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ICD-10编码

ICD-10编码

ICD-10编码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1年内共计221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85619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现代医院、中国卫生统计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二十一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会议、全国医院病案与病案信息技术管理新进展研讨会等;ICD-10编码的相关文献由414位作者贡献,包括罗以娟、李萌、林洁中等。

ICD-10编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8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5619 占比:99.74%

总计:85840篇

ICD-10编码—发文趋势图

ICD-10编码

-研究学者

  • 罗以娟
  • 李萌
  • 林洁中
  • 王永花
  • 杨晓华
  • 林海丽
  • 段沁江
  • 王炜杰
  • 范炜然
  • 贺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濮雅娟; 段沁江; 张明华
    • 摘要: 变应性血管炎和ANCA相关性血管炎时常作为出院主要诊断.变应性血管炎是常见的血管炎,以血管炎为主导词查询编码,得到血管炎-变应性D69.0和血管炎-过敏性M31.0,出现疾病诊断名称意思相近但编码不同的情况.ANCA相关性血管炎包括韦格纳肉芽肿M31.3、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M30.1、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31.7,临床上经常将主要诊断直接书写成ANCA相关性血管炎,并不进行区分.编码员对这两组疾病编码时容易出错,这不仅影响临床科研和疾病谱分析,甚至影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方式.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根据疾病病理和诊断,结合个案分析,探讨和分析错误编码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两组疾病的编码准确性的对策.
    • 李江南; 薛乐刚; 陈安琪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是目前人类发现的第7种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该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在ICD-10工具书中无法查找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编码,如果编码员不及时关注WHO对COVID-19编码的更新,容易出现将临床诊断病例分类到U07.1、孕产妇病例分类到O编码、新生儿病例分类到P编码、Z03.8用于疑似病例等错误.通过对COVID-19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的理解分析,总结COVID-19的编码思路,旨在提高COVID-19分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满足医院、疾控、医保等各方面的需求,也为从事ICD分类的人员提供参考.
    • 王炜杰; 贺芳
    • 摘要: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神经胶质瘤错误编码,提高神经胶质瘤编码准确性.方法 以"M938-M948"为检索区间,筛选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出院病案,按照ICD-10编码原则及相关临床病理知识对检索出的病案进行逐个核查.用excel软件统计错误编码、错误类型以及相关临床病理内容.结果 全院符合条件158例,本院区142例,错误60例,占本院错误比42.25%,东院区16例,错误13例,占东院区错误比81.25%.错误类型中单纯形态学编码错误最高,其中胶质母细胞瘤错误编码最多占91.67%,单纯部位编码错误和部位编码与形态学编码均错误占比一样.部位编码错误中亚目.9的使用占50.00%,交搭跨越未正确使用占37.50%.结论 神经胶质瘤编码错误率高,主因编码员缺乏临床知识;对国际疾病分类知识理解不够深入;编码员间缺乏沟通.科室通过设立专职编码质控人员;邀请临床医师讲解;加强院区间沟通,来提高全院编码质量.
    • 姜华
    • 摘要: 目的:探讨ICD-10编码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为提升病案管理质量,于2020年2月应用了ICD-10编码进行病案管理分类,为验证该措施的应用效果,抽取ICD-10编码应用前一年间(2019年1月-12月)的1000份病案作为对照组,另选取ICD-10编码应用后一年间(2020年1月-12月)的1000份病案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案中的相关问题发生率差异.结果:经整理发现,观察组500份病案中存在38份(7.60%)病名次序填写不当、52份(10.04%)病案书写内容不规范和24份(4.8%)病案内容填写错误,对照组500份病案中存在114份(22.80%)病名次序填写不当、152份(30.40%)病案书写内容不规范和93份(18.60%)病案内容填写错误;通过对两组病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差异比较发现,观察组500份病案中的各项问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应用ICD-10编码的效果较高,ICD-10编码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病案管理质量,能够有效避免病案管理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发生,有助于优质且稳定的疾病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应用及推广价值均较高.
    • 曾雪梅
    • 摘要: 目的:探讨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治ICD-10编码为P05.1、P08和P07出院病案53份作为研究样本,查阅病案资料后,检验其编码准确性差异.结果:(1)对本组选入的53份新生儿出院病案仔细核查,发现其总漏编率是22.64%.其中,P05.1、P07.-、P08.1、P08.0/P08.2编码漏编率依次是41.67%、9.09%、31.25%、7.14%;(2)本组纳入病案编码漏编原因较多,其中P05.1仅用于早产者占比33.33%,P07.-仅用于过期产和足月产者占比是8.33%,P08.1仅用于过期产者占比是33.33%,P08.0/P08.2未能同时编码者占比是8.33%,P05.1和P07.-未能同时编码者占比是16.67%.结论:新生儿ICD-10编码会受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的影响,对于同胎龄长短、胎儿生长相关的疾患进行编码时,应仔细阅读病案,以明确临床诊断结果 ,确定胎龄、出生体重以及二者之间关系,以保证新生儿ICD-10编码准确性.
