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先天性耳聋

先天性耳聋

先天性耳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74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父母必读、中国残疾人、科学与文化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等;先天性耳聋的相关文献由306位作者贡献,包括豪尔赫·阿尔卡尔德、余永强、刘颖等。

先天性耳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 占比:10.1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274 占比:89.78%

总计:1419篇

先天性耳聋—发文趋势图

先天性耳聋

-研究学者

  • 豪尔赫·阿尔卡尔德
  • 余永强
  • 刘颖
  • 吴慧
  • 吴皓
  • 孟祥吉
  • 张颖
  • 彭嘉丽
  • 易天华
  • 曹理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兴程; 张金慧; 陈蓓
    • 摘要: 目的:分频听性脑干反应(Chirp-ABR)检测和多位点耳聋基因筛查在先天性耳聋儿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确诊的先天性耳聋患儿116例,微阵列芯片法检测外周血4个耳聋基因9个SNP位点,包括GJB2(35delG、176del16、235delC和299delAT)、GJB3(C538C>T)、SLC26A4(2168A>G和IVS7-2A>G)和线粒体12S rRNA(1494C>T和1555A>G)。行Chirp-ABR和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检查,判断听力受损程度。结果:116例中共73例(62.9%)检测到耳聋基因突变,其中GJB2基因突变21例(8例35delG、7例176del16、4例235delC、2例299delAT),GJB3突变(C538C>T)6例,SLC26A4突变20例(11例2168A>G,9例IVS7-2A>G),线粒体12S rRNA突变15例(10例1494C>T,5例1555A>G),GJB2+SLC26A4双突变7例,GJB3+线粒体12S rRNA双突变4例。与无基因突变组(n=43)比较,基因突变组患儿听力受损更严重,0.5、1.0、2.0和4.0 kHz测试频率下Chirp-ABR和ASSR反应阈更高(P0.05)。结论:先天性耳聋儿童4个耳聋基因的突变率较高,以单位点突变为主。有耳聋基因突变的患儿听力受损更严重。
    • 袁慧军; 卢宇
    • 摘要: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部分耳聋患儿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称为综合征型耳聋.本文介绍几种临床常见耳聋相关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病程发展特征、分子病因等,帮助家长和临床工作者认识和鉴别诊断综合征型耳聋,在患病早期甚至症状出现之前及早干预,以提高临床精准诊疗水平.
    • 王晶; 姜晓洪; 刘艳; 刘欢
    • 摘要: 目的 分析锡林郭勒盟地区新生儿先天性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突变率及突变位点,为发现耳聋新生儿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地区2018~2019年新出生的59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CR结合导流杂交法(耳聋易感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新生儿的4个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GJB2、SLC26A4、GJB3、线粒体12S rRNA)的13个常见突变位点,并统计不同基因的检出率.结果 592例新生儿中共发现耳聋基因携带者32例,占比为5.41%;突变基因中GJB2基因14例,占总例数的2.36%;SLC26A4基因10例,占总例数的1.69%;GJB3基因4例,占总例数的0.68%;线粒体12SrRNA基因4例,占总例数的0.68%.新生儿检出最多的突变位点是GJB2的235delC和SLC26A4的IVS7-2A>G突变,分别占总例数的1.18%(7/592)和0.84%(5/592),其余依次为GJB2的176del16杂合突变和GBJ3的538C>T杂合突变,均占总例数的0.68%(4/592).结论 锡林郭勒盟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比例与其他地区稍有不同,常见的突变类型为GJB2的235delC和SLC26A4的IVS7-2A>G突变.
    • 钟宇
    •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先天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76例采取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先天性耳聋患儿,时间选自2019年1月-2020年5月,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生活和质量评分.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是2.63%,对照组是18.42%,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和总体健康评分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是94.74%,对照组是76.32%,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采取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的先天性耳聋患儿术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而且能够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 曾云; 卢炫廷; 吴丽芳; 郑焱
    • 摘要: 目的 对惠州地区及周边城市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2017年3月~2019年12月20934例新生儿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13个易感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在20934名新生儿中共检出突变携带者760例(3.63%),其中纯合/复合杂合突变和线粒体均质/异质突变携带者共62例(0.29%).对5个异常病例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发现3人携带GJB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2人携带CDH2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结论 耳聋基因筛查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听力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筛查范围需不断更新,同时不断完善技术方案.
    • 靳春雷; 朱焕勉; 陈鹏龙; 雷强
    • 摘要: cqvip:耳聋是人类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占60%。在遗传性耳聋中,有30%伴有其他症状,被称为综合征性耳聋(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HL);其余70%不伴其他症状,被称为非综合征耳聋(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NSHL)[1]。在遗传性耳聋患者中,有80%为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耳聋(autosomal recessive 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RNSHL)[2]。目前,已鉴定出70多个基因与ARNSHL有关(https://hereditaryhearingloss.org/)。虽然导致耳聋的基因较多,但绝大多数遗传性耳聋只与少数几个基因有关。根据我国大规模的耳聋流行病学调查,大部分NSHL由4个基因(GJB2、SLC26A4、12SrRNA及GJB3)突变引起;而在ARNSHL中,MYO15A基因出现的频率仅次于GJB2、SLC26A4,是相对常见的耳聋致病基因之一[2]。由于该基因较大,且无明显的突变热点区域,因此常规耳聋基因检测并不包含此基因[3-4]。我们采用高通量测序[又称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及Sanger测序技术对1例耳聋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并进行家系验证及产前诊断。
    • 张运; 周卫东
    • 摘要: 目的:分析CT与MRI在诊断先天性耳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2019年6月~2021年1月56例先天性耳聋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采用CT与MRI进行诊断,并以MRI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在先天性耳聋患儿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MRI为金标准下,对所有先天性耳聋患儿实施CT诊断,阳性患者共54例,其中54例阳性患者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相同,阴性患者0例,其中0例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相同,符合率为96.43%(54/56),敏感度为96.43%(54/56),特异度为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54/54),阴性预测值为0(0/2);两组患者各项诊断结果差异较小,(P>0.05)。结论:CT在先天性耳聋患儿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与MRI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小。临床中对先天性耳聋患儿诊断采用CT进行影像学鉴别诊断对患儿诊断更为便捷,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