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曲霉菌

黄曲霉菌

黄曲霉菌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5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684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花生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兽医导刊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2005全国空气污染与健康学术研讨会等;黄曲霉菌的相关文献由85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奇、李培武、张初署等。

黄曲霉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2.5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9684 占比:97.36%

总计:9947篇

黄曲霉菌—发文趋势图

黄曲霉菌

-研究学者

  • 张奇
  • 李培武
  • 张初署
  • 张文
  • 于丽娜
  • 毕洁
  • 孙杰
  • 王明清
  • 刘阳
  • 邢福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仲琨
    • 摘要: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具有强烈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质,也是迄今发现的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黄曲霉毒素不但降低鸡的生产性能,还可以通过污染动植物来源食品而危害人体健康,由于黄曲毒素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故了解其对鸡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对养殖者是非常有意义的.
    • 夏诗琪; 王培玲; 陈尚钘; 范国荣; 廖圣良; 王宗德
    •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柠檬醛脂质体(Citral Liposome,CL)和柠檬醛-壳聚糖复合脂质体(Citral Liposome-Chitosan,CL-CS)这两种柠檬醛缓释制剂的稳定性及对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的抑菌效果、抑菌机理,为后期开发绿色、高效、安全的柠檬醛缓释抑菌剂提供数据支撑。通过设定不同的温度及pH条件,以外观、粒径、Zeta电位和保留率为指标探究储藏稳定性;用孢子计数法测定柠檬醛缓释制剂的瞬时抑菌率,并分析抑菌长效性;根据细胞通透性变化揭示柠檬醛缓释制剂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柠檬醛缓释制剂均具有纳米级粒径且粒径均一,经壳聚糖修饰后,体系Zeta电位由-16.63±1.67变为35.72±3.29。4°C条件下储藏28 d后粒径和Zeta电位变化较小,保留率更高,且CL-CS比CL更稳定;pH为4~6时,两种柠檬醛缓释制剂更稳定,CL和CL-CS的粒径别在150和200 nm左右。CL、CL-CS在48 h内对黄曲霉菌的瞬时抑菌EC_(50)分别为77.88和68.20 mg·L^(-1),继续培养48 h后CL和CL-CS的抑制率分别为67.69%和82.89%,而柠檬醛只有30.26%,表明CL-CS具有良好的瞬时抑菌效果和长效抑菌效果。这两种柠檬醛缓释制剂处理后黄曲霉菌的胞外电导率和核酸含量均升高,说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且所需要的作用时间比游离柠檬醛更短。综上,两种柠檬醛缓释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通过改变细胞通透性、使内溶物渗出,从而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且具有长效抑菌能力,CLCS比CL性能更好,具有开发成植物源防霉剂的潜能。
    • 王晓艳
    • 摘要: 鹅曲霉菌病是严重危害鹅养殖的真菌性疾病。其主要病原有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等。该病主要危害雏鹅,成鹅则为散发流行。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梅雨期和收获季节为甚。各种日龄的鹅均可感染,但5~18日龄幼雏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很高,以后随日龄的增加会逐渐减少,到1月龄以后基本停止死亡。
    • 薛文慧; 赵千惠; 梁天; 王明迪; 孙鹏; 霍书英; 李永
    • 摘要: 【目的】对保定市临床真菌感染病鸭进行菌株分离鉴定,并筛选分离菌株的体外抑菌药物。【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PCR扩增、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及体外药敏试验统计菌落数量和直径来探究石菖蒲、黄柏、决明子、苦参、辣蓼、白头翁和蒲公英对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和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成功分离到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雏鸡出现与病鸭相似的症状,剖检可见肝脏长出灰白色结节,且病变组织出现肉芽肿病变,说明2种病原菌均可使雏鸡感染。烟曲霉菌MIC_(80)结果显示,石菖蒲、黄柏、决明子和苦参MIC_(80)分别为8、16、32和64μg/μL,辣蓼、白头翁和蒲公英均为128μg/μL;黄曲霉菌的MIC_(80)结果显示,石菖蒲、决明子和黄柏MIC_(80)分别为8、16和32μg/μL,苦参和辣蓼均为64μg/μL,白头翁和蒲公英均为128μg/μL。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石菖蒲浓度为16μg/μL时培养基长出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菌落,在决明子浓度为32μg/μL时培养基长出黄曲霉菌菌落,黄柏浓度为32μg/μL时培养基中长出烟曲霉菌菌落,而在苦参、辣蓼、白头翁和蒲公英浓度128μg/μL培养基中就已长出直径较大的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菌落。【结论】石菖蒲、黄柏和决明子对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石菖蒲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本试验可为抗家禽曲霉病的中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 江泽宇; 江志论; 孙孟琦; 潘舒涵
