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三轴试验

动三轴试验

动三轴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57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7篇、会议论文60篇、专利文献833179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工程地质学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27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第26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等;动三轴试验的相关文献由1412位作者贡献,包括冷伍明、陈存礼、王家全等。

动三轴试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7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6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3179 占比:99.93%

总计:833726篇

动三轴试验—发文趋势图

动三轴试验

-研究学者

  • 冷伍明
  • 陈存礼
  • 王家全
  • 王汝恒
  • 聂如松
  • 王峻
  • 何昌荣
  • 张家生
  • 梅慧浩
  • 谢定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钰轲; 李俊豪; 邵景干; 余翔
    • 摘要: 沿黄河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黄河泥沙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和重视,然而目前有关黄河泥沙作为路基填料的动力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英国GDS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对取自黄河中下游郑州段的泥沙进行应力控制的动三轴试验,探究了围压、相对密实度和试验频率对黄河泥沙动剪应力–动剪应变关系、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D的影响,绘制了动剪应力–动剪应变关系骨干曲线和滞回曲线.结果表明,黄河泥沙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可以用Hardin双曲线模型描述,围压对G和D的影响较大、试验频率对G和D的影响较小.综合与其他土体的动力特性对比表明,黄河泥沙动剪切模量折减曲线规律以及阻尼比D曲线规律和其他土体相符,其动力特性更接近于粉土和砂土,但与其他土体并不完全一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最后,本文考虑了围压、相对密实度的影响,并结合现有经验公式,建立可以较好描述黄河泥沙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与围压、孔隙比关系的经验公式,同时建立了动剪切模量比G/Gmax和D的数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黄河泥沙的G/Gmax和D随剪应变的变化规律.
    • 冯震; 郭涛; 宋东松
    • 摘要: 鉴于中外对阻尼比的确定方法没有达成共识的现状,以福建标准砂(粒径0.5~1.0 mm)为试验对象,采用不排水应力控制动三轴试验,对比分析现有阻尼比确定方法:传统法、Das法、Kokusho法、Kumar法、互相关函数法,评价其差异性。结果表明:总体上,5种阻尼比确定方法确定的阻尼比差异性较大,Kumar法确定的阻尼比最接近平均阻尼比,互相关函数法远高于平均阻尼比,Das法和Kokusho法确定的阻尼比基本一致但低于平均阻尼比,传统方法远低于平均阻尼比。可见加载方式为应力控制时,可采用Kumar法确定阻尼比。
    • 王家全; 侯森磊; 林志南; 黄世斌
    • 摘要: 为研究交通荷载下加筋砾性土的动力特性,以土工格栅为加筋材料,开展了多级长期循环荷载下无筋、平铺、环形竖向及环形立体组合加筋等不同加筋形式的半正弦循环荷载下加筋饱和砾性土动三轴试验,同时也进行了半正弦循环荷载下土体阻尼比计算公式的推导,并研究了加筋层数和围压对环形立体组合加筋砾性土阻尼比、骨干曲线等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多级循环荷载下砾性土试样的阻尼比呈现前期增大随后减小的规律,阻尼比在动应变达到1%左右达到峰值,且加筋能够减小砾性土试样的阻尼比;Hardin-Drnevich模型适用于描述加筋砾性土的骨干曲线,且模型参数a、b与围压和加筋层数之间分别存在线性关系和指数关系,基于此提出适用于不同围压、不同加筋层数下环形立体组合加筋砾性土的骨干曲线方程。
    • 孟靖; 庄心善; 周睦凯; 周荣
    • 摘要: 以合肥某高速公路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GDS真动三轴仪对不同粉煤灰掺量与不同围压条件下的改良膨胀土进行分级荷载动力试验,研究改良膨胀土动弹性模量与阻尼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可以显著提高膨胀土的动弹性模量,当掺灰率小于10%时,改良土动弹性模量E_(d)及其峰值E_(dmax)随着掺灰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掺灰率大于10%时,改良土E_(d)与E_(dmax)随着掺灰率的增大而减小;改良土阻尼比λ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每50 kPa能提高5%~10%,但掺灰率对阻尼比无明显影响。
    • 朱云强; 屈俊童; 季东; 张翔; 许有涛; 崔茂俊
    • 摘要: 为了研究滇池泥炭质土中有机质成分对于土体动强度特性的影响,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饱和重塑泥炭质土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质含量、固结压力、振动频率对重塑泥炭质土的动强度曲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有机质含量、振动频率及循环振次控制条件下重塑泥炭质土的动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塑泥炭质土的动剪应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均随着固结压力、振动频率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有机质含量对重塑饱和泥炭质土的动强度影响最大,土体动强度指标随有机质含量增加呈明显正相关性。重塑饱和泥炭质土动强度受荷载振动频率的影响较小,动强度指标总体上随振动频率的增大有小幅提升。循环振次则对重塑饱和泥炭质土动强度呈负相关影响。
