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强度

动强度

动强度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68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农业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8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233688篇;相关期刊385种,包括企业科技与发展、技术与市场、工程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27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民用飞机机电系统国际论坛 、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等;动强度的相关文献由1276位作者贡献,包括骆亚生、余湘娟、栾茂田等。

动强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8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33688 占比:99.72%

总计:234350篇

动强度—发文趋势图

动强度

-研究学者

  • 骆亚生
  • 余湘娟
  • 栾茂田
  • 许成顺
  • 郭莹
  • 刘寒冰
  • 刘小生
  • 李焱
  • 李红军
  • 王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庄心善; 寇强
    • 摘要: 为研究纳米SiO_(2)改良水泥土抵抗动力荷载-海水腐蚀耦合作用效果,通过动三轴、扫描电镜(SEM)、核磁共振试验(NMR),获取不同海盐溶液浓度和时间下动应力参数及NMR曲线图、SEM图,探究海盐溶液浓度和腐蚀天数对改良前后水泥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内部孔隙减少,土颗粒间胶结度提高,土体抵抗动力荷载-海水腐蚀耦合作用能力增强,清水环境下,养护7,14,28 d改良水泥土动强度分别提高了4.8%、6.6%、7.3%;经海水腐蚀后,土体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土颗粒松动且孔隙增多,水泥土动强度明显下降,腐蚀28 d、清水、1倍、2倍、3倍海水浓度溶液环境下,纳米水泥土相对于普通水泥土动强度分别提高了9.4%、7.3%、6.6%、6.3%。
    • 杨爱武; 袁腾云; 杨少朋; 张卫
    • 摘要: 城市污泥固化土用作路基填料,对于节约工程成本、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城市污泥固化土为研究对象,利用DDS动三轴仪,从干湿循环次数、初始静偏应力、动应力3个方面研究其对累积塑性应变及动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湿循环单独作用下,土体累积塑性应变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与初始静偏应力耦合作用下对土体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不太显著。动应力对其影响较大,且存在临界值:当动应力小于临界值时,累积塑性应变呈现出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当动应力大于临界值时,累积塑性应变在达到某一振次后快速增大,土体迅速产生变形破坏。干湿循环与初始静偏应力都会降低土体的动强度,但干湿循环在达到10次后,动强度将趋于平稳,不再受其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考虑干湿循环次数、初始静偏应力及动应力等因素影响的城市污泥固化土稳定型累积塑性应变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 陈颖平; 黄博
    • 摘要: 软土现场取样引起的应力释放将对其动力特性试验指标产生影响。基于杭州某地区结构性软粘土的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软土在经历了应力释放过程的力学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历了应力释放并重新固结土样的孔压和变形增长速率较未经历应力释放的土样均有所降低,前者的动强度和剪切波速稍高于后者,但二者之间的差异很小。出于试验加荷精度及土体重固结情况的考虑,可以认为应力释放扰动对结构性软粘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较小。
    • 周高云; 管红辉
    • 摘要: 为了探究初始静剪对砂土循环剪切行为的影响,文中在不同静剪和循环应力下对纯砂和粉砂进行了一系列循环三轴试验。试验现象表明,不同的固结条件使得砂土的循环液化行为被分为“循环活动性”和“残余变形累积”。结果分析显示粉砂的动强度通常高于纯砂;随着压缩侧初始静剪应力的增大,两者的孔压发展规律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等效杨氏模量(E_(eq))与循环轴向应变幅值(ε_(a,cyc))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这一关系主要与初始静剪应力有关,不受循环应力幅值和粉粒含量的影响。
    • 杨志浩; 岳祖润; 叶朝良; 胡田飞; 介少龙
    • 摘要: 重载铁路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受细粒土侵入污染后服役性将大幅劣化,掌握循环荷载下污染级配碎石临界动应力及动强度的演变特征,对揭示路基病害的产生机理至关重要。首先,以不同细粒含量的级配碎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的大型动三轴试验,探究细粒含量、围压及动应力幅值对试样累积塑性应变及临界动应力的耦合影响机制。然后,基于塑性安定理论,对试样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行为进行划分,并进一步建立考虑围压及细粒含量参数的塑性蠕变状态临界动应力计算模型。最后,分析细粒含量及围压对动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归一化方法建立了静、动强度间的计算模型。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强度控制原则的重载铁路新型路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李宝平; 支枭雄; 张玉; 平高权; 杨倩