    • 摘要: 黄曲霉菌属于曲霉科,是仅次于烟曲霉菌的第二大曲霉病诱发菌,多发于肺、鼻窦、眼,肾盂感染罕见。本例患者因黄曲霉菌感染肾盂诱发急性肾衰竭。使用两性霉素B局部及全身用药,治疗效果好,肾功能恢复。
    • 张姝娟; 王雪; 褚乾梅; 张奇; 张倩; 董菁; 王盾; 冯鹏
    • 摘要: 为掌握襄阳市主要花生种植区土壤中黄曲霉菌的分布和产毒特征,从襄阳市主要花生种植区采集土壤样品36份,进行黄曲霉菌分离、鉴定和产毒力研究。结果表明,襄阳市不同花生种植区土壤中黄曲霉菌落数平均为5997.6 cfu/g,且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菌落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襄州、枣阳、宜城、谷城;鉴定获得黄曲霉菌株中产毒菌株占63.6%,产毒量范围ND~304.9μg/L,不产毒菌株占36.4%;产毒菌株可分为7种产毒类型组合,其中同时产AFB_(1)、AFB_(2)和AFG_(1)三种类型的黄曲霉菌占比最多,为54.0%。在适宜培养条件下,产毒力分析结果为襄州地区每克土壤中黄曲霉菌产AFT的理论值最高,可达2080.0×10^(3)μg/L,且其中分离出的菌株平均产毒量最高,为218.7μg/L。可以看出襄阳市花生代表性产区土壤中黄曲霉菌分布数量显著高于我国南、北方花生主产区的平均水平,但其菌株的平均产毒能力却远低于全国其它地区。本研究初步得出了襄阳市花生主产区黄曲霉菌的分布特征和产毒特征,可为襄阳市花生黄曲霉毒素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 郭鑫; 赵以恒; 罗健雅; 黄紫贝; 陈诗涵; 王彦红; 焦库华; 刘金彪; 王海燕; 刘文博
    • 摘要: 近年来,禽霉菌病对养禽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损失。为了解当前禽霉菌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于2020年6-7月在扬州大学动物医院畜禽门诊采集了3例确诊为鸡霉菌感染病例的肺脏病料,分离、培养、纯化获得霉菌分离株,并对其进行染色镜检观察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扩增分析。结果显示:从3例病例中分离出2株黄曲霉菌、1株烟曲霉菌。结果表明,2020年6-7月该门诊中鸡曲霉菌病例存在黄曲霉菌或烟曲霉菌感染。
    • 田玥; 杨琦; 高琛; 罗鸣; 金敏
    • 摘要: 柏子仁为临床常用的中药,许多以柏子仁为原料的中成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柏子仁本身具有油质丰富的特点,在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其质量容易受到影响。在中药房仓储中常出现泛油、虫蛀、霉变和黄曲霉毒素超标等质量问题,导致其品质下降,甚至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因此,柏子仁在贮存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亟待解决。该文综述了柏子仁的贮存方法、贮存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为柏子仁药材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药房仓储提供参考。
    • 杨文博; 张傲洁; 刘幽燕; 李青云
    • 摘要: 为构建长效作用的生物脱色体系,采用聚氨酯泡沫(PUF)材料对生物吸附剂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A5p1进行固定化,以蒽醌染料活性蓝4(RB4)为模型底物,开展了生物吸附剂固定化前后的吸附动力学、不同RB4质量浓度和NaCl质量浓度对脱色的影响、重复使用脱色等实验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经过固定化之后显著加快了对染料RB4的脱色,20 min时对200 mg/L染料RB4的吸附率达到77.8%,而未固定化的游离细胞90 min的吸附率为62.8%,脱色过程可采用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来描述;PUF-固定化细胞体系对2000 mg/L染料RB4的吸附量约是游离细胞体系的2.5倍,并且能耐受NaCl质量浓度为50 g/L的高盐条件进行脱色;PUF-固定化细胞体系重复使用7次仍能保持89%的脱色率,而游离细胞体系则下降至74.3%,该PUF-固定化细胞体系展示出对提高RB4生物脱色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 张明明; 马卫宾; 王冲; 谢岩黎
    • 摘要: 为探究天然酚类食品香料对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以山梨酸为阳性对照,采用带药培养基法测定了7种酚类香料对黄曲霉菌的抑菌活性,对筛选出活性较好的4-丙基苯酚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的研究,并通过密闭熏蒸法进一步确定了4-丙基苯酚对储藏花生中黄曲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结果表明:大多数酚类香料对黄曲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4-丙基苯酚的抑菌效果最好,明显优于阳性对照山梨酸;带药培养基法和密闭熏蒸法条件下4-丙基苯酚对黄曲霉菌的MIC分别为0.35、0.04 mg/mL,对储藏花生中黄曲霉菌生长抑制的MIC和MFC分别为1.1、1.7 mg/mL。天然香料4-丙基苯酚对黄曲霉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为开发新型绿色、安全、高效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提供依据和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