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子检测

分子检测

分子检测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3年内共计172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3篇、会议论文114篇、专利文献1201072篇;相关期刊305种,包括生物安全学报、疾病监测、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89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等;分子检测的相关文献由468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群庆、杜宜新、石妞妞等。

分子检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3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01072 占比:99.94%

总计:1201799篇

分子检测—发文趋势图

分子检测

-研究学者

  • 李群庆
  • 杜宜新
  • 石妞妞
  • 阮宏椿
  • 陈福如
  • 陈庆河
  • 李本金
  • 翁启勇
  • 范守善
  • 杨秀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长松; 董坤; 袁家佳; 沈琳; 林冬梅
    • 摘要: 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TRK)蛋白家族由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eurotrophic tyrosine receptor kinase,NTRK)基因编码,在胚胎发育和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已在多种成人和儿童实体瘤中确定NTRK基因融合为致癌驱动因子。NTRK基因重排和融合转录可通过不同的分子病理学技术检出,这些筛查技术为确定最可能从靶向TRK融合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提供支持。本文概述了NTRK基因融合的发生机制和特征,NTRK基因融合检测方法和检测路径,以及TRK抑制剂的治疗获益和研究进展,总结了TRK融合癌的多国共识和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如何和何时进行NTRK基因融合检测,以及针对TRK融合癌的靶向治疗现状,从而更好地指导患者治疗。
    • 白剑宇; 罗达; 刘正兴; 李宏
    • 摘要: 【目的】建立枣树花叶病毒病的分子检测方法,追踪检测与分析枣树花叶病毒病田间侵染动态,研究病害防治的关键时间节点,为新疆枣树种植区枣树花叶病毒病的流行监测和早期防治,以及枣树花叶病毒病的高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准确获取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以病毒基因组序列RNA5为靶标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进行引物特异性验证与灵敏度检测,优化反应体系,建立枣树花叶病毒病分子检测技术,追踪检测与分析枣树花叶病毒病田间侵染动态。【结果】该检测技术对枣树花叶病毒病检测的最低浓度为4.79 pg/μL,可在叶片显症之前检测到该病毒。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预防枣树病毒病的关键时间节点。【结论】建立的枣树花叶病毒病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和鉴定病原,可应用于枣树花叶病田间侵染动态的追踪检测。
    • 周雪琴; 袁艳丽; 任洪; 王伟; 柏光晓
    • 摘要: 为了解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灰斑病抗性位点分布,探索利用分子标记筛选玉米灰斑病抗性种质,本研究以26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按照国家标准(NY/T 1248.11-2016)进行人工接种鉴定,选用6个与抗灰斑病主效QTL(或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经接种鉴定,抗性级别表现为中抗及以上的有15份,其中高抗有4份;表现感病的有11份。结合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表明,供试材料抗病位点主要集中在KHB5、qRgls2.04、qRgls1.06、qRgls2.07和qRgls3.02等5个位点。标记umc 2614和TID 5306可以检测与齐319(高抗)一致的抗病位点(KHB5和qRgls2.04);umc 1972、umc 1042和bnlg 1523可以检测与T 32(高抗)一致的抗病位点(qRgls1.06、qRgls2.07和qRgls3.02),接种鉴定与分子检测的结果总体表现一致。研究表明,利用分子标记检测,能有效辅助筛选玉米抗灰斑病种质,对玉米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张华; 任勇; 何员江; 郑首航; 吴舸; 邹凤亮; 雷加容; 杜小英; 陶军; 欧俊梅
    • 摘要: 为了解四川现有主栽小麦品种的抗病现状,发现并推广多抗性小麦品种,选用四川省153份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系,采用条锈菌接种诱发鉴定的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进行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与分析,同时利用已知抗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Yr26、Pm21和Fhb1的分子标记分别对其进行抗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153份供试小麦材料的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中,两年度均表现为抗病的材料有122份,占供试材料的79.7%。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可能携带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的小麦材料分别有12、25、77、12、4和90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7.8%、16.3%、50.3%、7.8%、2.6%和58.8%;可能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材料有40份,占供试材料的26.1%;可能携带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小麦材料有12份,占供试材料的7.8%;有15份抗病材料未检测到本研究所测基因。
    • 葛君; 任德超; 孟自力; 李爱霞; 陈杰
    • 摘要: 为了解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在河南新育小麦品种中的分布情况,选用123份河南新育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功能标记PPO18、PPO16和PPO29对供试材料的Ppo-A1和Ppo-D1位点等位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Ppo-A1位点上共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Ppo-A1a和Ppo-A1b,分布频率分别为63.4%和36.6%,以与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Ppo-A1a分布为主;在Ppo-D1位点上共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Ppo-D1a和Ppo-D1b,分布频率分别为78.9%和21.1%,以与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Ppo-D1a分布为主。在Ppo-A1和Ppo-D1这2个位点上,共检测到4种等位基因组合Ppo-A1a/Ppo-D1a、Ppo-A1a/Ppo-D1b、Ppo-A1b/Ppo-D1a和Ppo-A1b/Ppo-D1b,分布频率分别为52.8%、10.6%、26.0%和10.6%,以与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组合Ppo-A1a/Ppo-D1a分布为主。此外,本研究筛选出的偃高161、商麦188和厚德麦971等32份携带等位基因组合Ppo-A1b/Ppo-D1a(与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小麦材料,可以为一线育种人员进行小麦品质色泽改良提供参考信息。
