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土塬区

黄土塬区

黄土塬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建筑科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0720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SPG/SEG2011年国际地球物理会议、2011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国际研讨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论坛等;黄土塬区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文兆、牛存稳、贾仰文等。

黄土塬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0720 占比:99.71%

总计:40840篇

黄土塬区—发文趋势图

黄土塬区

-研究学者

  • 刘文兆
  • 牛存稳
  • 贾仰文
  • 赵思远
  • 龚家国
  • 李志
  • 程立平
  • 王英
  • 杜中东
  • 何京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思远; 贾仰文; 牛存稳; 龚家国; 甘永德
    • 摘要: 以黄土塬区王东沟小流域塬面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样品采集和室内外化验分析,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对次降雨事件的时空响应变化规律,为黄土塬区农业生产格局优化、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结果表明:(1)在次降雨事件(降雨量47.6 mm)发生前及发生后7天,荒草地、苹果地和玉米地在0~3 m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6.13%±1.23%、16.01%±1.38%、16.53%±1.43%。土壤水分对本次降雨事件响应的最大深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玉米地、苹果地和荒草地,前二者存在响应滞后现象。采用有序聚类分析将土壤水分纵向变化层次划分为土壤水分活跃带、弱活跃带、相对稳定带,荒草地各层次深度范围分别为0~0.2、0.2~0.4和0.4~3 m,苹果地和玉米地均为0~0.2、0.2~0.6和0.6~3 m。(2)0~3 m土层蓄水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荒草地、玉米地和苹果地;(3)本次降雨事件下,雨水δ2H、δ18O分别为-81.30‰、-11.12‰;降雨后土壤表层的入渗能力大小依次为苹果地>玉米地>荒草地。0~3 m土层范围内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随深度变化均表现出“多峰”的变化趋势,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雨水入渗均呈现“活塞流”和“优先流”交替进行的过程。
    • 白晨赟; 田涵洋; 乔江波; 韩晓阳; 朱元骏
    • 摘要: 通过对陕西长武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0~500 cm土层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析,以明确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高于荒地和刺槐林地,土壤粘粒含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田0~100 cm土层土壤容重达1.44 g·cm^(-3),显著高于同深度荒地(1.27 g·cm^(-3))、果园(1.38 g·cm^(-3))、刺槐林地(1.32 g·cm^(-3))土层;400~5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刺槐林地(86 g·kg^(-1))<果园(113 g·kg^(-1))<荒地(152 g·kg^(-1))<农田(165 g·kg^(-1));果园和刺槐林地0~500 cm土层土壤平均饱和导水率分别为0.37、0.36 mm·min-1,显著高于农田(0.25 mm·min-1)和荒地(0.23 mm·min-1)。退耕还林(草)导致土壤容重降低、饱和导水率增加,有助于降水入渗,但退耕后深层土壤有干燥化的倾向。
    • 赵思远; 贾仰文; 唐颖栋; 牛存稳; 龚家国; 甘永德
    • 摘要: 选择典型黄土塬区——长武塬及长武塬边的王东沟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内降水、不同地表植被类型下0~15 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水、井水和泉水样品进行采集,对比分析了各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进而对黄土塬区地下水补给方式进行判定。结果发现:降水同位素组成与氘盈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的季节变化趋势;土壤水样氢氧同位素点样分布于当地大气降水线(Local Meteoric Water Line,LMWL)的右下方,分布较为离散,土壤水入渗过程中活塞流与优先流共同存在;地下水样氢氧同位素点样分布于LMWL和土壤水分蒸发线(Soil Water Euaporation Line,SWEL)之间,其离散程度远小于雨水与土壤水样品;黄土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土壤水通过活塞流和优先流的双重入渗补给。
    • 赵思远; 贾仰文; 唐颖栋; 牛存稳; 燕翔; 龚家国; 甘永德
    • 摘要: 黄土塬区独特的水文地质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当地水循环过程的复杂性。为探究黄土塬区河道径流组分演变过程及产流机制,选择黄土塬区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针对3次典型降雨-径流事件,对雨水与径流流量及~2H含量进行了高频连续采集与测试分析,并通过二端元混合模型对径流的主要组分(降雨产流和基流)进行分割解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小雨和中雨事件下径流水δ~2H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大雨事件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大雨事件和小雨事件洪峰径流组分几乎全部来自于降雨直接产流,这可能与雨强有关。(2)3场降雨的有效产流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为小雨(3.76 km^(2))、大雨(3.54 km^(2))和中雨(2.89 km^(2))。有效产流面积和平均雨强、30 d影响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很弱。(3)试验中,事件尺度下小流域的主要产流机制为超渗产流。本研究对黄土塬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 张春林; 王化耀; 袁建江; 方振发; 张兰
