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6627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81篇、会议论文360篇、专利文献49482篇;相关期刊2401种,包括地理教学、第四纪研究、湖泊科学等; 相关会议275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水论坛、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十届中国水论坛等;人类活动的相关文献由1096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强、王国庆、穆兴民等。

人类活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81 占比:11.03%

会议论文>

论文:360 占比:0.64%

专利文献>

论文:49482 占比:88.32%

总计:56023篇

人类活动—发文趋势图

人类活动

-研究学者

  • 张强
  • 王国庆
  • 穆兴民
  • 许炯心
  • 夏军
  • 王浩
  • 王飞
  • 陈晓宏
  • 高鹏
  • 张建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游远新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八尺门海堤两侧海域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的分析、不同时期的海图和实测水深数据对比,对八尺门海堤两侧海域沉积环境及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八尺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以黏土质粉砂为主,沉积物类型趋于单一;柱状沉积物^(210)Pb活度未呈指数型下降,表明沉积物受到扰动影响,沉积速率表明八尺门海堤两侧海域的沉积速率随时间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八尺门海域总体上为淤积状态,冲淤变化的原因主要为八尺门海堤对东山湾和诏安湾之间水体交换的阻隔,养殖网箱、吊养设施和养殖池塘对海流的阻碍,养殖过程中流失和残余的饵料及养殖生物的代谢物等。
    • 王建; 韩海东; 许君利; 颜伟
    • 摘要: 对内陆高寒山区的天山南坡科其喀尔冰川末端夏季降水进行采样,在分析各离子浓度、电导率和pH值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富集因子及后向轨迹法,探讨区域降水的溶质来源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科其喀尔冰川末端大气降水的pH值介于7.15~8.52,整体偏弱碱性,阴、阳离子分别受HCO_(3)^(-)和Ca^(2+)支配,属于典型HCO_(3)-Ca型。白天降水的电导率和总离子浓度较夜间分别偏高11.56%和9.40%,这可能是在山谷风或冰川风作用下,塔里木盆地内气溶胶物质随近地层风从山麓地带与平原区迁移到研究区后湿沉降所致。(2)降水离子主要来自地壳源物质补给,占总离子量的85.54%。其中HCO_(3)^(-)、Ca^(2+)和Mg^(2+)主要受侏罗系沉积层和第四系黄土沉积层中碳酸盐岩(Ca_(x)Mg_(1-x)CO_(3))风化补给,Cl^(-)、SO_(4)^(2-)、Na^(+)和K^(+)主要受中亚与塔里木盆地因干旱而发育的盐湖(咸水湖)蒸发或冲积/洪积作用形成的盐土风化补给。降水中仅有41.52%的Na^(+)和96.22%的Cl^(-)源自海洋源,且二者浓度之比为2.13:1,表明海洋源气团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明显地受到降水再蒸发作用和地表物质风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海洋源补给量仅占降水总离子的4.87%。源自人类活动补给的溶质约是海洋源的2倍,以NH_(4)^(+)、NO_(3)^(-)和SO_(4)^(2-)为主,可为高寒山区土壤形成和植被生长提供必要的氮、硫元素。(3)气团后向轨迹追踪表明,西风环流对天山南坡降水及化学组成影响非常显著,形成降水的频次和降水量平均分别占64.35%和53.04%,其降水的离子总浓度虽然仅为局地环流的69.91%,但NO_(3)^(-)浓度平均为局地环流降水的1.42倍,间接表明塔里木盆地空气与水源质量可能受到中亚人类活动的影响。
    • 张彦; 程锐; 邹磊; 梁志杰; 吕伟; 窦明; 李平; 胡艳玲; 齐学斌
    • 摘要: 【目的】探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灌区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方法】利用年代波动性分析、突变检验、灰色关联分析、敏感性分析、双累积曲线法和相对贡献率分析了人民胜利渠灌区1952—2013年地下水埋深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和突变特征,并识别了地下水埋深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响应特征。【结果】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埋深呈明显增加趋势(0.8 m/10 a)。地下水埋深在1952—1959年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7.33%,呈中等变异性;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和灌溉水量在1960s的变异系数最大,其中蒸发量和平均气温呈弱变异性。地下水埋深、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和灌溉水量的突变年份分别发生在1984年、1970s、1972年前后、1973年前后以及1993—1996年。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平均气温>降水量>灌溉水量>蒸发量,敏感程度为平均气温>蒸发量>降水量>灌溉水量。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埋深的贡献大小呈平均气温>蒸发量>灌溉水量>降水量,其中平均气温的贡献率最大为38.16%,降水量的贡献率最小为17.40%;2002—2013年灌溉水量对地下水埋深的贡献率最大为47.05%。【结论】不同时间阶段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埋深的贡献不同,1952—1963年蒸发量的贡献最大,1964—2001年平均气温的贡献最大,2002—2013年灌溉水量的贡献最大。
    • 韦林; 段凯; 刘效东; 林玉茹; 陈晓宏; 王小辣
    • 摘要: 人类活动对流域蒸散发的干扰日益显著,然而实测蒸散发数据稀少,且尺度差异与空间异质性等问题限制了大尺度陆面模型与遥感产品在人为蒸散发评估中的适用性与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人为蒸散发变异评估框架,并应用于珠江流域。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利用地面观测(降水、径流、潜热通量)、社会统计(水资源开发利用)、卫星遥感(GRACE卫星)、与陆面模型(Noah、CLSM、VIC、ERA-Interim)等数据集,并以概率方式集成多个优选模型的模拟结果,可有效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2003—2016年,人类活动导致珠江流域蒸散发增大21%(137 mm/a),人为变异的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5月(+38 mm/月)和7月(-27 mm/月),月际振荡可能主要受灌溉耗水、水库调蓄等因素影响。
    • 吕向林; 姬世保; 仇亚琴; 郝春沣; 杨月
    • 摘要: 针对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河川基流量急剧减少和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问题,根据汾河流域上游控制站兰村水文站实测径流量数据,对比了数字滤波法、时间步长法对汾河流域基流分割的适用性,分析了基流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数字滤波法(α=0.925)适宜汾河流域基流分割,可以客观反映汾河流域基流情况;河川基流量在1956—2016年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在2008年之后有所缓解,突变发生在1981年和2008年;汾河流域上游基流年内分布呈典型双峰型结构,峰值流量从之前的8月转移至3月,2000—2009年平均基流量仅为1956—1959年的1/8;降水量减少对基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仅为9.96%,不考虑气温影响时人类活动对基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为83.19%;人类活动中煤矿开采和地下水开采是造成基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 陈世雪; 玉素甫江·如素力; 张发; 迪里胡玛尔·阿汗木江
