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690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63148篇;相关期刊348种,包括经济论坛、商情、商场现代化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2年中国金融青年论坛、全国地方金融第七次论坛暨金融创新研讨会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文献由696位作者贡献,包括肖崎、屈燕、肖航等。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8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3148 占比:99.88%

总计:563838篇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文趋势图

信贷资产证券化

-研究学者

  • 肖崎
  • 屈燕
  • 肖航
  • 郭文婧
  • 闵文文
  • 史玉光
  • 张宇哲
  • 张聪
  • 李奇
  • 沈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谭海鸣
    • 摘要: 本文结合实践归纳和面板数据实证方法,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市场空间,分析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本与收益,研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仍有5~10年的高速发展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ABS的发行规模和久期来优化成本,参考的最优规模是107亿元,最优久期是10.66年。在各类型ABS发行规模的驱动因素中,盘活信贷规模是主要因素,发行成本次之,节约资本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 卢洪秀
    • 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的一大热点,是商业银行进行资源配置的一大重要工具。本文基于2014-2020年37家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stata实证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目前衍生性金融产品正在快速发展,也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因此进行资产证券化不仅为商业银行提供变量,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多投资选择。
    • 冯俊舒; 杨娜
    • 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促进经济发展,使用不当便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本文目的在于发现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对应策略。由于房地产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关键,笔者对资产证券化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分析了国内“汇添富资本——世茂”购房尾款资产支持证券,以期从微观角度发现房地产企业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影响。最终认为我国当前仍然应谨慎地发展资产证券化,并应当加快完善法制体系,建立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
    • 王海嵘
    • 摘要: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上有着重大作用,面对商业银行内部坏账案例,它能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来进行有效处理。为了能够适应信贷资产的证券化环境,银行在内部改革时要加强力度,积极宣传此类金融工具在国内债券创新发展上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并使金融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文章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
    • 张一凡
    • 摘要: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其运作模式与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所蕴含的风险也更加难以识别;加之信贷资产证券化本身市场化程度高、交易结构复杂、交易主体众多、交易关系复杂等特点,导致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潜在许多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想真正做到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手段来实现流动性和盈利性,并且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应当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意识,防范风险发生.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的研究,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规模和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进而以风险管理为着眼点,探究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产生、传导机制及防范措施;其次,借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探究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理建议.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信用风险时,将发起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相结合,来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管理.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发起银行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动机相互作用,会将风险带给投资者;发起银行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与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动机、盈利性动机相互作用,则会导致了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扩张.研究结论的创新在于,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提出了加强和细化基础资产池中个别资产信息披露的观点,在信用评级监管方面,提出了优化评级付费模式,完善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建设的建议.
    • 郭建鸾; 宋菁菁; 刘国超
    • 摘要: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人难以穿透观察底层基础资产,且交易主体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为实现各自利益,会做出损害利益相关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声誉理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良策,本文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首先构建了声誉共同体模型解释声誉控制道德风险的机理,其次采用序贯博弈推导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声誉模型中的“主导者”为发起人,最后重点分析发起人声誉模型,根据声誉动态、期间贴现因子、误报的发起人收益区分最低成本分离均衡、完全分离均衡、部分混同均衡和完全混同均衡,研究声誉如何帮助投资人区分发起人类型及甄别其道德风险行为。本文得出声誉共同体的声誉价值即为其道德风险行为获益的机会成本,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道德风险的重点在于控制发起人道德风险,风险自留减少可以成为其声誉提高的信号这三项结论。本研究对分析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主体的声誉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声誉实证研究也有一定启发。
    • 武彦鹏
    • 摘要: 本文以存贷比来衡量四大国有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存贷比过高,容易爆发流动性风险。2012年,商业银行重启了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运营方式,其目的是提高资产流动性。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对流动性不足但未来现金流足以构成资产的信贷资产(如贷款、借方账户等)进行重组,并在此基础上发行证券。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存款是负债。
    • 贝思维; 张海云
    • 摘要: 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半直接融资”手段,既能发挥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优势,也有助于引导银行参与直接融资市场建设,更好地实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目标。为进一步发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作用,建议提升非银行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优化信贷ABS基础资产结构、适当规范银行自持信贷ABS的行为、推动信贷资产二级流转市场发展。
    • 王晓煜
    • 摘要: 信用风险转移(CRT)市场近年来在我国有所发展,但规模、产品类型以及监管制度的完备性与发达市场的差距仍然较大,随着市场对于CRT产品和业务的内生需求不断扩大,做好相关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对发达市场CRT业务发展和监管要求梳理的基础上,发现CRT产品正逐步回归风险转移的本职功能,向结构简单化、交易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次贷危机后,监管制度的核心转变为风险自留和资本约束.建议我国参考国际经验,适度发展CRT市场,做好配套基础金融设施建设,保障市场公平性,避免投机性交易和监管套利.
    • 陈玉馨; 陈伟
    • 摘要: 本文基于我国37家商业银行2014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商业银行多个财务指标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参与度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非利息收入占比、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负债率和不良贷款比率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大型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生动力较弱,目前仍以存贷款利差来获取收益,贷款增长率和资本充足率是影响其开展信贷证券化的主要原因;第三,中小型商业银行受到非利息收入占比、净资产负债率等因素的驱动,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较高.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将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