    • 摘要: 煤矸石场在自燃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对周围大气和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破坏.本文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钻孔注浆法对煤矸石场自燃进行治理,并对钻孔注浆法中的注浆液的材料选择和配制、注浆量和注浆参数的确定、注浆钻孔的钻进工艺、注浆工艺和治理效果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工程示范验证,取得了较好的自燃治理效果.
    • 程立平; 齐光; 李彦娇; 刘文兆
    • 摘要: 通过对长武黄土塬区遮雨样地和自然样地3 m深度土壤水标记氘水(D2O),并测定旱作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茎秆水、降水、不同土层土壤水δD和δ18 O值,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明确旱作冬小麦能否利用3 m深度土壤水分,并定量分析其对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利用比例及对降雨量减少的响应。结果表明:(1)旱作冬小麦自开花—灌浆期开始利用3 m深度土壤水分,其对各层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具有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2)抽穗期至乳熟期,0—50 cm土壤水对冬小麦耗水的贡献率为28.0%~36.7%,50—100 cm土壤水为24.7%~32.3%,100—200 cm土壤水为15.7%~22.3%,200—300 cm土壤水为11.4%~17.4%;300—400 cm土壤水对灌浆期—乳熟期冬小麦耗水贡献率为15.6%~16.6%;(3)降雨量减少没有改变旱作冬小麦对3 m深度土壤水分利用的起始时间,但是提升了其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强度,以满足生育耗水的需求。黄土塬区深层土壤储水对于保障冬小麦水分供给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实践中需要做好夏闲期蓄水保墒措施,促使深层土壤水分恢复,保证土壤水库调蓄功能的持续发挥。
    • 程立平; 王亚萍; 刘沛松; 李彦娇
    • 摘要: [目的]定量研究黄土塬区村庄涝池对地下水的补给情况,为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长武黄土塬区村庄涝池和农田深剖面土壤湿度及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计算村庄涝池对地下水的补给量。[结果](1)涝池深剖面土壤水分平均值为25.5%,大于农田深剖面土壤湿度(20.6%);(2)涝池土壤水的δD值介于-117.83‰~-56.66‰之间,δ^(18)O值介于-16.63‰~-7.72‰之间,农田土壤水的δD介于-81.76‰~-52.03‰之间,δ^(18)O值介于-10.64‰~-6.35‰之间;与农田相比,涝池土壤水分受蒸发影响较小,同位素组成偏负,且变幅较大;(3)涝池土壤水同位素剖面保留了较大降水事件的同位素信号,表明涝池水通过活塞流形式对地下水进行了补给,活塞流速度为0.26 m/d;在涝池集水区内,地下水年均潜在补给量为134 mm,占年降水量的23.1%。[结论]黄土塬区涝池是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来源。因此,应加强涝池保护、恢复和重建工作,确保该区地下水的持续补给和利用。
    • 程立平; 林文; 王亚萍; 刘文兆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土层尤其是深层土壤水对冬小麦耗水的贡献,本文首先对长武黄土塬区300 cm深度土壤水人工标记氘水,并通过测定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小麦茎秆水δD值确定冬小麦是否能够利用300 cm深度以下土壤水分;其次通过测定小麦茎秆水、降水和不同土层土壤水δ18 O值,分析降水以及不同深度尤其是300 cm以下土层土壤水对冬小麦耗水的贡献.结果表明:长武塬区降水分别贡献了旱作冬小麦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耗水的49.2%、30.2%、35.9%和38.2%,土壤水分别贡献了50.8%、69.7%、64.1%和61.8%.50~100 cm、100~150 cm、150~200 cm和200~300 cm土层土壤水贡献了冬小麦抽穗期耗水的17.9%、15.2%、10.0%和7.7%,开花期耗水的24.6%、18.8%、14.0%和12.4%,灌浆期耗水的19.5%,14.4%、10.0%和8.7%,乳熟期耗水的18.6%、13.2%、10.3%和8.3%.冬小麦茎秆水δD值变化表明,冬小麦自灌浆期开始利用300 cm深度以下土壤水分,300~400 cm土层土壤水贡献了冬小麦灌浆期和乳熟期耗水的11.4%和11.5%.可见,深层土壤水分对于冬小麦水分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生产实践中需要做好夏闲期蓄水保墒措施,以增加雨水入渗量和入渗深度,促使深层土壤水分恢复,保证土壤水库调蓄功能的持续发挥.
    • 苗学云; 范世鸿; 米维军; 赵永虎
    • 摘要: 黄土塬区浅埋隧道慢坡段由于距地表边沟、冲沟距离不等,围岩压力分布不均,难以形成自然拱,给施工带来诸多风险.选取银西高速铁路黄土塬区上阁村隧道典型浅埋慢坡段断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含水率、洞内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围岩初期支护应力分为增长-波动-稳定3个阶段,其收敛期约在开挖后84 d;围岩含水率先增长后趋于稳定,收敛期约在开挖后118 d;拱顶下沉量是净空水平收敛量的2~3倍;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为距隧道中线约18 m以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