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蘖期

分蘖期

分蘖期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88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保护、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711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中国稻米、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研讨会、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等;分蘖期的相关文献由71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宏伟、曹卫星、朱艳等。

分蘖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0 占比:2.6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9711 占比:97.31%

总计:9979篇

分蘖期—发文趋势图

分蘖期

-研究学者

  • 赵宏伟
  • 曹卫星
  • 朱艳
  • 邹德堂
  • 丁昌峰
  • 倪军
  • 刘化龙
  • 周志高
  • 周明耀
  • 张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庆胜
    • 摘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有效分蘖不足或无效分蘖过多,导致产量降低,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田间管理,文章对水稻分蘖期水、肥管理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在水稻的生产上能够为农户提供帮助和参考。
    • 林妙君; 林敏丹; 许展颖; 冯婷诗; 陈小梅
    • 摘要: 【目的】酸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探究酸雨胁迫对水稻幼苗萌发期及分蘖期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水稻种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模拟室内酸雨培养试验,设置pH 3.5、pH 4.0、pH 4.5、pH 5.0模拟酸雨处理与pH 6.0对照(CK),测定不同酸处理后水稻萌芽和生长等相关生理指标。【结果】水稻种子发芽率(处理后7 d)随pH值降低而下降,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低强度酸雨(pH 4.5、pH 5.0)胁迫水稻种子发芽指数、幼苗苗长与CK差异均不显著,pH 5.0处理苗长为6.82(±0.17)cm,略高于CK(6.78 cm±0.13 cm);而高强度酸雨(pH 3.5、pH 4.0)胁迫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苗长均显著低于CK。水稻幼苗株高、根长、叶绿素在pH 3.5~6.0间整体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弱酸处理部分生理指标优于CK,其中pH 4.5、pH 5.0处理株高分别为23.54(±0.97)、24.44(±0.57)cm,均高于CK(21.54 cm±1.80 cm);叶绿素含量为26.13(±1.07)SPAD、27.13(±0.63)SPAD,均高于CK(23.91±2.00 SPAD);pH 4.5处理根长为6.56(±0.26)cm,略高于CK(6.50 cm±0.42 cm)。而强酸处理水稻幼苗各生理指标均显著低于CK且增速极为缓慢,表明酸雨对水稻生长具有明显的“低促高抑”作用。【结论】高强度酸雨胁迫抑制水稻萌发及生长,低浓度酸雨则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 时红; 熊强强; 才硕; 张铭; 孙占学
    • 摘要: 水分胁迫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其生长。为了提高水稻对逆境的适应性并探讨其相关生理机制,设置了分蘖期干旱适应性锻炼处理,探讨了拔节-孕穗期继续干旱和淹涝耐受性的产量形成以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分蘖期经过干旱锻炼处理后持续干旱处理(D+D)水稻产量比在分蘖期不经过干旱锻炼处理但是后期经过干旱处理后(ND+D)的水稻产量高10.92%,而在分蘖期经过干旱锻炼处理后期进行淹涝处理后(D+S)的水稻产量比在水稻分蘖期不经过干旱锻炼处理且后期淹涝处理后(ND+S)的水稻产量高19.91%。干旱锻炼后进行淹涝处理(D+S)较不干旱锻炼后进行淹劳处理(ND+S)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性提高,分别提高10.6%、26.69%。ND+D处理的Fv/Fm较D+D处理显著降低3.67%。D+D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ND+D处理下降9.36%,但差异不显著。D+S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ND+S处理高21.41%,无显著性差异。经过干旱适应性锻炼的水稻植株,后期再进行干旱处理或者淹涝处理时,SOD、POD、CAT活性、总抗氧化力(T-AOC)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MDA content和H_(2)O_(2)content不同程度降低,进一步保护水稻植株受到伤害。因此,分蘖期进行干旱适应性锻炼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水稻对后期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干旱或洪涝灾害的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 丁国华; 刘凯; 李柱刚; 曹良子; 周劲松; 雷蕾; 来永才; 孙世臣
    • 摘要: 种植水稻是对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龙稻132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盐碱胁迫下分蘖期的农艺性状。龙稻13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以吉特611为母本、龙稻1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集团和系谱选择育成,具有较好的产量潜力且食味品质优良。2019-2020年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8365.5和8534.1kg·hm^(-2),2020年生产试验产量为8397.5kg·hm^(-2),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松粳9号)增产8.4%,食味评分达到了82分,较强的分蘖能力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龙稻132在苏打盐碱地的适应性研究发现,与正常田块相比,其分蘖能力在苏打盐碱地受到明显抑制,仅为同期正常田块的63%,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地下、地上部干重仅为对照品种的44%、45%,SPAD值与对照品种相当。因此,需要加强水稻品种在盐碱地的分蘖及干物质积累能力的研究,以便提升盐碱地水稻产量。
    • 摘要: 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省玉米保苗率达到95.5%,比近5年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中西部总体高于东部地区,白城市最高,达97.4%,松原、四平、吉林地区在95%以上;水稻陆续进入分蘖期,大豆已全部出苗。总体看,全省当前粮食作物苗情长势良好,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 向虹桥; 余娜
