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芩

黄芩

黄芩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421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3篇、会议论文144篇、专利文献1411篇;相关期刊812种,包括河北中医、中成药、中国现代中药等; 相关会议126种,包括第四届京津冀一体化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瑞环杯”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学术年会暨“江中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等;黄芩的相关文献由927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邱银生、郭青龙等。

黄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63 占比:63.13%

会议论文>

论文:144 占比:3.41%

专利文献>

论文:1411 占比:33.45%

总计:4218篇

黄芩—发文趋势图

黄芩

-研究学者

  • 王晓
  • 邱银生
  • 郭青龙
  • 华智锐
  • 杜冠华
  • 李小玲
  • 吴仲元
  • 曾燕
  • 李世
  • 黄璐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陈秀清; 汪文华; 何恩铭
    • 摘要: 通过查阅黄芩相关文献,对生物技术在黄芩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比较分析了黄芩的快速繁殖、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毛状根的诱导和培养,内生真菌培养,采用生物技术方法获取黄芩活性成分黄芩苷或黄芩素,促进中药传承和创新发展,以期为利用黄芩生物技术富集黄芩苷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继明
    •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近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研究不断发现中草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这为研究中草药和抗生素的联合使用,特别是探索中草药的抑菌机制,寻找抑制或逆转耐药菌株的新型药物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对中草药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进行综述。
    • 周娇娇; 张青萍; 吴成挺; 李果; 何业辉; 吴鹏
    •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药物和疾病之间的网络关系,探讨“钩藤-黄芩”药对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SMP分析平台筛选“钩藤-黄芩”的有效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以“epilepsy”为关键词,利用OMIM、CTD、DisGeNET数据库检索癫痫的疾病靶点,并经UniProt校正为标准基因名称,将“钩藤-黄芩”有效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基因与癫痫相关的靶点基因交集,获得两者的共同靶点基因即为“钩藤-黄芩”治疗癫痫的关键靶基因。利用Cytoscape3.8.2信息分析软件将数据进行可视化,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基因-疾病”多维关系网络图,运用R软件对“钩藤-黄芩”-癫痫关键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钩藤-黄芩”中筛选出钩藤碱、黄芩素、β谷甾醇、槲皮素等66个有效成分,作用于癫痫的IL6、VEGFA、CASP3、EGFR、FOS等46个靶基因,药对-疾病靶点基因共涉及107条GO生物学过程和106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钩藤-黄芩”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癫痫,为临床治疗癫痫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也为癫痫新型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陈燕乐; 唐昭山; 杨岸奇; 杨广民
    • 摘要: 在目前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中,由于养殖密度加大,再加上很多地方应用全封闭的养殖场所,造成养殖场地空气流通缓慢,空气质量较差,呼吸道疾病成为畜禽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在养殖过程中防治失当,容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性因素主要是细菌和病毒,而中药黄芩在抑菌、抗病毒、抗炎和抗氧化等方面均有较好防冶效果,在相关的药理药效方面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对黄芩在呼吸道疾病相关领域的药理药效、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为养殖行业更好地应用黄芩提供参考。
    • 范悦; 李欠; 常宝勤
    • 摘要: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黄芩黄芩苷的含量。方法:以黄芩苷作为评价黄芩质量的指标,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芩苷,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黄芩黄芩苷的含量。以吡嗪为内标,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为溶剂,观测频率600 MHz,脉冲延迟时间1 s,扫描32次,采集黄芩苷的1H-NMR谱图,定量峰黄芩苷质子信号δ5.24(d 5.23)。结果:黄芩苷的提取条件为65%甲醇,料液比为1:20,在50°C下,超声提取1 h;1H-qNMR结果表明,黄芩苷在115.3~3546.7μ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为0.597%,回收率为101.015%~104.091%,相对标准偏差为1.044%。1H-qNMR测得黄芩黄芩苷平均含量为11.91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氢核磁定量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方法可靠,可运用于快速测定黄芩黄芩苷的含量,并为其含量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 杨忆衡; 韩昌鹏
    •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作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疾病,病变多波及直肠及乙状结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多伴里急后重。目前尚未明确病因及疾病机制,多认为与遗传易感性、精神心理、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等相关。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善,饮食结构西方化,我国居民生活习惯逐渐改变.
    • 张行行; 赵麓; 杨嘉妮; 周爽; 刘继平; 王川; 王斌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黄芩-栀子配伍抗缺血性脑卒中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DrugBank数据库收集黄芩、栀子活性成分及其预测靶点,利用CTD、TTD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脑缺血相关靶点,Venny数据库取其交集,STRING数据库构建PPI靶点互作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借助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生物活性验证。结果黄芩-栀子有效成分主要参与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调控、信号转导、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作用于PI3K-Akt、MAPK、cAMP、TNF等信号通路;对网络图分析得到黄芩苷、汉黄芩素、栀子苷、黄芩素等核心成分和PTGS2、PIK3CG、AKT1、HSP90AB1、PRKACA和NOS2等关键靶点,且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有较高的结合能。结论黄芩-栀子配伍可能通过调控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BBB和氧化应激等途径发挥抗脑缺血的作用。
    • 王丹阳; 王祥; 安佳; 高静; 颜永刚; 王昌利
    • 摘要: 以黄芩为试材,采用设置不同种植深度10 cm(SD1覆土厚度1cm)、20 cm(SD2覆土厚度2cm)和30 cm(SD3覆土厚度3 cm)以及不同密度10 cm×10 cm(MD1),10 cm×20 cm(MD2),10 cm×30 cm(MD3),20 cm×20 cm(MD4),20 cm×30 cm(MD5),30 cm×30 cm(MD6),观测外观指数、浸出物、含量等相关指标,优化种植密度和深度的方法,研究了黄芩种植密度与深度,完善黄芩规范化种植技术。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分析,种植深度为条沟深度20 cm(SD2覆土厚度2 cm)时所得样品最好;密度中MD2(10 cm×20 cm)的样品最好。结论:适宜于渭北旱塬地区黄芩的种植技术:种植深度为20 cm(覆土厚度2 cm),种植密度为10 cm×20 cm。
    • 刘瑾; 仇冬冬; 孙俊毅; 杨冬梅; 裴丹丹; 苟建重; 李昂
    • 摘要: 优选芩补中药牙周缓释凝胶制备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能。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含量,获得黄芩提取物与骨碎补提取物配伍的最佳质量比,并通过形态学、pH值、流变学、稳定性、回收率及药物的体外释放率等指标,考察制备得到的芩补中药牙周缓释凝胶的制剂学情况。黄芩提取物与骨碎补提取物配伍的最佳质量比为1∶1,且4%的芩补中药缓释凝胶的制剂学指标最佳。制备最佳配比的芩补缓释凝胶,为进一步考察其对小型猪牙周炎模型的体内药效学奠定实验基础。
    • 安紫微; 彭沙丽; 李筱玲; 刘笑洋; 刘国玉; 王澳玥; 姚欢欢
    • 摘要: 通过醇水双提法对丹芪糖脂清颗粒原料药进行提取。以丹参酮Ⅱ_(A)及丹酚酸B、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葛根素、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醇提有效成分的影响;以总黄酮、总皂苷、总多糖含量及干膏率为指标,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工艺。结果乙醇回流提取最佳条件加15倍量80%乙醇,提取2.5 h时;水回流提取最佳条件为:加20倍量水,浸泡1.5 h,提取1.5 h。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