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86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1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798245篇;相关期刊285种,包括中国肛肠病杂志、结直肠肛门外科、腹腔镜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北京结直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卢克捷学术思想研讨会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2166位作者贡献,包括涂小煌、王烈、周总光等。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1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98245 占比:99.89%

总计:799101篇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发文趋势图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研究学者

  • 涂小煌
  • 王烈
  • 周总光
  • 宋京翔
  • 黎成金
  • 池畔
  • 宋丽娜
  • 赵春雷
  • 李国新
  • 王为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敏; 桑畅野; 闫长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Dixon术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100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入选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放化疗组及常规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放化疗组于术前即进行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糖链抗原242(CA242)、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前血清CA242、CA19-9、CE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放化疗组低于常规组(P<0.05)。放化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个月复发率及转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保肛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可降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保肛率,降低转移、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
    • 于兵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1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6例,根据随机单双号抽签结果分作观察组(33例,单号)与对照组(33例,双号),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TNF-α、IL-6、CRP)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125.23±10.14)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5±0.35)d、下床时间(5.25±1.01)d及住院总时间(10.45±1.8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4.31±1.02)cm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85.88±10.12)m 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0、22.802、13.418、11.912、45.443、24.82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炎症水平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通过采取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佳。
    • 王枭杰; PACEVICIUS J; PETRAUSKAS V; PILIPAVICIUS L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局部切除±放化疗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的术后排粪功能和肿瘤学预后。材料和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共纳入2009—2018年收治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患者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35例患者接受经肛门局部切除术(LE)±放化疗。根据年龄、癌症分期和合并疾病对患者进行病例匹配分析,分为LE组和TME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排粪功能和肿瘤学预后。采用Kaplan-Meier Cox法分析肿瘤学预后,以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评估排粪功能。
    • 张奇; 王哲; 丁学林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resection,TME)联合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术(Anal preservation via intersphincter excision,ISR)后,患者的肛门效果及相关预后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8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开腹组41例行开放手术,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TME联合ISR保肛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手术相关指标,增强患者的肠管功能,对肛门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手术安全性。
    • 尚小文; 吴东波; 宋学民; 谢德智; 徐君毅; 汤阳阳; 罗文; 于鹏程
    • 摘要: 目的 分析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并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0例,按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分为nCRT组(50例)和非n CRT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对比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肿瘤TNM分期。结果 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分期明显下降。nCRT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术中出血量、保护性造口率高于非nCRT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非nCRT组,淋巴结清扫数及保肛率低于非nCRT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虽然增加直肠癌患者的保护性造口率、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出血,但可明显降低肿瘤分期。
    • 杨益; 朱丽芳; 曾庆亮
    • 摘要: 背景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3位,死亡率占第5位.临床多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明显改观,但每年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肿瘤复发与转移,其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oline-rich protein 11,PRR11)、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 2,HMGA2)、膜联蛋白A10(annexinA10,ANXA10)对CRC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6-03/2020-03我院收治的231例CR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TME治疗,根据术后1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并比较不同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水平者复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各指标预测术后复发的效能.结果复发组N分期、手术切缘、淋巴结清扫数目、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1>N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水平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R11 mRNA、HMGA2 mRNA、ANXA10 mRNA与术后复发相关(P<0.05);各指标联合预测复发的AUC高于单一预测(P<0.05).结论CRC患者PRR11、HMGA2、ANXA10表达与TME术后早期复发明显密切相关,对预后生存情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分子标志物协助临床治疗.
    • 赵波; 陈文瑾; 陈永军; 蔡小勇
    •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自主神经导向与血管导向两种解剖入路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直肠癌患者7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行自主神经导向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血管导向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预防性造瘘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观察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排尿功能障碍发生情况,采用Saito排尿功能分级法评估排尿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周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将患者按性别进行分层比较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情况,观察组男性患者术后1周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女性患者术后各时点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自主神经导向与血管导向两种解剖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效果均较好,自主神经导向解剖入路较血管导向解剖入路短期疗效更好,可更好地保护患者(尤其是男性)术后早期排尿功能,降低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佟伟华; RIZZO G; PAFUNDI D P; SIONNE F
    • 摘要: 背景:对于局部进展期的腹膜返折下方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化疗加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是标准的治疗方法。对于获得明显或完全缓解的患者,考虑到这些病例良好的预后,根治性手术可能是过度治疗。目的:评价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局部切除或根治性手术在术前新辅助治疗后获得完全或明显病理缓解(ypT0~1)的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功能结果和长期肿瘤结局。设计: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 王勇; 靖艳; 周华强
    • 摘要: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6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均接受TME治疗,将接受完全腹腔镜TME的30例患者纳入TME组,将接受La-TaTME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La-TaTMEfflo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肿瘤学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复发率及转移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肿块直径、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肿块下缘距远切端距离、术后2年复发率及转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TaTME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比TME组低(P<0.05)。La-TaTME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TME组低(12.l%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La-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可减少术中出血,加速恢复进程,并可降低并发症风险,但在降低近中期复发率、转移率方面优势不明显。
    • 王雄飞; 邵建平; 赵磊; 刘春庆; 刘正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男性直肠癌术后排尿、性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腹腔镜TME的男性直肠癌患者9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PANP组各49例。对照组不保留PAN,PANP组保留PAN。采用软件SPSS 22.0处理数据,围手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独立样本/检验;排尿、勃起、射精功能障碍情况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排尿、勃起、射精功能分级等等级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PANP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淋巴结清扫枚数显著增加(P<0.05);而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P组患者术后排尿、勃起及射精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排尿、勃起及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PANP组患者的累积无病生存率(85.7% vs 9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结论腹腔镜下PANP+TME不仅能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对患者术后排尿、性功能也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