    • 摘要: 为研究改良膨胀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以陕南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基于GDS动三轴试验,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土体的骨干曲线和动阻尼比、动弹性模量、动强度的演化规律曲线,并分析了膨胀土动力学参数随应变、围压和NaCl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动应变(εd)的增加,骨干曲线经过弹性、弱弹性和塑性3个阶段。动弹性模量曲线先急速下降、后缓慢减小并趋于平稳状态。动阻尼比曲线呈现3个阶段,εd1.5%,曲线趋于平缓。随着围压和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骨干曲线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动弹性模量和动强度均增大,动阻尼比减小;改良膨胀土动应变与动弹性模量关系可用Hardin-Drnevich修正线性模型描述;改良土动黏聚力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不断变大,而浓度对动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比较了改良前后膨胀土动变形和动强度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经NaCl溶液改良后膨胀土的动力特性得到显著提高;1.0 mol/L NaCl溶液改良效果最为明显。研究可为陕南地区工程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张斌龙; 王大雁; 马巍; 雷乐乐; 周志伟
    • 摘要: 研究冻土动强度对寒区工程和人工冻结工程施工及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主应力轴旋转对冻结黏土动强度特性的影响,利用空心扭剪仪开展不同围压下冻结黏土动三轴和空心扭剪试验,探讨了主应力轴旋转对冻结黏土动强度、动黏聚力和动内摩擦角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应力轴旋转导致冻结黏土试样的动强度降低,围压越低主应力轴旋转对动强度影响效果就越明显;随着震动次数的增多,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冻结黏土动黏聚力衰减速度相对于主应力方向固定时加快;不同于主应力轴方向固定条件下动内摩擦角随震动次数增多而衰减的特点,在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动内摩擦角随震动次数增多而增大。另外,研究显示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动强度、动黏聚力和动内摩擦角均与震动次数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线性方程对其进行了拟合,并给出拟合系数和确定系数。
    • 张伟利; 王飞
    • 摘要: 以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初始主应力方向下进行动扭剪三轴试验,研究了主应力方向对膨胀土动强度、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土的动强度指标随初始主应力方向角的增大而减小,初始主应力方向角的变化对动摩擦角的影响要强于动黏聚力;主应力方向角越大,膨胀土的动剪切模量及初始动剪切模量越小;不同主应力方向下膨胀土的阻尼比在0.2~0.4之间,初始主应力方向越大,阻尼比越大。工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较大的主应力方向角。
    • 黄文宁; 万春浪
    • 摘要: 文章依托贵州省乌当至长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通过静压方案制备不同粉煤灰掺配比例的改良黄土试件,在室内模拟多种干湿循环作用条件并开展三轴试验,分析粉煤灰改良黄土路基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动强度及动残余变形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改良剂的掺配可有效增强黄土路基的动强度指标,并限制其动残余变形的发展;改良黄土路基在粉煤灰掺配比例为30%时的动强度和动残余变形分别处于最大峰值和最小峰值;室内模拟干湿循环作用会显著降低各组改良黄土试件的动强度,引起动残余变形的提升;随干湿循环作用次数提升至5次,动强度先降后升,下降速率与循环剪切次数呈负相关关系;粉煤灰改良黄土试件的动残余变形指标在2次模拟干湿循环作用后逐渐稳定;实际应用中考虑车辆荷载及干湿循环,推荐粉煤灰掺配比例为25%~30%。
    • 李玉涛; 党发宁; 任劼; 周玫
    • 摘要: 为探究冲击速度和骨料率对混凝土动力特性及能量传递规律的影响,设计了骨料率为0、32%、37%和42%的混凝土试样,利用SHPB装置进行了速度为5、6和7 m/s的冲击压缩试验。系统分析了冲击速度和骨料率不同时混凝土动态变形、动强度增长及能量转化规律,并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冲击速度和骨料率对动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冲击压缩作用下,混凝土试样主要以拉伸劈裂破坏模式为主。混凝土动强度随骨料率和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且相较于骨料率,冲击速度对动强度的影响程度更大。冲击速度介于5~5.8 m/s时,DIF随骨料率的增加而增加;冲击速度介于5.8~7 m/s时,DIF随骨料率的增加而减小。混凝土试样透射能随冲击速度和骨料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反射能、吸收能和吸能占比均随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骨料率的增大而减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