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维地震

三维地震

三维地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427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8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460786篇;相关期刊312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西部探矿工程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2013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研讨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论坛等;三维地震的相关文献由2872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增庆、胡光岷、程建远等。

三维地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8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6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60786 占比:99.77%

总计:461858篇

三维地震—发文趋势图

三维地震

-研究学者

  • 程增庆
  • 胡光岷
  • 程建远
  • 刘斌
  • 邹文
  • 钱峰
  • 李亚林
  • 符力耘
  • 魏伟
  • 张兴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建宙; 闫亮
    • 摘要: 本文在常规地震属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沿层、层间、沿体)对多种地震属性(振幅、能量等)进行提取和分析,筛选敏感参数,进行属性参数优化组合,并应用综合分析技术进行预测。同时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结合煤矿实际的采掘结果和区域地质规律,在验证属性分析可靠的前提下,对山西某矿勘探区由于煤层赋存状态的改变而导致的掘进无煤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避免了矿方在生产上的误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侯丁根; 党飞航; 张岩; 罗任植; 武浩
    • 摘要: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通过时间剖面、波阻抗反演及属性分析等解释技术,对主要煤层的构造、煤厚、冲刷及缺失范围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煤层整体呈走向NNE、倾向NWW的单斜形态,西北部发育有微小褶曲;发现落差小于5 m的正断层2条;煤厚自东向西呈厚—薄—厚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微弱;区内未发现古河床的冲刷现象;东北部和东南部出现3-1煤的缺失,但范围较小。研究区煤系地层构造程度简单,煤层空间赋存稳定,开采地质特征优良,有利于矿井生产开拓。
    • 郑金宝; 李运肖
    • 摘要: 结合金凤煤矿二、四分区已有的地震勘探资料,通过踏勘和理论分析论证,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对本矿区三分区实施了三维地震试验方案,采用地震解释组合体软件(IESX)、可视化软件(GeoViz)以及地质绘图软件(CPS3)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认为T12、T15、T18波主要是由十二、十五、十八号煤层引起的复合反射波,连续性好,易连续对比追踪。通过三维地震异常解释断点160个,解释断层12条,其中正断层11条;异常显示煤系地层总体形态为背斜构造,轴部位于勘探区中部,背斜构造轴向NNE转近NS,东翼较陡,西翼稍缓。因此,通过对三维地震勘探可有效解释矿区褶皱、断层构造、煤层深度、起伏形态等特征,可为矿井开发建设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资料。
    • 钟强
    • 摘要: 山东丰源远航煤业公司北徐楼煤矿101工作面顶底板水害事故频发,危害巨大。为有效预防顶底板水害事故,提出在巷道超前探测中应用物钻探相结合技术,采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和无线电坑透勘探技术对101工作面地质构造和顶板含水层富水异常区进行探查,采用千米定向钻机进行钻探验证。根据探测成果实施水害防治措施,有效防止了工作面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开采。
    • 刘鹏; 罗忠琴
    • 摘要: 陷落柱是煤矿采区的一种常见地质现象,陷落柱一方面破坏煤层的连续性,另一方面陷落柱存在导通深部灰岩水与浅部砂岩水的重大危险。但是由于陷落柱发育具有随机性,且在不同的深度,陷落柱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单纯利用地质资料预测陷落柱的分布根本不能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从陷落柱产生机理分析,提出利用三维地震混沌属性检测陷落柱空间展布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表示混乱无序的程度,针对地震数据体,如果某处地震信息越是杂乱无序,振幅越混乱,那么该处的混沌值越大。然后将混沌属性应用于山西赵庄二号井3号煤层,对比方差体、相干体常用构造检测属性。结果表明,混沌属性具有更高的精度,陷落柱边界更清晰,与实揭资料吻合程度更高。因此混沌属性可以提高陷落柱的检测精度,为陷落柱的精细勘查提供了技术方法。
    • 周昆
    • 摘要: 为解决在盾构法预制拼装隧道中做超前预报的技术难题,系统开展了地球物理场理论研究,论证各种方法的优劣,并针对不同隧道、不同地质条件开展试验,为超前地质预报人员提供参考。通过对管片结构的解析,改进检波器和观测系统的布置方式,实现在盾构法预制拼装隧道中针对软硬岩互层地质情况开展地震波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且无需集成于盾构机即可进行长距离、连续预报。基于三维地震波法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可针对岩溶类孤立不良地质体进行预报,预报结果与开挖揭露结果一致。
    • 杜蓉; 方石; 谢玉祥; 高晓岩; 张宗宝; 刘宝东
    • 摘要: 依兰地区的构造特征研究可指导矿产资源勘探,对研究该地区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有重要意义。新生代以来依兰地区经历多期走滑转换。通过钻井与三维地震资料分析,结合郯庐断裂整体演化认为:依兰地区发育以挤压为驱动的8种构造样式,有回缩突破型断展褶皱、高角度逆冲断层、叠瓦状构造、双重构造、构造楔、滑脱构造、类薄皮走滑构造和派生伸展构造;构造格架从浅到深分可为三层,上层以突破型断展褶皱和高角度逆冲断裂对冲形成的走滑压扭为主,中层为叠瓦状多重构造,下层以构造楔为主;研究区断裂系统的主体不是同沉积断裂,不控制煤层的厚度;现有构造系统是在新近纪左旋走滑挤压分量下形成,后被第四纪右旋走滑过程改造。
    • 李洪明
    • 摘要: 以口孜东矿区为例,搜集整理采掘工程揭露的断层资料,利用三维地震进行动态解释。系统分析原始数据体在所揭露断层处的地震时间剖面、相干属性切片资料,研究不同落差的断层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的响应特征,分落差小于5 m、5~10 m、大于10 m断层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及相关属性上的特征,为今后利用三维地震工作站解释预报断层、指导采掘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地质保障。
    • 王治文; 李艳龙; 孙建军
    • 摘要: 韩家洼煤矿位于大同煤田南部,主要开采太原组的22号煤层。该项目是韩家洼矿针对四采区越界采空区科学探测的成果总结,通过对采空区进行地面调查、地质分析研究其地质特性,选择了有针对性的瞬变电法(主要针对采空积水)、三维地震(主要针对采动塌陷范围)的综合物探手段;合理布设地面钻孔,有效圈定了基本的采空区形态;按规范、规程开展井下巷道掘进,利用井下探放水孔的施工,验证了该采空区的采空边界,为切眼位置的确定、保安煤柱的留设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最大限度回收煤炭资源提供了保障。
    • 屈花荣; 沈永坤
    • 摘要: 为了精准查明桑树坪煤矿北二采区范围内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依据三维地震勘探和瞬变电磁综合物探方法的探查成果,对研究区的地质异常体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为北二采区未来采掘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查明了北二采区3号煤层构造形态,新发现挠曲11个,解译断层16条;查明了区内2处3煤层开采的采空区边界及其影响区;查明了北二采区3号煤层顶底板含水层的富水情况,并解译了5处富水区;解译了奥灰含水层的起伏形态和富水性;解译了2处层滑构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