检查,6个月后随访。rn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RFA,4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6个月后随访肿瘤完全消失8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上者26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下者27例,肿瘤直径无明显改变或增大13例,死亡4例。rn 结论:RFA具有简单、微创、安全、有效、多点反复治疗及对全身影响较小等优点,是肝脏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治疗途径均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RFA与TACE交替实施将会提高疗效;对肝功为Child'C级患者应慎重实施RFA。
  • 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n 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我科共行脾切除断流术60例,其中35例均留置门静脉插管。术后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感染发生率,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溶栓效果。rn 结果:脾切除断流术后血小板进行性升高.至术后2周左右达到峰值,术后1月降至正常水平;术后门静脉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均明显减慢;门静脉插管感染1例;5例患者术前存在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28%;术后7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经门静脉捅管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后.出院时复查门静脉血栓为6例,新发血栓者溶栓成功率为85.72%。rn 结论:经门静脉插管溶栓抗凝可有效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患者今后可能施行的肝移植手术保留条件。
  • 摘要:目的:为解决门脉高压症向肝血流减少、肝代谢功能下降及侧枝循环压力过高、静脉曲张等问题,对丝线栓塞性门脉高压模型犬进行门静脉脾动脉化+完全门体分流PACS手术和传统SRS手术、PCDV手术的治疗比较研究。分别观察不同术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n 材料和方法:制备门脉高压动物模型;PCDV组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RS组采用牌切除,远端脾肾分流术;PACS组采用脾切除、门静脉-脾动脉吻合、门静脉-腔静脉吻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治疗前后的入肝门脉血流、压力、入下腔门脉血流、压力;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门静脉侧枝循环和血栓形成的情况,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PVP)。rn 结果:PCDV组术后PVF下降17%,PVP下降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7%;SRS组术后PVF下降51%,PVP下降50%;PACS术后向肝PVF上升至原来的180%,向肝:PVP上升至原来的196%,门静脉入下腔门脉血流量增至原先的130%,门静脉入下腔门脉压力保持低压,约为原先的45.5%,相对于传统手术SRS或PCDV的门脉PVF和PVP冶疗结果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rn 结论:PCDV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并无明显改善,胃粘膜瘀血加重,复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威胁依然存在;SRS术后PVF减少和PVP均有显著性下降,门静脉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肝脏血供术后仍然受到很大影响;PACS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死亡率等同SRS手术,可同时提高入肝血流和降低侧枝压力,是一种值得尝试和进一步研究的新手术方法。
  • 摘要:[目的]我院于2005年1月11日,实施一例亲体小肠移植获得成功.现生存16个月,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根据其内镜和病理学检查总结并发症的监测体会。rn [方法]患者男性.15岁,1年前因小肠系膜囊肿并肠绞窄坏死于当地行小肠大部分切除术.全消化道钡餐显示残留回肠8 cm。供体为患儿母亲,符合供体选择标准。供、受体均为“O”血型。HLA配型6个位点中4个位点相符。供体手术中切取120cm末段回肠。受体一期手术中将供肠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下静脉分支作端一端吻合;将供肠动脉与受体乙状结肠动脉分支作端一端吻合,供肠两端分别于腐壁造瘘口引出体外。术后,定期经肠造口行内镜检查及粘膜活检,术后一周内每3天1次,第2-3周为每周一次,以后逐渐延长检查间隔,期间如发现小肠引流液增多、发热、腹痛和肠镜已发现肠粘膜改变时,增加肠镜监测次数以加强监测。每次肠镜检查取肠粘膜组织送病理学微生物学检查。rn [结果]术后前三周肠镜及病理检查正常;21天粘膜及粘膜下层见较多中性白细胞浸润。未诊断排斥反应;术后37天肠镜显示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绒毛结肠消失,表面见白色脓苔液。病理活检:未见粘膜。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和中等量纤维母细胞等增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1天发生发热、恶心、呕吐、造瘘口引流液增多、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经肠镜确诊后在原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采用激素冲击治疗9天,病情变化不大。