    • 高森; 庄心善; 林万峰; 寇强
    • 摘要: 滞回曲线反应结构在反复受力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刚度变化及能量损耗,是确定应变回弹模型的基础。通过GDS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加载频率、动应力幅值下磷尾矿改良膨胀土滞回曲线变化规律。采用滞回曲线中单个滞回圈面积S、滞回圈近似椭圆的长轴斜率k、滞回圈短轴与长轴之比α及单次循环的残余应变ε_(p),结合循环荷载产生的应变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呈倾斜椭圆形,S和ε_(p)随动应变增大而增大,围压、频率增大使S和ε_(p)减小;k随围压、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动应变的增加使k值减小;α随围压、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磷尾矿改良膨胀土较未改良膨胀土的S、α、ε_(p)值均增大,k值减小。
    • 刘国强; 舒实
    • 摘要: 采用双向循环动三轴试验装置研究了在K0固结条件下垃圾土试样在轴向力不变,仅改变围压的情况下的累积孔压及轴向应变的发展特性,根据垃圾土中孔隙水压力及土体轴向应变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现象,总结了有效围压、循环应力比以及加载频率对垃圾土内部动孔压及轴向应变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频率的降低、循环应力比的增大、固结围压的增大,垃圾土的超孔压增大,而轴向应变则减小.同时,采取福建标准砂试样作为对照组,对比了两种试样在相同的加载条件下的动力响应,对垃圾土动力的特性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 万梁龙; 丁鲁强; 韩仲; 邹维列; 王协群
    • 摘要: 以山东济南和黑龙江大庆的两种低塑性黏性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围压、动偏应力、含水率和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开展两种压实黏性土动三轴试验确定其回弹模量M_(R),研究季节性冻土区域干湿、冻融共同作用对天然路基土M_(R)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冻融循环次数越多、含水率高,围压对M_(R)的贡献越大。动偏应力有两种刚度效应,即动偏应力下因土体逐渐压实产生的刚度增强效应和动偏应力反复剪切造成的土体结构破坏而产生的刚度衰减效应。高塑性土体M_(R)对含水率变化较为敏感,但敏感性随冻融循环作用显著降低。两种土的M_(R)在前3次冻融循环中衰减明显,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继续增加,M_(R)基本保持不变。
    • 王景
    • 摘要: 利用WYS-2000大型动三轴试验机,采用分级加载逐级施加轴向动荷载,研究不同固结比和围压下砂砾料滞回曲线的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砂砾料属于黏弹性材料,不同初始加载位置所对应的砂砾料滞回曲线形态与土体的滞回曲线形态相似;相同动应力水平条件下,围压和固结比的增大,降低砂砾料的塑性应变,提高砂砾料的弹性性能;围压和固结比对砂砾料滞回曲线的面积影响较大,相同动应力作用下,滞回曲线面积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随固结比的增大而减小,即围压和固结比的增大提高砂砾料刚度提高,材料吸收的动应变能减少。试验结果为砂砾料阻尼比及动力特性分析提供依据。
    • 冉武平; 王金山; 李玲; 陈慧敏
    • 摘要: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路基土存在水盐迁移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为明确粗粒硫酸盐渍土路基受荷载、湿度及盐分影响下的动回弹特性,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15种应力路径、3个含水率和4种含盐量状态下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的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湿度的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及体应力的增大而提高,而随偏应力的增大则表现出低含盐量的先提高后降低和高含盐量的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同时盐含量越高,偏应力与体应力对其动态回弹模量影响越明显;同一应力水平下,含水率与含盐量的增加引起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逐渐提高,且盐分较水分的影响更显著.基于试验揭示的动态回弹模量对应力的依赖性,从与应力相关的典型三参数复合模型中甄选出2种适用性较广泛的理论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继而对比出最佳的预估模型;误差分析表明,获取的Ni模型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建立了精度较高的该模型参数预估公式.通过预估值与试验实测值的进一步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参数预估公式的准确性,适合于预估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研究成果可为盐渍土地区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动力参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