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冠状动脉损伤

冠状动脉损伤

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1127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全国第十一届心脏学会、第十四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2009年江苏省儿科心血管、内分泌学术会议等;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文献由70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亚蕊、于宪一、杜忠东等。

冠状动脉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1127 占比:99.41%

总计:41370篇

冠状动脉损伤—发文趋势图

冠状动脉损伤

-研究学者

  • 李亚蕊
  • 于宪一
  • 杜忠东
  • 刘丽莎
  • 刘飞
  • 吴青
  • 孙景辉
  • 张丽
  • 张永兰
  • 彭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云娇; 甘泉; 马薇; 杜丽江; 鲁智英; 王美芬
    • 摘要: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CALs)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KD患儿106例(KD组),根据疗效分为无效亚组16例和有效亚组90例,另选择医院体检健康儿童38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CaN、NFATc1、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占比及CD4^(+)/CD8^(+)比值,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分析血清CaN、NFATc1与IL-6、TNF-α、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占比、CD4^(+)/CD8^(+)及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冠状动脉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N、NFATc1预测KD临床疗效的价值。结果KD组血清CaN、NFATc1、IL-6、TNF-α水平,CD8^(+)T细胞占比,左、右冠状动脉内径高于健康对照组(t/P=20.424/<0.001、8.080/<0.001、29.154/<0.001、15.762/<0.001、2.793/0.006、9.320/<0.001、10.885/<0.001),CD3^(+)、CD4^(+)T细胞占比、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t/P=6.872/<0.001、7.140/<0.001、12.758/<0.001)。无效亚组血清CaN、NFATc1水平高于有效亚组(t/P=8.368/<0.001、5.643/<0.001)。KD患儿血清CaN、NFATc1水平与IL-6、TNF-α水平,CD8^(+)T细胞占比、左冠状动脉内径、右冠状动脉内径、冠状动脉分级呈正相关(CaN:r/P=0.406/<0.001、0.321/<0.001、0.302/<0.001、0.419/<0.001、0.437/<0.001、0.502/<0.001;NFATc1:r/P=0.469/<0.001、0.353/<0.001、0.325/<0.001、0.386/<0.001、0.402/<0.001、0.528/<0.001),与CD3^(+)、CD4^(+)T细胞占比、CD4^(+)/CD8^(+)呈负相关(CaN:r/P=-0.396/<0.001、-0.285/0.009、-0.438/<0.001;NFATc1:r/P=-0.378/<0.001、-0.305/<0.001、-0.417/<0.001)。血清CaN、NFATc1及二者联合预测KD临床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709、0.688、0.852,二者联合高于单独检测(Z/P=3.417/0.001、2.588/0.010)。结论KD患儿血清CaN、NFATc1水平升高,且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炎性反应、CALs及临床疗效有关。
    • 王辰; 李晓惠
    • 摘要: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并发症主要为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已经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损伤程度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关于川崎病伴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分别从遗传因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降解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等方面进行综述。
    • 黄国日
    • 摘要: 川崎病(K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小儿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由于该病患儿最易出现冠状动脉受累问题,故其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AL)的风险极高。现如今国内外儿童罹发CAL的首位病因即为KD,为确保KD合并CAL患儿的安全性,笔者就其危险因素与诊治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赵云娟; 魏翔
    • 摘要: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患儿的效果及其对冠状动脉损伤及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80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40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综合组40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相关指标,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免疫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综合组退热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躯干红斑消退时间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可改善KD患儿的临床症状相关指标,降低冠状动脉损伤,调控免疫功能,调节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有较高的安全性,提高临床疗效。
    • 李星云; 江德勤; 周宏
    •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患儿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ST2)的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的15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CAL组(n=56)和无CAL组(n=99);另选取健康儿童30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sST2浓度及常规实验指标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资料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CA组和CAL组患者血清sST2、CRP浓度及WBC计数、ESR均显著增高,而血清白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AL组与CAL组患儿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T2、CRP均为KD合并CA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sST2与CRP呈正相关(r=0.864,P=0.026)。冠状动脉扩张亚组、小中型冠状动脉瘤亚组及巨大冠状动脉瘤亚组患儿血清sST2、冠状动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ST2诊断KD合并CAL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诊断临界值为73.57μg/L;sST2与CRP(曲线下面积为0.706)诊断KD合并CAL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ST2与KD患儿CAL程度密切相关,对CAL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胡慧敏; 陈笑征; 张永兰; 杜忠东
    • 摘要: 目的总结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急性期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肝损害在预测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无反应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首次确诊为KD的925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有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异常分为肝损害组(n=284)和非肝损害组(n=641),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损害等指标预测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及IVIG无反应的临床价值。结果肝损害组KD患儿入院时间较非肝损害组更早,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更高(P<0.05)。肝损害组KD患儿入院时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高于非肝损害组(P=0.034);给予首次IVIG治疗后,肝损害组发生IVIG无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肝损害组(P<0.001)。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血小板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和ALT水平升高有关(P<0.05);KD患儿发生IVIG无反应与四肢改变、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血小板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ALT水平升高及冠状动脉损伤有关(P<0.05)。结论KD急性期合并肝损害患儿的临床症状出现早且炎性指标水平更高,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及IVIG治疗无反应。
    • 王智海
    • 摘要: 目的:探究核因子κB(NF-κ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沉(ESR)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我院245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并发冠状动脉损伤,n=42)与对照组(未并发冠状动脉损伤,n=20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NF-κB、PAI-1、ESR水平,分析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发病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评价NF-κB、PAI-1、ESR水平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冠状动脉扩张程度患儿NF-κB、PAI-1、ESR水平,分析NF-κB、PAI-1、ESR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男性比例、血小板计数、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始用时间、发热持续时间、NF-κB、PAI-1、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血小板计数、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始用时间、发热持续时间、NF-κB、PAI-1、ESR水平均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发病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为阳性样本,未并发冠状动脉损伤为阴性样本,绘制NF-κB、PAI-1、ESR水平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诊断价值的ROC曲线,结果显示NF-κB、PAI-1、ESR水平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诊断价值的AUC分别为0.814、0.656、0.726,应用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构建各指标联合诊断的AUC,结果显示,各指标联合的AUC为0.882;随着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增加,患儿NF-κB、PAI-1、ESR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患儿NF-κB、PAI-1、ESR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患儿NF-κB、PAI-1、ESR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临床检测其水平,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唐玲玲; 席世兵; 李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66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期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Z值结果,将其分为CAL组(KD合并CAL,n=132)和非CAL组(KD未合并CAL,n=234),并对两组患儿初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G,IVIG)治疗前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临床分型、IVIG给药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 d)是KD合并CA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不完全KD、IVIG延迟给药是KD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具有该类临床特征的KD患儿需要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和更严密的冠状动脉监测。
    • 王锐; 尹立雪
    • 摘要: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罕见的血管炎症综合征,常见于婴幼儿,亦可见于学龄前儿童,男多于女。多数KD轻症患者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则可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等后遗症。冠状动脉损伤是KD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对KD患儿心肌的短期及长期结局均有重大的影响,严重者可以导致心功能减低,甚至心肌梗死和猝死。超声能早期诊断、有效评估其引起的心血管功能损伤,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
    • 黄昌美; 窦常胜
    • 摘要: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高炎症状态的血管炎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ial lesion,CAL)相关。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现有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和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可导致血管炎症和损伤,与川崎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本文就细胞因子中的白介素家族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