    • 摘要: 基于SWAT模型运用情景分析方法设置3类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情景,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开都河上游径流量的影响。以决定系数R^(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和偏差系数PBIAS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模型率定期R^(2)、NSE和PBIAS分别为0.85、0.84和6.2%,验证期R2、NSE和PBIAS分别是0.78、0.69和1.6%,说明SWAT模型适用于开都河流域径流模拟;综合情景得出,气候变化是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年平均径流量减少1.83 m^(3)/s,气候变化导致年平均径流减少1.38 m^(3)/s,占总变化量的75.47%;人类活动导致年平均径流减少0.45 m^(3)/s,占总变化量的24.53%。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得出,草地情景使年平均径流减少0.27 m^(3)/s,未利用土地情景使年平均径流增加1.32 m^(3)/s;气候变化情景得出,径流变化与降水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降水量减少20%和10%,年平均径流分别减少29.31和14.32 m^(3)/s;降水增加10%和20%,年平均径流分别增加15.72和30.91 m^(3)/s。气温增加1和2°C,年平均径流分别减少0.58和1.12 m^(3)/s。
    • 耿庆玲; 陈晓青; 赫晓慧; 田智慧
    • 摘要: 不同植被类型对外界干扰和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不同。为厘清中国不同类型植被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综合利用趋势分析、残差分析和情景模拟方法,在明确2000—2015年间我国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基础上,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驱动要素在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归因。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我国植被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且其空间占比高达84.1%。其中,森林植被的改善状况最佳,显著增加的面积占到了森林总面积的82.4%;而荒漠植被的改善状况相对较差,仅有22.3%的区域呈显著增加趋势。(2)人类活动在我国植被变化中占主导地位。植被改善区和植被退化区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分别为76.4%和60.0%,且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更多与管理方式而非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有关。(3)不同类型植被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差异显著。对于植被改善区,除沼泽外,人类活动对各类型植被NDVI变化的贡献率均在70%以上,尤其是对农作物的贡献率最高,达到80.7%;对于植被退化区,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植被类型为沼泽和农作物,表明2000—2015年间我国沼泽受到了更强烈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不同植被类型对全球变化响应机制的理解,并为促进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 周巧华; 蔡国田; 王文秀
    • 摘要: 植被具有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本文利用MODISNDVI及气象、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对作用分析等方法对梅州市的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000—2015年梅州市8个县(市、区)的植被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五华县增速最快,蕉岭县及梅江区最平缓。人类活动是植被变化及空间差异的主导因素,在植被改善区及植被退化区其相对作用分别为86.4%、67.3%。研究结果提示:应积极应对气候变暖以减少植被退化,同时更加重视人类活动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蕉岭县需加强林地生态建设,梅江区及兴宁市则要注重治理耕地撂荒及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
    • 陈晨; 王义民; 黎云云; 周帅
    • 摘要: 研究不同气候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气候因子与植被生长的关系,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2—2015年GIMMS NDVI 3g数据集,运用均值法、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偏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残差法等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不同气候区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因子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82—2015年黄河流域及不同气候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际变化呈缓慢上升趋势,干旱区变化波动平稳,半湿润区变化较明显。②34 a来各气候区大部分地区植被呈显著增加,半干旱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不显著减少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西南部及南部。③各气候区降水、气温、日照时数对NDVI表现出正影响,且日照影响最大;在半干旱区降水对NDVI影响最大,在半湿润区影响最小,在半湿润区气温对NDVI影响最大,在干旱区影响最小。④34 a来,人类活动对各气候区植被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消极影响。
    • 邓静; 王平; 刘淑英
    • 摘要: 土壤呼吸是陆地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失的主要途径,对全球变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非生物因子(土壤温度、水分)、生物因子(植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以及人类活动(施肥、放牧、土地利用方式)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其对土壤呼吸产生的影响,并且评述了组分综合法、根去除法、根系生物量外推法、同位素示踪分析法4种区分土壤呼吸组分的方法,最后对土壤呼吸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研究土壤呼吸提供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