改用OKT3 5mg·d-1治疗8天,症状、体征得到有效控制。一周后复查肠镜仍见移植小肠广泛分布红肿糜烂及白色疤痕,未见绒毛结构,肠壁覆大量白色粘液。病理活检:小肠粘膜部分糜烂,部分被覆柱状上皮,固有层见较多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丰,少量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固有层血管壁内外可见一些巨细胞,核大,核内可见巨大红染包涵体,考虑为巨细胞病毒感染。静脉使用更昔洛韦0.25 g/bid;阿昔洛韦0.2 g/tid治疗。术后71天肠镜见小肠粘膜轻度水肿.有散在性浅表溃疡和疤痕组织,小肠蠕动正常,粘膜红润,颜色正常病理活检:小肠粘膜崮有层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单核细胞浸润,部分粘膜溃疡,溃疡底为肉芽组织。所见病变较前减轻少量CMV包涵体(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数量较前明显减少。使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治疗29天.此后复查病理未见到CMV包涵体。术后121天肠镜检查:小肠粘膜红润,可见绒毛样结构,分泌物不多.内镜诊断:移植小肠粘膜炎症,病理活检:小肠粘膜表面上皮完整,同有层较多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轻度纤维化。未见CMV感染形态学改变。同有层慢性炎细胞浸润,移植小肠大致正常。rn [结论] 小肠移植术后只有通过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有关排斥反应和CMV感染方面的诊断。是围手术期处理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纤维蛋白胶(FG)对丝裂霉素C(MMC)的缓释作用。rn 方法:将MMC水溶液(A组)、MMC+FG(B组)、MMC+抑肽酶+FG(C组)分组置于含纤溶酶原及尿激酶的PBS缓冲液中,在37℃下培养8天。期间每组定时取少量缓冲液作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试标本中MMc浓度。rn 结果:A组MMC浓度初次测试即达到较高水平,以后一直保持恒定;B组浓度30 min时约为A组的1/4,8hr时约为A组的1/2,4d后接近A组;C组30 min时约为A组的1/5,24 hr时约为A组的1/2,8d后接近A组。rn 结论:在体外条件下FG对MMC有缓释作用,抑肽酶能加强FG对MMC的缓释作用。
  • 摘要:手术病人的结局不仅仅依赖手术技巧,患者术前的牛理状态,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均对患者的转归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生理状态、围手术期处理等多因素对于患者的转归有何影响及各因素的贡献如何有诸多研究。而在患者住院期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都是重要的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肝移植作为普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其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多、影响因素多变,而目前尚无很好的且得到公认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预测系统。本文旨在对POSSIJM评分系统进行总结并阐述将其应用于肝移植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 摘要:目的:了解肝移植后乙肝复发和病毒变异的关系。rn 方法:随访检测了17例肝移植病人肝功能五项、 E抗原、HBVDNA定量以及乙肝病毒变异情况,肝炎复发者做肝脏穿刺病检,同时检测其他肝炎病毒学指标。rn 结果:6例病人E抗原阴性,但有乙肝病毒的变异.其中3例出现了肝功能的异常,2例HBVDNA持续阳性,1例由阴性转为阳性,3例病人肝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炎复发。并且排除了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rn 结论:乙肝病毒的变异可发生在HBVDNA阴或阳性的病人,如果在肝移植术后发生肝功能的异常,应检测乙肝病毒有无变异,同时在肝脏病理的指导下及时正确的施治病人。
  • 摘要:目的:分析与再次肝移植术治疗移植肝失功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rn 方法:回顾性地收集与分析264例成人肝移植病人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各种危险因素与术后生存时间进行生存分析。rn 结果:再次肝移植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天(标准误为27.52天,95%CI置信区间为0-83.95天),与同期首次肝移植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术后生存时间独立相关的指标,如术前血总胆红素、血肌酐、外周白细胞水平。rn 结论:作为挽救移植物失功受体生命的唯一有效手段,再次肝移植生存率较同期首次肝移植组为低,两组术前血总胆红素、血肌酐、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 摘要:胆直损伤是月当首手术中(主要是胆囊切除术)严重的并发症,而损伤后的最终结果多为医源性胆管狭窄,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寒颤、高热,严重者将发生肝内胆管结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甚至死亡。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胆管空肠吻合术,虽然大部分疗效较满意。但也常可遇到这种修复术后再次发生的医源性胆管狭窄,治疗十分棘手,更值得注意的是RIBS可发生在修复术后相当长的时间,最长可达11余年。近年来某院采用球囊渐进扩张法预防和治疗RIBS,效果较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