    • 张亚会; 潘稚芬; 王蔚; 彭草云; 吕晓东
    • 摘要: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表型药敏与快速分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确诊的175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液、肺泡灌洗液等标本,同时进行结核菌表型药敏及快速分子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并对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750例患者按流程操作共检测得到结核分枝杆菌菌株1596例(91.20%),其中1542例利福平(RFP)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敏感1478例,耐药64例),一致率为96.62%;54例RFP不一致(3.38%)。1520例异烟肼(INH)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敏感1465例,耐药55例),一致率为95.24%;76例INH不一致(4.76%)。利福平(RFP)ropB基因突变位点分子检测检出率为94.79%(91/96),表型药敏检出率为93.02%(80/86)。异烟肼(INH)katG、inhA基因突变位点分子检测检出率为95.79%(91/95),表型药敏检出率为87.91%(80/91)。分析两种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有检测标本不一致、检测技术局限性、不同突变类型、静默突变、异质性耐药及其他耐药机制。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表型药敏与分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扩大分子药敏作为初始诊断工具,可取得早诊治、早防控的效果;当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建议有条件的结核病定点医院使用两种检测方法平行检测以提高精准度。
    • 徐云碧; 王冰冰; 张健; 张嘉楠; 李建生
    • 摘要: 植物品种保护是植物品种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 stability,DUS)检测和实质性派生品种(essentially derived variety,EDV)评价是植物品种保护中的2个重要概念。DUS-EDV评价经历了从形态性状和系谱为主过渡到了综合利用形态、系谱和分子标记信息的阶段,并将发展到以分子检测为主的阶段。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也从RFLP发展到SSR和SNP。基于靶向测序-液相捕获的芯片技术,具有分析成本低、标记组配灵活、适合用于不同植物的DUS-EDV评价。利用分子标记检测进行DUS-EDV评价有2个重要策略,一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全局性的比较和分析,二是利用与重要表型有关的功能位点特异性进行局部性、特异性检测。应该针对DUS和EDV分别建立各自的评价标准。DUS可以根据分子标记提供的特殊指纹图谱、单倍型、特有等位基因、特异基因组区段、特异功能标记、最低遗传纯合度、品种内单株间的遗传差异作出判断。EDV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利用全基因组均匀分布的高密度标记所获得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而不是差异的标记数。所采用的分子标记的数量和基因组覆盖率是决定分子检测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利用少量标记所获得的品种比较具有较大的抽样误差。区别EDV和非EDV品种的相似性指标可因作物物种和所需要的品种保护水平而异。本文回顾了世界各国主要的作物品种保护实践,建议在利用分子标记保护品种知识产权和监管品种中,建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根据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功能标记的开发,不断完善和加强DUS-EDV评价体系,建立权威的品种保护数据库系统,有序提供查询和比对服务,以鼓励种业创新。
    • 赵建江; 韩秀英; 马雪梅; 路粉; 吴杰; 王文桥; 毕秋艳; 赵鹏翔; 张涛;
    • 摘要: 本项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部行业专项及河北省财政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针对番茄灰霉病菌缺乏精准高效的抗药性检测技术,无法及时进行早期预警,最终导致生产上"用药多、防效差、农残高、污染重"等重大问题,历时15年,首创了灰霉病菌多抗性高通量检测技术,明确了河北省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多抗性类型及群体分布,筛选获得克抗单剂及增效组合,集成创新了番茄灰霉病精准减量绿色防控技术1套,授权发明专利3件,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3篇。
    • 陈悦; 孙思雨; 胡建忠; 郝凯强; 于曼; 吴元华; 夏博
    • 摘要: 【目的】找到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定量检测沙棘枝干以及土壤中病原菌的方法,为沙棘枝枯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17份沙棘枝条样本、4份沙棘根际土壤样本为材料,提取拟枝孢镰刀菌DNA,基于翻译延伸因子(EF-1α)设计特异性扩增拟枝孢镰刀菌的引物,检测PCR引物的特异性,检测拟枝孢镰刀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灵敏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沙棘枝条和根际土壤微生物DNA样品。【结果】建立了拟枝孢镰刀菌质粒检测标准曲线(R²=0.9849),使用该曲线得到的每微升DNA样本的检测拷贝数是10^(3)~10^(8)。拟枝孢镰刀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在17份枝条样品和4份土壤微生物DNA样品中,有7份样品出现荧光信号。【结论】与普通PCR扩增方法相比,建立的拟枝孢镰刀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检测结果更精确,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可以用于定性检测病原菌,又可以用于定量检测沙棘枝干和土壤中病原菌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凭借其优异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植物、空气和土壤中病原菌含量的测定。
    • 潘锋
    • 摘要: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提高子宫内膜癌诊疗水平需要针对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病理分型,进行差异化的分子检测。《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是我国首个有关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的专家共识,覆盖了国内外有关子宫内膜癌的最新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和时效性,对于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认识水平,指导与规范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的临床应用,提高我国整体子宫内膜癌诊疗水平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