    • 摘要: 仲夏时节,稻苗已经进入分蘖期.在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数万亩水稻喝足了雨水,随风摇曳,长势喜人."整治400亩撂荒地,不能再出现撂荒现象……"今年与汪洋镇人民政府签订了"田长责任书"的镇级"田长"陈艾宇终于松了一口气,"时间紧,任务重.还好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赶在夏播之前,整理好撂荒地并种好了庄稼,相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 李逸; 张巩亮; 赵海成; 韩宇; 刘欣宇; 张常钰; 李红宇
    • 摘要: [目的]筛选与水稻耐盐碱性相关的指标,对寒地水稻种质资源的耐盐碱性进行筛选与评价,为选育优良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苗期种植筛选出的较耐盐碱的17份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苏打盐碱土(盐碱胁迫处理)和草甸黑钙土(对照)进行盆栽种植,并于分蘖期调查水稻根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尖数、根干重、茎数、株高、叶面积和地上干物重等10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BP神经网络和回归分析验证其合理性.[结果]盐碱胁迫条件下,17个参试材料10项形态指标的耐盐碱系数范围在0.19~1.00,平均值为0.68.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盐碱胁迫下10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44%.通过对隶属函数值及权重进行计算得到各参试材料的综合耐盐碱值(D值),依据D值得到各参试材料的综合耐盐碱性排序:L14(松粳18)>L15(龙粳24)>L12(龙粳48)>L17(白粳1号)>L06(空育131)>L05(垦粳8号)>L03(绥粳21)>L16(东稻4)>L09(龙粳42)>L11(绥粳17)>L10(龙稻9号)>L13(龙粳27)>L02(莹稻2号)>L07(松98-131)>L08(东农428)>L01(齐粳10号)>L04(长白9号).通过聚类分析将17份材料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强耐盐碱型,仅包含松粳18;第二类为耐盐碱型,包括垦粳8号、空育131、白粳1号、龙粳48和龙粳24共5份材料;第三类为敏感型,包括绥粳21、龙粳42、东稻4和绥粳17共4份材料;第四类为强敏感型,包括齐粳10号、长白9号、莹稻2号、松98-131、龙粳27、龙稻9号和东农428共7份材料.基于各指标对综合耐盐碱值的相关分析结果,以及回归分析、BP神经网络对其适宜性的验证,得到根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干重和茎数6项指标可作为水稻分蘖期耐盐碱性评价指标.[结论]17份参试材料中松粳18为强耐盐碱种质资源,根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干重和茎数6项指标可作为寒地水稻分蘖期耐盐碱性的评价指标.
    • 李逸; 张巩亮; 赵海成; 韩宇; 刘欣宇; 张常钰; 李红宇
    • 摘要: 【目的】筛选与水稻耐盐碱性相关的指标,对寒地水稻种质资源的耐盐碱性进行筛选与评价,为选育优良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苗期种植筛选出的较耐盐碱的17份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苏打盐碱土(盐碱胁迫处理)和草甸黑钙土(对照)进行盆栽种植,并于分蘖期调查水稻根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尖数、根干重、茎数、株高、叶面积和地上干物重等10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BP神经网络和回归分析验证其合理性。【结果】盐碱胁迫条件下,17个参试材料10项形态指标的耐盐碱系数范围在0.19~1.00,平均值为0.68。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盐碱胁迫下10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44%。通过对隶属函数值及权重进行计算得到各参试材料的综合耐盐碱值(D值),依据D值得到各参试材料的综合耐盐碱性排序:L14(松粳18)>L15(龙粳24)>L12(龙粳48)>L17(白粳1号)>L06(空育131)>L05(垦粳8号)>L03(绥粳21)>L16(东稻4)>L09(龙粳42)>L11(绥粳17)>L10(龙稻9号)>L13(龙粳27)>L02(莹稻2号)>L07(松98-131)>L08(东农428)>L01(齐粳10号)>L04(长白9号)。通过聚类分析将17份材料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强耐盐碱型,仅包含松粳18;第二类为耐盐碱型,包括垦粳8号、空育131、白粳1号、龙粳48和龙粳24共5份材料;第三类为敏感型,包括绥粳21、龙粳42、东稻4和绥粳17共4份材料;第四类为强敏感型,包括齐粳10号、长白9号、莹稻2号、松98-131、龙粳27、龙稻9号和东农428共7份材料。基于各指标对综合耐盐碱值的相关分析结果,以及回归分析、BP神经网络对其适宜性的验证,得到根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干重和茎数6项指标可作为水稻分蘖期耐盐碱性评价指标。【结论】17份参试材料中松粳18为强耐盐碱种质资源,根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干重和茎数6项指标可作为寒地水稻分蘖期耐盐碱性的评价指标。
    • 刘天奇; 高红秀; 谢威; 张雪晴; 陈娜娜; 梅雪锋; 邢佳妮; 徐振华; 张忠臣
    • 摘要: 氮素是水稻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通过探索水稻分蘖期对氮的转录响应,筛选氮素应答基因用于培育氮素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同时为水稻的精准栽培提供转录组学指导.以五优稻4号为材料,于施氮后7,14,21 d分别收获了五优稻4号叶片,并进行动态转录组分析.氮素处理使分蘖期水稻叶片颜色加深,并检测到387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细胞组分、催化活性和结合等方面,KEGG分析表明,有22个DEGs与半乳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径显著相关.另外,通过互作蛋白预测发现35个互作蛋白.上述代谢途径在分蘖期不同时间点对氮的应答是有差异的,在氮素处理后,前期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galA、galE(LOC_Os05g51670)、malZ主要参与半乳糖代谢途径;中期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HEXA_B、GNPNAT1、GlmS、UAP1、RGP、XYL4、AXS、UXS1、UGDH、RHM、galE(LOC_Os09g15420)和GAUT主要参与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后期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AsnB、ASL、NadB、GOT2、GLT1和GlnA主要参与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途径,这些结果表明,上述基因在水稻不同生育进程中对氮素应答有时间上的差异.
    • 韩孝顺; 钏顺民; 王国富
    • 摘要: 水稻是精耕细作的作物,科学的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水稻分蘖期是确定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加强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对培育壮秧、丰产、促进水稻的高产优质至关重要.基于此,简要分析水稻分蘖期田间管理措施,为当前的水稻栽培作业提供有益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