    • 姜珺; 史晓凤; 鲁磊
    • 摘要: 出院诊断疾病编码是病案首页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提高其准确率首先要有正确的标准.通过查阅某院2017-2019年所有出院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亚目Q85.9未特指的斑痣性错构瘤病的住院病案,发现几乎每份病案的编码Q85.9都与医师诊断不符,错将某个器官的错构瘤分类于错构瘤病(或斑痣性错构瘤病),而后者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综合征;指出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对Q85.9的扩展是不合理的.提出错构瘤的正确编码,并建议《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对相关编码进行调整,以确保病案首页编码数据的准确性、同质性,使病案首页信息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 王炜杰; 贺芳
    • 摘要: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错误编码,提高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编码准确性.方法 以M8600/0、M8601/0、M8810/0、M8810/1、M8810/3、M8602/0、M8593/1、M8590/1为条件检索提取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的出院病案,按照ICD-10编码原则及相关临床病理知识对检索出的病案进行逐个核查.用Excel软件统计错误编码及其相关临床病理内容.结果 符合条件的住院病案90例,存在形态学编码错误43例.其中卵巢间质瘤编码错误最多33例,错误率76.74%,囊腺瘤编码错误6例,错误率13.95%.结论 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根据所含卵泡膜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成分不同分为不同类型.对于未进行分类的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形态学编码应归类于M8590/1性索间质肿瘤.
    • 杨新妹
    • 摘要: 目的:分析妇产科病案首页填写中主要诊断对ICD-10编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患者200例进行分析,并将2018年以前临床医师写出院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员按国际疾病ICD-10和手术操作进行编码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临床医师书写出院诊断后加编码,编码员再次核对诊断和编码的病例作为观察组观察对象,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病案首页填写中出现的问题.结果:研究可见,影响ICD-10编码正确率的主要原因包括诊断不正确、诊断不完整、诊断书写不规范、诊断填写主次部分、未选择合并编码作为主要诊断、错别字诊断、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随意简化诊断,造成编码查找困难、出院诊断以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妇产科病案首页填写中主要诊断对ICD-10编码工作影响较大,而导致病案首页书写不规范的原因包括诊断不正确等,因此,临床医师应规范出入院诊断,正确书写出院诊断,以便于提高医院整体工作质量,为以后DRGS付费做准备.
    • 赵硕
    • 摘要: 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癫痫发作分类发布实行后,癫痫的诊断与ICD-10的分类的匹配工作成为编码的重点工作.本研究通过对比2017版与1981版癫痫发作分类的区别,分析2017版癫痫发作分类在ICD-10中的应用.2017版分类与1981版分类相比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更强的准确性等优点.将局灶性起源癫痫、全面性起源癫痫、起源不明癫痫及其他癫痫综合征使用ICD-10编码进行分类.结合实际案例,总结编码方法,利用ICD-10卷三和卷一分析局灶性起源癫痫、全面性起源癫痫、其他癫痫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的编码分别为G40.1-G40.2、G40.3-G40.4、G40.0-G40.2以及G40.5、G41.影响癫痫编码准确的因素多为临床医师诊断的模糊和编码员临床知识的匮乏,提出加强交流与学习等改进方法,了解癫痫分类最新要求与进展,力求编码准确,为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 贾孙玉; 丁丽萍; 邵洁白; 李慧; 朱婧; 梁世星; 杨卉; 彭也
    • 摘要: 目的 调查某三甲综合医院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诊断编码情况,正确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复杂临床表现,分析编码错误原因,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诊断编码质量.方法 通过医院病案信息系统检索2016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期间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或第一次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编码为C90的病案1397份,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中的编码原则,回顾性核对疾病编码情况.结果 1397份病案中,有98份存在疾病诊断编码错误,错误率达7.02%,其中编码错误条数共111条.总结错误类型主要有2类:第1类是主要编码错误,共99条,占比89.19%,;第2类是形态学编码错误,共12条,占比10.81%.结论 提高疾病诊断编码的质量,编码员不仅需要严格把握ICD-10编码规则,多翻阅编码字典,还应该仔细阅读病案,多积累临床知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